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和老师谈写作提纲越详细也就是想得越清楚写成整篇越容易只要把扼要的一句化为充畅的几句.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32287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圣陶和老师谈写作提纲越详细也就是想得越清楚写成整篇越容易只要把扼要的一句化为充畅的几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叶圣陶和老师谈写作提纲越详细也就是想得越清楚写成整篇越容易只要把扼要的一句化为充畅的几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叶圣陶和老师谈写作提纲越详细也就是想得越清楚写成整篇越容易只要把扼要的一句化为充畅的几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叶圣陶和老师谈写作提纲越详细也就是想得越清楚写成整篇越容易只要把扼要的一句化为充畅的几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叶圣陶和老师谈写作提纲越详细也就是想得越清楚写成整篇越容易只要把扼要的一句化为充畅的几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叶圣陶和老师谈写作提纲越详细也就是想得越清楚写成整篇越容易只要把扼要的一句化为充畅的几句.docx

《叶圣陶和老师谈写作提纲越详细也就是想得越清楚写成整篇越容易只要把扼要的一句化为充畅的几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圣陶和老师谈写作提纲越详细也就是想得越清楚写成整篇越容易只要把扼要的一句化为充畅的几句.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叶圣陶和老师谈写作提纲越详细也就是想得越清楚写成整篇越容易只要把扼要的一句化为充畅的几句.docx

叶圣陶和老师谈写作

一、想清楚然后写1958年4月11日作

想清楚然后写,这是个好习惯。

养成了这个好习惯,写出东西来,大家能充分了解我的意思,自己也满意。

谁都可以问一问自己,平时写东西是不是想清楚然后写的?

要是回答说不,那么写不好东西的原因之一就在这里了(当然还有种种原因)。

往后就得自己努力,养成这个好习惯。

不想就写,那是没有的事。

没想清楚就写,却是常有的事。

自以为想清楚了,其实没想清楚,也是常有的事。

没想清楚也能写,那时候情形怎么样呢?

边写边想,边想边写。

这样地想,本该是动笔以前的事,现在却就拿来写在纸上了。

假如动笔以前这样地想,还得有所增删,有所调整,然后动笔,现在却已经成篇了。

这样写下来的东西,假如把它看做草稿,再加上增删和调整的工夫才算数,也未尝不可。

事实上确也有些人肯把草稿看过一两遍,多少改动几处的。

但是有两点很难避免。

既然写下来了,这就是已成之局,而一般心理往往迁就已成之局,懒得作太大的改动,因此,专靠事后改动,很可能不及事先通盘考虑的好,这是一点。

东西写成了,需要紧迫,得立刻拿出去,连稍微改动一下也等不及,这是又一点。

有这两点,东西虽然写成,可是自己看看也不满意,至于能不能叫人家充分了解我的意思,那就更难说了。

这样说来,自然应该事先通盘考虑,就是说,应该想清楚然后写。

什么叫想清楚呢?

为什么要写,该怎样写,哪些必要写,哪些用不着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是不是还有什么缺漏,从读者方面着想是不是够明白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了确切的解答,这才叫想清楚。

要写东西,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非解答不可的。

与其在写下草稿之后解答,不如在动笔以前解答。

“凡事豫则立”,不是吗?

想清楚其实并不难,只要抓住关键,那就是为什么要写。

如果写信,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如果写报告,为什么要写这篇报告?

如果写总结,为什么要写这篇总结?

此外可以类推。

如果不为什么,干脆不用写。

既然有写的必要,就不会不知道为什么。

这个为什么好比是个根,抓住这个根想开来,不以有点儿朦胧的印象为满足,前边提到的那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答。

这样地想,是思想方法上的过程,也是写作方法上的过

程。

写作方法跟思想方法原来是二而一的。

怕的是以有点儿朦胧的印象为满足。

前边说的自以为想清楚了,其实没有想清楚,就指这种情形。

教学生练习作文,要他们先写提纲,就是要他们想清楚后写,不要随便一想就算,以有点儿朦胧的印象为满足。

先写提纲的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而且受用不仅在写作方面。

我们自己写东西,当然也要先想清楚,写下提纲,然后按照提纲顺次地写。

提纲即使不写在纸上,也得先写在心头,那就是所谓腹稿。

叫腹稿,岂不是已经成篇,不再是什么提纲了吗?

不错,详细的提纲就跟成篇的东西相差不远。

提纲越详细,也就是想得越清楚,写成整篇越容易,只要把扼要的一句化为充畅的几句,在需要按榫的地方适当地接上榫头就是了。

这样写下来的东西,还不能说保证可靠,得仔细看几遍,加上斟酌推敲的功夫。

但是,由于已成之局的“局”基础好,大体上总不会错到哪里去。

如果需要改动,也是把它改得更好些,更妥当些,而不是原稿简直要不得。

这样写下来的东西,基本上达到了要写这篇东西的目的,作者自己总不会感到太不满意。

人家看了这样写下来的东西,也会了解得一清二楚,不发生误会,不觉得含糊。

想清楚然后写,朋友们如果没有这个习惯,不妨试一试,看效果怎样。

二、修改是怎么一回事1958年4月7日作

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

工作认真的人,写东西写得比较好的人,大都有这种好习惯。

语文老师训练学生作文,也要在这一点上注意,教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这种好习惯。

修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表面看,自然是检查写下来的文字,看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如果有,就把它改妥当。

但是文字是语言的记录,语言妥当,文字不会不妥当,因此,需要检查的,其实是语言。

怎样的语言才妥当,怎样的语言就不妥当呢?

这要看有没有充分地确切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可以叫思想),表达得又充分又确切了,就是妥当,否则就是不妥当,需要改。

这样寻根究底地一想,就可见需要检查的,其实是意思;检查过后,认为不妥当需要修改的,其实是意思。

这本来是自然的道理,可是很有些人不领会。

常听见有人说:

“这篇东西基本上不错,文字上还得好好修改。

”好像文字和意思是两回事,竟可以修改文字而不

变更意思似的。

实际上哪有这样的事?

凡是修改,都由于意思需要修改,一经修改就变更了原来的意思。

譬如原稿上几层意思是这样排列的,检查过后,发觉这样排列不妥当,须得调动一下,作那样的排列,这不是变更了原来的意思的安排吗?

譬如原稿上有这一层意思,没有那一层意思,检查过后,发觉这一层意思用不着,应该删去,哪一层意思非有不可,必须补上,这不是增减了原来的意思的内容吗?

增减内容就是增减意思。

譬如原稿上用的这个词,这样的句式,这样的接榫,检查过后,发觉这个词不贴切,应该用那个词,这样的句式和这样的接榫不顺当,应该改成那样的句式和那样的接榫,这不是变更了原来的词句吗?

词句需要变更,不为别的,只为意思需要变更。

前边说的不贴切和不顺当,都是指意思说的。

你觉得“发动”这个词不好,要改“推动”,你觉得某地方要加个“的”字,某地方要去个“了”字,那是根据意思决定的。

说到这儿,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理解:

修改必然会变更原来的意思,不过变更有大小不同;大的变更关涉到全局,小的变更仅限于枝节,也就是一词一句。

修改是就原稿再仔细考虑。

全局和枝节全都考虑到,目的在尽可能做到充分地确切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实际情形不是这样吗?

这样的理解很关重要。

有了这样的理解,对修改就不肯草率从事。

把这样的理解贯彻在实践中,才能养成修改的好习惯。

三、把稿子念几遍1958年4月15日作

写完一篇东西,念几遍,对修改大有好处。

报社杂志社往往接到一些投稿,

附有作者的信,信里说稿子写完之后没心思再看,现在寄给编辑同志,请编辑

同志给看一看,改一改吧。

我要老实不客气地说,这样的态度是要不得的。

完之后没心思再看,这表示对稿子不负责任,请编辑同志给看一看,改一改,

这表示把责任推到编辑同志身上,编辑同志为什么非代你担负这个责任不可

呢?

我们应该有个共同的理解,修改肯定是作者份内的事。

有人说,修改似乎

没有止境,改了一遍两遍,还可以改第三遍第四遍,究竟改到怎样才算完事呢?

我想,改到自己认为无可再改,那就算尽了责任了。

也许水平高的人看了还可

以再改,但是我没有他那样的水平,一时要达到他的水平是勉强不来的。

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

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

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

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气呵,后一段跟前一段连得不紧密啊,词跟词的配合照应

不对头啊,句子的成分多点儿或者少点儿啊,诸如此类的毛病都可以发现。

同时也很容易发现该怎样说才接气,才紧密,才对头,才不多不少,而这些发现正就是修改的办法。

曾经问过好些人,有没有把稿子念几遍的习惯,有没有依据念的结果修改稿子的习惯。

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

我就劝没有这种习惯的人不妨试试看。

他们试了,其中有些人后来对我说,这个方法有效验,不管出声不出声,念下去觉得不顾当,顿住了,那就是需要修改的地方,再念几遍,修改的办法也就来了。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念下去顺当,就因为语言流畅妥贴,而语言流畅妥贴,也就是意思的流畅妥贴。

反过去,念下去不顺当,必然是语言有这样那样的疙瘩,而语言的任何疙瘩,也就是思想上的疙瘩。

写东西表达意思,本来跟说一番话情形相同,所不同的仅仅在于说话用嘴,写东西用笔。

因此,用念的办法——也就是用说话的办法来检验写成的稿子,最为方便而且有效。

古来文章家爱谈文气,有种种说法,似乎很玄妙。

依我想,所谓文气的最实际的意义无非念下去顺当,语言流畅妥贴。

念不来的文章必然别扭,就无所谓文气。

现在我们不谈文气,但是我们训练学生说话作文,特别注重语言的连贯性,个个词要顺当,句句话要顺当,由此做到通体顺当。

这跟古人谈文气其实相仿。

语言的连贯性怎样,放到口头去说,最容易辨别出来。

修改的时候“念”稿子大有好处,理由就在这里。

四、平时的积累1958年4月22日作

写任何门类的东西,写得好不好,妥当不妥当,当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

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的功夫之前还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

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时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作准备的;一到写东西的时候却成了极关重要的基础。

基础结实,构思、动笔、修改总不至于太差,基础薄弱,构思、动笔、修改就没有着落,成绩怎样就难说了。

写一篇东西乃至一部大著作虽然是一段时间的事,但是大部分是平时积累的表现。

平时的积累怎样,写作时候的努力怎样,两项相加,决定写成的东西怎样。

现在谈谈平时的积累。

举个例子,写东西需要谈到某些草木鸟兽的形态和生活,或者某些人物的状貌和习性,是依据平时的观察和认识来写呢,还是现买现卖,临时去观察和

认识来写呢?

回答大概是这样:

多半依据平时的观察和认识,现买现卖的情形有时也有,但是光靠临时的观察和认识总不够。

因为临时的观察认识不会怎么周到和真切。

达到周到和真切要靠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并不为写东西,咱们本来就需要懂得某些草木鸟兽,熟悉某些人物的。

而写东西需要谈到那些草木鸟兽那些人物,那日积月累的成绩就正好用上了。

一般情形不是这样吗?

无论写什么东西,立场观点总得正确,思想方法总得对头。

要不然,写下来的决不会是有意义的东西。

正确的立场观点是从斗争实践中得来的。

立场观点正确,思想方法就容易对头。

,这不是写东西那时候的事,而是整个生活里的事,是平时的事。

平时不错,写东西错不到哪儿去,平时有问题,写东西不会没有问题。

立场观点要正确,思想方法要对头,并不为写东西,咱们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做公民本来应当这样。

就写东西而言,唯有平时正确和对头,写东西才会正确和对头。

平时正确和对头也就是平时的积累。

写东西就得运用语言。

语言运用得好不好,在于得到的语言知识确切不确切,在于能不能把语言知识化为习惯,经常实践。

譬如一个词或者一句成语吧,要确切地知道它的意义而不是望文生义,还要确切地知道它在哪样的场合才适用,在哪样的场合就不适用,知道了还要用过好些回,回回都得当,才算真正掌握了那个词或者那句成语。

这一批词或者成语掌握了,还有其他的词或者成语没掌握。

何况语言知识的范围很广,并不限于词或者成语方面。

要在语言知识方面都有相当把握,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非日积月累不可。

积累得多了,写东西才能运用自如。

平时的积累并不是为了此时此刻要写某一篇东西,而是由于咱们随时要跟别人互通情意,语言这个工具本来就必须掌握好。

此时此刻写某一篇东西,语言运用得得当,必然由于平时的积累好。

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

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

咱们不是著作家、文学家,也不是小学生,咱们为了种种需要,经常写些东西,情形当然也是这样。

为要写东西而注意平时的积累,那是本末倒置。

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本来需要积累,不写东西也需要积累,但是所有的积累,还是写东西的极重要的基础。

五、写东西有所为1958年5月5日作

写东西,全都有所为。

如果无所为,就不会有写东西这回事。

有所为有好的一面,有不好的一面。

咱们自然该向好的一面努力,对于不好的一面,就得提高警惕,引以为戒。

譬如写总结,是有所为,为的是指出过去工作的经验教训和今后工作的正确途径,借此推进今后的工作,提高今后的工作。

譬如写通讯报道,是有所为,为的是使广大群众知道各方面的实况。

或者是思想战线方面的,或者是生产战线方面的,借此提高大家的觉悟,鼓励大家的干劲。

譬如写文艺作品,诗歌也好,小说故事也好,戏剧曲艺也好,都是有所为,为的是通过形象把一切值得表现的人和事表现出来,不仅使人家知道而已,还能使人家受到感染,不知不觉中增添了前进的活力。

要说下去还可以说许多。

就前边所举的来看,这些东西就是值得写的,所为的都是对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有好处的。

从前有些文章家号召“文非有益于世不作”。

现在咱们也应该号召“文非有益于世不作”,当然,咱们的“益”和“世”跟前人说的不同。

咱们写东西为的是有益于社会主义之世。

所为的对头了,跟上去的就是尽可能写好。

还用前边所举的例子来说,写成的总结的确有推进工作提高工作的作用,写成的通讯报道的确把某方面的实况说得又扼要又透彻,写成的文艺作品的确有感染人的力量,就叫写好。

有所为里头本来包含这个要求,就是写好。

如果不用力写好,或者用了力而写不好,那就是徒然怀着有所为的愿望,结果却变成无所为了。

从前号召“文非有益于世不作”的文章家看不起两类文章,一类是八股文,一类是“谀墓之文”。

这两类文章他们也作,但是他们始终表示看不起。

作这两类文章,为的是什么呢?

为要应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利禄,就必须作八股文。

为要取得些润笔(就是稿费),或者要跟人家拉拢一下,就不免作些“谀墓之文”。

八股文什么样儿,比较年轻的朋友大概没见过。

这儿也不必详细说明。

八股文的题目有一定的范围,该怎样说也有一定的范围,写法有一定的程式。

总之,要你像模像样说一番话,实际上可不要你说一句自己的真切的话。

换句话说,就是要你像模像样说一番空话,说得好就可以考上,取得功名利禄。

从前统治者利用八股文来笼络人,用心的坏在此,八股精神的要不得也在此。

现在不写八股文了,可是有“党八股”,有“洋八股”,这并非指八股文的体裁而言,而是指八股精神而言。

凡是空话连篇,不联系实际,不解决问题,虽然不是八股文而继承着八股精神的,就管它叫“八股”。

“谀墓之文”指墓志铭、墓碑、传记之类。

一个人死了,子孙要他不朽,就请人作这类文章。

作文章的人知道那批子孙的目的要求,又收下了润笔,或者还有种种社会关系,就把一个无聊透顶的人写成足为典范的正人君子。

这类文章有个共同的特点,满纸是假话。

假话不限于“谀墓之文”,总之假话是要不得

的。

从前的文章家看不起八股文和“谀墓之文”,就是不赞成说空话假话,这是很值得赞许的。

但是他们为了应试,为了润笔,还不免要写他们所看不起的文章,这样的有所为,为的无非“名利”二字,那就大可批评了。

现在咱们写东西要有益于社会主义之世,咱们的有所为,为的唯此一点。

如果自己检查,所为的还有其他,如“名利”之类,那就必须立即把它抛弃。

唯有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才能永远不说空话假话,写下来的东西才能多少有益于社会主义之世。

六、准确·鲜明·生动1958年5月13日作

写东西全都有所为,要把所为的列举出来,那是举不尽的。

总的说来,所为的有两项,一项是有什么要通知别人,一项是有什么要影响别人。

假如什么也没有,就不会有写东西这回事。

假如有了什么而不想通知别人或者影响别人,也不会有写东西这回事。

写日记和读书笔记跟别人无关,算是例外,不过也可以这样说,那是为了通知将来的自己。

通知别人,就是把我所知道的告诉别人,让别人也知道。

影响别人,就是把我所相信的告诉别人,让别人受到感染,发生信心,引起行动。

无论是要通知别人还是要影响别人,只要咱们肯定写些什么总要有益于社会主义之世,就可以推知所写的必须是真话、实话,不能是假话、空话。

假话、空话对别人毫无好处,怎么可以拿来通知别人呢?

假话、空话对别人发生坏影响,那更糟了,怎么可以给别人坏影响呢?

这样想,自然会坚决地作出判断,非写真话、实话不可。

真话、实话不仅要求心里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写。

譬如不切合实际的认识,不解决问题的论断,这样那样的糊涂思想,我心里的确是这样想的,就照样说出来或者写下来,这是真话、实话吗?

不是。

真话、实话还要求有个客观的标准,就是准确性。

无论心里怎样想,必须所想的是具有准确性的,照样说出来或者写下来才是真话、实话。

不准确,怎么会“真”和“实”呢?

“真”和“实”是注定跟准确连在一起的。

立场和观点正确的,一步一步推断下来像算式那样的,切合事物的实际的,足以解决问题的,诸如此类的话就是具有准确性的,就是名实相符的真话、实话。

准确性这个标准极重要。

发言吐语,著书立说,都需要用这个标准来衡量。

具有准确性的话才是真话、实话,才值得拿来通知别人,才可以拿来影响别人。

除了必须具有准确性而外,还要努力做到所写的东西具有鲜明性和生动

性。

鲜明性的反面是晦涩、含糊。

生动的反面是呆板、滞钝。

要求鲜明性和生动性,就是要求不晦涩,不含糊,不呆板,不滞钝。

这好像只是修辞方面的事,其实跟思想认识有关联。

总因为思想认识有欠深入处,欠透彻处,表达出来才会晦涩、含糊。

总因为思想认识还不能像活水那样自然流动,表达出来才会呆板、滞钝。

这样说来,鲜明性、生动性跟准确性分不开。

所写的东西如果具有充分的准确性,也就具有鲜明性、生动性了。

具有鲜明性、生动性,可是准确性很差,那样的情形是不能想象的。

在准确性之外还要提出鲜明性和生动性,为的是给充分的准确性提供保证。

再就通知别人或者影响别人着想。

如果写得晦涩、含糊,别人就不能完全了解我的意思,甚至会把我的意思了解错。

如果写得呆板、滞钝,别人读下去只觉得厌倦,不发生兴趣,那就说不上受到感染,发生信心,引起行动。

这就可见要达到通知别人或者影响别人的目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也是必要的。

七、写什么1958年6月作

许多教师都想动动笔,写些东西,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能经常写些东西,大有好处。

写东西是怎么一回事呢?

无非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个有条有理的形式,用书面语言固定下来。

那些东西在脑子里的时候往往是朦胧的,不完整的。

要是不准备把它写下来,朦胧地、不完整地想过一通也就算了,过些时也许就忘了。

那些东西如果是无关紧要的,随便想过一通就算,也没有什么。

如果是比较有意义的,对人家或者对自己有用处的,那就非常可惜,为什么不想一想,把它想清楚呢?

即使不准备写下来也可以多想几遍。

构成个有条有理的形式储藏在记忆罩。

写下来是个很有效的办法,叫你非想清楚不可。

对于任何东西,不肯随便想过一通就算,非想清楚不可,这是大有价值的习惯,好处说不尽。

因此,谁都应该通过经常写些东西的办法,养成这种习惯。

写什么呢?

在今天,可写的东西太多了。

几乎可以说,环绕着咱们的全是可写的东西,咱们所感知所领会所亲自参加的全是可写的东西。

试想,思想解放,敢想敢做,领导和群众交互影响,精神面貌和实际工作的变化发展越来越快,不是值得写吗?

各地普遍地兴修水利,改进耕种,创制工具,举办工业,情况各式各样,精神殊途同归,不是值得写吗?

什么工程兴建了,什么矿厂投入生产了,什么地方发现串富的矿藏了,什么地方找到极有用的野生植物了,不是值得写吗?

教师最切近的是学校,就学校说,勤工俭学,教学改进,教师

自己思想的不断改造,学生认识上和实践上的深刻变化,不是值得写吗?

这儿提到的这些已经不少了,可是值得写的还不止这些。

那么,究竟选哪些题目来写好呢?

简单地说,自问了解得比较确切的,感受得比较深刻的,就是适于写的题目。

自问了解得不怎么确切,感受得不怎么深刻,虽然是值得写的题目也不要勉强写。

这样选题目写东西,可以得到写东西的好处,像前边所说的,而且所写的东西多少总有益于社会主义之世,像前几篇短文里谈到的。

经常写些东西,语文教师更有必要。

语文教师要给学生讲解课文,要指导学生练习作文,要批改学生的作文,这些工作全都涉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

做好这些工作,平时要深入学习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努力钻研教学的原理和方法。

如果经常能用心写些东西,这些工作将会做得更好。

自己动手写,最能体会到写文章的甘苦。

自己的真切的体会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讲解就会更透彻,指导就会更恰当。

常言道熟能生巧,经常写些东西,就是达到“熟”的一个重要法门。

八、挑能写的题目写

前一回我说值得写的题目很多,要挑了解得比较确切的,感受得比较深刻的来写。

为什么这样说呢?

某个题目值得写是一回事,那个题目我能不能写又是一回事。

譬如,创造新农具改良旧农具的事,目前正像风起云涌,这当然是个值得写的题目。

我能不能写呢?

那要看我了解得怎样。

如果我了解一两种农具创制或改良的实际情形,或者了解创制或改良的一般倾向和所得效益,就能写。

如果都不甚了了,就不能写。

又如,参加修建十三陵水库的义务劳动,这当然是个值得写的题目。

我能不能写呢?

那要看我感受得怎样。

如果我从集体劳动中确有体会,或者从工地上的某个场面受到深切的感动,就能写。

如果没有什么体会,也并不怎样感动,就不能写。

总之,不但要挑值得写的题目,还要问那个题目自己能不能写。

题目既然值得写,自己又能写,写起来就错不到哪儿去。

辨别能不能写,只要问自己对那个题目是否了解得比较确切,感受得比较深刻。

了解和感受还没到能写的程度,只为题目值得写就写,这样的事也往往有。

有时候一动手立刻碰到困难,一支笔好像干枯的泉源,渗不出一滴水来。

还是用前边举过的例子来说。

譬如写创制农具或改良农具的事,那农具的构造怎样,原理怎样,效用怎样,全都似懂非懂,不大清楚,那怎能写下去呢?

又如写参加修建十三陵水库的事,除了“热烈”“伟大”“紧张”之类的形容词再没有什么感受

可说的,专用一些形容词怎能成篇呢?

存心要写这两个题目,当然有办法:

暂且把笔放下,再去考察农具的创制或改良的实际情形,再去十三陵好好儿劳动几天。

“再去”之后,有了了解和感受,自然就能写了。

题目虽然值得写,作者了解得不怎么确切,感受得不怎么深刻,就没法写。

没法写而硬要写,那不是练习写东西的好办法,得不到练习的好处。

咱们要养成这么一种习惯,非了解得比较确切不写,非感受得比较深刻不写,这才练习一回有一回的长进。

(这儿用“练习”这个词,不要以为小看了咱们自己。

咱们要学生练习作文,咱们自己每一回动笔,其实也是练习的性质。

谁敢说自己写东西已经达到神乎其技的地步,从整个内容到一词一句全都无懈可击呢?

)写东西总是准备给人家读的,所以非为读者着想不可。

读者乐意读的正是咱们的了解和感受。

道理很简单,他们读了咱们所写的东西,了解了咱们所了解的,感受了咱们所感受的,思想感情起了交流作用,经验范围从而扩大了,哪有不乐意的?

咱们不妨站在读者的地位问一问自己:

如果自己是读者,对自己正要写的那篇东西是不是乐意读?

读了是不是有一些好处?

如果是的,写起来更可以保证错不到哪儿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