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8683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优秀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优秀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优秀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语文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优秀教案

短新闻两篇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2、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过程

新闻特写(featurestory)——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

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1、导入新课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

它响彻寰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

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世,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

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

仅据香港交接仪式统筹处统计,截至1997年5月8日,全球有778家媒体,8423人登记采访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

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2、学生朗读课文,扫除生词障碍。

3、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新闻一般有由五个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有哪几个部分必不可少呢?

(标题、导语、主体)。

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找找提问1、本文由哪几部分构成。

1、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2、导语(第1段)

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3、主体(2—10段)

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4、结语(最后1段)

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

提问2、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明确:

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

本文活用此题。

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这一称谓,在英国人心目中是非常庄严神圣的,就像中华这一称谓之于中国人民一样,它是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成为英国的别称,敬称。

“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

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

提问3、课文选取了哪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四个场景,三次降旗

第一场景:

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 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三自然段)

第一次降旗: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标志:

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

第二场景:

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五自然段)

第二次降旗: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标志:

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第三场景:

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

(第八自然段)

第三次降旗: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子旗在香港最后一次下降。

标志:

1、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

         2、从此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第四场景:

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第十自然段

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提问4、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的运用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

第4、7、11自然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提问5、文章在报道香港回归这样宏大的场景时,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意味深长的细节之处?

明确:

本文的细节之处非常多,课下自己多找些,重点讲解以下三处。

1、“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分析:

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

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

2、“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3、“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分析: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

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作为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

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

但这一次不同:

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

明确:

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这是作者在继续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时,举行降旗仪式之后发表的评论,它既回答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无比兴奋。

5、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明确:

“消失”是“逐渐减少以至没有”的意思,它很形象地描写出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驶入大海的情形,并暗示着这艘船以及船上的人彻底离开香港,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再这片土地上。

提问6、我们该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明确:

①现实场景。

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

②历史轮回。

“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

作者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不动声色的描写中,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小结课文

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将事件的始末说清楚,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这篇新闻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

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3次降旗与1次升旗。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主体部分共有10个自然段,其中有8个自然段,都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但都有着历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

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代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

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生命之舟

一、电视新闻的基本知识:

     

   1、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传播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的事实,以供观众视听的报道。

   2、电视新闻与报纸、广播及其他新闻媒介相比,有以下特点:

    

   A、综合性电视新闻用视频和音频信号同时传递新闻信息,具有视和听的双重效,综合了报纸和广播的特点,以形象和声音诉诸受众。

   

   B、视像性电视新闻运用画面把具体的可视的典型形象,通过电视屏幕呈现给观众,它突破了抽象的文字描写,形象地再现了生活,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可产生一种现场参与感。

   C、即时性电视新闻的即时性,是指对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连续报道,或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事件进行报道。

二、导入

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激流中驾着一百五十多艘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

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登上进入险区的第一艘冲锋舟,一边拍摄,一边参与救人。

拍摄过程中,记者始终采用长镜头记录的手法,记录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

在编辑过程中,记者又以二号冲锋舟为视角,透视整个簰洲营救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并配以解说词,在湖北电视台播出。

三、生字词:

   pái     kuì    sì nüè    suō   yū

   簰洲湾    溃口     肆  虐     穿梭      迂回

同期声:

影视术语。

在拍摄画面的同时录下的新闻事件现场声或采访声,声源为画面内物体或人物。

可分为现场环境声、人物采访声等,价值在于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增加报道的信息量;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四、课文探究:

   1、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的消息还有背景和结语。

本篇文章包括哪几部分?

   明确:

本篇电视解说词按导语、主体和结语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1-2段)簰洲湾溃口,2号凌晨1点多钟,记者随军开始营救群众。

   第二部分:

(3-9段)重点解说战士营救小江珊的惊险场面。

   第三部分:

(10段)总结这次营救行动的效果。

   2、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部分(1-2段),说说导语部分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

时间:

1998年8月1日晚8︰20。

   地点:

湖北嘉鱼簰洲湾。

   人物:

广州军区舟桥某旅、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赶往营救记者随同。

   事件:

湖北嘉鱼簰洲湾突然发生溃口,奉命赶往现场营救。

   导语在新闻中的作用是:

概括新闻主要事实。

   3、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哪个段落?

(3-9段),阅读新闻的主体部分,回答问题:

   

(1)主体部分具体写了什么?

   明确:

——救助过程或战士解救被困人员,重点选择了两个画面加以表现:

救助战士苟峰和救助小女孩。

   

(2)小女孩处境有多危险?

为什么营救工作一次又一次失败?

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分析。

   明确:

处境危险——冲锋舟左前沿一棵小树上,一个小女孩正紧紧抱着树干,洪水已淹到她的腰部,情况十分危急。

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

营救工作一次又一次失败:

急流顶冲,小女孩抱着的小树难已靠近。

   4、文章最后一段结语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为什么当地群众称这些舟是“生命之舟”?

   明确:

总结救助行动,点题。

   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激流中驾着一百五十多艘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

生命之舟——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舍己救人,在激流中驾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

群众称这些救命的舟船为“生命之舟”,是对解放军和武警战士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的褒扬,表达了对他们的无限感激与热爱之情。

下面补充介绍一位解放军的英勇事迹。

他叫李长志,一位普通的舟桥班班长。

洪水来袭时,他驾驶着冲锋舟,穿行在浪谷之间,先后安全转移群众1400人。

而他的家乡就在灾区,他却三过家门而不入。

就是这位战士,入伍九年,先后八次参加抗洪抢险,抢救遇难群众6000人。

群众称他是洪水中的“生命之舟”。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教材地位】

此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

此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可组合在一起,使高一学生感受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写法。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受情倾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设计思想】

实现新课标下三维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结合当前时代,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提升到对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的罪恶,激起理性思考。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

面对天灾,不论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一边坦然承受。

比如说1906年的旧金山大地震、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以及最近的汶川大地震。

还有人祸,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着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

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

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

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刚才的数据能否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预设:

人祸远比天灾让人恐慌)

   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二相关知识介绍:

了解什么是法西斯,什么是纳粹;奥斯维辛的概况。

纳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是以希特勒为头子的最反动的法西斯主义政党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

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里,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

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

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就是这么一座地狱般的集中营,当《纽约时报》记者迈克尔·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他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

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这是什么原因呢?

现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到底有没有新闻呢?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罗森塔尔的笔触,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入那个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人间地狱”。

首先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的问题,快速的阅读课文,其中注意掌握下列词语:

毛骨悚然(sǒng)和煦(xù)废墟(xū)不寒而栗(lì)踉跄(liàngqiàng)祈祷(dǎo)呆滞(zhì)

并且请大家找出罗森塔尔观察的足迹

预设答案: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

(学生读完后)下面,老师以文章为依托,来问几个问题

①、教师提问:

文章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的?

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回答:

(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

(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

②.教师提问:

作者在开头和结尾为什么反复描写阳光明媚绿树成荫的美好景象?

这个问题是要使学生理解文章第1段与最后一段的含义与作用。

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这是写实景。

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一场噩梦”。

这是以“乐写悲,以乐衬悲。

(此处板书这8个字)

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并不远的草地上”,“儿童在嬉笑、打闹”。

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

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是善良的蒙难地。

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但是人们心头的阴霾难除,总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是难以令人接受的,是使人更感“毛骨悚然”的。

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③.教师提问:

文章第15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

“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

又有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

”第16段:

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

“够了。

”此外,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描写,如他们“默默地迈着步子”,“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目瞪口呆”、“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等等,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篇幅写参观者的表现呢?

(此处表情最好由学生来进行寻找)

预设答案: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这是从侧面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文章从第8段开始,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或在写实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这种感受是从侧面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对文章的内涵语句进行分析】

教师:

高尔基曾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刚才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下面让我们再来细读课文,品析细节,把握本文的精神核心。

①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个噩梦”,为什么?

预设答案:

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

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

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

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

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

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②整篇文章是否都是压抑沉重的,在这种灰暗色调之中,有没有一些亮色让我们看到一丝光明?

品读细节品味精彩之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毒气室和焚尸炉→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品读细节 品味精彩之二: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温和的微笑→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同时,引出“悲剧就是把美毁灭给人看”,从千千万万如姑娘一般的人被毁灭,引导大家对纳粹的愤恨。

③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预设答案:

祷告一般有两种作用——寻求庇护或者请求宽恕。

在奥斯维辛,犯人们寻求庇护却遭到死亡;恶贯满盈的纳粹侩子手也根本不会去请求宽恕。

所以,祷告根本无用,也就不用去祷告了。

【为了填充课堂,预设一些问题】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预设:

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预设:

“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教师组织提升: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引导学生思想深化】

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

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

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让我们再次注观着自己搜集的图片,为在此不幸遇难的生命默哀。

(沉默一分钟)

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

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下面是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见附件1)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见附件2),你会有何感想。

【作业】(两选一)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

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

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2.看了《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两篇新闻后,请课外自己再补充材料,谈谈对此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