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司钻属地手册.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8312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司钻属地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副司钻属地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副司钻属地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副司钻属地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副司钻属地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副司钻属地手册.docx

《副司钻属地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司钻属地手册.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副司钻属地手册.docx

副司钻属地手册

 

钻井队属地管理手册

(ZJ70DB钻机副司钻岗位)

 

塔里木油田公司

川庆钻探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

2014年

目录

一、属地划分1

1.区域属地表1

2.属地职能要求1

二、岗位职责2

1.职责描述2

2.工作权限2

三、危害识别3

1.岗位危险点源3

2.岗位主要危害及风险控制措施4

3.岗位主要环保风险及预防措施7

4.岗位主要作业风险及控制措施8

四、工作标准12

1.巡回检查路线12

2.工作标准与要求12

3.操作标准16

泥浆泵操作规程16

五、能力评估20

能力评估清单20

2.能力评估判别标准25

六、履职考核26

一、属地划分

属地区域

钻台

属地责任人

副司钻

管辖设施

井控装备及井控工具、泥浆泵及高压泥浆管线;2号防喷管线与2号泥浆泵、循环罐、柴油机底座所形成的区域。

1.区域属地表

2.属地职能要求

2.1清楚属地区域的安全风险、安全管理现状,岗位职责、巡回检查路线、应急管理,熟悉相关安全标准。

2.2负责对进入区域内的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提示,保证在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包括自己、同事、分包商、访客)的安全。

2.3有权制止区域内工作人员不安全行为,制止无效时,向当班值班干部汇报。

2.4负责区域内设备设施的巡回检查、落实维护保养,加强对重点风险预控,发现异常,及时落实整改,不能整改及时采取措施,并向当班值班干部汇报。

2.5对区域内作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行为规范、工艺安全等进行监督、检查(包括维修及复杂的处理、危险能量排除、隔离和上锁挂签、变更(人员、设备、技术)、作业许可等安全管理规定和执行情况)。

二、岗位职责

1.职责描述

1、协助司钻负责本班员工管理,司钻不在时顶替其岗位。

2、协助司钻负责本班HSE管理、安全培训和安全设施的管理。

3、负责泥浆泵、高压管汇、闸门组的维护保养、操作和清洁卫生、填写当班运转记录,检查泥浆循环系统。

4、负责井控远程控台操作、维护、保养、清洁,并做好记录。

关井时,按井控实施细则及相关规定完成操作。

5、负责属地的安全文化推进工作。

严格执行高危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分析、工作许可证制度和目视化管理。

6、按巡回检查路线及要点进行检查。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工作权限

2.1有权监督、检查各岗位安全生产情况,确保安全防护设施、紧急关断装置、消防设施、应急器械等处于完好状态。

2.2发现事故隐患有权责成有关岗位人员及时整改和消除,不能及时整改和消除时应立即向值班干部汇报。

2.3有权对各岗位操作人员违章作业行为进行监控、制止、批评教育和处罚,有权拒绝违背QHSE的作业指令。

2.4遇突发事件或井下突发险情、复杂、事故时,及时向值班干部汇报,并依照应急预案、作业指令或施工策划的要求进行处置,无权擅自更改应对措施或钻井参数。

三、危害识别

本岗位主要风险是:

溜顿钻、工程事故、顶碰天车、单吊环、高处坠落、高空落物、机械伤害、硫化氢中毒、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

1.岗位危险点源

主要风险

危险点源

溜顿钻

钻进、接单根、起下钻、下套管等作业中。

卡钻

起下钻、定向钻进、下套管、井漏处理等作业中。

顶碰天车

起下钻、接单根时的误操作,刹车失灵,防碰天车失灵,气路冻结、阻塞。

单吊环

起钻过程中。

高处坠落

钻台、机泵房及2m以上巡查、检查、检修、安装作业

高空落物

钻台上、钻台下作业时或吊装作业中的高处落物伤害。

机械伤害

广泛发生在操作、检查、检修、保养过程中,金属敲击及检修时的人身伤害(砸伤手足、击伤眼睛等)。

硫化氢中毒、窒息

钻进、试油等循环时发生硫化氢溢出,受限空间作业等

滑跌伤害

工作面有孔洞、凹凸、油污、冰面、障碍阻塞

火灾、爆炸

营房、井场电路等,或发生溢流和使用油基泥浆、原油储备罐、柴油罐电器防爆失效以及产生静电时爆炸着火

设备损坏

设备运转或操作过程中

环境污染

固废垃圾、化工料存放和搬运、二保或检修作业中的废油水排放、污水池外溢、油基泥浆排放等

2.岗位主要危害及风险控制措施

序号

危害因素

危害后果

控制措施

 

1

 

溜顿钻

造成钻头损坏、钻具弯曲变形或折断事故,钢丝绳断裂导致游动系统坠落损坏设备、砸伤人员的恶性事故。

1、执行刹把安全操作规程;

2、刹车系统、工作钳、安全钳间隙符合规定要求;

3、每班检查盘刹液压站油泵工作正常,油量达到标准,油温正常(不超过60℃),各连接部位密封,不渗不漏;

4、每周检查盘刹液压站储能器氮气压力不低于4MPa;

5、严格按照吨公里做功法和定期目测检查法倒换钻井大绳,倒换或滑移大绳后,及时校正数码防碰参数和过卷阀限位;

6、每班检查钻井钢丝绳磨损及排列情况,每捻距断丝不超过3丝。

 

2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每班试验检查防碰天车系统,保证限位正确,灵敏可靠;

3、每次起、下钻前,试验检查防碰天车,保证刹车迅速(2S内将滚筒刹死);

4、冬季按要求活动各气控开关,确保气路和防碰系统正常。

顶碰天车

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事故

 

3

 

单吊环

造成钻具弯曲变形、钻具折断落井事故或人员伤害事故;

1、执行刹把安全操作规程;

2、提钻井口挂吊环时,确认内外钳工顺利推挂吊环到位并穿好吊卡销子后,得到内外钳明确信号后上提游车;

3、井口操作人员作业时不得遮挡司钻操作视线;

4、不得采用边提游车边挂吊卡的方法进行起钻作业。

 

4

 

高处坠落

 

会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

1、人员上下梯子时,靠右侧并扶好扶手;

2、登高作业前,清理脚下泥浆、油污;

3、登高时应优先考虑使用防坠落装置或救生索,高于5米需使用缓冲装置;

4、检查全身式安全带,保证零部件齐全完好,按规定高挂低用;

5、遇设备检修在临边等处作业时,调整安全带长度,避免失足坠落;6、风力六级及以上及雨雪天气禁止高处作业。

 

5

 

高空落物

 

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1、监督并要求井架工定期(每周或上井架时)检查井架各部销子、螺栓紧固无松动,井架灯具固定牢靠;

2、人员在高处进行检维修及保养作业所用工具,必须按规定拴好安全绳,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3、严禁在井架等高处随意放置活动物体以及上抛下扔物体。

 

6

 

机械伤害

 

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1、监督并督促班组人员严格执行设备检维修作业的许可审批制度和上锁挂签制度;

2、严格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3、严禁触碰设备旋转部位;

4、认真检查所属设备的护罩等防护设施,保证齐全、完好、紧固。

 

7

硫化氢中毒

造成人员中毒和井喷失控事故

 

8

 

火灾、爆炸

 

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1、严格按照电器电路安全防爆要求布线、接线;

2、提醒并督促电气师每周对司控房内电路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电路短路、断路等隐患;

3、定期检查司控房内配备的CO2灭火器(重量减少不超过5%),保证可靠。

 

9

 

设备损坏

 

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1、启动设备前必须与岗位人员联系沟通,确认设备状态正确、管线畅通,得到确认后,方可启动;

2、开泥浆泵时缓慢平稳调整泵冲至规定排量,防止开泵过猛造成控制系统过载损坏;

3、操作司钻控制手柄应平稳,不得猛拉猛推,防止损坏手柄,造成严重后果;

4、游车在下放过程中,无紧急状况,不得压下紧急停车按钮,防止损坏刹车机构以致造成事故;

5、严格按照顶驱操作规程操作,顶驱倾斜臂未释放回中位时,不得提吊重负荷,防止造成顶驱倾斜臂损坏;

6、提下钻作业,顶驱倾斜臂在井架二层台处,作业动作完成后,必须及时释放回中位后,方可操作游车下放,防止拉挂井架二层台造成设备损坏或高空落物;

7、每班和提下钻前试验检查防碰天车系统,每周和每次做防喷演习时检查防提断装置,保证灵敏可靠。

3.岗位主要环保风险及预防措施

内容

主要风险

预防措施

 

环境保护

1.柴油发电机废气污染环;

2.燃油、废油泄露污染土壤;l

3.清洗钻机、泥浆罐的污水污染水体或土壤;l

4.柴油发电机噪声超标排放;l

5.固体废弃物或垃圾随意丢弃污染环境。

1、按要求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和检查,杜绝跑冒滴漏;

2、合理调整动力设备功率匹配,降低能耗;

3、污水池做防渗处理,禁止乱排乱放;

4、禁止随意丢弃废弃物或生活垃圾;

5、保护环境或植被,废旧配件、塑料制品和垃圾定期回收;

6、积极推进节能降耗新技术,减少燃油消耗和碳排放。

4.岗位主要作业风险及控制措施

作业内容

主要风险

主要控制措施

 

巡回检查

被运转设备意外钩挂造成伤害(机械伤害)

1、按要求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2、不随意靠近或触碰设备的运转部位;

3、不随意进入受限空间或危险区域;

4、不允许随意操作设备。

高处坠落或滑跌伤害

1、上下梯子靠右侧扶好扶手;

2、看清行进路况,防止踏空坠落;

3、及时清理脚下的泥浆、油污,防止滑跌。

高压泄露伤害

1、不允许操作带压闸阀、开关等设施(释放回压、压井作业等除外);

2、不允许长时间在高压区域停留。

设备损坏

1、不允许随意操作设备;2、严禁在游车下放过程中触碰红色紧急停车按钮。

 

钻机搬迁、安装、拆卸作业

 

钻机搬迁、安装、拆卸作业

 

 

高温中暑灼伤、低温冻伤造成人身伤害

1、夏季温度超过38℃时,露天作业不得超过2小时,以避免作业者中暑或灼伤;

2、冬季气温低于-20℃时,高空作业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3、温度低于–40℃时禁止搬迁作业;

4、在大风(风力超过6级)、沙尘、大雪、暴风雨和多雾的情况下要停止搬迁作业。

 

吊索、设备部件连接或吊耳的损坏造成人身伤害

1、检查钢丝绳无毛刺,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吊索;

2、使用的吊索应与吊装设备重量匹配;

3、严禁使用棕绳吊装部件;

4、起吊过程中注意绳索的张力,发现异常则停止起吊;

5、起吊带有锋利棱角的部件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吊索遭到损坏;

6、起吊前检查各部件的连接部位和吊耳,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

7、当起吊张力超过部件重量的20%时,应立即停止起吊并进行解冻或清理其他的连接的物品后再次试吊;

8、禁止超负荷吊装;

9、当设备吊起时作业者应牵引稳绳,保持安全防护距离。

吊车转动倾倒或起吊操作失误造成人身伤害

1、起吊前按照要求在千斤下打好垫木,并进行试吊;2、吊装作业应由专人指挥,当指挥人员得到挂吊索人员的“起吊”信号后,方可指挥吊车司机起吊;

3、当打捆吊装零散部件时,指挥人员应指挥吊车司机平稳起吊下放,避免夹伤;

4、严禁人员在吊臂下走动或站立;

5、禁止侧拉重物,作业者严禁用手或肩推拉吊装物品,应在吊装物品上绑稳绳;

6、确定好吊装物的重心,并对其进行试吊以防止吊翻,两人以上联合作业时要密切配合,防止伤人;

7、在安装井架主体时,当起吊和翻转时,作业人员应在其摆动范围之外;

8、如使用两台吊车吊一件设备,应低速进行;

9、禁止停留在吊装部件下方或直接跨越吊装部件;10、当吊装设备时应保持与高压电线的安全距离;11、绳套挂好,吊车将绳套提紧后,挂绳套人员要及时撤离至安全区域;

12、吊罐时须四角起吊,吊车起吊时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滚筒缠绕大绳作业时卷入、弹射、挤压、刺伤、挂伤造成人身伤害

1、操作者应正确操作,避免钢丝绳回弹伤人;

2、缠绕大绳时,刹把必须由司钻操作,用一挡低速缓慢旋转滚筒,防止大绳将滚筒前操作人员缠入滚筒;

3、滚筒前拉、拽大绳人员不得骑跨大绳,在拉拽时要远离滚筒拉拽,防止被带入滚筒,并防止钢丝绳毛刺挂伤手及身体;

4、缠大绳时,禁止用撬杠、大锤直接撬动或锤击大绳,防止大绳受损,必要时,可在大绳上垫块硬木进行撬动或锤击。

 

起放井架作业造成人身伤害

1、起放井架时,如遇恶劣天气,风力大于5级、能见度小于100m或温度低于-40℃时,禁止起放井架作业;

2、修复或新配套钻机第一次起井架作业时,应在制造商或维修商代表的指导下作业;

3、当起升载荷超过规定的20%时,应停止起升作业,查明原因,及时组织排除问题;

4、除柴油机工、关键岗位和作业指挥人员外,其它人员应撤离至安全区域(天车顶部前方不少于30m,井架两侧不少于10m)。

 

启停泥浆泵和液压猫头作业

 

设备损坏或人员受伤

1、开泵时先鸣喇叭示意后开泵运转,注意开泵时高压循环系统附近、泄压管线附近、水龙带下不得站人。

2、设备(泥浆泵、绞车、转盘、液压猫头)启动前,必须检查确认设备的待命工况正常,并与相关岗位人员沟通后方可启动;

3、司控房内操作液压猫头拉B型大钳时,钢丝绳绷紧后,必须观察确认井口人员已经闪避到安全区域,才能继续增加油压;

4、接单根停泵后,必须待立压回“零”后,才能让井口人员松卸钻具丝扣,防止泥浆喷出伤人。

 

井控作业

 

 

井控设备试压造成人员伤害

1、划定设备试压的安全区域;

2、参加试压协调会,保证信息畅通,确保试压安全;3、稳压期间,其他岗位操作人员不得靠近受压装置;4、试压过程中不得敲击受压装置;

5、发现泄漏必须泄压、整改;

6、未泄压不得开、关防喷器;

7、提拉试压吊卡必须穿好销子,井口不得站人,用Ⅰ档缓慢提升,不得猛提,提拉不得超过安全吨位;8、钻杆试压必须尽可能多下钻具,在关防喷器前将钻具接箍置于闸板芯下方30cm处,防止钻具上顶。

 

四、工作标准

1.巡回检查路线

井场值班房(运转保养记录)-钻采配件房(泵相关的配件)-井控井口装置(单、双闸板开关状况、四通液、闸阀门开关操作杆及手轮、旋转圈数)-远程控制台(液、气压力、手柄位置、电路系统、电、气泵工况、清洁卫生)-管排架(油、气连接情况)-气源分配器(排水状况)-节流压井管汇(阀门标牌、阀门开关工况、保养、清洁)-泥浆泵房(工具、保养牌、清洁卫生)-泥浆泵(氮气压力、运转、保养、压力表、安全阀)-灌注泵(电路开关、阀门开关、盘根密封)-高压管汇组(阀门开关、保险绳、清洁卫生)-循环罐(液面增减情况、液面报警器、储备泥浆、加重剂)-井控液气体分离器(气源压力、阀门开关)-防喷管线(固定情况、出口畅通)。

2.工作标准与要求

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标准

1

值班房

运转记录

1、审查设备运转和保养记录,做到资料清洁、数据准确、工作内容描述详细。

2

钻采配件房

泵相关的配件

1、盘查泥浆泵配件的储备,向大班司钻提出要料计划。

 

3

 

井控

井口

装置

 

 

单、双闸板防喷器

1、手动操作杆是否安装齐全;与对应锁紧轴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手轮与手轮之间应有间距、不能互相干扰;挂牌标明闸板规格、开关方向和到位的圈数;靠手轮端应安装锁紧杆支架,锁紧杆过高的应安装操作台。

 

四通

2、是否挂牌标明各阀的编号和开关状态并符合井控实施细则的要求。

3、手动平板阀手轮等附件是否完好、齐全,手动平板阀开关是否灵活。

 

远程控制台

3、外观气源压力为0.65~1.3MPa。

4、油箱内油品是否为10#航空液压油。

待命工况下,油面距油箱底面高度150~200mm。

5、压力控制器自动控制压力是否在17.5MPa~21MPa内。

6、一次仪表与二次仪表显示误差不超过1MPa。

7、气动泵运转是否正常。

8、电动泵运转是否正常。

9、在待命工况下,远程控制台控制全封闸板(或剪切闸板)的换向阀手柄用限位装置限制在中位,控制环形防喷器的三位四通换向阀手柄处于中位,其它三位四通换向阀手柄的倒向与防喷器及液动放喷阀的开关状态一致。

10、管汇、环形调压阀出口压力是否为10.5MPa。

管排架

11、检查油路是否有渗漏。

 

4

 

节流压井管汇

12、是否挂牌标明各阀的编号和开关状态并符合井控实施细则的要求;13、手动平板阀开关是否灵活,阀杆丝扣是否进行保养;14、手动平板阀手轮等附件是否完好、齐全;15、液动节流阀外观是否有渗漏,手动节流阀开关是否灵活;16、压力表量程与管汇额定压力匹配和符合井控实施细则的要求;17、考克开关是否灵活;18、套压传感器是否与管汇额定压力匹配,阀位传感器是否与液动节流阀行程匹配;19各压力表表面朝向是否符合井控实施细则的要求。

5

 

泥浆泵房

保养牌

20、是否正确填写记录

卫生

21、工具是否摆放整齐;22、地面无泥浆、积水,排畅通。

水沟

 

6

 

泥浆泵

压力表

23、外观清洁读数请辞、准确。

空气包

24、空气包充气(氮气或空气)压力为施工泵压的30~40%

安全阀

25、安全销定位符合规定、定期维护保养

运转记录

26、是否正确填写设备运转保养记录。

 

7

 

高压管汇组

27、闸门齐全、完好,开关灵活,管汇固定牢靠;28、法兰、活接头连接紧密、无刺漏、固定牢靠:

高压软管缠绕直径12.7mm钢丝保险绳或保险链,两头固定牢靠、

8

井控液气体分离器

29、开关是否灵活、位置是否正确。

 

9

 

放喷管线

30、长度是否符合井控实施细则的要求;31、放喷管线固定基墩尺寸,基墩间距是否符合井控实施细则的要求,基墩的固定螺栓埋入深度不小于0.5m,统一采用M27的螺栓、Ø30的螺杆,固定压板宽100mm、厚10mm;32、放喷管线采取防堵措施,保证管线畅通,低洼处应安装三通和排污阀,排污阀的额定工作压力不小于放喷管线的额定工作压力。

沙漠地区应防止沙子堵塞管口。

 

3.操作标准

泥浆泵操作规程

设备

钻井泥浆泵

设备操作人

副司钻

设备负责人

大班司钻

3NB-1600钻井泵技术参数

钻井泵型号

3NB-1600

额定输入功率

1176kw(1600hps)

额定冲数

120冲/min

冲程

305mm

齿轮传动比

3.18

传动轴额定转速

458rpm

工作压力

34.3MPa

阀尺寸

7″(API)

最大缸套直径

190mm

最大缸套排量

51.9L/S

最大缸套泵压

20.4MPa

吸入管直径

305mm(12″)

排出管直径

100mm(4″)

外形尺寸

5040×2850×2077

质量

24641kg

动前准备

(1)动力端润滑油池的油量充足并必须清洁,油位在规定的刻度线上。

(2)安全阀灵活可靠无阻卡,安全销钉符合要求。

(3)预压空气包的充气压力符合要求(最大充气压力不应超过6.5MPa,最低不得低于3.0MPa。

)预压空气包内应充入氮气或压缩空气,不许充入氧气或其他可燃气体。

不充气不许工作。

(4)泵内应无杂物、阻卡、凡尔、螺栓紧固齐全,上水凡尔加满清水或泥浆,吸入管道空气已排除。

新安装泵已进行试压,观察无漏失现象。

挂合泥浆泵

1、挂泵前必须与有关人员进行信号联络,待回信号后才能挂泵。

挂泵离合器时,操作气阀采取二次开动法。

即先合上离合器又摘开再合上。

2、泵运转后,打开各观察盖板,检查各运动部件的运转情况及各处连接应正常。

同时观察压力表和监视器,在泵压未稳定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操作开关。

3、泵运转中随时检查各润滑油路应畅通。

随时观察十字头、拉杆应润滑良好,油压力表指示在0.1~0.2MPa间,冷却系统工作正常。

各运转部分的温度不得超过60℃。

4、严禁未切断泵离合器进气开关、泵未停稳检修和更换易损件。

 

启动后注意事项

1泵的运转速度要缓慢提高,使吸入管内流体逐步增加,使其跟上活塞的速度,不致发生气穴现象。

在自然吸入情况下,泵的最高转速决定于泵在吸入行程中能否吸足液体,这个极限转速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不一样的,根据吸入管线的设计和有效压头而异,也根据泥浆情况而异(如泥浆密度、粘度和所含气体量),操作人员根据泵的声音来判断是否出现气穴和吸入不良现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钻井液的密度较大含气量较多,粘度较高时,泵尽量在较低速下运行。

在灌注吸入情况下,泥浆泵启动后,可调节灌注泵排出阀,使泥浆泵能得到适当的灌注。

3检查润滑系统是否工作可靠,检查泥浆泵各个轴承、十字头、导板等部位的温度是否过高和有无异常现象,一般油温不应超过80℃。

4如带吸入空气包,待泵运转后,通过空气包上的观察窗可以看到隔膜的工作位置,增加或减少空气包的压力,使隔膜处于观察的中线与底线之间波动。

5检查电动机轴承有无杂音及甩油,温度是否过高或其它异常现象。

6检查缸套是否来回窜动,检查活塞杆、介杆卡箍是否有异常的响声,检查泵体上的所有螺栓以及阀盖、缸盖是否有松动现象,如发生不正常现象,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7检查各高压密封处是否有泄漏现象,泵阀是否有刺漏声,发现应及时处理。

8注意泵压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妥善处理。

一般故障的判断、排除

 

故障

原因

排除方法

压力下降、排量减小或完全不排钻井液

1.上水管线密封不严,使空气进入泵内。

2.吸入滤网堵死。

1.拧紧上水管线法兰螺栓或更换垫片。

2.停泵,清除吸入滤网杂物。

液体排出不均匀有忽大忽小的冲击,压力波动,上水管线发出呼呼声

1.一个活塞或一个阀磨损严重或者已经损坏。

2.泵缸内进空气。

1.更换已损坏活塞检查阀有无损坏及卡死现象

2.检查上水管线及阀盖是否严密。

缸套处有剧烈的敲击声

1.活塞螺母松动。

2.缸套压盖松动。

3.吸入不良,产生水击。

1.拧紧活塞螺母。

2.拧紧缸套压盖。

3.检查吸入不良的原因。

阀盖、缸盖及缸套密封处报警孔漏钻井液。

1.阀盖、缸盖未上紧。

密封圈损坏。

1.上紧阀盖、缸盖。

更换密封圈。

排出空气包充不进气体或充气后很快泄漏

1.充气接头堵死。

2.空气包内胶囊已破。

3.针型阀密封不严。

1.清除接头内的杂物

2.更换胶囊

3.修理或更换针型阀

泵负荷过大

排出滤筒堵塞

拆下滤筒清除杂物

动力端轴承、十字头等运动摩擦部位温度异常

1.油管或油孔堵死

2.润滑油太脏或变质

3.滚动轴承磨损或损坏

4.润滑油过多或过少

1.清理油管及油孔

2.更换新油

3.修理或更换轴承

4.使润滑油适量

动力端有异响声

1.十字头导板已严重磨损

2.轴承磨损

3.导板松动

1.调整间隙或更换已磨损的导板

2.更换轴承

3.上紧导板螺栓

 

五、能力评估

能力评估清单

副司钻能岗匹配评估标准

单位:

姓名:

评估人:

评估时间:

评估项目

项目类别

评估项

评估分值

得分

备注

基本素质

身体要求

身体健康、根据体检报告,无相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