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济宁高三一模答卷情况讲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0367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济宁高三一模答卷情况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3济宁高三一模答卷情况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3济宁高三一模答卷情况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3济宁高三一模答卷情况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3济宁高三一模答卷情况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济宁高三一模答卷情况讲解.docx

《3济宁高三一模答卷情况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济宁高三一模答卷情况讲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济宁高三一模答卷情况讲解.docx

3济宁高三一模答卷情况讲解

济宁市高三一模考试情况总结

一二三题

1---12题得分情况

1

B

50.3%

2

D

87.3%

3

C

75.2%

4

C

46.3%

B23.3%(同仇…)D22.5%(无可…)

5

A

58.8%

6

B

82.1%

7

C

87.5%

8

D

84.2%

9

A

37.4%

D40.7%(是)

10

D

35.5%

C36.4%(焉)

11

C

64.7%

12

B

60.3%

在前12道试题中,成语题、文言实词、虚词是我们的弱项。

成语“同仇敌忾、无可厚非”这些熟悉的词语,也能有很大的障碍,运用上欠功夫。

实词“闻”作名誉之意,没遇到过,但是“休”字学过,“休誉”指美好的名声,前后同义复合,依据这种句式结构的特点,应该能解出来,看来只有三分之一多点的同学能做到灵活运用。

第四题(10.47,0.44%)

一、第13题翻译

文言文选文很有地方特色,传主性格鲜明,翻译题目出得相当不错,难易适中,和课本联系比较密切,重点考查学生对关键实虚词的精准解释。

翻译题是翻译两个大句子,得分要点集中在“誉”“是”“衣”“病”“方”“有司”“乞骸骨”“彰”“烛”等九个词语的翻译上,测试面没顾及全面,即没有涉及活用和句式,而是转向了实词,显然是强化了基础,强化了对文言文本认读的能力,而这是解决读懂文本重要的基本的能力。

第一个句子大部分同学能将“誉”翻译成“称赞、赞美、赞誉”,还是很好的。

但有一部分同学误解为名词“名誉、荣誉、声誉”;很多同学漏译“是”;几乎所有同学能译对“衣”。

“病”翻译得最不好,它应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是弊病),不少同学将之翻译为“诟病”(有的老师认为这样翻译也可以),部分同学将之理解为名词“病”。

还有译为“担忧”或“忧虑”的,是这个句子丢分的关键点。

第二个句子中,“彰”字学生翻译好,但“方”、“有司”学生不翻译,“方”翻译得最不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将之理解为“刚才,刚刚”,“乞骸骨”有同学理解为“称病、免去官职”等,“烛”有同学理解为“年轻、蜡烛、兴旺”等,“烛”字是这个句子丢分的集中点。

第一题学生一般能得到三分,四分或五分的只有少数学生。

翻译第二题多数学生得二或三分,满分的较少。

二、第14题诗歌鉴赏

吕思诚的《戏题》是他抒写考中进士前或出道之前,家境处于贫寒时期发生的一宗生活小事的。

诗句比较平和,旨意也比较明确,同学们在理解诗句上基本上没大障碍。

因为选诗语言通俗幽默诙谐,没有含有深意的典故、难解的词句、复杂的情怀,鉴赏难度较低,这是诗歌题平易的关键所在。

从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都能理解诗句,极少数同学认为整首诗表达了作者的闲适之情或壮志难酬的情感,对手法的理解上也有偏差。

诗歌鉴赏第一题,考查对前四句的认读、归纳。

学生在回答怎样体现作者的生活态度时,能够分析诗句内容,但明确答出“细节描写”或“吃穿两方面”的少之又少。

还有一些学生在分析诗句时照抄原诗,缺乏自己的阐述认识。

第二题中的表现手法,很多学生回答“对比、拟人、借代、夸张、寓情于景、联想、托物言志、虚实结合、拟人”等,有的老师改的比较严,只要是手法没答对一律是0分。

这样第一题大多数学生能拿到三分,也有部分学生得到满分四分。

而诗歌鉴赏第二题中的表现手法很多学生回答不对,分值不如第一题高。

三、第15题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出题平稳,兼顾初高中、必修和选修的相关内容,重点考查学生对名句的准确理解和记忆。

《论语》中的那句是学生丢分较多的,有些学生前后句顺序颠倒,还有些“求生”误作“求身”,“害仁”误作“害人”,“杀身”误作“杀生”,“求仁”误作“求人”,把“仁”写成“人”,还有写成《论语》中的其它句子,不符合语境提示。

《登高》中“繁”误作“烦”,“霜”误作“双”,“潦”误作“缭”,“停”误作“亭”,“浊”误作“酌、着”,“畏”误作“为”,“眼”误作“远”,“身”误作“深”。

《登飞来峰》中,“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写成“最高峰”的,有写成“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还有很多学生写成《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错句子、写错别字,凡是可能出现的错写情况,同学们都有表现,说明学生并未真正理解诗歌的意思。

四、原因分析

很多都是老毛病、旧病根。

1.翻译句子语境意识不强。

翻译一是长安令杨兴游说史高时说的话,有些学生翻译时竟然出现主语“我”。

翻译二是皇帝对张衡说的话,“君何疑而上书乞骸骨”中的“君”指的是匡衡,有些学生却译为“国君”。

2.凡是得分不高的,重要的还是对诗歌内容理解不透,分析、归纳能力差,答题步骤不够规范。

第二点,对常见的鉴赏诗句的概念认识不清,乱用、错用现象突出。

3.名句填空暴露出学生对背诵古诗文内容掌握得不扎实,模模糊糊的情况不在少数。

五、教学建议

1.翻译句子首先要提醒学生有语境意识。

要求学生每次翻译都要回看原文,关照画线句的上下文语境,准确翻译。

还要让学生从前往后字字落实,不要落下采分点不翻译。

2.诗歌鉴赏要求学生多读几遍诗歌内容,包括题目、作者、诗句、注释,要学会揣摩推测,理解到位,规范答题。

3.名句填空要求学生把背诵的90篇理解透彻,记忆准确。

把《论语》中有可能考到的语句,尽可能全面地梳理好,以语境形式印发给学生多次强化,多上黑板,落实到位。

务必要求学生在书写答案时,认真书写,工整清晰,不连笔、不潦草。

第五题(6.58,0.55%)

一、第16题

第16题是对六个打乱语序的句子重新排序的衔接连贯题。

通读这些语句,表达的意思是,写作时要讲求文法。

这些句子之间,有一定的事理逻辑顺序,只要抓住体现事理逻辑的代词“这”和关联词“而是”“但”,再结合语义,不难排出正确的语序。

难度适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答对。

此题主要失误是:

没看懂这些句子表达的中心意思,没有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不能利用关联词、指示代词确定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二不能沉下心来仔细琢磨句间关系。

第①句的位置不当的多,还有个别学生缺少句子,也有句子重复的。

还缺少一步回望、推敲的功夫。

二、第17题

第17题的文段是一段说明性的文字,这与往年的语用题所用的文本表达方式一致(去年的山东省卷18题就是一段茶文化的说明性文字)。

此题属于概括题,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内容,本段文字的中心是如何品鉴铁观音茶的优劣,共分四层:

茶条的形状色泽、入壶之声、冲泡后的汤色和兰花香。

根据题目字数要求,提炼每层的内容要点。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要从题干中分别抽取一个,二个,三个该分别是哪个词呢?

要抽取一个那是“品鉴”,抽取二个那是“品鉴、要点”,要提取三个那是“品鉴、优劣、要点”,而很多同学都把“品鉴、优劣”当成主要信息了,不注意“要点”;有的学生甚至只注意了优点,导致概括适当丢分。

此题比较好的答案:

看形,观色,听声,闻香;看外形,听声音,观汤色,闻气味。

这些表述都是很准确严密的,是比较优秀的答案。

总体上得分2-3分,得四分的很少。

失分原因:

一是审题不仔细,没有注意到字数限制。

二是审题能力、理解能力不够,不能概括品鉴优劣的要点,而只答“优”或“劣”的要点;还有的学生对优劣进行比较。

三是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不到位。

四是不会切分要点。

老师们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巧妙组织答案,赘余的词如何巧妙缩减,为关键信息的书写节省字数空间。

三、第18题

18题把图文转换、句式连贯、仿句融合一体,无论从考查学生知识,还是考查学生能力看,都是不可多得的好题。

图示和文字介绍都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但是句式上有所不同,尤其第一句前后,所以①句句式按前后的都可以,但是第②句只能承接前一句的句式。

此题大多数学生能得3分。

有很多学生考虑比较全面,既考虑到了前后的衔接,又注意到了句式的变化。

但也有部分学生没注意到前后句式变化,如第②句仍然答成“在明清时期长篇章回小说的出现……”还有学生没注意文段表达的中心,如,“故事的传奇性成为唐朝小说成熟的标志。

其失分原因一是知识面窄,文史知识缺乏,不知道“传奇”是小说的一个样式,而是把它想当然的理解为小说具有传奇色彩,或是小说的内容写的是传奇人物,或是理解为传奇故事、传记;这一部分学生还失误在不会审题,不会从题目中抓住有用信息。

“传奇”和“神话、寓言”“志怪、志人”等并列,应该可以推理出“传奇”是古代小说的一种样式。

二是表达不严谨,病句频出。

比如“唐朝出现的传奇小说,是古代小说发展的成熟时期”“小说的成熟时期是唐朝的传奇小说”“传奇推动了小说的发展(将小说一步步带向成熟)”。

三是笔误特别多,“小说”写成“小脱”,“长篇章回”写成“长篇轮回”等。

四是完全不理解题意,随便乱写,比如“唐朝的开放促进了小说的发展,进而成就了唐诗”。

看来,少数学生没有掌握仿句和衔接连贯题的答题技巧,还不能真正从形式和内容方面选择句式和组织句子内容。

四、教学建议

学生在审题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知识面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在答案上,得分差距较大。

对排序题,还得从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抓句子的关键词入手,多加训练。

对于筛选信息的概括题,首先要理解材料内容,确定文段的中心,理清材料的层次;然后提取重要信息,结合题干要求,把要点组织起来成为答案。

对仿句、衔接连贯、图文转换,应根据前后的句式和内容,并注意前后的变化,不难做出答案。

很多题目学生不是不会,但不能得全分,主要是因为细致程度不够,因此,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低重心教学,注重落实,注重学生“审”题能力提升、答题规范习惯的养成。

第六题(10.07,0.56%)

一、对本题的解读

《万里长城一红柳》是一篇传统性的描写景物加人物的抒情性散文,虽然精美而富有韵味,但文理并不艰涩,风格平易,理解难度不大。

文章描述、赞美了红柳,也借此映照了老刘的那种与红柳一样的精神气质,景物映衬着人物,人物也因景物而显得境界高远,风格卓异。

上次的大阅读《日子里的黄河》比这个有难度,更富有深蕴,更可以作为典型的大阅读例题来使用。

作为一篇散文阅读题,这次的题目拟定规范,答题指向明确,考查了“文段作用”“概括内容要点”“语句的含意”“探究题目(文本)深蕴”四方面内容,触及了文学类阅读要求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个层级能力考查。

注重了学生对文本的提炼概括能力、深入解读能力,同时兼顾考察学生的纵向思维及发散思维。

试题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下一步散文阅读备考指明了方向。

二、学生答题的情况

能合理利用答题空间,不浪费答题空间;规范意识有提升,通过审题,可以大体明确答题的方向;思维能力有提升,能有意识地从多角度、多层面作答,要点较为全面,有点得分较高。

但是问题也不少。

一是分条作答意识不强。

比如第20题,4分的分值,很明显需要学生答出4个特点,但很多学生把概况出的特点杂糅到一块,使阅卷老师不容易发现。

二是对文体特征认识不到位、文体术语混淆。

一些学生把小说文体和散文文体混淆,在作答时出现了许多小说阅读的术语。

比如,出现了以下答案:

推动了情节发展,写了任务的……性格,表现了……主题等。

三是部分答案“有骨无肉”。

日常学习中,学生们积累了一些答题框架,但在具体文本分析过程中,不能做到用文本内容填充骨架,导致失分。

比如第19题,由长城引起下文对红柳的描写,但很多学生仅仅写出“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等。

四是对一些概念认识不清。

一些同学虽然掌握了一些术语,但概念之间混淆;有的对术语一知半解,容易用错。

比如,第19题,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作答,一些学生也知道这两个角度,但何为“结构作用”,何为“内容作用”认识上有误,导致答案混乱。

五是抓不住关键词。

阅卷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寻找关键词来赋分的,但一些同学虽然也往正确的方向努力,但缺少关键性的词语引领。

比如,第22题,“线索、环境、象征、赞颂……”这些词都是答题的关键词。

还有,对答题区间利用不当。

有些学生写字过大,导致答案没有写完就没有了空间;有些学生写完答案后还留有大面积空白,显得很是可惜。

本题平局分在11分左右,19题平均2.5分左右,20题平均3分左右,21题平均2.5分左右,22题平均3分左右。

三、原因分析

1.轻视对文本本身的研究。

很多学生重视答题模式的掌握,而轻视对具体文本的深入解读,导致答题时徒有框架而不得要领。

比如第21题,对句子的手法及效果分析,在回答效果的时候,很多学生直接往文章主旨方面挂靠,而不是从这句话本身思考分析,导致答案大而空,不得分。

再如第20题,答案的那几个关键词全都蕴含在文本中,只需要摘录整合即可,但很多学生脱离文本自己概括,或概括片面,导致失当。

2.发散思维、纵深思维能力欠缺。

很多学生答案也写了很多,但是仔细看都是从一个角度一直延伸下去,写的再多也是一个得分点。

比如第22题,我们需要从线索、环境、手法、主旨四个方面发散思维,才能做出全面解读;而很多学生紧紧抓住一点反复分析。

再如,第21题,对效果的分析,我们首先要从使用手法后对句子本身的效果分析,之后还要从这个句子蕴含的思想、情感方面作纵向深入分析,而部分学生停留在浅层次上,没有纵深的挖掘。

3.审题意识欠缺。

比如,第二十题,题干明确简要概括特点,这类题只要答出表现特点的词语即可;而很多学生还是使用很长的句子啰嗦作答。

再如,第22题,题干中第一个词就是“综合全篇”,这就告诉我们要从全文的角度思考题目的用意,而有些同学就题目本身而作答,失之千里。

四、教学建议

上述多方面的情况,如果我们从正面做好,那就是指导建议——

1.引导学生注重对试卷文本的分析。

当前,经过一轮复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答题模式,他们欠缺的是对文本准确的、深入的解读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复习中,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挖掘文本;要让学生意识到“所有的答案只能来自于或蕴含于文本”,不可凭空想象,随意作答。

2.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和纵深思维。

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学会归类,并能多角度和多层次答题。

经过这种训练,学生自然就有了分条意识,分层意识。

引导学生掌握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熟悉答题技巧,看到什么样的提问方式,能够立刻反映出答这类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方法。

3.训练学生的规范意识。

包括规范审题,要从题目中发现答题的区间和方向。

有条件的话可以将要点先写在草稿纸上,在草纸上进行修改完善,思考成熟之后再写在试卷答题纸上。

增加阅读复习训练的针对性,加大力度,指导学生多读多练,提高文学作品阅读的能力。

4.训练学生的关键词意识。

一是要在日常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答题的关键词;二是要在答题中把最能体现答案核心的词语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5.改变授课方式,突破重点、难点。

按理说,语文备考的重点和难点应放在阅读和写作两个大的板块上,可是在实际复习过程中,阅读与写作的复习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结果语文阅读出现的问题最大。

一上复习课,老师往往讲得多,缺乏对学生的孤军实战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学生答题要求、答题方法和答题规范上挖根不深,方法指导上缺乏针对性或个性,造成学生答题能力的缺乏。

第七题(41.55,0.69%)

一、对本题的解读

此次所给材料避开了思辨性,突出了学生对情感关怀和礼仪交往文化的体认,是一则让学生有话可说的、指向性明确的材料作文,很有时代感、生活味和人性美,充满着暖暖的正能量,符合高考材料要利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求,凸显“文明、友善、和谐”等价值内涵。

这种作文材料的深远意义还在于能提升学生价值观的境界。

“同情、怜悯”本是褒义的好词,孟子也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看单纯的“同情”是不够的,是需要提升内涵和境界的。

可以看到通过写作同学们的认识确实是有了新的提高,这是大考作文往往具有的教育意义。

同时,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迅速进入角色(“学生”),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实现有效对接,易于激活感受,引发心理共鸣,让学生真正有话可说,能够真实、自由、充分、深刻、有创造性地表达对人生、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当然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材料共由四句话构成,内容简洁,层次清晰。

第一句交代事件背景;后三句是家校对话,家长不依不饶地质问,校方有理有据地答复。

有问有答,矛盾集中,观点明确:

环境恶劣却照样开课——帮助穷人家孩子免费享受暖气、午餐;只接送穷人家的小孩去学校——不能在帮助孩子的同时践踏他们的尊严。

审题不难,因为段末有倾向性明显的关键句:

“不能在帮助孩子的同时,践踏他们的尊严。

”这是校方明确清晰的答案,也是审题立意的关键。

关键句中又有关键词“帮助”和“尊严”,只要准确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作文立意就不会出现偏差。

二、学生写作情况

1.绝大部分同学认识到位,立意正确,能准确把握“帮助别人”同“维护别人尊严”的关系。

好文章如《帮助与尊重》《善行善施》《善行,行之有道》《行善有道,尊重为先》《善言善行,善亦有道》《且行且尊重》《行善有道,尊重为先》。

2.巧用修辞,化用诗词、广告语等,题目靓丽。

如《帮助还是施舍?

》《寒冬里的暖意》《冬天里的春天》《别让暖冬降为严寒》《尊重是灵魂的高度》《将他人的尊严捧在手心上》《莫让善心摧毁挺直的脊梁》《别让施舍践踏了慈善》《勿让善意成恶意》《精心呵护尊严之花》《慈善的花开在尊严的枝头》《让善行之土开尊严之花》《送人去刺的玫瑰》《让善心栖息在尊严之上》《上善若水,心系他人》《尊严恒久远》《大爱有方,援助有道》《助人诚可贵,尊重价更高》《爱护花枝不如化作春泥》《为你点赞》,等等,皆是让人神爽的好题目。

3.能够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有真情实感,颂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关注时下的援助、捐款等慈善行为,对感动中国人物“炎黄”默默捐助,不留真实姓名的善行,极力褒扬;对陈光标等人高调行善的做法,进行了辩证分析;对以帮助的名义去践踏尊严的伪道德行善、暴力公益、假公益等卑劣现象,深恶痛绝。

《助人莫伤人》《被帮助者的尊严》《被维护的尊严》《善良的屠刀》《误伤》《别被温暖烫伤》《要赠玫瑰,先去其刺》《善存指间,勿践尊严》等,皆是这类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观点鲜明的文章。

4.文体形式多样。

议论文居多(百分之九十以上),记叙文、小说、散文、书信体等也有不少,如《给……的一封信》《……倡议书》《……调查报告》《……辩论会》等。

5.论证方法灵活。

引证、例证、喻证、假设论证、因果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各显神通,而正反对比论证居多,辩证分析,全面深刻。

巧用名人名言,增强说服力。

如,美总统罗斯福的话“尊重不是施舍,不是给予更多,而是让每一个人平等地生存,高贵地站立”。

英国人约翰·高尔斯华绥的话“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

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

6.语言优美,不乏真知灼见。

“世有寒风,必有暖光。

”“帮助如同火焰,它能温暖人,也能灼伤人。

”“一只手给人帮助,另一只手给人尊严。

”“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可它却是所有美德之母。

7.大部分同学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让人赏心悦目。

三、主要失误

1.立意跑偏,不能兼顾“帮助”与“尊严”,或顾此失彼,或本末倒置,或中途易辙,或毫无关联。

如,《助人为乐》《自尊》《尊严比生命更重要吗》《敬人要敬己》《公平》《平等》《民主》《谈教育》《教育的真谛》《信仰》《东西方的差异》《差距》《穷孩子和富孩子》《逆境》《挫折》《艰苦奋斗》《奉献》《《谈人性》《承担责任》《责任之花绽放心田》《信仰·坚守·责任》《气节》《选择》《舍得》《学会真正理解》《勿忘初心》《做命运的主人》《探索》《坚持到底》。

2.题目不精炼,更谈不上有文采或哲理性;语言不规范,甚至有同学漏写题目。

直接以“帮助”、“尊严”“帮助与尊严”为题的不在少数。

《我们应该如何助人为乐?

》《帮助的背后》《一则报道,些许沉思》《牺牲一部分人的不公平来成全另一部分人的公平》《路见不平,想想再出手》《帮助and尊严》《帮助or尊严》《IfIwereyou》。

3.选材老旧,张冠李戴。

深受学过的课文素材孟子《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李雪峰的《尊严》、胡英杰的《高贵的施舍》的影响。

一写就是李白蔑视权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苏武牧羊坚守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思想家和乞丐的故事;童第周自强不息,为国人争光;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屠呦呦发现的青霉素等等。

4.内容空洞,语言干瘪,泛泛而谈,缺乏典型的事例或精当的分析,说教色彩浓厚。

大谈特谈“帮助”和“尊严”的重要性,以及二者关系的密切程度,没有事实论据和理论推论的有效支撑,或者有的只是“故事+故事”“故事+观点”的形式,根本不分析不论证,也缺乏必要的关联性词语。

5.文体不当或特征不鲜明。

“故事+道理”式的文章还不少,叙事能力薄弱,挖掘故事情理的能力欠缺,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叙述分寸把握不当。

书信体、调查报告、倡议书等文体的写作格式不规范。

由于记叙文、散文、小说等文体本身的含蓄性,所以难得高分。

6.不少同学篇幅不够,表达不充分,很多同学一到800字就戛然而止;还有的同学字数严重不足,文章残缺不全,留下半拉子工程,甚至有几十位学生明目张胆地抄袭前面的现代文阅读材料。

7.少数学生思维懒惰,大篇幅套作高考优秀作文或平日作文,也有的同学只是把作文命题材料扩写一遍而已。

8.书写潦草,错别字太多。

将材料中已出现过的关键词写错,如“尊言(严)”“贱(践)踏”“寒冷(“冷”少写一点)”;名人的名字写错,如“季慕(羡)林、袁(杨)丽萍、林微(徽)因、金岳霜(霖)”等;常用词汇写错,如“己(已)经犹(尤)其,要意(义)、冒像(貌相)、羸(赢)得、阻(狙)击手、密(蜜)糖、批(砒)霜”等。

四、原因分析

1.重视不够,敷衍了事,思路不清,结构混乱,说话随意,甚至发表不当言论,鼓吹是西方的民主好、西方的教育先进,批判社会不公等。

2.观察不细,体悟不深,生活阅历不丰富;阅读面狭窄,认识肤浅,库存贫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平时作文教学训练不到位,系统性不强,实效性不高,规范化不够,写了,改了,接着就丢了;不重视作文的基本功训练,淡化后续的修改升格训练。

4.课业负担重,书写习惯差,造成字迹很潦草,卷面不整洁。

作文的微观评阅

由于平时小考多,批阅两大,老师们也是不堪重负,批阅作文时多是着眼于宏观,打个分数即完。

但有时我们也很需要上几节的微观点拨作文课,以训练学生缜密的推论分析能力。

下面我们共同看一篇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文章。

助人之道在于尊重

某考生

古人云“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为乐是社会历来所提倡和推崇的。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一个这次使用最多的词语,它不是土产,是个外来谚语。

很多同学没用正确,这里应用的语意与文本时相合的)可是助人一定会取得好的结果吗?

其实不然。

“助”并不仅只包含了帮助,更为重要的是助人有道。

(“可是”转得突兀,也不能与前面的“倡导和推崇”紧密相连,语意不畅;“‘助’并不仅只包含了帮助”这句话说得也不够辩证,改为“‘助’不仅在于给予物质,更为重要的是讲究助人有道”,这就辩证而顺畅了)

助人并不是简单的帮助,更重要的给予对方的关爱与尊重,只有怜悯与同情的帮助,也许带给他人的是更深的痛苦和伤害。

(推论很好!

关爱别人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与品质,然而不带一丝尊重的帮助却如同花枝上的刺,只能与人难堪。

(这个比喻用得不顺畅,就在于作者的解释句,没抓住喻体的特点来分析——不善于使用比喻,读来让人有点“难堪”)前几年提倡城市与山区儿童的“手拉手”活动,本是出于好意,然而这其中又造成了多少的伤害呢?

曾经有人拍下一张照片,照片中城市女童面带骄傲的笑意一身洋装,而另一山区女童却穿着破烂,低着头看地面,背景是大大的“手拉手”三字。

城市女童的帮助以另一种方式伤害了山区儿童的心,大大的对比,不带一丝尊重的救助,更似一枝利箭,给贫困儿童的心蒙上了阴影。

(例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