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8645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

试教试讲教学设计

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开辟与发展

单位:

杨村一中

授课教师:

曹玲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能够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巨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广大的人民群众。

2.了解40年来改革开放的基本线索与成就,知道每个时期开放的相对应的城市,培养学生的时间和空间素养。

3.通过展示多个史料,让学生对前后史实进行对比与论证,以培养学生的史料论证能力。

4.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与探究材料,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的意义,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

5.通过本课学习,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让学生认识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过程、“一国两制”与两岸关系的发展

难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改革的实质

教学方法

通过展示图片及相关史料,直观感受改革开放的成就与进程;采用小组讨论法,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展示邓小平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邓小平对中国历史的主要贡献。

由此导入本课学习

2.展示“两个凡是”及1978年的《光明日报》

引导学生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3.展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角度,让学生根据角度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归纳内容

4.以表格的形式延伸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及20世纪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过渡: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那什么是改革?

5.展示改革的含义,以此分析改革

6.让学生根据课本时间顺序总结改革的进程

7.展示材料,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的原因

8.展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情况,以它的前后变化讲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情况及作用

9.展示材料:

国有企业改革前的经营状况

10.展示材料:

分析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11.展示对外开放的地图

12.展示具体事例,讲解“走出去”、加入世贸组织

13.展示《邓小平文选》的相关材料及问题,学生小组讨论

14.相继展示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由来的地图

15.展示材料,分析成功收回香港、澳门主权的原因

16.展示相关史料及图片,分析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

以邓小平的个人主要功绩为线索开展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整体把握本节课的内容

问题探究式教学,使学生能够思考相关史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带着角度思考课本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小组讨论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点拓展,使学生能够整体把握该知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根据概念分析改革,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改革的理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整体把握我国的改革

通过材料使学生更加了解农村的情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设置情境,以具体的数字展现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个别农民带头实行,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材料直观感受国有企业的弊端,认识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根据材料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以地图的形式讲解开放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根据具体史实讲解,利于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材料与讨论问题相结合,加深学生对一国两制的思考,活跃学生思维

以地图的形式讲述问题产生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根据材料分析原因,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和概括能力,认识到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必要性

通过阻碍统一的不利因素,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以提升家国情怀素养

 

课后反思

本课重点较多,一节课完成本课学习的难度较大;

相关史料比较多,延伸内容相对多;

改革开放进程稍显混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好把握。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丛书书名

历史著作的书名往往可以勾勒出历史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

请在材料中任意选择一本著作,结合史实对其书名进行阐述。

(要求:

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一:

书名: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阐述:

波峰是指秦汉时期的政治。

秦完成统一,虽二世而亡,但之后的两汉疆域得到拓展,对边疆加强了管理,维持了近四百年的稳定和统一。

同时,秦以皇帝制度为核心,废除分封制,推广郡县制,设立三公九卿,建立一整套的官吏选拔、考核、监察制度,正式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汉承秦制,不断加以完善。

创立中朝,削弱三公,加强皇权。

实行推恩令,派遣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实行察举和征辟制,大量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完善官僚制度。

总之,秦汉是中国古代国家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第一个高峰。

波谷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政治。

魏晋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

在政治制度上,门阀士族崛起,九品中正制强化了士族对权力的世袭支配,贵族政治回潮。

儒学低落,玄学、佛教、道教流行,在此背景下,皇权的独尊和神圣被淡化。

由此可见,魏晋时期,国家政治状况掉入低估。

综上所述,波峰与波谷的书名非常准确地描述了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状况。

 

示例二:

书名:

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阐述:

集成指明清时期的文化总结。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多集大成者的成就。

思想上,基于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及反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等伟大思想家。

他们反对君主专制,重视商业、提倡经世致用。

这既是对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也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科技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如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农学著作《农政全书》等。

文学艺术上,古典小说达到高峰,《红楼梦》等文学巨著问世,融各派所长的京剧产生。

总之,明清时期的文化集往昔之大成,出现了文化的高潮。

转型是主要指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的思想变革。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向西方学习成为救亡图存之道。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魏源成为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科技。

60年代的洋务派在此基础上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潮,引领了洋务运动。

90年代随着甲午战争的惨败,维新派打着传统思想的旗号,认为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才是救亡之道。

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终结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由此可见,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经历了巨大的转型,传统思想越来越受质疑,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推动了社会的转型。

综上所述,该书用集成来描述明清的文化,用转型来概括近代的思想状况符合时代特征。

【解析】

【详解】

本题是小论文试题,考查学生提取获取信息、提出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材料提供了一组丛书的书名,设问提示了书名的作用:

勾勒历史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

试题要求学生用史实阐述书名的内涵,即根据书名提示的某一阶段的历史特征,用史实加以说明。

解题过程中,要准确理解书名的含义、所属知识模块(政治、经济、文化)及时间阶段。

小结要对书名及阶段特征进行提升,史实运用要准确无误,阐述要有逻辑。

评分说明:

任选一书名对其两个词阐述,小结。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科举的功过是非,历来是雾里看花,莫衷一是。

唐太宗李世民赞叹科举收罗了四海英才,“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近代西方人则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而孙中山考察的结果是:

“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相反的责难却更多,宋应星在其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中感慨地写道:

“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

”康有为怒斥:

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全是八股考试惹的祸!

李光耀更直言:

科举使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评价科举制度的正反两个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

只要对其中一方观点进行探讨就行;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示例1:

同意赞赏科举制度观点。

论证: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不断更新,提高了国家官员队伍的素质,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由此可见,科举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的推动作用,是好的人才选拔制度。

示例2:

同意责难科举制度观点

论证: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实行八股取士,科举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创造性,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导致中国社会发展缓慢,扼制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中外差距越拉越大,使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政治体制中的一种文官选拔制度,其考试内容、形式都受制于封建皇权,其弊端非常明显。

由此可见,明清以来的科举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它的终结是历史的必然。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唐太宗、孙中山等人强烈肯定科举制,而宋应星、康有为等人则明确责难科举制,对任何一种观点进行探讨都可,关键是要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观点来答。

如果肯定科举制,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打破贵族垄断、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社会阶层流动等角度回答;如果否定科举制,则要结合所学知识从禁锢思想、遏制科技发展、维护专制统治等角度回答。

回答问题时观点要明确,必须史论结合。

点睛: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探讨类开放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

是什么——为什么——怎们样。

肯定或否定科举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原因(为什么),科举制带来的结果(怎么样)。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以来中国部分国礼一览表

表格反映了明清以来国礼演变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历史原因。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示例1

趋势:

从性质看,从赏赐品、贡品逐渐转变为国家间交流的媒介。

原因:

近代列强侵华,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朝贡外交体制逐渐崩溃;欧美文明传入,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

示例2

趋势:

从构成看,送出礼品凸显传统文化特色,彰显民族品牌,从送初级产品发展到送高科技产品;对国外科技成果型礼品从轻视到重视。

原因: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民族工业水平提高;“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实行改革开放。

(说明:

选取一种角度,史论结合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

本题是一个开放型的题目。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可以从国礼的性质和构成两个方面来分析明清以来国礼演变的多种趋势。

然后根据观点,结合历史史实来说明原因。

考点:

中国近现代史·国礼演变·国礼演变

5.尊崇伦常

前据南京留守黄兴电陈:

民国肇造以来,年少轻躁之士,误认共和真理,以放恣为自由,以蔑伦为幸福。

纲纪隳丧,流弊无穷。

……本大总统深惟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

政体虽更,民彝(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伦理道德准则)无改。

盖共和国体,惟不以国家为一姓之私产,而公诸全体之国民。

至于人伦道德之原,初无歧异。

……自顷以来,人心浮动,于东西各国科学之精微,未能通晓,而醉心于物质文明,以破个人道德。

……抑知立国各有本末,岂能举吾国数千年之嘉言懿行,一扫而空。

……若任其自然,则五季之荡无法纪,复见于今,必为人类所不容,环球所共弃。

言念及此,忧心如焚。

为此申明告诫,须知家庭伦理、国家伦理、社会伦理,凡属文明之国,靡不殊途同归。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乃人群秩序之常,非帝王专制之规也。

当此存亡绝续之际,惟愿全国人民,恪循礼法,共济时艰。

本大总统痛时局之阽危,怵纲纪之废弛,每念今日大患,尚不在国势而在人心。

苟人心有向善之机,即国本有底安之理。

——袁世凯《通令国民尊崇伦常文》节选(民国元年九月二十日)

问题:

(1)联系所学知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哪些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

(2)概括《通令》中所指民国以来“纲纪隳丧,流弊无穷”的原因。

(3)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这一《通令》的颁布?

【答案】

(1)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

(2)年少轻燥之士,误认共和真理,以放恣为自由,以蔑伦我幸福;醉心于物质文明,未能通晓东西各国科学之精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吾国数千年嘉言懿行,一扫而空。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

评分观察的要素是:

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

观点

水平1:

既能从民国初年社会转型的视角,分析透视辛亥革命以来,民主共和思想对传统儒家道德的冲击影响,又能在更大的时间跨度上,结合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东西方文化观念交流碰撞这一主题,审视通令出台的历史必然性(背景:

辛亥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革、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势冲击、传统伦理道德对于社会秩序具有安定作用)。

通令反映了帝制推翻、中国道统遭到严重冲击、人心浮动时刻,以袁世凯为代表的传统政治势力的保守一面,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

《通令》对社会现状的指斥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也不乏夸大虚妄之词,显然袁世凯企图借通令国民尊崇伦常,拯救文化道统,否定、打压南方资产阶级革命派,彰显北洋政府的合法性、正统性,其隐含的政治意涵不言自明。

水平2:

能依据材料就传统文化于社会变革的作用提出观点。

传统文化和儒教伦理有助于确立秩序井然的社会。

水平3:

脱离材料,或罗列材料,复述教科书的观点。

指出传统文化和伦理纲常是君主专制的理论工具。

水平4:

无观点,或观点与文本无关。

评分项二:

史实

水平1:

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袁世凯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

水平2:

能从材料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

水平3:

能从材料中提取直接的信息。

水平4:

没有使用材料信息。

评分项三:

论述

水平1:

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

水平2: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

水平3: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4:

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

组织

水平1:

叙述成结构

水平2:

叙述连贯通顺

水平3:

仅能罗列史实

注:

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包括发辫、服饰、称谓、废跪拜、禁缠足等传统恶习及提倡女权等。

(2)根据材料“民国肇造以来,年少轻躁之士,误认共和真理,以放恣为自由,以蔑伦为幸福。

纲纪隳丧,流弊无穷….自顷以来,人心浮动,于东西各国科学之精微,未能通晓,而醉心于物质文明,以破个人道德”从时人风气意识、传统文化缺失、对西学了解肤浅等角度进行概括即可。

(3)首先从《通令》背景进行分析,结合所学从辛亥革命、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传统伦理道理对社会稳定的作用进行阐述;其次,对《通令》折射的新旧观念冲突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并根据材料“当…惟愿全国人民,恪循礼法,共济时艰。

本大总统痛时局之阽危,怵纲纪之废弛…苟人心有向善之机,即国本有底安之理。

”从袁世凯发布《通令》内存意图进行剖析即可。

6.在20世纪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苏俄(联)、美、中三国在处理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方面给我们留下许多启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

这里最重要的是对市场机制的认识,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是否允许引进市场机制。

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强调的正是这一点。

他说:

“据我看来,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在这种那种程度上,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

材料二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

……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1956年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已经发现问题,也曾做过放权让利的努力,但效果不好。

邓小平1978年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机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王浩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苏俄(联)、美、中三国的有关史实,以“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现代化发展的作用”为主题,加以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时要正反举例,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答案】

(1)实质: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

观点

论证

 

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现代化的发展。

“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发俄国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引进市场机制,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使得俄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在西方陷于经济大危机的同时,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到1937年工业产量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美国胡佛政府固守自由放任政策,没能挽救经济危机,反而使形势更加恶劣。

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使得美国经济走出低谷。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带来很多弊端。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逐步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WTO,在国际舞台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

【详解】

(1)“实质”,依据材料一信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在这种那种程度上,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

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提取三则材料的共同观点,观点要明确;然后围绕“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现代化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史论结合,正反举例,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而且有字数要求。

如,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是强调市场机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作用,材料二是强调国家干预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由此得出“观点”:

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现代化的发展。

“论证”,结合苏俄(联)、美、中三国的有关史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