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0000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6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docx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docx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制订委员会委员

∙•目录

∙•序

∙•前言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的管理(基本原则、饮食、运动、血糖自我监测、教育)

∙•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低血糖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和失明

∙•肾脏病变

∙•糖尿病足

∙•大血管病变

∙•高血压

∙•脂代谢紊乱

∙•代谢综合征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高危人群的筛查和2型糖尿病的预防

∙•糖尿病初诊和随诊简要方案

∙•附录

∙•参考文献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目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序———————————————————————————————

二前言——————————————————————————————

三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四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

五糖尿病的管理——————————————————————————

六糖尿病的治疗——————————————————————————

七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八低血糖—————————————————————————————

九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十慢性并发症———————————————————————————

十一代谢综合征——————————————————————————

十二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十三高危人群的筛查和2型糖尿病的预防———————————————

十四糖尿病初诊和随诊简要方案———————————————————

十五附录—————————————————————————————

参考文献—————————————————————————————

序编辑本段回目录

当今,全球人类的健康面临的糖尿病威胁正日益增重,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数正在人类中快速增长。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简称IDF)统计,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2.33亿,而且正以每年新发700万患者的速度猛涨。

按目前速度增长的话,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80亿人患糖尿病。

目前,亚洲已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地区,全球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我国在80年代初糖尿病患病率仅为1%,2002年增到2.6%。

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已达8%左右,亦即每12个成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

我国目前至少有糖尿病患者2600万,而且还有相近数量的已有血糖增高但尚未达糖尿病诊断界标的候补者。

按IDF的估算,我国每年将有新发糖尿病患者101万,亦即每天有新发糖尿病患者2767人,或每小时有新发糖尿病患者115人。

不但糖尿病患者多,而且糖尿病可致全身众多重要器官损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限,并极大程度地增加保健开支。

因此,糖尿病已成为中国人亦是全球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的共同威胁。

迫于目前的严峻形势,IDF在2006年发起了一项称之为UniteforDiabetes(为糖尿病联合起来)的行动。

已完成的任务之一是IDF吁请联合国通过了关于糖尿病的决议案,由联合国提请所有会员国对糖尿病威胁人类的健康予以充分关注。

有我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参与的这项吁请在2006年12月联合国全体成员国会议上顺利通过,反映了世界各国就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的高度认知和重视。

鉴于我国糖尿病发病的形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委托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及重点县进行“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推广。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以“九•五国家糖尿病防治规划纲要”为依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目的是统一和规范全国糖尿病防治工作,使全国各级医务工作者对糖尿病防治管理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并予共同遵守和执行。

经过前期准备,在2004年3月起在全国和各省市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和青年委员,以及全国糖尿病学及/或内分泌学界的老专家、全国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的极积支持或直接参与下,开始了第一阶段全国大、中城市《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医师培训工作。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到2006年1月,已完成了第一阶段覆盖全国34个省会、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推广工作,培训医师数达3579人。

2006年起,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开始进行难度更大(如地区分散、培训人数要求更多等)的第二阶段全国300个重点县以上的地区《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推广工作。

在当年,已完成136个中、小城市和重点县地区2300人的培训工作。

培训对象也由医院的临床医师扩展到护士和地区疾病控制中心的医师,这样将更适应重点县以上地区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执行。

我学会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推广工作,在向资助部门世界糖尿病基金会汇报及世界糖尿病基金会在国外举办的世界糖尿病高层会议上介绍时,均对我们能在较短时间内组织并完成覆盖了中国大面积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培训工作表示惊讶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的培训教材编写于2002年至2003年间。

4-5年来的全球和我国糖尿病研究和实践的进展,使糖尿病的防治工作的观点和措施有所改观,有了新的见解和手段。

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主任委员杨文英教授的领导下,再一次组织全国专家编写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一书,将该书作为原《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教材的补充和部分内容更新以及修正,以符合和适应当今糖尿病防治认识进展水平。

我衷心希望,通过全国各级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能减慢甚至停滞我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增长形势。

让我们一起来为我国糖尿病患者和民众的健康,改善中国的糖尿病防治面貌,并由此为世界糖尿病防治事业做出贡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项坤三

二○○七年六月

前言编辑本段回目录

每当我面对世界地图欣赏着美丽的地球的时候,糖尿病犹如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脑海,职业的本能告诫我们,糖尿病正肆虐全球。

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已成为糖尿病的重灾区,不但糖尿病人群数量占据全球的1/3,而且增长速度更为迅猛,甚至青少年群体也未能幸免;它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极大,其死亡率位于各种疾病的前列,并给社会、家庭以及患者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它复杂的发病过程使人类至今尚未找到根治的方法,这就意味着患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

但遗憾的是,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有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得不到有效管理。

在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控制状况更不容乐观,据我国2003年、2004年、2006年的调查表明,仅有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6.5%)。

正如项坤三院士在序中提到的一样,迫于目前的严峻形势,如何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已不仅仅是医疗行为,它还得到了联合国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上升到了“全民防治”的高度。

在我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糖尿病防治事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现实与理想还相距甚远,需要我们继续奋斗。

2004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是我国第一个基于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制定的指南,也是一个指导性的纲领。

它在预防、诊治、规范和管理糖尿病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医护人员队伍,并广泛开展了对患者的教育,提高了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监测的能力。

继2004年之后,伴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糖尿病研究领域又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

基础学科研究使我们从遗传学、免疫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临床实践让我们探索了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在流行病学领域,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了合理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体重、对血糖、血压、血脂实施目标管理,将起到预防糖尿病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

根据最新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制定的国际糖尿病临床指南有2005年《IDF2型糖尿病指南》、2005年《IDF-WPR2型糖尿病实用目标与治疗》、2006年《ADA-EASD高血糖管理共识》等,有效地推动了糖尿病防治策略的不断完善。

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特点是在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主要参照了2005年《IDF2型糖尿病指南》、2005年《IDF-WPR2型糖尿病实用目标与治疗》以及国外近年来有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干预的大型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制定了更新、更严格地全面管理血糖、血压、血脂的靶目标。

全书囊括了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分型、预防和治疗等章节,定会给临床医生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起到指导性作用。

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编撰与出版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成员共同工作的结果,并得到了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和中华医学会的大力支持。

值此之际,我向他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隆重地向大家推荐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我相信它的出版将对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起到提高和推动作用,必将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糖尿病患者的欢迎!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杨文英

二○○七年七月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编辑本段回目录

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1980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1]。

1994年全国19省市21万人的调查,25-64岁年龄段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5%(人口标化率为2.2%),糖耐量减低(IGT)为3.2%(人口标化率为2.1%)[2]。

这一数字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数据相近,比1980年增加了近3倍。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同时调查了糖尿病的流行情况。

该调查主要根据空腹血糖诊断IFG和糖尿病,空腹血糖较高的部分患者作了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

在18岁以上的人口中,城市糖尿病的患病率为4.5%,农村为1.8%。

18-44岁,45-59岁和60岁以上3个年龄组城市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1.95%,7.78%,13.13%;而农村相应年龄组分别为0.98%,2.96%,4.41%[3]。

表一 我国几次大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情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

*诊断标准:

空腹血浆血糖≥130mg/dL、或/及餐后2h≥200mg/dL或/及100gOGTT曲线上3点超过标准(0min125,30min190,60min180,120min140,180min125mg/dL;其中30min或60min为1点)。

血糖测定为邻甲苯胺法△PBG2h=餐后2小时血糖;◇FBG=空腹血糖

从上表可以看出,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20年中上升了4倍。

需要指出的是,这几次的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在1997年后糖尿病诊断的空腹血糖切点从≥7.8mmol/L改为≥7.0mmol/L。

因此,表中前3次的调查结果与现在的指标比较起来是低估的。

按照IDF公布的资料,2003年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口约为8亿7800万,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7%,估计糖尿病患病总人数为2400万,农村1100万,城市1300万。

60岁以上的人群约占1100万。

预计到2025年,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口约为10亿7900万,糖尿病的患病率为4.3%,患者总计4600万,农村1450万,城市3165万。

60岁以上的人群2500万[4]。

我国糖尿病流行情况有以下特点[5]:

1、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2型糖尿病占93.7%,1型糖尿病占5.6%,其它类型糖尿病仅占0.7%。

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人均年收入高低与糖尿病的患病率密切相关。

同时,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患病率显著高于欠发达地区。

3、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从临床工作中发现,20岁以下的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

1994年25岁以上人口全国调查确认的糖尿病患者,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70%,远高于发达美国的48%。

应该在群众中宣传糖尿病知识,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

5、表型特点: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在24kg/m2左右,而白种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多超过30kg/m2。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可能更差,更易出现B细胞功能衰竭。

糖尿病患病率的急剧增加可能有多种原因。

首先是遗传因素,中国人可能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富裕国家华人患病率在10%以上,明显高于当地的白种人,提示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其次是环境因素,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引起膳食结构改变,膳食中热量、蛋白质、脂肪的来源从以植物为主转向以动物为主,总热量过剩,同时生活模式不健康不科学,包括对糖尿病的无知、热量摄取过多和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

另外社会老龄化也是重要原因,我国男性预期寿命已达71岁,女性达74岁,而2型糖尿病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增加。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编辑本段回目录

我国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

若没有特殊提示,文中所提到的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

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主要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来确定。

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有WHO1999标准[6]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03年标准[7]。

ADA的IFG切点为>5.6mmol/L,IFG下限切点下调,扩大了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对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可能具有意义[8-11]。

但目前对空腹血糖在>5.6~6.0mmol/L人群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否明显增加尚缺乏充分的证据。

我国空腹血糖异常切点仍用WHO的标准。

空腹血浆葡萄糖或75g葡萄糖口服负荷试验(OGTT)后2小时血糖值可以单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人群筛查。

但我国资料显示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理想的调查是同时检查空腹及OGTT后2小时血糖值。

就临床诊断而言,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高血糖病史,就不能以此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

糖尿病的分型(WHO,1999)

1.1型糖尿病

1.1免疫介导

1.2特发性

2.2型糖尿病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3.1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3.2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3.3胰腺外分泌疾病

3.4内分泌疾病

3.5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3.6感染所致

3.7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4.妊娠糖尿病(GDM)

下列血糖状态应做OGTT

大多数筛查性计划均把空腹葡萄糖或随机血糖作为第一步检查。

然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若使用目前的诊断标准,有相当数量的人可能仅有空腹血糖或负荷后血糖异常。

若这部分人群不行OGTT检查,则可能会被误认为正常。

所以建议只要是空腹或随机血糖为正常值上限的人群,均应行OGTT检查,以降低糖尿病的漏诊率。

需要强调的是HbA1c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同样OGTT检查也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

1型还是2型糖尿病?

单用血糖水平不能区分1型还是2型糖尿病。

即使是被视为1型糖尿病典型特征的酮症酸中毒,有时在2型糖尿病也会出现。

病人起始的分类有时的确很困难。

年轻糖尿病患者的分类尤为困难,因为1型、2型和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在青年人群中发病率相近。

LADA开始起病时类似于2型糖尿病,但在数月或数年之内将会很快进展为胰岛素依赖性。

尽管在欧洲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常在50岁以上,然而在太平洋岛屿的居民和其他一些高发族群,如南亚和东南亚人,20~30岁年龄组发病的人数逐渐增加,而且目前同样的情形也出现于青少年前期儿童。

因此如果对诊断有任何不确定时,可先做一个临时性分类,用于指导治疗。

然后依据对治疗的初始反应再重新评估。

包括ASDIAB(AsiaDiabetesStudyGroup)在内的许多研究结果提示,血清C肽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12]。

表4 1型糖尿病的特点

1型糖尿病的特点 

■ 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

■ 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

■ 体型消瘦

■ 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低 ■ 起病迅速

■ 明显体重减轻

■ 酮尿或酮症酸中毒

■ 出现免疫标记(谷氨酸脱羧酶抗体anti-GAD,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抗原抗体IA-2)

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近来在儿童和青少年、尤其在高发族群中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尽管1型糖尿病儿童多见,但是儿童和青少年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正在不断增加[13,14]。

国内目前尚无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全国性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肥胖,有较强的2型糖尿病家族史。

极少数为急性起病,表现为多饮、多尿、酮症而需要暂时性胰岛素治疗,ADA和美国儿科学会在联合声明中已加以论述,在临床上应作鉴别[16]。

表5 青少年1型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15]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

糖尿病的管理(基本原则、饮食、运动、血糖自我监测、教育)编辑本段回目录

基本原则

限于目前医学水平,糖尿病仍然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疾病,因此应给与糖尿病患者终身的密切医疗关注。

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控制糖尿病症状,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建立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

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

糖尿病教育和管理

每位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应接受糖尿病教育,可以是糖尿病教育课堂或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指导,后者的针对性更强。

这样的教育和指导应该是长期的和随时随地进行的,特别是当血糖控制较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因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时,具体的教育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17-19]。

教育管理的形式

每个糖尿病治疗单位最好有一名受过专门培训的糖尿病教育护士,定期开设教育课程。

最好的糖尿病管理是团队式管理,糖尿病管理团队的主要成员应包括:

执业医师(基层医师和/或专科医师),糖尿病教育者(教育护士),营养师,患者。

必要时还可以增加眼科医生,心血管医生,肾病医生,血管外科医生,产科医生,足病医生和心理学医生。

应该建立呼叫和回呼系统,以确保所有患者都能进行咨询和得到及时的正确指导,这种系统也可以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和服务。

教育的内容

■疾病的自然进程

■糖尿病的症状

■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是足部护理

■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

■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

■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或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结果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应如何应对

■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

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长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是HbA1c(正常值4-6%),也是临床决定是否要更换治疗的重要依据。

在治疗之初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六个月检查一次。

患有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的患者,HbA1c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应以空腹和/或餐后静脉血浆血糖为准。

如果没有实验室,则可以应用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测定,但须定期校准;这样的中心应定期介绍患者到有条件的中心检查,或与上级中心实验室建立联系,转送标本。

HbAlc测定应采用可溯源到DCCT曾使用的方法进行。

血糖自我监测

血糖的自我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20]。

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是最理想的方法,但如条件所限不能查血糖,尿糖的检测也是可以接受的。

血糖自我监测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但对注射胰岛素和妊娠期的患者,为了达到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这些患者必须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对于那些没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有一些证据显示自我血糖监测有利于改善血糖控制,但也有不支持的证据。

血糖自我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

■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

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2-4次

■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

血糖监测时间

■餐前血糖检测,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

■剧烈运动前宜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的指导和质控

开始自我血糖监测前应由医生或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的指导,包括如何测血糖,何时监测,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

医生或糖尿病管理小组每年应检查1-2次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和校准血糖仪,尤其是自我检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时。

尿糖的自我监测

虽然自我血糖监测是最理想的血糖监测手段,但有时受条件所限无法作血糖时,也可以采用尿糖测定来进行自我监测。

尿糖的控制目标是任何时间尿糖均为阴性,但是尿糖监测对发现低血糖没有帮助;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肾糖阈增高(如在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时,尿糖监测没有意义。

血糖控制目标

表6 血糖控制和目标值

HbA1c(%) <6.5

空腹/餐前血糖 4.4-6.1mmol/L(80-110mg/dl)

餐后2小时血糖 4.4-8.0mmol/L(80-145mg/dl)

治疗目标和策略一定要个体化、对每个危险因素予以分别考虑。

在临床实践中为了更好地指导患者达到治疗目标,将血糖控制分成三类(表7)。

表7 血糖控制状态分类

 理想 良好 差

血糖(mmol/L) 空腹 4.4-6.1 ≤7.0 >7.0

 非空腹 4.4-8.0 ≤10.0 >10.0

HbA1c(%) 6.5 6.5-7.5 >7.5

饮食治疗

饮食和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所有治疗的基础[21,22]。

对饮食和营养不予以足够的重视,2型糖尿病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的控制。

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还可能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等的出现或加重。

营养治疗的原则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

营养治疗的目标

■获得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

■维持合理体重:

超重的患者体重减少的目标是体重在3-6个月期间减轻5%~10%。

消瘦的患者应通过均衡的营养计划恢复理想体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

脂肪

■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热量不能超过饮食总热量的30%

■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