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重点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60208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炮制学重点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药炮制学重点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药炮制学重点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药炮制学重点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药炮制学重点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炮制学重点doc.docx

《中药炮制学重点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炮制学重点doc.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炮制学重点doc.docx

中药炮制学重点doc

a中药炮制学

*补充的重点序号,掌握~熟悉

第一章

*炮制,又称炮炙、修治、修事

1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中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研究炮制理论、规范炮制工艺、制定饮片质量标准

*著作(论述----3部炮制著作,见下2;5次总结)

《五十二病方》,最早有炮制记载的医方书;《十药神书》,炭药止血;陈嘉谟,

《本草蒙筌》,第一次系统的概括了辅料炮制的原则;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记》

第一次,《神农本草经》;二,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三,唐•《新修本草》,世上最早的药典;四,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五,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古代最大型的医药著作。

2简述中药炮制发展的三部专论的成书年代、作者、著作:

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敩《雷公炮炙论》——总结前人的炮制经验撰写而成的。

为我国医药史上的第一部制药(炮制)专著。

明•缪希雍《炮炙大法》——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二部炮制专著。

收录药物439种,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了雷公炮炙十七法。

清•张仲岩《修事指南》——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三部炮制专著。

收录药物232

3中药炮制的三类分类法:

水制:

渍、泡、洗。

火制:

煅、炮、炙、炒。

水火共制:

蒸、煮、蒸煮共用

*中国药典:

净制、切制、炮炙

古代五类分类法:

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4中药炮制的相关法规:

《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各省市自治区炮制规范

第二章

1中药炮制的制药原则即制则:

(例子)

1)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

如用辛热的吴茱萸炮制苦寒的黄连,可缓和大寒之性。

2)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

如用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

蜜制百合,润肺止咳。

3)相畏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某种药物,来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生姜能杀半夏、南星毒(即半夏、南星畏生姜),故用生姜来炮制半夏、南星。

4)相恶为制,是指炮制时可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

如麸炒枳实可缓和其破气作用。

5)相喜为制,是指用某种辅料或中药炮制,改善中药的形色气味,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接受度,利于服用,发挥药效,增加商品价值。

如乳香等有特殊不良气味的药物,经醋制后,利于服用。

*中药炮制生熟理论:

1生泄熟补•地黄;2生峻熟缓•巴豆;3生毒熟减•苍耳子;4生行熟止•牡丹皮;5生升熟降•莱菔子;6生降熟升•黄柏

*中药炮制药性理论:

(一)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1•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味,即“反制”,如姜汁炙栀子是以热制寒,盐水炙茴香是以寒制热2•增强药物不足之性,即“相资为制”,如胆汁炙黄连3•改变药性,扩大药物用途,如生地黄--熟地黄,天南星---胆南星。

(二)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酒炒性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酒黄柏原清下焦湿热,现可清上焦之热。

(三)炮制对归经的影响,醋入肝,蜜如脾,盐入肾。

(四)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如蕲蛇去头,朱砂、雄黄水飞,川乌、草乌蒸或煮,甘遂、芫花醋制,巴豆制霜。

~2炮制对中药毒性的影响主要途径:

炮制对中药毒性的影响是指通过炮制消除或降低药物治疗量下对人体的伤害,其主要途径分为三个方面:

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

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

3)加入具解毒作用的辅料,如白矾制半夏

*中医用药特点:

依法炮制,复方配伍

3中药炮制的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3)增强药物疗效:

1•增强煎出,提高疗效---种子类,矿物、贝壳、化石类

2•减少损失,保存疗效---含苷类,黄芩、苦杏仁

3•辅料协同,提高疗效---黄芪,补中益气;蜜制,增强

4•制备新药,扩大疗效---血余、棕榈、黑豆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趋向

5)改变药物作用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6)便于调剂和制剂

7)洁净药物,有利于贮藏保管

8)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9)产生新功效,扩大用药范围

*酒制后可提高生物碱的溶出率,黄连小檗碱。

大多数生物碱不溶于水,但小檗碱等季铵型生物碱和麻黄碱、苦参碱、槟榔碱等小分子生物碱可溶于水,应和含苷类一样少泡多润。

含挥发油药材应“抢水洗”。

~第四章

1中药炮制常用辅料一般分为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

2酒:

在临床应用中浸药多用白酒,炙药主要用黄酒

第六章

*风化:

失去结晶水成为粉末。

潮解:

盐类固体,如硇砂、芒硝等表面化成液体。

~1《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规定:

异形片不得超过10%;极薄片:

不得超过该品种标准厚度的0.5mm;薄片、厚片、丝、块:

不得超过该标准的1mm;段:

不得超过该标准的2mm

2炮制品的水分含量一般控制在7%~13%。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规定:

蜜炙品类,含水分不得超过15%;

*温度15--20摄氏度,湿度60%--70%

~酒炙品类、醋炙品类、盐炙品类、姜汁炙品、米泔水炙品、蒸制品、煮制品、发芽制品、发酵制品,含水分均不得超过13%;烫制后醋淬制品,含水分不得超过10%等。

~3在监测炮制品的质量,特别是纯净度方面,灰分是重要的指标。

~4中药及其饮片的有害物质主要是指重金属、砷盐及残留的农药。

~5卫生学检查:

主要检查项目有:

沙门菌、大肠杆菌、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及活螨等作必要的检查,并客观地作限量要求。

6泛油又称“走油”,是指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的中药饮片,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情况下,出现油脂外溢、质地变软、发粘、颜色变深及散发出败油气味等现象。

7对抗同贮:

对抗同贮养护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存放在一起,以防止虫蛀或霉变的一种养护方法。

对抗同贮养护是利用一些中药的特殊气味来抑制另一种中药的虫蛀、霉变。

如花椒与鹿茸、海马等同贮。

*现代贮藏保管,SO2,即燃烧硫磺。

气调养护,即降氧充氮或二氧化碳。

第七章

~1中药材在切制、炮炙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称净制,净是中药炮制第一道工序。

~2风选是物料因存在质量或体型差异,在适当风力作用下产生不同位移将物料与杂物分离的过程。

如苏子、车前子

3水选是将药物通过水洗或漂除去杂质的常用方法。

水选可分为洗净、淘洗、浸漂三种方法。

~4去毛的代表药物:

有些药物表面或内部,常着生许多绒毛,服后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其他有害作用,故须除去,消除其副作用。

1)根茎类药材,如如骨碎补、狗脊等砂烫法

2)叶类药材,如如枇杷叶在叶的背面密生许多绒毛,棕刷刷毛法

3)果实类药材,如金樱子果实内部生有淡黄色绒毛,挖净毛核

4)其他类药材,如鹿茸的茸毛,刮毛法

~5“心”,一般指根类药物的木质部或种子的胚芽而言

6“芦”又称“芦头”。

一般指药物的根头、根茎、残茎、茎基、叶茎等部位。

通常认为需要去芦的药物有人参、党参、桔梗、续断、牛膝、草乌、茜草、地榆、玄参等。

第八章

*饮片:

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

饮片切制的目的:

1•变有效成分煎出2•利于炮炙3•利于调配和制剂4•便与鉴别5•利于贮存

1药材软化的要求是“软硬适度”、“药透水尽”、“避免伤水”

“避免伤水”是指避免药材因水而伤害其药性。

从药物药性的角度进一步规定了药材软化需要控制的含水量。

*水软化处理:

淋、洗、泡、漂(有毒、腌制、腥臭异常的药物)、润

2润法润法是把泡、洗、淋过的药材,用适当的容器盛装,或堆积于润药台上,以湿物遮盖,或继续喷洒适量的清水,保持湿润状态,使药材外部的水分徐徐渗透到药物的组织内部,达到内外湿度一致,利于切制。

润法的优点:

一是药效成分损失少,二是饮片颜色鲜艳,三是水分均匀,饮片平坦整齐,很少有炸心、翘片、掉片等现象。

润的方法有浸润、伏润、露润等法。

1.浸润以定量水或其他溶液浸润药材,经常翻动,使水分缓缓渗入内部,以“水尽药透”为准,如酒浸黄连、木香;水浸郁金、枳壳、枳实等。

2.伏润(闷润)经过水洗、泡或以其他辅料处理的药材,用缸(坛)等在基本密闭条件下闷润,使药材内外软硬一致,利于切制,如郁金、川芎、白术、白芍、山药、三棱、槟榔等。

3.(重点)露润(吸潮回润)将药材摊放于湿润而垫有篾席的土地上,使其自然吸潮回润,如当归、玄参、牛膝等。

3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要检查其软化程度是否符合切制要求,习惯称“看水性”、“看水头”。

方法有,1弯曲法2.指掐法3.穿刺法4.手捏法5刀切或折断法

4片按照厚度可分为极薄片、薄片、厚片。

1)极薄片厚度为0.5mm以下:

如羚羊角、鹿角、松节、苏木、降香等。

2)薄片厚度为1~2mm如白芍、乌药、槟榔、当归、木通、天麻、三棱等

3)厚片厚度为2~4mm,如茯苓、山药、天花粉、泽泻、丹参、升麻、南沙参等。

5人工干燥的温度,应使药物性质而灵活掌握。

一般药物以不超过80℃为宜。

含芳香挥发性充分的药材以不超过50℃为宜。

干燥后的饮片需放凉后再贮存,否则,余热能使饮片回潮,易于发生霉变。

但干燥后的饮片含水量应控制在7%~13%为宜

*败片:

中药饮片切制过程中,所有不服合切制规格、片型标准的饮片。

*伤水:

饮片边缘卷曲而不平整,系药材软化时,内部含水量太过所致。

第九章炒法

~炒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预热适度的炒制容器内,连续加热,并不断翻动或搅拌,使之达到规定程度的炮制方法。

~火力:

火力是指所用热源释放出热能的大小强弱,习惯分为文火、中火、武火及文武火。

~文武火:

文武火是先文火后武火,或文火、武火交替使用。

火候:

火候是指炒药时锅的预热温度,炒制火力、时间以及药物形、色、气、味、质变化的程度。

第一节清炒法

炒黄: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预热适度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炒制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色泽加深,或鼓起、爆裂并透出香气的方法。

炒黄多适用于果实种子类药物。

传统有“逢子必炒”之说。

*炒黄药物:

王不留行、芥子、冬瓜子、莱菔子、槐花、苍耳子、蔓荆子、牛蒡子、牵牛子

1.芥子

*外用--生,内服---炒

炮制作用:

芥子生用辛散力强。

善于通络止痛。

炒芥子辛散走窜之性缓和,可避免耗气伤阴,并善于顺气豁痰,易于粉碎和煎出药效成分,并能起到杀酶保肝的作用。

2.炒冬瓜子,寒气缓和,气香启脾,长于渗湿化浊。

3.牛蒡子

炮制作用:

牛蒡子生用长于疏散风热,解毒散结。

炒牛蒡子寒滑之性缓和,免伤脾胃,气香使宣散作用更强,且有利于煎出药效。

4.莱菔子(生升熟降)

炮制作用:

莱菔子生用性主升散,长涌吐风痰。

炒莱菔子性主升散,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缓和了涌吐痰涎的副作用,又利于粉碎和煎出药效,且味香易服。

*炮制品增强离体兔回场节律性收缩,抑制小叔胃排空率。

对小肠运动的增强,可加强机械消化作用,是炒莱菔子“消食除胀”的机理之一。

5.槐花

炮制作用:

槐花生用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

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有杀酶保肝作用。

其清热凉血作用弱于生品。

止血作用逊于槐花炭而强于生品。

槐花炭清热凉血作用减弱,涩性增加,以止血力胜。

*炒炭止血机理:

炭后止血成分鞣质和槲皮素增加,抗止血成分异鼠李素减少。

6.王不留行

炮制作用:

王不留行生用长于消痈肿。

炒王不留行质地松泡,利于药效成分煎出且走散力强。

7苍耳子(碾去刺)

炮制作用:

苍耳子生用消风止痒力强。

炒苍耳子毒性降低,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8.牵牛子

炮制作用:

牵牛子生用偏于逐水消肿,杀虫。

炒牵牛子毒性降低,药性缓和,免伤正气,易于粉碎和煎出,以消食导滞见长。

9.蔓荆子(搓去宿存萼)

炒焦: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

*炒焦药物:

山楂、川楝子、栀子、槟榔

1.山楂

炮制方法:

炮制作用:

山楂生品长于活血化瘀。

炒山楂酸味减弱,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

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加苦味,长于消食止痢。

山楂炭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

2.栀子

炮制作用:

栀子生品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

炒栀子与焦栀子可缓和苦寒之性,免伤中气。

栀子对胃有刺激性,脾胃较弱者服用后易吐,炒后可除此弊。

炒栀子和焦栀子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

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

3.川楝子

炮制作用:

川楝子生品有毒,长于杀虫,疗癣,兼能止痛。

炒川楝子可缓和苦寒之性,降低毒性,减少肠滑之弊,以疏肝理气止痛力胜。

盐川楝子能引药下行,作用专于下焦,长于疗疝止痛。

4.槟榔

生品:

力峻。

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

炒槟榔:

缓和药性长于消食导滞。

焦槟榔:

身体素质稍差及小儿消食。

**根据槟榔质地及所含成分特点说明软化、切片、干燥、烘干对其成分的影响。

答:

槟榔经浸泡后切片,醚溶性生物碱损失很大;在水浸泡过程中,其生物碱含量,换水比不换水损失大。

加热对槟榔的成分也有影响,随着受热时间的增加,槟榔碱的含量逐渐降低。

干燥方法对生物碱也有影响。

切片后曝干其生物碱损失比阴干大很多,晒干也比阴干的含量低,烘干则与应按含量接近。

加热同时也影响槟榔中鞣质和氨基酸含量,研究表明,鞣质的含量依次为制槟榔(微波炉70度加热5分钟)炒槟榔>生品>焦槟榔;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亮依次为生槟榔>制槟榔>炒槟榔>焦槟榔>。

**不能暴晒原因:

1•水分蒸发会使小分子生物碱蒸发出;2•生物碱与鞣质呈结和状态,暴晒后,缩合发红,含量降低。

炒炭: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至预热适度的炒制容器内,用武火或者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内部呈现焦黄色或者焦褐色的方法。

目的:

使药物增强或者产生止血、止泄作用。

注意:

炒炭要求“存性”,防止灰化。

“炒炭存性”是指炒炭药物只能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花、叶、草等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

*炒炭药物:

干姜、大蓟、小蓟、蒲黄、荆芥

**炒炭---一般药材;煅炭---1•质地疏松,炒炭易飞扬:

荷叶、血余;2•质地坚硬:

干漆。

1.干姜

干姜: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

炮姜:

温中止痛,止泻,温经止血

姜炭:

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止血温经

2.大蓟、小蓟

炮制作用:

生品以凉血消肿力胜。

炒炭后凉性减弱,其味苦、涩、收敛止血作用增强。

3.蒲黄

炮制作用:

蒲黄生品性滑,以行血化瘀,利尿通淋力胜。

蒲黄炭性涩,止血力增强。

3.荆芥

炮制方法:

荆芥:

取原药材,去除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筛去灰屑。

炮制作用:

荆芥生品辛散力较强,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

炒荆芥去游祛风理血的作用。

荆芥炭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的功效。

二.加辅料炒法

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易于粉碎和矫臭矫味等。

同时,一些辅料具有中间传热作用,能使药物受热均匀,炒后的饮片色泽一致,外观质量好,质地酥脆。

分为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和滑石粉炒等。

麸炒

范围:

补脾胃或作用强烈及有腥味的药物。

*每100kg药物,麦麸10-15kg

麸炒目的:

1增强疗效。

2缓和药效3矫臭矫味。

*麸炒药物:

苍术、枳壳、枳实、僵蚕

1.枳壳

炮制作用

1生枳壳辛燥,作用较强,偏于行气宽中消胀。

2麸炒枳壳可缓和其峻烈之性,偏于理气健胃消食。

因其作用缓和,而适宜于年老体弱而气滞者。

用于宿食停滞,呕逆嗳气,食积不化,风疹瘙痒。

2.枳实

目的:

缓和峻烈之性,散结消痞为主。

3.苍术

炮制作用

1.生苍术温燥而辛烈,燥湿,祛风散寒力强。

2.麸炒后辛性减弱,缓和燥性,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和胃的作用。

3.焦苍术:

辛燥之性大减,以固肠止泻为主。

4.僵蚕

[炮制作用]

生僵蚕辛散之力较强,药力较猛。

麸炒后疏风走表之力稍减,长于化痰散结。

主要矫正气味,便于服用。

米炒

目的:

1•增强药物健脾止泻作用,党参

2•降低药物的毒性,斑蝥、红娘子

3•矫正不良气味,斑蝥

炮制范围:

补脾益胃药和某些昆虫类有毒性的药物。

*药:

米=100:

20

1.党参:

【炮制作用】

1.生品益气生津力胜。

2.米炒党参:

气变清香,能增强和胃、健脾止泻作用。

3.蜜党参:

增强了补中益气,润燥养阴的作用。

2.斑蝥

【炮制作用】

1生斑蝥多外用,毒性较大,以攻毒蚀疮为主。

2米炒斑蝥毒性降低,气味得到矫正,可内服。

斑蝥炮制解毒原理:

斑蝥中的有毒物质与有效成分都是斑蝥素,安全性低,斑蝥素质84度开始升华,其升华点为110度,米炒锅温是128度,当斑蝥与米同炒时,由于斑蝥均匀受热,使斑蝥素部分升华,部分被米吸附而含量降低,从而使其毒性降低。

土炒

土炒法常用来炮制补脾止泻的药物。

目的:

1.增强药物补脾止泻的作用。

2.缓和药物的性能。

1.山药

炮制方法:

山药,土炒山药,麸炒山药

炮制作用:

1.山药以补肾生精,益肺阴为主。

2.土炒山药以补脾止泻为主。

3.麸炒山药以补脾健胃为主。

2.白术

炮制方法:

白术,土炒白术,麸炒白术

炮制作用:

1.白术以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为主。

2.土炒白术,借土气助脾,补脾止泻力胜。

3.麸炒白术能缓和燥性,增强健脾,消胀作用。

砂炒

砂炒药物:

龟甲、鳖甲、穿山甲、骨碎补、马钱子、狗脊、鸡内金,前三个需醋淬。

醋淬目的;质地酥脆,易于粉碎,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臭矫味。

1.龟甲

炮制方法:

龟甲,醋龟甲

炮制作用:

1.生龟甲功善滋阴潜阳,用于肝风内动,肝阳上亢。

2.醋龟甲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臭矫味。

补肾健骨,滋阴止血力强。

2.醋鳖甲:

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臭矫味。

入肝消积,软坚散结力强。

3.骨碎补

砂炒骨碎补:

质地松脆,易于除去鳞毛,便于调剂和制剂,有利于煎出有效成分。

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为主。

4.马钱子

炮制作用:

1.生马钱子毒性剧烈,而且质地坚硬,仅供外用。

2.制马钱子毒性降低,可供内服。

且质地酥脆易粉碎。

减毒机理:

炮制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显著减少,同时异士的宁和异马钱子碱等开环化合物的含量明显增加。

这是由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加热过程中醚键断裂开环,转变成他们的异性结构和氮氧化合物。

被转化的这些生物碱毒性减小,且保留了或增加了某些生物活性。

5.砂炒狗脊:

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也便于去除残存绒毛。

以补肝肾、强筋骨。

6.鸡内金

炮制方法:

鸡内金,砂炒鸡内金,炒鸡内金,醋鸡内金

炮制作用:

1.生鸡内金长于攻积,通淋化石。

2.炒后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并能增强健脾消积的作用。

3.醋鸡内金质酥易碎,且矫正了不良气味。

蛤粉炒

*阿胶

蛤粉炒阿胶:

蛤粉,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投入阿胶丁,不断翻动,至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溏心,取出。

【炮制作用】

蛤粉炒阿胶善于益肺润燥。

用于阴虚咳嗽,久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如补肺阿胶汤

蒲黄炒阿胶以止血安络力强。

多用于阴虚咳血,崩漏,便血。

如黄土汤、胶艾汤

滑石粉炒

药物:

鱼鳔胶、刺猬皮、水蛭

水蛭:

炒后降低毒性,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多入丸散剂

*通过炒制可减毒的:

苍耳子、白果、花椒、牵牛子、川楝子、斑蝥、马钱子、水蛭

第十章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陈为炙法。

一酒炙法

范围:

多用于活血散瘀、祛风通络药物及动物类药和性味苦寒药。

目的:

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如大黄、黄连、黄柏等。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如当归、川芎等。

3.矫臭矫味如乌梢蛇、蕲蛇、紫河车

4.降低毒副作用

药物:

大黄、黄连、乌梢蛇、蕲蛇、丹参、川穹、白芍、续断、当归、牛膝

*1.黄连(抢水洗净)

炮制方法:

1酒黄连2姜黄连3萸黄连

炮制作用:

黄连生用苦寒之性较强,长于泻火解毒,清热燥湿。

酒炙黄连能引药上行,缓其寒性,长于清心除烦,善清上焦之热。

姜黄连可缓和其苦寒之性,善于清胃和胃止呕。

吴茱萸可缓和其苦寒之性,善于舒肝和胃止呕。

2.大黄

3.炮制方法:

1大黄:

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淋润至软,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

2酒大黄:

加10%黄酒拌匀润透,待酒被吸尽后,文火加热,炒干,色泽加深,取出晾干。

3熟大黄:

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装入蒸制或炖制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或不加酒清蒸,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色时,取出,干燥。

4大黄炭:

武火炒至外表焦黑色。

5醋大黄:

加15%的米醋拌匀润透,待醋被吸尽后,文火炒干。

片面呈深棕色或棕褐色,取出。

6清宁片:

大黄片或加水煮烂后,加30%黄酒搅拌,再煮成泥状,取出晒干后粉碎,过100目筛,取细粉加75%黄酒、40%炼蜜混合成团,置蒸笼内蒸透,取出搓成圆条,干燥,切片

炮制作用:

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攻积导滞,泻火解毒力强。

酒大黄 酒炙后,其泻下作用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以清上焦实热为主。

熟大黄 经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减轻腹痛之副作用,并增强活血祛瘀之功。

大黄炭 泻下作用极微,并有止血作用。

醋大黄 泻下作用稍缓,以消积化瘀为主,如用于治食积痞满,产后瘀停,癥瘕痞积。

清宁片 泻下作用缓和,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

*现代研究:

炮制后,结合型蒽醌及还原型蒽醌含量降低,游离蒽醌含量增加。

结合型蒽醌是大黄泻下的主要成分,炮制后缓和泻下作用。

炮制品解热抑菌、消炎作用增强,对胃肠道的刺激小,活血化瘀能力增强。

3.蕲蛇

酒蕲蛇能增强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并可矫味,减少腥气,便于粉碎和制剂。

4.丹参

酒丹参寒凉之性缓和,活血祛瘀、调经止痛能力增强。

5.川芎

川芎生品长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酒川芎能引药上行,增强活血行气止痛作用。

6.白芍

白芍生品味酸能收,长于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炒白芍寒性缓和,以养血和营、敛阴止汗为主。

酒炙后降低酸寒伐肝之性,入血分,善于调经止血,柔肝止痛

7.续断

炮制方法:

1续断2酒续断3盐续断

炮制作用:

续断生品长于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酒炙后通血脉、强筋骨、止崩漏作用增强。

盐炙后引药下行,补肝肾、强筋骨作用增强

8.当归

炮制方法:

1酒当归2土炒当归3当归炭

炮制作用:

生当归长于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酒当归活血通经的作用增强。

土当归,入脾补血作用增强。

 

当归炭 止血补血为主。

9.牛膝

酒牛膝:

补肝肾、强筋骨、祛瘀止痛增强

盐牛膝:

引药下行,增强通淋行淤

二醋炙法

范围:

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的药物。

先炒药后加醋--此法多用于树脂类(如乳香、没药)、动物粪便类药物(如五灵脂)。

目的:

1.降低毒性,缓和药性。

甘遂、大戟、芫花、商陆

2.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

乳香、没药、三棱、莪术

3.矫臭矫味。

乳香、没药、五灵脂

药:

醋=100:

20-30

药物:

芫花、商陆、延胡索、香附、柴胡、莪术、三棱

1.芫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