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工作总结精选.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88778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工作总结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工作总结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工作总结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工作总结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工作总结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工作总结精选.docx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工作总结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工作总结精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工作总结精选.docx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工作总结精选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工作总结

20××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在建设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围绕"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主题,全面贯彻党的××大与中央经济工作精神,团结依靠广大会员和理事积极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在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和科学规划、建设、管理城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建设工作

(一)完成研究会换届工作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组织筹备,20××年7月25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天津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代表百余人出席大会。

天津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到会祝贺,天津市副市长陈质枫代表天津市人民政府作欢迎辞。

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周干峙院士代表第四届理事会作了题为"与时俱进,努力开拓城市科学研究工作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简要总结回顾了城市科学研究会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及第四届理事会的工作。

周干峙理事长提出,需要以"大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和构筑中国城市科学的学科研究体系,明确创新点,发挥创造力,形成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的"中国学派",推进城市科学的发展。

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顾文选同志作了第四届理事会组织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

第五届理事会秘书长候选人李迅同志作了关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章程修改的说明。

大会表彰了一批城市科学研究组织的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以及优秀学术论文获奖者。

会议代表分成3个组对城市科学研究会的组织建设、会员发展、章程修改、理事会工作报告等进行了讨论。

代表大会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章程》。

会议进行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新一届理事会的选举。

新一届理事会由183位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由61名常务理事组成。

会员代表大会期间,召开了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

本会新当选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等出席了会议。

会议听取常务理事、代表对于城市科学研究会新一届理事会工作安排的意见,会议通过了秘书处机构及岗位设置方案;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由秘书长提名的副秘书长人选方案;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更换法人代表的决议;安排布署了20××年下半年的工作;通过了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专业委员会、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城市水务与水环境研究专业委员会、城市生态研究专业委员会5个专业委员会筹备方案。

(二)多渠道积极推进研究会会员发展等组织工作

20××年我研究会将分支机构整改,探索多渠道发展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筹备建立会员库、专家库和组织管理制度作为组织工作的重要工作,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探索多渠道发展会员的机制、健全会员管理办法。

结合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会员渠道,尝试将相关的专业人员和城市管理者,以及相关的科研、院校、社团、工程建设等单位分别吸收为个人会员1、6万人和团体会员单位900个。

2、建立和完善地方城市科学研究网络。

重点是通过学术活动和工作会议密切与现有地方城市科学研究会的联系,加强合作,并在业务上给予指导。

20××年我会团体会员单位及地方城科会举行重要学术活动或换届大会,我会秘书处负责人均应邀到会。

3、坚持民主办会的原则,完善科学与民主的领导决策体系和执行体系。

20××年6月份召开全国城科会第二十次秘书长工作会议,在20××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期间召开了四届九次和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

发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的集体领导作用,实行民主决策;坚持民主选举,理事、常务理事具备了合理的学科分布和年龄结构;进一步明确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办事机构之间的关系,制定工作程序。

学会重大事项,由秘书处研究后报送常务理事会审议。

(三)积极加强完善分支机构与团体会员工作

1、逐步优化分支机构的组成,加强对分支机构的领导。

20××年我会根据城市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实际,逐步新建、筹备若干专业委员会,根据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审议,拟筹建若干新的专业委员会。

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专业委员会、城市水务与水环境专业委员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四个专业委员会均已完成初步筹备方案,正准备材料上报建设部人事司审批。

对现存专业委员会听取了工作汇报,提出了加强和改善的整合方案,逐步实施调整和优化管理;根据城科会新的章程,进一步完善分支机构的管理制度,规范了分支机构的活动。

2、20××年度对分支机构、团体会员单位的重要学术活动积极参与、指导。

(1)9月20日-24日,由我会中小城市分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城市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江苏淮安召开,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3个城市的350多名代表会聚淮安,分享各地创造的城市管理成果,研究探讨城市管理新思路新方法。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助理顾文选、副秘书长曹昌智出席了会议。

(2)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小城市分会第十八次年会于20××年11月7日至9日在广东省清远市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区的近60个城市和单位的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广东省建设厅党组书记房庆方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次年会以"自然·特色·创新"为主题,提交会议论文和交流材料31篇,共计20余万字,并汇编成《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小城市分会第十八次年会文集》提供给与会代表交流研讨。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宣读了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给第十八次年会发来的贺信;并代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转达了仇保兴副部长关于当前"城市科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指示精神。

(3)11月17-18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分会20××年年会暨第十三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市举行。

我会副理事长赵宝江,秘书长李迅、副秘书长曹昌智参加会议。

这次会议旨在促进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更好地保护和发展。

湖南省省委常委、湖南省副省长徐宪平,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之享,省政协副主席文选德,名城委副主任委员宣祥鎏等领导和嘉宾共500人出席会议。

大会宣读了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致名城委老领导、专家、学者和名城保护工作者的致敬信,并向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章。

(4)11月1-3日,我会团体会员单位陇海兰新城建联合会在徐州召开第14次年会,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连云港、日照、徐州、临沂等城市建委与建设局及企事业会员单位的领导及代表共计80余人出席本次会议。

会议全面总结了13次年会以来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两年的工作思路及主要任务,并按章程对委员会部分领导进行了调整。

我会副秘书长徐文珍、秘书处金星主任应邀与会。

(5)9月19日,乌鲁木齐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工作会议,我会秘书长李迅、办公室主任邹燕青应邀出席会议。

(6)12月16日,宁波城市科学研究会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

我会秘书长李迅、办公室主任邹燕青等应邀出席会议。

二、学术研究工作

我国正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我会在20××年紧扣"十一五"城镇化发展重质量的战略目标,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一)完成2006年度中国科协重大决策咨询研究项目"中国城市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工作。

该研究报告从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水资源、土地资源、城市交通、城市安全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城市承载力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我国城市承载力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预防超出城市承载力主要因素底线的危机管理原则办法,探索提高城市承载力的途径。

成果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的肯定批示:

该研究"提出的提高城市承载力及危机管理能力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对于端正各地城市发展方向,科学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成果已出版。

(二)组织完成"城市科学学科进展研究及发展报告"。

此项工作是中国科协资助的年度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之一。

城市科学作为新兴学科,首次被列入中国科协学科发展年度报告计划。

本次研究工作从城市科学基础理论上创新学科研究体系框架,从城镇化、城市经济、城市生态与环境、城市规划、城市文化、城市管理等六大方面梳理研究思路,力图构建中国特色的城市科学学科体系。

(三)完成2006年度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社区规划的组织与实施研究"工作。

本项目以总结社区规划已有的理论和经验为基础,探讨适应我国国情的社区规划组织和实施方式,寻求符合现有城市规划机制的社区规划编制和成果表达方法,使社区规划的内涵能在我国特有的条件和前提下发挥实效。

本项目正等待建设部科技司组织评审验收。

(四)组织完成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咨询研究项目"城市照明发展方向与节能降耗问题研究"。

该项研究以构建绿色、健康、人文的城市照明环境和提高城市照明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为目标,研究明确我国城市照明的本底情况,总结行业发展的特点、规律和趋向;提出科学的城市照明管理模式和体制建设和城市绿色照明中节能减排的政策意见;推荐绿色照明的先进技术和高效节能的照明器具。

本研究工作已通过中国科协的中期审查工作。

年内完成初稿写作。

(五)组织开展"中国可持续城市研究项目"。

本项研究是由能源基金会(美)资助,拟从城市能源、城市环保、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绿色建筑等角度探讨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并在此基础上,编写20××年年度报告,即:

中国城市规划年度报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年度报告;中国绿色建筑年度报告。

(六)组织开展建设部科技司"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工作。

本项工作通过对政府管理人员和建筑专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最终形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培训教材》及《企业科普宣传书》,通过重点介绍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应用原理、产品设备的系统设计、技术推广、建筑集成技术及示范项目等,使管理者、建设者、使用者更多地了解可再生能源的基本知识以及在建筑中的应用方法,使可再生能源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七)组织开展建设部科学技术司节能省地型建筑专项研究项目"城市交通系统的节能降耗技术政策研究"。

本项研究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探索城市交通领域的节能目标和节能重点,提出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科技等多个层面的城市交通节能降耗政策,引导城市交通系统向低耗能、高效率转变,实现节能降耗的基本国策在城市交通领域的落实和推进。

(八)组织开展建设部科技司节能省地型建筑专项研究项目"城市建成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研究"。

本项目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相关类型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借助典型案例的剖析,提出我国城市建成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调控重点。

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比,探索我国城市建成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重点。

(九)组织开展建设部城乡规划司研究项目"生态规划的法制化途径研究"。

本项目基于生态规划"十五"期间在我国城乡规划发展中的实践探索,从技术规程角度研究生态规划技术方法与法定规划在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等不同层级规划技术方法的对应结合关系,以促进法定规划体系的全面学科群整合。

(十)组织开展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研究项目"小城镇与村庄建设年度报告"。

项目研究拟全面反映我国小城镇与村庄建设的历史与现状,从文件汇编、综合书评、统计分析、专题简介、地方经验、典型经验等多方面客观反映我国小城镇与村庄建设基本情况。

(十一)组织完成皖江城市带调研研究项目。

调研围绕安徽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池州等主要城市,主要考察:

皖江城市带各主要城市的支柱产业及其关联度,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和条件;皖江城市带各城市间的基础设施发展,交通规划、岸线利用,通讯一体化的现状和发展中的问题;沿江城市带的城镇体系组织与城乡协调发展的情况和问题;沿江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问题;徽文化在沿江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及保护传承问题;沿江城市发展近年投资增长、区外投资,及金融资本如何发挥作用。

调研最终形成报告已上报有关部门。

(十二)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参与了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在共同合作建设中新生态城市的选址工作和建设标准制定工作。

参与了《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建基础设施安全监管工作指导意见》文件起草工作。

三、学术交流活动

20××年,我研究会围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题,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术会议,积极推进城市科学的普及更好的为会员服务,为城市服务,为建设工作服务。

(一)3月26日,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2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我会作为协办单位参与了本次会议。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推广绿色建筑-从建材、结构到评估标准的整体创新",研讨会将围绕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节能、绿色建材、供热体制改革、住宅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等重大问题,广泛交流,深入探讨,为促进建设领域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建言献策。

(二)6月9-11日在北京召开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暨城市规划设计展览会,我会为本届年会的主办单位之一。

围绕会议主题"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转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创新文化培育"。

参会的中外代表就"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保护的新思路"、"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建设中传统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保持、延续及可持续发展"、"城市文化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创新"、"文化遗产保护转型过程中的城市文化"、"城市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12个专题进行探讨。

会议通过交流和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教训,应对中国城市面临的各类问题。

(三)8月中旬,由我会与国家发改委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促进城镇科学规划健康发展高层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与会代表围绕小城镇规划的体制、方法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关于城镇科学规划的政策建议。

(四)8月25日由我会与台湾都市计划学会、厦门市人民政府在厦门市联合举办第14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区域协调·城镇群规划·海西经济区"。

出席会议的有台湾方面的学者、专家及大陆方面代表共计70余位。

会议围绕海西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两岸学者畅所欲言,探讨有关区域城镇群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会议期间代表们考察了闽南金三角厦门、泉州、漳州三地近年来城市发展情况,参观了莆田妈祖庙和武夷山风景区以及已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漳州市台湾路、香港路历史街区和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漳州市华安县二宜楼土圆楼。

(五)8月18-19日,为推动城市社区规划工作,广泛交流现阶段各地城市社区规划工作情况,经中国科协批准,我会在南昌市举办了"20××年全国城市社区规划学术研讨会暨青年科学家论坛"。

交流议题包括:

城市社区规划与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问题);城市社区规划的组织与实施(研究报告);城市社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新趋势;社区规划与城市规划中的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的衔接问题;社区规划实施中的有关物权(土地、房屋、设施等)的变更与法规问题。

会议组织有关专家对建设部软科学项目(06-R1-7)《社区规划的组织与实施》进行预评审,对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六)8月28-30日,由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铁道部和国家环保总局主办的"20××第六届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发展部长级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城镇水环境治理大会"在北京召开。

论坛的主题为"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与水的可持续利用"。

会议研讨与交流了亚太各国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进程、建立与完善政府监管体系和加强水污染治理与水环境改善方面的理念、策略和实践经验,总结我国城镇供水和污水处理行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我会为主办单位之一。

(七)主办中国科协20××年学术年会分会场。

其中主题为"绿色建筑与城市节能"分会场由我会主办。

会议主要从绿色建筑与城市节能角度探讨我国城市绿色建筑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多位专家围绕"推行绿色建筑节能战略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如何发展节能降耗产品和节能省地型建筑";"建筑节能与居住区规划设计";"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方法和安全分析";"城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现状和问题"等议题展开讨论交流。

(八)9月11日,由我会参与协办的中国科协20××学术年会"中部崛起与城市群发展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

本次专题论坛是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议主题为"中部地区崛起与城市群发展"的主题,与会代表围绕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经验及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启示;区域发展与城市群建设;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群建设;中部地区崛起与城市群的竞合关系;中部地区崛起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武汉城市圈与国内大都市圈的比较研究等议题展开讨论,为武汉城市圈与中部的崛起建言献策。

(九)10月30-31日,由我会参与主办的"中国无锡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科技论坛"在无锡召开。

会议围绕无锡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型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共商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竞争能力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对策和实施方略。

我会副理事长史善新、副秘书长徐文珍到会指导。

(十)11月15-16日,由我会参与承办的"20××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市长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

来自国内外巴西库里提巴、印度加尔各答、墨西哥、英国伦敦、加拿大温哥华、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哈尔滨、绵阳、廊坊、西安、南宁、呼和浩特、兰州、中山、乐山、徐州、安阳等城市的市长及市长代表、部分高校、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代表200余人参与本次论坛。

会议通过主题论坛、专题论坛及市长圆桌会议的形式,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城市规划、绿色建筑、公共交通等三个方面进行专题交流研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通过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为我国的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四、宣传出版工作

《城市发展研究》杂志二?

?

七年紧密围绕"十一五"城镇发展战略,在城镇化、生态城市、新农村建设、社区建设、科学发展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圆满地完成了二?

?

七年的出版任务。

首先,在数量和形式上,在保证出版日期、提高印刷装祯质量、扩大发行和杂志容量上下了不少功夫。

按时完成出版任务,全年共出版6期。

发行量比2006年同期增长10%。

20××年发表论文150余篇,学术会议纪要、科研报道、考察报告、调查报告、采访随笔等15篇,共计115万字。

在此基础上,利用彩面刊登部分协办单位的优秀稿件,对于扩大杂志宣传面与受众度,拓宽杂志办刊经费渠道进行了尝试。

其次,在内容上,根据20××年报道计划和经济社会形势,选择了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社区建设与管理、城市发展与城市营销、城市综合减灾、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老龄化问题、城市交通战略、城市生态、城市管理等作为20××年的报道重点,邀请专家召开座谈会,约请学者或有关领导撰写文章,收到良好效果。

中国城市网在20××年更换了合作单位,启用新的域名(http:

//www.chinasus.org),改进版块内容,提升学术含量。

目前网站已正式升级,部分版块内容正在完善建设中。

五、外事工作

经建设部和国家外专局批准,由我会组织的"绿色建筑与节能培训团"一行8人,于20××年12月9日至12月24日赴瑞典进行专业培训和实地参观考察。

该培训团圆满完成了预期的培训考察任务,其培训报告已上报建设部外事司。

六、队伍自身建设

本年度完善城科会内部组织建设、紧抓专职从业人员的专业建设:

确定周二定期例会及专业业务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积极配合主管部门,作好有关社会活动;逐步完善内部规章制度;积极做好党员考察培养;探索建立"五部",理顺内部工作分工及相应的工作流程:

组织工作部(重点工作是会员发展、管理、分支机构管理、培训、会员库、专家库的建立);编辑部(重点是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重要著作的编辑、出版);学术交流部(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培训、继续教育、科普活动(建议转咨询部));咨询宣教部(面向城市政府的咨询工作、培训、继续教育、科普活动),综合部(内部横向管理,对外联络)。

七、主要工作经验及存在问题

总结研究会工作主要经验是:

积极扩大研究会的群众基础,探索建立多元结构的会员组织体制;通过学术活动和工作会议密切与分支机构、地方城科会组织、团体会员单位和广大会员的联系,加强合作,并在业务上给予指导;逐步优化分支机构的组成,加强对分支机构的领导;坚持民主办会的原则,完善科学与民主的领导决策体系和执行体系;积极推动学术活动社会化,采取主办、协办或联合举办等形式,与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兄弟社团、有关企业等共同开展学术研究活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取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推动学术活动"精品化"、"品牌化",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选择重点课题,拟每年有1-2项"精品"学术活动。

过去一年我会在组织协调、服务会员、自身建设方面虽作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迅速发展的形势要求,与主管部门和广大会员的期望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集中表现为:

人力、智力、财力均不足,秘书处工作人员专业化、年青化、职业化建设任重道远;在重点学术活动领域的精品化与影响力方面还有待加强;现有规章制度和相应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健全;分支机构的管理比较松散,目前城科会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只有3个,有的分支机构常年处于无活动状态,联系松散,沟通不畅,分支机构的管理存在着较大的隐患。

20××年国家审计部门对我会财务进行审计中提出的所属分支机构城建经济专业委员会、城建监察专业委员会违规收取会费的质疑,秘书处建议2003年至2004年未通过民政部注册登记颁证的城建经济专业委员会、城建监察专业委员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城建计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四个分支机构停止经本会委托向团体会员单位收取会费的职责;停止以专业委员会名义开展相关业务活动。

此建议,也一并提交常务理事会审议。

如确有需要成立,则按新建立的专业委员会重新履行申报审批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