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3832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9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吴江区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苏州市吴江区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苏州市吴江区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苏州市吴江区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苏州市吴江区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市吴江区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docx

《苏州市吴江区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吴江区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市吴江区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docx

苏州市吴江区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

苏州市吴江区2019—2020学年

八年级物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

3.锣鼓队表演时。

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吸收了声波

C.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D.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4.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

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

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5.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6.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B.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因此我们不能让紫外线照射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

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7.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A.小孔成像B.手影游戏C.水中倒影D.树下阴影

8.监测呼吸系统等传染病时需要测量体温。

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A.37.0℃B.37.5℃C.38.0℃D.38.6℃

9.夏天,小华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出现明显的小水珠。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热水

冰水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热水水水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10.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

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4s、026s、016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下列哪个图所示()

A.B.C.D.

11.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若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电灯。

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电灯”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C.D.

1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内,人眼位于P(0,4)位置处平面镜MN竖直放置,其两端M、N的坐标分别为(3,1)和(3,0),某发光点S在该竖直平面y轴的右半部分某区域内自由移动时,此人恰好都能通过平面镜看见S的像图中长度单位为:

米),则该区域的最大面积为()A.0.5m²B.3.5m²C.4m²D.4.5m²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3.演奏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钢琴上方放置的麦克风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听众就算闭眼聆听也能辨认出这是钢琴演奏而非其他乐器,这是由于不同乐器有着不同的。

14.汽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噪声,为了减弱噪声,交管部门会在高架道路上安装“隔音墙”,这是在控制噪声;在有雾的夜晚,汽车的车灯会在空中形成两道“光柱”,这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给汽车加油的时候,会闻到空气中汽油的味道,这是由于液态汽油(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后变成汽油蒸气的缘故。

15.如右图所示的干湿计是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它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

其中乙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甲温度计的下端玻璃泡不包湿布。

当甲温度计示数为22℃那么乙温度计当时的示数应(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2℃。

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湿度)越(“高”或“低”)。

16.常温下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试管里,用气球套在试管口上(如图),会看到气球被充气越来越大,这是由于干冰(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气体;过一段时间,试管壁外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试管壁外结霜的现象说明干冰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

17.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试验成功。

如图,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发现火源可用_精确测量火源距离。

(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

18.将红、、绿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鹦鹉的嘴呈红色,翅膀呈绿色,则当只有红光照射时,嘴将呈色,翅膀呈色。

19.小丽站在距离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距离是m,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炖汤”时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

灶具用的燃料是液化石油气,这是利用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的。

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能/不能)沸腾,原因是。

21.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个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某同学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则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角度为∠α=。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α应适当(增大/减小)。

 

22.算一算:

(1)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1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

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m

(2)如图2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

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30°角时,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有8小题,共51分)

23.(8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人通过一个小窗口能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请在图甲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所看到的范围大小(用带有箭头方向的直线表示光线,并在图中标注出可见范围)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3)画出图丙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用字母β表示)

(4)画出丁图中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的光路。

甲乙丙丁

24.(4分)一辆卡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其正前方有座山,在汽车鸣笛后又过了2s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2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2)司机听到回声时离山还有多少米?

解:

(1)根据s=vt可知,s车=v车t==m

(2)请写出解题过程(可仿照上面,先用字母列式,再代入数据计算并求出结果)

25.(6分)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图1图2

(1)如图1:

①轻敲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也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

(2)如图2:

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_。

(3)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这两个实验,则图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图2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26.(4分)小明在车库看到一只装油的铁皮桶,他好奇地在桶不同部位敲了几下,听到发出的声音有差别,于是小明决定探究为何敲桶不同部位声音有差别?

(1)小明敲桶的上部时,听到声音比较清脆悦耳;敲打桶的下端时,声音比较沉闷沙哑,于是他明白桶上边发声的音调比桶下边发声的音调(高/低),他通过思考判断出:

声音的不同与油有关系。

(2)他再根据物理课上学到的:

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于是他猜想可能是下面装了油,振动时受油的阻碍作用,下部振动得较(填“快”或“慢”),上部没有浸到油,振动就较(快慢),导致桶上、下部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27.(7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可以使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观察试管中的的变化和记录各个时刻的。

(3)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从图像中可看出,萘是(选填“晶体”或“非品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

28.(8分)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N

M

甲乙丙

(1)为完成本实验,由表中的数据表明,他们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2)当他们将温度计刚插入热水中时,温度计的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3)小明在准备实验时,测出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C

(4)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在安装此装置时,应先固定(“铁圈M”或“铁夹N”)位置;

(5)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丙所示的现象,表明水沸腾(选填“正在”或“还没”)此时继续加热,温度。

(6)家庭中经常利用液化石油气烧菜煮水,我们有时发现液化石油气罐外表面上部会出现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石油气在使用过程中热量,导致罐内液化气的温度降低,此过程液化气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9.(5分)学习了光现象的知识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A.B.C.D.

(1)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如图甲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实验表明太阳光(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如果使用的是一块蓝色透明的三棱镜,我们在光屏上将(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2)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的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乙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30.(9分)下面是小红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图1甲乙

(1)组装仪器时,如图1所示,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的白纸相互(选填“平行”或“垂直”):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选填“与A一样大”或“与A不一样大”)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前侧观察现象,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实验应该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进行。

(3)在实验中,小红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A的像,为了消除这个影响,下列做法可行的

是(选填序号):

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C.调整观察蜡烛A的像的角度

(4)实验中,移去在蜡烛A成像位置处的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虛”)像。

(5)为了让旁边的同学也能够看消蜡烛的像,小红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6)如图甲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则尺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图乙中的。

苏州市吴江区2019—2020学年

八年级物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

【答案】:

C;

【解析】:

考察的基本实验方法和过程;

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属于实验过程,属于科学实验探究中的“进行实验”环节。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

【答案】:

B;

【解析】:

A选项,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而不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B选项,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利用超声波粉碎结石就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故B正确。

C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故C错误。

D选项,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所以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D错误。

3.锣鼓队表演时。

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吸收了声波

C.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D.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手按住鼓面使其停止振动,故声音也消失了,故D正确。

4.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

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

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答案】:

C;

【解析】:

A选项,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和雪转化成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选项,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转化成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选项,浓雾消散是液态的小水滴转化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C正确。

D选项,树枝上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转化为固态的雾凇,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5.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以及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由题可知,水通过细水管渗透到树的根部,这样做减小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从而减少了水的蒸发,故A正确。

6.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B.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因此我们不能让紫外线照射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

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答案】:

D;

【解析】:

A、泸州市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反射了所有的色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一般的紫外线不足以影响人体健康,说法不正确;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使光发生漫反射,让各个角落里的观众都能够看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7.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A.小孔成像B.手影游戏C.水中倒影D.树下阴影

【答案】:

C;

【解析】:

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手影游戏和树下阴影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 

所以,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C项.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8.监测呼吸系统等传染病时需要测量体温。

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A.37.0℃B.37.5℃C.38.0℃D.38.6℃

【答案】:

D;

【解析】:

①由图知: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示数是38.5℃;

②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即测量结果不可能低于38.5℃.

9.夏天,小华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出现明显的小水珠。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热水

冰水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热水水水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答案】:

C;

【解析】:

甲杯中装的是热水,热水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出现在甲杯的内壁。

乙杯中装的是冰水,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乙杯后会在杯子的外壁液化成水珠。

10.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

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4s、026s、016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下列哪个图所示()

A.B.C.D.

【答案】:

D;

【解析】:

根据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0.30s>0.26s>0.16s>0.14s,所以sA=sE>sC>sD>sB,故B与题意相符。

11.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若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电灯。

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电灯”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C.D.

【答案】:

D;

【解析】:

点亮的灯泡属于光源,会发出光线,未点亮的灯泡会反射光线,使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从而人看到了未点亮的灯泡。

观察图,可以发现D项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1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内,人眼位于P(0,4)位置处平面镜MN竖直放置,其两端M、N的坐标分别为(3,1)和(3,0),某发光点S在该竖直平面y轴的右半部分某区域内自由移动时,此人恰好都能通过平面镜看见S的像图中长度单位为:

米),则该区域的最大面积为()A.0.5m²B.3.5m²C.4m²D.4.5m²

【答案】:

D;

【解析】:

如图,连接MP、NP,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MP的入射光线AM,做出NP的入射光线BN,

梯形ABNM是发光点S的移动范围.

下底AB为2m,上底为1m,高为3m,根据梯形形面积公式得:

S═1/2×(1m+2m)×3m=4.5m²。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3.演奏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钢琴上方放置的麦克风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听众就算闭眼聆听也能辨认出这是钢琴演奏而非其他乐器,这是由于不同乐器有着不同的。

【答案】:

音调;响度;音色;

【解析】:

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琴弦的长度,进而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音调;

麦克风可以使声音更大,更响亮,多以改变了响度;

听众就算闭眼聆听也能辨认出这是钢琴演奏而非其他乐器,是由于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音色。

14.汽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噪声,为了减弱噪声,交管部门会在高架道路上安装“隔音墙”,这是在控制噪声;在有雾的夜晚,汽车的车灯会在空中形成两道“光柱”,这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给汽车加油的时候,会闻到空气中汽油的味道,这是由于液态汽油(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后变成汽油蒸气的缘故。

【答案】:

声源处;直线;汽化;

【解析】:

(1)交管部门在城市的道路上悬挂“禁止鸣笛”的标志牌,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2)在有雾的夜晚,汽车的车灯会在空中形成两道“光柱”,这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给汽车加油的时候,会闻到空气中汽油的味道,这是由于液态汽油汽化变为汽油蒸汽造成的.

15.如右图所示的干湿计是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它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

其中乙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甲温度计的下端玻璃泡不包湿布。

当甲温度计示数为22℃那么乙温度计当时的示数应(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2℃。

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湿度)越(“高”或“低”)。

【答案】:

小于;低;

【解析】:

干湿泡温度计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大致原理:

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打开湿布后,湿泡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低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的较多,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 

16.常温下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试管里,用气球套在试管口上(如图),会看到气球被充气越来越大,这是由于干冰(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气体;过一段时间,试管壁外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试管壁外结霜的现象说明干冰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

【答案】:

升华;凝华;吸热。

【解析】:

(1)如果在管口上套一个气球,由于管内的干冰升华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所以气球会鼓起;

(2)干冰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试管壁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管外,形成霜,是凝华现象.

17.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试验成功。

如图,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发现火源可用_精确测量火源距离。

(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

【答案】:

红外线;激光。

【解析】:

在消防火险发生的初期,灾害往往是由于不明显的隐火引起的,应用红外线热成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