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 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95304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 1.docx

《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 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 1.docx

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1

长宁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各单元计划

时间

2016年3月

备课教师

何丽娟

教研组员

王有杰

教材

第二单元

单元

教材

分析

本组教材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

《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牧童》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清平乐·村居》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

单元

目标

1、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2、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丰富语言积累;

4、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重点

1、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2、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难点

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单元

课时

划分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1课时。

教学

媒体

选择

多媒体、小黑板

长宁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签字:

学校教务处签字:

时间

2016年3月

主备教师

何丽娟

修改人员

王有杰

课题

5、古诗词三首

教学

内容

讲解古诗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

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

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

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学法

指导

1读议法2动笔默读,圈点批注,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

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

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⑴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⑵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⑶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⑷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

  ⑴学习《牧童》:

  ①理解字词。

  ②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

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呢?

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③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⑵学习《舟过安仁》:

①理解字词。

  ②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

(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

  C、你喜欢他们吗?

诗人喜欢吗?

为什么?

  ③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四、再读古诗,陶冶情趣

  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默写《牧童》。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牧童

     草色葱茏牧笛声声安然恬静自由自在

饥来即食困来即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

  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3、师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

  ⑴自由读词,读准字音。

(注意:

醉、媚、锄、媪、亡赖、剥。

  ⑵合作探究,理解字词。

  ⑶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⑴“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感情练读,读出孩子们的轻松、活泼、愉快。

  ⑵“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

(“醉”。

  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

说说你的体会。

  ⑶“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

  四、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

  2、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

  3、总结:

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

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配乐朗读或背诵。

  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

  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六、练习设计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⑵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⑶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读了这三首古诗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3、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等经典文学作品,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补充资料】作者生平:

  吕岩:

字洞宾,唐代京兆人。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

  辛弃疾:

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板书设计】清平乐村居

茅屋溪上青草幸福、快乐

锄豆织鸡笼剥莲蓬

  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

 

长宁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

时间

2016年3月

主备教师

何丽娟

修改人员

王有杰

课题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学

内容

课文讲读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教学

重点

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

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学法

指导

1导读点拨法2自读自悟,质疑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谈话导入,营造氛围

  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

(《送别》的音乐轻轻响起。

  2、看来,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

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

  出示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

  生齐读课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

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

二、交流信息,了解作者与背景

  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结合“资料袋”,总结出示。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⑴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⑵思考: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2、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⑴注意“嚼”字的读音和写法。

⑵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四个片断

四、品读课文,体会童年趣事

  1、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

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⑴再读课文,边读边划,体会感悟。

  ⑵汇报、交流:

  ①“学骆驼咀嚼”:

  A、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B、“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C、教师范读,学生想象。

  D、生交流:

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

  E、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想象驼铃用处”

  A、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

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B、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

”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C、“不是的,爸!

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D、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在这里,爸爸会想些什么?

笑的是什么?

  E、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如果此时你就在场,你又该如何回答呢?

  想一想:

“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F、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五、总结学法,布置作业

  1、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反复品读→画词句、谈感受→感情朗读。

  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

  

第二课时

一、回顾学法,复习导入

  回忆本课主要内容,复习学习方法。

二、迁移学法,回忆童年

  1、“想替骆驼剪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暧和……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读读这段话,从这段话里又看出了什么?

  ⑴看出“我”很爱整洁,想把骆驼弄干净一点。

  ⑵从这个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

  ⑶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追问骆驼去处”:

  ⑴自由朗读这个片段。

  ⑵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

  ⑶从“追问骆驼去处”这个片段体会到“我”的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

  ⑷分角色感情朗读。

  三、继续品读,怀念童年

  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

“学骆驼咀嚼”、“想替骆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

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自然段。

  1、自由朗读,体会情感。

  2、全班交流:

  ⑴“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①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每个人都得长大,童年也就一去不还了。

  ②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长大后却离我们渐行渐远。

  ③那些童年往事仅管傻,仅管幼稚,却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⑵“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

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⑶细细品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⑷带着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全文,珍惜童年

  正是和这篇课文一样,《城南旧事》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感受,所以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

后来,它被拍成了电影,又深受观众的喜爱。

(再次响起《送别》。

  让我们伴着深情的音乐,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

  (照应开头,再次深化本课主旨。

在配乐朗读中,共同把情感推向了高潮。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抄写喜欢的句子。

  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

3、推荐阅读小说《城南旧事》。

【板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

  学骆驼咀嚼留恋童年

想象驼铃的用处

想替骆驼剪毛

追问骆驼去处

教学反思

 

长宁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

时间

2016年3月

主备教师

何丽娟

修改人员

王有杰

课题

7祖父的园子

教学

内容

讲读课文

教学

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

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

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学法

指导

1引导,点播2自读自悟,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思考:

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

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⑴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①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⑵“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

  “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

  ①小结:

“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②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捡了这个,扔了那个,心里却又想着另一个”,这种微妙的心情,是每个孩子共有的心理特点,因此,这一环节应重视孩子的朗读体验,读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爱。

  ⑶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

  ①思考:

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

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②交流、讨论: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③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⑷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思考: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六、练习设计

  1、理解下列句子:

  ⑴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⑵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2、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扩展练习:

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7祖父的园子

  栽花拔草、铲地摘瓜

  “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童年生活难以忘怀,使人向往)

教学反思

 

长宁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

时间

2016年3月

主备教师

何丽娟

修改人员

王有杰

课题

 8、童年的发现

教学

内容

讲读课文

教学

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

重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

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法

指导

1导学法2质疑探究法,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得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

  出示课题:

童年的发现

  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二、紧扣“发现”,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3、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4、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

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谈谈自己的体会。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⑴“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⑵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人怎么会是鸟?

  ⑶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⑷“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四、转述发现,小结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激趣朗读

  “我”的发现有趣吗?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二、再读课文,体味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这里丝毫没有恶意。

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

  3、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的意思。

  ⑴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⑵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⑶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三、结合课文,赏析作者

  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1、“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2、“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3、“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孩子: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四、联系生活,总结交流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

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五、布置作业

1、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2、收集同学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