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92699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案新人教版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本单元是一个涉及面很宽的课题,涉及初中化学教材好几个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着重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即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以及有机合成材料。

按知识内容看,它们不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属于知识的扩展与应用的范畴。

因此课程标准对它们的教学要求不高,多属于知道、了解的层次。

但是,这些知识有利于学生联系社会实际,能丰富他们的生活常识,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材编写了阅读资料以及调查研究、课堂讨论、家庭小实验等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和参加活动的方式,认识吸烟、居室装修、污染和食物霉变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白色污染”对环境的破坏,从而提高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本课题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几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合理安排饮食和从体外摄取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人的生长、发育等生命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题重点应放在蛋白质的学习上。

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过: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原料,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其次要让学生通过血红蛋白和酶的实例,知道蛋白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执行着各种功能,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

为了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注意防止有害物质(如甲醛、一氧化碳等)对人的肌体蛋白质的侵害。

在糖类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淀粉食物的主要功用是为机体提供能量,了解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逐步水解为葡萄糖并在体内消化吸收的简单过程。

本课题的难点在于学生没有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在不能讲明这些营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情况下,要学生了解它们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第1课时 蛋白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

2.了解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讨论等,学会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2.通过认识、分析、比较教材上的大量图片,学会通过读图来认识化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调查、参观、讨论等活动,认识吸烟、居室装修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

重点

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难点

了解蛋白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一、新课导入

[导人]俗话说: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

那么人为什么吃饭?

原来这些食物中含有人类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请大家讨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哪几种。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除了阳光与空气外,必须摄取食物。

食物的主要成分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

它们和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氧气一起经过新陈代谢过程,转化为构成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

所以,它们是维持人体的物质组成和生理机能正常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新课教学

蛋白质。

师:

首先,我们来学习有关蛋白质的知识。

你们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吗?

生:

鸡蛋、牛奶、豆制品、鲤鱼、带鱼、虾、瘦肉、花生、小麦、酱油等。

师:

人常说: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请大家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进行讨论总结。

(请各小组代表公布本组的讨论结果)

(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

(它约占人体除水分外剩余质量的一半。

如动物的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2)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成年人每天大约要摄取60~70g蛋白质,才能满足生理需要,保证身体健康。

(3)蛋白质在胃肠里与水反应,产生的氨基酸一方面被氧化放出热量供人体需要,一方面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4)蛋白质帮助人们完成呼吸作用。

(5)人体体内进行各种反应所需的催化剂——酶,也是蛋白质。

[教师总结并板书]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

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

师:

所以我们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提问]医生建议儿童、青少年、伤病员多喝牛奶、黑鱼汤补身体,为什么?

[回答]牛奶、黑鱼汤等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修补受损组织和机体生长的主要原料。

[投影资料]

资料一

100g常见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

 

食物

蛋白质含量/g

食物

蛋白质含量/g

猪肉

13.3~18.5

玉米

8.6

牛肉

15.8~21.7

高粱

9.5

羊肉

14.3~18.7

小米

9.7

鸡肉

21.5

大豆

39.2

鲤鱼

17~18

豆腐

4.7

鸡蛋

13.4

花生

25.8

牛奶

3.3

白菜

1.1

大米

8.5

红薯

1.3

小麦

12.4

马铃薯

2.3

  资料二

蛋白质和氨基酸

蛋白质的组成里不仅含有碳、氢、氧元素,还含有氮、硫等元素,它是由不同的氨基酸互相结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结构复杂,种类繁多。

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就是一种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

已知从蛋白质得到的氨基酸有20多种,其中有8种是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的,如果缺乏会影响人的生长发育。

各种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氮原子。

大豆和大豆制品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豆浆和豆腐是我国人民的家常食品,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

烹调肉、鱼等食物时,其中的蛋白质部分转化为氨基酸,含有多种氨基酸的鱼、肉汤汁味道鲜美。

常用的鲜味剂——味精,就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

资料三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化工厂”,在这个“化工厂”里同时进行着许多互相协同配合的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不能在高温、高压、剧毒、强腐蚀的条件下进行。

只能在体温条件下温和地进行。

这些反应还要求有较高的速率,而且需要随着环境和身体情况的变化而随时自动地进行精密的调节。

如此苛刻的条件是怎样实现的呢?

这要靠一类特殊的蛋白质——酶的作用。

1.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特性;

2.酶是生物产生的催化剂。

酶作催化剂的优点:

(1)脱离生物体不会失去催化能力;

(2)条件温和、不需要加热;

(3)反应速度快、效率高;

(4)具有专一性、无副反应。

目前,人们已经知道的酶有数千种。

工业上大量使用的酶多数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的,并且有许多种酶已制成了晶体。

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淀粉酶应用于食品、发酵、纺织、制药等工业;蛋白酶用于医药、制革等工业;脂肪酶用于使脂肪水解、羊毛脱脂等。

酶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

师:

除此之外,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也是一种蛋白质。

我们知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

血红蛋白是由蛋白质和血红素构成的。

在肺部,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Fe2+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随血液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放出氧气,供体内氧化用。

(板书:

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

在上述过程进行的同时,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呼出。

人的呼吸作用就是这样反复进行的过程。

由于铁在输送氧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人体内铁的总量的60%~70%存在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内。

人缺铁时会得贫血病。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12—3、图12—4)

[投影练习]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多少?

解:

68000×0.335%÷56≈4(个)

答:

师:

血红蛋白除了能和氧气结合外,还能与一氧化碳结合,且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00倍。

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

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一氧化碳。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12—5和P92资料,了解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讲解]当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时,会发生化学变化而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故重金属盐、甲醛可使人畜中毒。

由于甲醛能使蛋白质变质,故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

[讨论]有人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目的是为了使水产品保存更长时间而不腐烂,但人食用了这样的水产品会引起中毒。

三、课堂小结

由以上的学习可知,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如果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将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贫血等。

因此,我们在平常的饮食中,一定要注意对蛋白质的摄入。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1课时 蛋白质

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蛋白质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还需要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上下功夫,比如要求学生对蛋白质的有关资料进行收集并整理,对常见含有蛋白质的物质进行收集整理,在亲身体验中探究学习。

第2课时 糖类 油脂 维生素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营养素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

2.了解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通过计算,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经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讨论等,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2.通过认识、分析、比较教材上的大量图片,学会从读图来认识化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重点

知道糖、脂肪、维生素等人体常见营养素。

难点

了解糖、脂肪、维生素等人体常见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导入

人饿了,会浑身无力,此时首先想到要吃饭;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中途要喝葡萄糖水;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病人要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水……

人们要维持一定的体温,要从事各种活动,需要热量和能量。

吃饭或摄入葡萄糖,为什么能提供人们活动所需的热量和能量呢?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有关糖类的知识。

[板书]一、糖类

二、新课教学

[讲解]一般地说,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有机化合物属于糖类,也称为碳水化合物。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板书]糖类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人们吃饭,从大米、面粉、玉米、土豆等主食中摄入的糖类物质是淀粉。

[板书]1.淀粉[(C6H10O5)n]

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为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板书]2.葡萄糖(C6H12O6)

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白色固体。

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又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淀粉储藏在肝脏和肌肉中。

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板书]C6H12O6+6O2

6CO2+6H2O

在上述反应中,每克葡萄糖约放出15.6kJ的能量。

过渡:

我们平常所吃的甘蔗中就含有糖类物质——蔗糖。

[板书]3.蔗糖(C12H22O11)

蔗糖在甜菜中的含量也极高。

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就是蔗糖,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过渡:

麦芽糖也是一种常见的糖类物质。

通常食用的饴糖(如高粱饴),其主要成分就是麦芽糖。

[板书]4.麦芽糖(C12H22O11)

[提问]为什么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

[讲解]当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的缘故;余下的淀粉由小肠中的胰淀粉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葡萄糖。

正常人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淀粉等化合物,在血液中也要维持一定浓度的葡萄糖。

如果摄入的这些化合物不够,就会造成血糖含量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

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

因葡萄糖可不经过消化过程而直接为人体吸收,故体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常常容易发生霉变。

其中因霉变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毒性较大,可诱发肝癌,故绝不能食用霉变食物。

(引导学生阅读P94“资料”)

[过渡]食物中的另一类营养物质——油脂也是动物体内重要的供能物质。

有关油脂我们需要了解些什么呢?

[板书]二、油脂

请大家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总结。

[师总结,板书]油脂是油和脂肪的合称;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39.3kJ的能量,比糖类多一倍;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投影课堂练习]花生米含糖约24%(质量分数)。

油脂约39%,蛋白质约26%;小麦含糖约76%,油脂约2%,蛋白质约11%。

50g花生米和50g小麦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各是多少?

[解答]由课本信息知:

1g油脂完全氧化可放出39.3kJ能量

1g葡萄糖完全氧化可放出15.6kJ能量

1g蛋白质完全氧化可放出约18kJ的能量

50g花生米中,含油脂:

50g×39%=19.5g

含糖类:

50g×24%=12g

含蛋白质:

50g×26%=13g

50g小麦中,含油脂:

50g×2%=1g

含糖类:

50g×76%=38g

含蛋白质:

50g×11%=5.5g

50g花生米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能量为:

19.5×39.3+12×15.6+13×18=1187.55(kJ)

50g小麦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能量为:

1×39.3+38×15.6+5.5×18=731.1(kJ)

[过渡]20世纪初期,人们认为只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和水就可以满足健康的需要。

那时,某些成人和儿童由于摄入维生素不足,生长发育出现障碍;一些人也因摄入维生素不足,患营养缺乏症。

这些病症曾成为医学难题。

在20世纪中后期,人们相继发现了各种维生素及其作用。

对维生素重要作用的认识是20世纪营养学的最大进展。

[板书]三、维生素

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是分子组成和结构都较为复杂的物质,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缺乏某种维生素将使人患病,如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鸡肉、鱼类、鱼肝油、蛋类、牛奶和羊奶等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板书]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虽小,但却很重要。

我们只要保证膳食中含有各种维生素,不偏食,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

如果长期对食物烹调的方法不对,使食物中的维生素破坏或流失,人就容易患某些疾病。

因此,如果摄入的维生素不足,就要注意补充。

现在人们已经能够用人工方法合成或从一些食物中提取某些维生素制成维生素制剂。

[投影资料]几种维生素的性质特点

维生素A微溶于水,维生素D不溶于水,它们都易溶于油脂;维生素A、D的制剂都是油状的。

维生素B能溶于水,水煮时容易流失,高温加热易破坏,难储于体内,应经常摄入,以保证人体的需要。

维生素C能溶于水,易被氧化而破坏(尤其在加热或碱性环境中),烹调蔬菜时最好不用水浸,烹调前不捣碎、切薄,最好在沸水中煮,食用前不要长时间保温。

食用凉拌蔬菜(如蔬菜色拉)或生菜能获得较多的维生素C。

维生素C制剂不能存放太长时间。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糖类、油脂、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特点及其对人体的重要性。

第2课时 糖类 油脂 维生素

一、糖类

糖类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1.淀粉[(C6H10O5)n]

2.葡萄糖(C6H12O6)

C6H12O6+6O2

6CO2+6H2O

3.蔗糖(C12H22O11)

4.麦芽糖(C12H22O11)

二、油脂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合称;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三、维生素

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虽小,但却很重要。

本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的教学和认识理论,运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本课题的课文内容很长,所以我安排了两节课来学习。

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对六大营养素已有一定了解,加上现在各种营养品广告的普及,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很轻松。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本课题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较详细地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材介绍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并介绍了钙、钠、钾、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

为了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这将使学生认识到,不经医生诊断,盲目食用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是有害的。

知识与技能

了解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及查阅资料,了解人是如何摄取这些元素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化学学科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健康方面的重大贡献。

重点

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难点

正确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收集含有与人体健康有关元素的食品包装袋商标、药品的说明书等;调查这些人体健康所需元素的来源。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饮食水平也逐渐提高。

吃得好是否就身体好呢?

如果饮食不合理会引起营养不良。

如何才能使身体更健康呢?

[板书]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二、新课教学

师:

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而组成我们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

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板书]一、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50多种。

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师:

引导学生看课本P97资料(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

师:

人体内的这50多种元素在人体内是怎样分布的?

它们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

生1:

人体中,除碳、氢、氧、氮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都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生2:

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种(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微量元素小于0.01%)。

生3:

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虽小,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很大。

它们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师总结并板书]二、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师:

人体中若缺少某种常量或微量元素,常常会引发疾病。

你们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

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甲状腺肿大是由于缺碘引起的。

师:

缺钙怎么办?

缺碘怎么补?

下面,就让我们研究一些具体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从中找出补钙、补碘的办法。

[板书]1.钙

师:

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投影资料]

资料一

钙与人体健康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

大家都知道,幼儿因正在生长发育,对钙的需要量较大,每天要自饮食中取得1克以上的钙才行;如果缺乏钙,会得佝偻病,俗称软骨病。

另外,正常孕妇的骨骼变化一般不大,但要是孕妇饮食中经常缺乏钙质,或者母体吸收钙质的机能减低,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那么母体就会发生骨骼脱钙,用脱落的钙质来满足胎儿的需要。

这样母体骨骼就会变得疏松,发生软化,甚至出现牙齿脱落。

孕妇每天需钙约1.5克,乳母每天需钙约2克。

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能保持人体中钙、磷比例的平衡,并能使钙、磷在骨骼上沉积,所以当维生素D缺乏时,骨骼中的钙、磷均减少,因而骨骼不能进行钙化,结果骨质就软化。

所以,治疗和预防上述疾病的办法是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的来源。

人体中的维生素D主要是由皮肤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而产生的,所以要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还要多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脏、乳类、肉类等,必要时可服用鱼肝油或维生素D制剂。

为了增加钙质,应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黄豆及其他豆类、粗粮、水果、荠菜、雪里蕻、苋菜、花菜(花椰菜)、鱼类、蛋类、乳类、虾以及各种动物骨骼(如虾皮、酥鱼骨、酥排骨等)。

在这些食物中,以牛奶中的钙质最易被吸收,其次为豆腐、绿叶蔬菜和水果等。

必须注意的是菠菜中含有许多草酸,草酸遇上钙质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后者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豆腐、牛奶等不宜与菠菜同煮,孕妇、乳妇和小孩也不宜多吃菠菜。

烹调含钙的食物时,适当加点醋倒是有益的,因为醋酸能使食物中所含的钙质和铁质容易溶解出来,以利于人体吸收和利用。

钙在体内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约占99%)构成骨盐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1%左右的钙则主要分布于各部分体液中,其量虽少,生理功用却很大。

分布于体液中的钙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

1.维持细胞正常的通透性,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2.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钙离子有降低神经骨骼肌兴奋性的作用,当血钙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手足抽搐。

3.参与肌肉的收缩。

肌浆中的钙与骨骼肌的收缩有直接关系,对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亦起着重要影响,钙过多可引起肌紧张减弱,心跳减慢甚至心脏停搏。

4.参加血液的凝固过程。

血凝是人体的一种重要止血机能。

可见,钙的生理功用十分重要,人体必须维持钙的正常代谢。

师:

现在,大家找到补钙的办法了吗?

生:

找到了!

师:

希望大家能按以上介绍的方法去补钙。

因为大家现在正处于发育期,满足身体对钙的需要,是大家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师:

大家知道,食盐是我们每日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而食盐对人体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其中的钠离子。

食盐中还含有钾盐。

那么,它们对人体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请大家看课本有关内容回答。

[板书]2.钠和钾

生:

钠离子和钾离子对于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有重要的作用,而这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师:

对于钾和钠与人体的关系,你们想了解更多吗?

请看资料二。

[投影资料]

资料二

钾和钠在人体内起什么作用

钾和钠是人体内两种极为重要的常量元素,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它们都是阳离子。

钾位于细胞内液,钠位于细胞外液,两者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

钾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为某些酶的正常活动提供适宜的条件。

钾最突出的作用是维持心肌细胞正常的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

低血钾和高血钾对人体的损害都是很严重的,轻者可导致疲倦、烦躁,严重的可造成心律失常,甚至突然死亡。

因而,临床上对血钾的变化都给予高度的重视。

正常成人每日钾的供给量为2~3克。

一般动植物食品中都含有钾,特别是各类蔬菜、水果及蘑菇类食物中含钾丰富。

血钾升高的病人,食用这些食物时应慎重。

钠能加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缺钠时,机体表现出食欲降低、恶心、头痛、浑身无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等,严重时还可导致虚脱。

特别是在烈日高温下进行大运动量活动,出汗很多,造成钠的大量丢失,就容易出现上述情况。

正常成年人每日钠需要量为6克,儿童3克,婴儿为1克。

饮食中的钠含量一般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致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