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A卷Word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8901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A卷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A卷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A卷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A卷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A卷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A卷Word版.docx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A卷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A卷Word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A卷Word版.docx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A卷Word版

2017-2018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A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做《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

所以褒贬。

”《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①秉笔直书②言必有据③论从史出④以小见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法不阿贵,以法治国

3.以下我国古代医药学的重要成就属于汉代、奠定后世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的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五禽戏D.《本草纲目》

4.北朝时期总结我国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经验,并且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农书是

A.《氾胜之书》B.《齐民要术》C.《农书》D.《农政全书》

5.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诺贝尔医学奖颁奖典礼上谈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

方》对她的启发。

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的简便治疗方法,并略记了病因、

症状。

下列对此书的评述,正确的是

A.该书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重经验和实用的特点

B.该书反映了当时“西学东渐”的文化潮流

C.该书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

D.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6.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三纲五常D.“天人感应”学说

7.“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这

一主张来自于

A.道家学派B.佛教禅宗C.朱熹的理学D.陆九渊的心学

8.有西方学者认为:

“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指南针

9.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的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字体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楷书→篆书→隶书B.篆书→隶书→楷书

C.隶书→篆书→楷书D.篆书→楷书→隶书

11.“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

”以下符合这种绘画风格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图1战国《人物龙凤图》B.图2北宋《清明上河图》

C.图3明朝《本草纲目》D.图4清代《墨兰图》

12.中国古代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塑造了很多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内涵应包括

①孔子的“仁”“礼”主张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③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④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

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

这表明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14.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的著作是

A.《四洲志》B.《各国律例》C.《海国图志》D.《变法通议》

15.19世纪60年代,北京前门大街贴出了这样的对联:

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该对联的矛头指向

A.洋务派B.顽固派C.维新派D.革命派

谜面

谜底

生涯在镜中

照相处

海军

成汤国旗

商标

为他人作寄书邮

达尔文

唐顺宗传位太子

立宪

16.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

右图所列

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

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

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

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

17.“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下列政治派别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早期维新派B.洋务派C.顽固D.革命派

18.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他们的主要贡献是

A.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B.阐明“中体西用”的思想

C.提出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19.某同学对中国近代一人物总结了三个要点,即“宣扬自由民主”、“翻译外国书籍”、“赞成改良道路”。

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A.魏源B.洪仁玕C.李鸿章D.严复

20.下列历史人物中,把反旧礼教内容与白话文有机结合创作小说的是

A.蔡元培B.鲁迅C.李大钊D.陈独秀

21.1918年钱玄同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

这种主张

①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②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③与当时中国国情密切相关④不利于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2.孙中山说:

“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这段话中“恶劣政治的根本”是指

A.满族统治B.军阀混战C.君主专制D.外国侵略

23.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A.反对封建统治B.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C.反对民族压迫D.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24.下列毛泽东思想或著作的产生与时代对应正确的是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抗日战争时期

C.《新民主主义论》——新中国成立初期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国民革命时期

25.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领导阶级、革命目标、前途等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著作是

ABCD

26.右图反映的是1964年我国的一项重大科技成就。

这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C.成功试验导弹核武器D.成功发送人造地球卫星

27.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的开创者是

A.钱学森B.侯德榜C.钱三强D.袁隆平

28.下表是1975~1995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的统计表。

由此可以推断

年代

高等教育

中等技校

中等师范

中学

小学

1980

23.4

37.2

26.0

39.6

44.6

1985

30.0

38.6

/

40.2

44.8

1990

33.7

42.4

52.4

41.9

46.2

1995

38.5

48.3

62.8

45.2

47.5

A.在80年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出现明显减少

B.“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C.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80年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D.教育改革和观念进步是我国女性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29.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表现在

A.开展识字教育B.恢复高考制度

C.通过《义务教育法》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30.“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四大D.十五大

31.流行语往往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下列流行语与时代对应不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新中国成立初期B.赶英超美——大跃进时期

C.上山下乡、样板戏——“文革”时期D.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时期

32.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文化。

下列名人与其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A.老子——因材施教B.普罗塔哥拉——美德即知识

C.卢梭——人民主权D.陈独秀——君主立宪制

33.“希腊留下的与,成为个人自由的依据;罗马留下了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

”横线上应填入

A.民主哲学B.平等博爱C.公民宪政D.城邦神庙

34.下列哪位思想家被称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普罗塔哥拉D.柏拉图

35.基督教神学认为无知的人心灵更加纯净,与之相反的古希腊思想家的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

C.万物皆源于水D.法治优于人治

36.14—17世纪古希腊、古罗马的灵感激发了文学、艺术和知识的变革。

这场变革从意大利兴起,迅速传遍欧洲,形成传统上所说的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思想革命

37.依据右图可看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点是

A.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B.以抨击教会的腐败为创作主题

C.注重鲜明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D.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风格

38.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A.反对神学世界观,要求自由平等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D.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

39.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

“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这个人是

A.马丁·路德B.克伦威尔C.亨利八世D.加尔文

40.“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是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的口号,其意义在于

A.宣扬因行称义B.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C.创立新教教派D.否定教皇的权威

41.启蒙运动时期,某思想家提出“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保障公民自由”的理论为资本主义国家所推崇。

关于这位思想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他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他指出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C.他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

D.他认为人民有权推翻违反民意的统治者

42.启蒙运动同文艺复兴相比,其“显著的特性”是

A.以人的感觉为评价标准B.从人性的角度认识世界

C.主张宗教信仰上的自由D.构建未来社会政治蓝图

43.建立经典力学基本体系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

44.右图是英国画家威廉•布莱克的名作《造物主》。

图画的正中是作者理想中的巨人在改造世界。

在黑暗的天空里,巨人是唯一的光明代表,蹲坐在一轮圆日中,俯身向着下界,

手执长脚圆规进行测量,一切都需要重新安排。

这幅画重在宣扬

A.理性主义B.人的本性

C.科学精神D.生物进化

45.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A.瓦特B.法拉第C.本茨D.爱迪生

46.“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听过”,这是恩格斯对《命运交响曲》的评价,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的作者是

A.德彪西B.莫扎特C.李斯特D.贝多芬

47.人类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下列科学家与其研究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A.伽利略——量子论B.牛顿——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C.普朗克——相对论D.爱因斯坦——自由落体定律

48.下列作家中主要体现“现实主义”风格的是

①白居易②杜甫③拜伦④列夫•托尔斯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9.莫奈在其系列画作中将伦敦的雾画成紫红色,伦敦人为此到大街上仔细看雾,发现烟囱里不断喷出的带有火星的烟火与阳光发生映射,雾确实是紫红色的。

由于莫奈的系列画作中如实地记录了日期及太阳所处的位置,他的作品成为近年来科学家研究维多利亚时期伦敦空气状况的一个依据。

上述材料说明

①莫奈注重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②伦敦的工业化带来严重污染

③莫奈以抽象的手法描绘伦敦④莫奈将绘画与科研并举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50.现代主义艺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采用的表现方式是荒诞、寓意和抽象的。

以下美术作品属于现代主义绘画的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大题,50分)

51.治国理念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韩非子·奸劫弑臣》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韩非子·八经》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韩非子·定法》

(1)依据材料概括韩非子主张;结合所学简析其思想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5分)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5分)

孟德斯鸠认为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人民应该拥有统治自己的权利,“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

可是,他马上意识到在一个大国中实际操作的困难。

又提出,人民拥有最高权力的体现应该是选举人民自己的代表。

从“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到建立由人民代表组成的立法机关,是其理论中最具智慧的表述。

他把自由分为“政治的自由”和“哲学上的自由”。

特别强调自由是“可以说或写一切法律所没有明文禁止说或禁止写的东西”,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认为有效防止掌权者滥用权力,政治自由和生命安全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李宏图《欧洲近代政治思想史论》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孟德斯鸠的观点。

(8分)

52.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古代东、西方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主张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还成为东、西方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分别举例说明孔子和苏格拉底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主张。

(4分)

薄伽丘

卢梭

康有为

陈独秀

伏尔泰

莎士比亚

梁启超

达·芬奇

鲁迅

孟德斯鸠

严复

胡适

(2)阅读上表,从“近代东、西方思想解放”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6分)

示例:

主题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复苏

关键词:

薄伽丘、达•芬奇、莎士比亚

添加关键词:

拉斐尔(或米开朗基罗)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文选》

(3)依据材料概括邓小平的主张。

任举两个具体事例,围绕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6分)

53.资料搜集与研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研习一提炼观点

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差不多在所有的君主政府里,他们这些权利是被剥夺的。

这些权利乃是:

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由。

——伏尔泰《哲学通信》

(1)依据材料提炼伏尔泰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分析该主张产生的影响。

(6分)

研习二阐释背景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2)依据材料概括黄宗羲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简述上述主张出现的时代背景。

(4分)

研习三推断影响

(3)依据上述示意图概括近代西方思想的发展趋势。

任选其中一个事件说明其对近代西方思想发展的贡献。

(6分)

丰台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文科)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A

B

A

C

D

D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B

C

A

A

A

C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D

A

C

A

D

D

D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C

A

A

B

A

A

B

A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D

B

A

B

D

B

C

D

D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0分)

51.本题共18分。

(1)主张:

人的本性是能明辨善恶与是否正义并有感情。

依靠法律统治比统治者凭感情统治更优良。

法律应该受到全体民众的遵从,法治是最好的统治方式。

(3分)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秩序混乱。

(2分)

(2)内容:

民族: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民权:

推翻郡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

平均地权。

(3分)

影响: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2分)

(3)观点:

保证政治自由,就应该选举人民自己的代表,建立由人民代表组成的立法机关;自由是有限度的,要遵守法律的规定;防止统治者滥用权力才能保证政治自由。

(6分)

评论:

否定封建专制的合理性,奠定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2分)

52.本题共16分

(1)主张:

孔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等。

(4分)

(2)(6分,主题2分,关键词3分,添加关键词1分)

主题一:

欧洲启蒙运动与人文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添加关键词:

康德

主题二:

戊戌变法与中国的思想解放

关键词: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添加关键词:

谭嗣同

主题三: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思想解放

关键词:

陈独秀、鲁迅、胡适

添加关键词:

李大钊

(3)主张:

反对僵化迷信,提倡思想解放,实事求是。

(2分)

认识:

“南方谈话”,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国两制”,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促进了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4分)

53.本题共16分

(1)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

(2分)

思想背景:

明末清初,以程朱理学为主导的思想界呈现僵化和陈腐之风;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思想开始孕育,在思想领域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4分)

(2)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平等、自由(天赋人权)。

(2分)

影响:

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的精神武器,鼓舞了被压迫阶级和民族的反抗斗争。

(2分)

(3)趋势: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的不断丰富与发展。

(2分)

说明:

文艺复兴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反对禁欲主义,打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宗教改革提倡“因信称义”,做上帝的“选民”,有利于人的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

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促进人文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启蒙运动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法制,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