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市八年级物理阶段检测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90308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巢湖市八年级物理阶段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巢湖市八年级物理阶段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巢湖市八年级物理阶段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徽巢湖市八年级物理阶段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徽巢湖市八年级物理阶段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巢湖市八年级物理阶段检测新人教版.docx

《安徽巢湖市八年级物理阶段检测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巢湖市八年级物理阶段检测新人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巢湖市八年级物理阶段检测新人教版.docx

安徽巢湖市八年级物理阶段检测新人教版

安徽巢湖市2017-2018八年级物理12月阶段检测(新人教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

80分钟满分:

100分)

一、填空题(共计34分,每空2分)

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和实验。

2.单位换算:

某种纳米颗粒直径约10nm=m;

一瓶矿泉水的体积大约500ml=m3。

3.八年级的小玉同学在学习了测量长度知识后,她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分别为:

18.25cm、18.26cm、18.25cm、18.27cm,她测量的物理课本的宽度应为。

4.如图

(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1)图

(2)

5.如图

(2)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振动产生的。

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选填“音调”或“响度”、“音色”)

6.你留意过吗?

刮风的时候,如果窗子关的不严,留一缝隙,便会听见风的呼啸声,缝隙越细,发出声音的音调会越(选填“高”或“低”)。

7.读出图(3)中温度计的示数:

图(3)图(4)

8.现代城市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如图(4)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

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59.1的数字,这个数字反映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9.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巢湖市获得2017年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巢湖的变化很大。

图(5)是城市中的公共厕所内安装的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将湿手吹干,它是应用了的物理原理。

图(5)图(6)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八年级的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6)A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要看到如图(6)B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11.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是:

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共10×3分=30分)

12.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八年级的小梅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于是,她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小梅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B.进行实验C.收集证据D.分析论证

13.近年来,雾霾波及我国更多的省份,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其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的粒径小于或等于2.5()

A.厘米B.毫米C.微米D.纳米

14.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7)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大约为()

A.1.65mB.1.75mC.1.85mD.1.95m

图(7)图(8)图(9)

15.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8)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

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16.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9)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17.如图(10)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18.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冰钢固态氢

熔点/℃-39106401300-259

A.在-260℃时,氢是固态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能够使用D.在0℃时的水不一定是固体

19.国庆假期,公园里游人如织。

有来自外地的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f甲f丙f丁f乙),对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A、B、C、D所示。

我们可以判定:

乙相机拍摄的照片是()

图(11)

20.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12)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图(12)

21.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小水珠及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的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再凝固成固体冰粒,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

(共27分,22题每空1分,23题每小题2分,24小题每空1分,25、26小题各4分)

22(8分).八年级的小华同学与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13)所示。

图(13)

在此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的问题;

(1)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

(4)小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组的晓敏同学将玻璃板倾斜了一定角度,(选填“能”或“不能”)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

这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23(6分).如图(14)是八年级小燕同学在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

图(甲)中她将自己佩戴的400度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烛焰的清晰实像。

图(14)

(甲)(乙)

(1)在图(乙)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图,其中矫正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图;

(2)若在图(甲)实验中“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B.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C.远离透镜D.靠近透镜

(3)小明同学所佩戴的眼镜的焦距是。

24(5分).小明用图(15)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0123456789

温度60677379808080848893

图(15)

(1)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

盛有某种物质的大试管、盛有适量水的烧杯、酒精灯、火柴、玻璃棒、石棉网、铁架台、、;

(2)根据实验结果,你判断该“某种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条件是:

、。

25(4分).图(16)是八年级小敏同学开展的一次课外小实验。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她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上述加黑的文字作出解释:

(1);

(2)。

图(16)

26(4分).如图(17)是凸透镜所成的像A'B',F是凸透镜的焦点,根据图中成像情况,完成光路图,并找到物体AB。

四、简答和计算题(共9分,27题5分,28题4分)

27(5分).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为10m/s。

途中司机按一次喇叭,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28(4分).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

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简要解释。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性检测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规律观察2.10-85×10-43.18.26cm4.1.76cm(符合均可)

5.响度音调6.高7.-22℃8.响度

9.温度高、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蒸发加快

10.10cm~20cm(fu2f)小于10cm(uf)11.升华凝华熔化

二、选择题(每题3分,计30分)

12131415161718192021

ACBCDBABCD

三、实验探究题

(共27分,22题每空1分,23题每小题2分,24小题每空1分,25、26小题各4分)

22(8分)

(1)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

(2)像与物的大小(3)不能虚(4)不变

(5)不能汽车前挡风玻璃

23(6分)

(1)AC

(2)D(3)0.25m(或25cm)

24(5分)

(1)温度计停钟(秒表)

(2)晶体(3)达到一定温度(熔点)吸收热量

25(4分)有杂质的冰的凝固点低于0℃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

26(4分)(两条光线…各1分,画出物体AB…2分)

四、简答和计算题(共9分,27题5分,28题4分)

27.(5分)

解:

汽车行驶距离S1=10m/s×2s=20m…………1分

声音传播距离S2=340m/s×2s=680m…………2分

开始时汽车距离山脚的距离S=(20m+680m)/2=350m…………2分

28.(4分)

答:

当气温升高超过40℃时,该材料吸热熔化,使室内温度不致上升太高或太快;当温度降低低于15℃时,该材料会放热凝固,使室内温度不致降得太低或太快。

从而调节室温,达到节能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