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马庄李海峰.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0246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马庄李海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马庄李海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马庄李海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马庄李海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马庄李海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马庄李海峰.docx

《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马庄李海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马庄李海峰.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马庄李海峰.docx

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马庄李海峰

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马庄李海峰)

小学语文四年级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第

(1)课时总第

(1)课时

原备人

李海峰

复备人

课题

17长城

课型

新授

(1)课时

上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备人预案设计)

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出示第一幅图,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

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主备人预案设计)

个人复备

三、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五、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当堂练习题设计

一、拼音词语对对碰

bǎolěizhìhuìpánxuándǎzhàngtúnbīng

()()()()()

chéngqiángchóngshānjùnlǐngqìpòxiòngwěi

()()()()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转(    )隔(    )夫(    )丈(    )

 砖(    )融(    )扶(    )仗(    )

三、多音字组词

 旋:

xuán(    )血:

xiě(    )结:

jié(    )

 xuàn(    )xuè(    )jiē(    )

板书设计

17长城

起点:

长城的

终点: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第

(2)课时总第

(2)课时

原备人

李海峰

复备人

课题

17长城

课型

新授

(2)课时

上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在观察时展开联想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的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备人预案设计)

个人复备

一、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组讨论:

说一说你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怎样表达的。

讨论之后总结:

  作者观察方法:

  由远及近

  由整体到部分

  抓特点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长城→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2.默读第二自然段,为什么作者“会很自然地想起”?

作者想起了什么?

把有关词语划出来。

  3.这段第三句中的“凝结”是什么意思?

“才”是什么意思?

  这砖石那么重、运输的工具那么原始,环境那么险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发挥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里的“才”字既表达出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板书:

长、险、多、重、难、才、凝结)

教学过程(主备人预案设计)

个人复备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讨论:

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的奇迹”?

  长城之长,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

  长城修建时间之久,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

  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令世人无不赞叹,

  长城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力量,

  长城是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行员用肉眼能看到的地球上的为数不多的建筑物,

  长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四、齐读三、四自然段,指导背诵。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堂练习题设计

一、读句子,回答问题

1、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这句话作者用______写出了长城的________。

2、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这句话写出了长城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二、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请用你的语言来赞美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17长城

长、险、多、重、难、才、凝结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第(3)课时总第(3)课时

原备人

李海峰

复备人

课题

18颐和园

课型

新授

(1)课时

上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备人预案设计)

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导语:

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

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

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图片。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四、学习生字和要求写的字。

1.学习生字:

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会给生字组词。

(1)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①用拆合法记“殿、眺、阁、耸”的字形。

例如“殿”字。

我们把它拆成三个部分,左上角是尸体的“尸”;左下角是个“共”字;右边是没有的“没”的右半边“殳”;再把这三个部分正确地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教学过程(主备人预案设计)

个人复备

②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记忆“阁、雕”的字形。

“阁”属于外形内声类,“门”形旁表意;“各”声旁表音。

讲解:

声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

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属于哪一类的;有的就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来。

有的声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准确地表示读音。

如:

“堤”字就不能念成(shi)。

因此,学生在遇到形声字时不要“念半边”,要正确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③用比较法(根据生字字形上的特点,找出一些与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间区别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记住生字的字形)记忆“栽、雕、赏”的字形。

栽——裁——载;赏——党——堂;雕——准——谁——淮。

(3)借助字典理解字义、词义;查字典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查字典使用工具书的这种能力。

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将终生受益。

2.解释下列词语:

神清气爽:

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姿态不一:

样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

内层有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

形状像半边粗竹筒,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多用来铺宫殿或庙宇的屋顶。

横槛:

本课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

宫殿:

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远眺:

往远处看。

画舫:

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葱郁:

青翠茂密。

(五)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六)学法指导:

教会学生如何给课文分段。

当堂练习题设计

(1)在长城上,着脚下的方砖,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2)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3)请通过查字典等方法查一查下列几个词语的意思

垛口:

瞭望口:

射口: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第一段

(1):

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二段

(2):

长廊的景色

第三段(3、4):

万寿山的景色

第四段(5):

昆明湖及十七桥的景色

第五段(6):

与开头呼应,赞美颐和园,抒发作者的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第(4)课时总第(4)课时

原备人

李海峰

复备人

课题

18、颐和园

课型

新授

(2)课时

上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增强对颐和园的了解。

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难点

 

利用网络制作一份“电子小报”并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备人预案设计)

个人复备

一、齐读课文,讲读第1、6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

(1)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2)作者有什么希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

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

二、明确作者的游览顺序。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三、讲读,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明确:

(1)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

(2)长廊的特点是什么?

(3)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

2.按照提示给第二段分层。

从整体上和外部介绍长廊;从内部介绍长廊;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分层的结果:

第一层是第1、2句;第二层是第3句;第三层是第4、5句。

3.逐层学习:

(重点学习第二层)

(1)学习第一层:

从整体和外部介绍长廊。

长廊的外部:

绿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2)学习第二层:

长廊内部: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且内容各不相同。

读句子;提问:

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3)学习第三层:

长廊两旁:

风景宜人。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这句说明了什么?

(说明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开”和“谢”是一对反义词,形象地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色特点。

)“使人神清气爽”的: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

这句话间接地说明了长廊是昆明湖边的一处美景。

长廊在昆明湖的右边。

一进颐和园的大门,长廊就把它那富有特点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怎样注意:

学生读的形式要丰富一些;不要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感。

俗话说“熟读成诵”,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此段。

四、讲读,学习第三段

指名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第3、4两个自然段。

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

它们各是怎样的?

佛香阁:

八角形宝塔,建在半山腰,三层顶上所铺的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

排云殿:

一排排、金碧辉煌。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读书。

让学生从书中去寻找答案,组织好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让学生多读、多说,以便形成能力。

2.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试背第4自然段。

朗读这段才能把长廊的美读出来呢?

 

教学过程(主备人预案设计)

个人复备

五、刚才我们领略了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佛香阁的美景,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桥的美景。

六、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朗读第四段。

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

(2)十七孔桥是怎样的?

(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并且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

(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

教师在范读时,要通过表情语气的变化,感情的处理来加以体现。

(2)学生模仿练习。

(3)指名朗读、齐读。

七、默读课文,体会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游览顺序、观察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序。

2.运用好过渡句,交待清游览顺序。

3.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具体。

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八、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九、检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当堂练习题设计

一、在括号里填写意思相近的字,组成词语,再理解它们的意思。

1.湖(    )山(    ):

                          

2.(    )台(    )谢:

                          

3.神(    )气(    ):

                          

4.(    )雕(    )刻:

                              

二、按下列要求填空并回答

1.颐和园的“颐”字,读作yì是否正确?

      ,应读作      。

刻字的左半部分是      ,它与“臣”字有什么区别?

          。

2.神清气爽的“爽”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该字的笔顺是:

      

                                        

3.葱郁的“葱”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节字母是(    )。

该字的下半部分容易和(    )字相混淆。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佛香阁:

八角形宝塔,建在半山腰,三层顶上所铺的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

排云殿:

一排排、金碧辉煌。

万寿山:

样式不同,姿态各异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第(5)课时总第(5)课时

原备人

李海峰

复备人

课题

19、秦兵马俑

课型

新授

(1)课时

上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乘”。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 、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备人预案设计)

个人复备

a)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

从读音上看:

瞰 、弩、颔、髻、铠五个字的音容易发错。

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nǔ”的鼻音要读好。

多音字“乘”的不同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一、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再次阅读课文。

(一)阅读提示:

1、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呢?

有什么特点呢?

作者又是怎么介绍兵马俑的呢?

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就能明白的。

2、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来讲兵马俑的?

每个部分讲的什么?

各个部分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3、文章着重对哪个部分进行了描写?

重点读一读。

(二)学生回答,讨论

三、精读选段

1、第二自然段

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从哪些语句说明兵马俑的确“规模宏大”的呢?

  ①数据中体会规模宏大。

你可以勾画出有关数据读一读,体会它面积之大、数量之多。

  ②单举开掘的一号坑里兵马俑的数量进一步说明规模宏大。

  ③兵马俑的阵容巨大和气势恢弘、制作工艺精湛,体会到规模宏大

教学过程(主备人预案设计)

个人复备

2、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

 

学生勾画书中具体描写的样子及神态的词语,体会到个性特点

将军佣身材魁梧头戴军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前列神态自若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沉毅多谋 武士俑体格健壮穿着装扮……目光炯炯……威武凝重刚烈豪爽

骑兵佣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勇猛善战坚毅顽强

车兵佣分为驭手和军士……分工明确各司其责

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马佣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神气活现斗志昂扬

  3、第三至第十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4、第11自然段

①、横线的句子是这部分的中心句。

它既对上文作了小结,又对下文的学习作了提引。

“极为”放在“精美”的前面,更加突出了兵马俑的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地位。

②、“端详”就是仔细地看、细致地打量。

这些兵马俑乍一看,似乎一样,但只有精心端详时,才会发现它的细微差异。

③、加底纹的部分,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不同神态。

作者运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一个个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仿佛让我们倾听到,那一个个威猛将士思乡念亲的凄婉心声;仿佛让我们感受到,那一个个兵马俑背后的血泪与辛酸……正是作者的独巨匠心选择了恰当的观察视角,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读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悟出中国人民智慧的伟大。

④、“……”省去了什么呢?

作者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当你与作者一道思绪驰骋,神游兵马俑,就会用想象的翅膀触摸到兵马俑的神韵,品尝创造的快乐。

当堂练习题设计

1、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读一读,找出这个句子中你觉得关键的几个词语

(2)分别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相对应的内容

(3)你觉得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业是什么

2、分别反复朗读与“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相对应的段落,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兵马俑规模宏大。

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兵马俑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第(6)课时总第(6)课时

原备人

李海峰

复备人

课题

语文园地五

课型

新授

(1)课时

上课

时间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备人预案设计)

个人复备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生自读这段文字,谈一谈读了这段文字后的感受。

2、师出示长城被破坏的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要保护长城的爱心。

3、得出课题:

不仅要保护长城,而且要保护其他的文物。

二、具体谈谈保护长城。

1、分小组商议保护长城的建议。

2、全班交流。

3、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

教学过程(主备人预案设计)

个人复备

三、拓展

1、认识世界遗产标志,以及什么是世界遗产。

2、交流了解,中国有多少世界遗产!

3、我们为什么要申报这些风景名胜等为世界遗产?

这些世界遗产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中国世界遗产的现今状况如何?

4、怎样来保护世界遗产?

5、形成书面建议或倡议书。

 

当堂练习题设计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

(4分)

呼吁(yùxū)威胁(xiébàn)硕士(shuèshuò蓝盔(kūihūi)

卓越(zhuózhuō)覆盖(fùfū)挪动(nuóná)凯旋(kǎijǐ)

二、辨字组词。

(8分)

执()征()健()剂()

势()证()建()济()

三、照样字组词。

(9分)

  兴致勃勃

  嘟嘟囔囔

  勃勃生机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了解世界遗产

了解中国遗产

怎么保护遗产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第(7)课时总第(7)课时

原备人

李海峰

复备人

课题

语文园地五

课型

新授

(2)课时

上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学习写导游词。

 

教学重点

 

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难点

 

学习写导游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备人预案设计)

个人复备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可以将景点风光也可以将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