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章节试题国民经济核算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9970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章节试题国民经济核算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章节试题国民经济核算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章节试题国民经济核算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章节试题国民经济核算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章节试题国民经济核算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章节试题国民经济核算含答案.docx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章节试题国民经济核算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章节试题国民经济核算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章节试题国民经济核算含答案.docx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章节试题国民经济核算含答案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章节试题:

国民经济核算含答案

  第三章国民经济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单位中不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

  A.国外在华投资的企业

  B.我国驻外援助机构

  C.短期出国访问、旅游的中国公民

  D.外国驻华使领馆

  [答案]D

  [解析]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也称常住机构单位。

这里所说的经济领土由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组成,不包括位于我国地理领土范围内,通过正式协议为外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外国驻华使馆、领馆用地及国际组织用地。

  2.2007年我国海关统计的货物出口为12177.8亿美元,货物进口为9559.5亿美元;服务出口为1222.1亿美元,服务进口为1301.1亿美元。

另外已知2007年我国进口过程中发生的运输和保险等费用为513.3亿美元。

请问2007年按国际收支平衡表口径计算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为()亿美元。

  A.2539.3B.2026.0C.3052.6D.3210.6

  [答案]C

  [解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货物出口+服务出口-货物进口-服务进口+运输和保险等费用=12177.8+1222.1-9559.5-1301.1+513.3=3052.6(亿美元)。

  3.2007年上海市最终消费支出为601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5569亿元,货物和服务净流出为604亿元,合计为12189亿元。

这是根据()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A.生产法B.收入法C.支出法D.混合法

  [答案]C

  [解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

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所以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6016+5569+604=12189(亿元)

  4.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可以发现,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出口与货物进口的差额与海关统计中货物出口与货物进口的差额有所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价计算;而在海关统计中,出口按离岸价计算,进口按到岸价计算

  B.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价计算;而在海关统计中,出口按到岸价计算,进口按离岸价计算

  C.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出口和进口都按到岸价计算;而在海关统计中,出口按离岸价计算,进口按到岸价计算

  D.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出口和进口都按到岸价计算;而在海关统计中,出口按到岸价计算,进口按离岸价计算

  [答案]A

  5.投入产出表中有一些基本的总量平衡关系,下列平衡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

  B.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

  C.总投入=总产出

  D.某部门的增加值=该部门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价值

  [答案]D

  [解析]D项,某部门的增加值一般不等于该部门的最终使用价值,即在部门层次不能建立这样的平衡关系。

  6.以下关于机构单位、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机构单位是法人单位的一部分

  B.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C.一个产业活动单位一定隶属于一个法人单位

  D.产业活动单位相当于基层单位

  [答案]A

  [解析]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具备机构单位条件的单位主要有两类:

住户和法人单位。

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一种隶属关系,即产业活动单位接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固定资产的是()。

  A.住房B.切割机床C.役畜D.家用洗衣机

  [答案]D

  [解析]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具有耐用性的货物被称为固定资产,它可以在生产中连续或反复使用,其价值是在较长的时期内(一年以上)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在每一时期,按照固定资产磨损状况所计算的转移价值称为固定资本消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折旧。

  8.2006年北京市劳动者报酬为3497亿元,生产税净额为1161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1251亿元,营业盈余为1961亿元,合计为7870亿元,这是根据()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A.生产法B.收入法C.支出法D.直接计算法

  [答案]B

  [解析]收入法也称分配法,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由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可得: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3497+11161+1251+1961=7870(亿元)

  9.在国民收入分配分析指标中,国民储蓄率是指国民总储蓄与()之比。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总收入

  C.国民可支配总收入D.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答案]C

  10.在国民收入分配分析指标中,消费率是最终消费支出与()之比。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总收入

  C.国民可支配总收入D.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答案]C

  11.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表现为()。

  A.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B.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C.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D.货物、服务

  [答案]B

  [解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

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

  12.服务与货物的主要区别是()。

  A.服务是无形产品

  B.服务产出与其投入物相比没有实物形态的根本改变

  C.服务是为特定对象提供的

  D.服务不能储存

  [答案]B

  [解析]根据产品的形态可以把产品分为货物和服务两大类。

如果和其投入物相比,产出没有实物形态的根本改变、没有使用价值的根本改变,那么就可以说该产出是服务,这一点构成了服务与货物的主要区别。

  13.关于中间投入(中间消耗)的含义和计算原则,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中间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耐用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B.它们是一次性地或短期地运用于生产过程

  C.中间投入价值会随着生产过程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

  D.计算增加值时要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价值

  [答案]A

  [解析]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

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增加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14.货物进出口差额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中的差额栏反映。

  A.经常账户B.资本和金融账户

  C.储备资产D.净误差与遗漏

  [答案]A

  [解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四大部分,即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

其中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

  15.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为()。

  A.产量B价格

  B.总产出-中间消耗

  C.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D.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答案]D

  [解析]B项是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C项是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

  16.生产税不包括()。

  A.产品税B.销售税C.营业税D.所得税

  [答案]D

  [解析]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如产品税、销售税、营业税等,但不包含任何针对企业利润、盈余及其他收入所缴纳的税收,如所得税等。

  17.()是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A.中间消耗B.居民消费C.政府消费D.最终消费

  [答案]D

  [解析]中间消耗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居民消费是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

  18.下列不能计入国民经济核算范围的生产活动是()。

  A.农民生产自用的粮食、蔬菜B.雇佣的家庭保姆提供的服务

  C.专职家庭主妇为本家庭提供的服务D.企业为自身需要制造的工具设备等

  [答案]C

  [解析]国民经济核算将生产定义为在机构单位的控制和负责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作为投入,生产货物或服务的一项活动。

生产范围包括所有货物的生产,不论是对外提供的货物还是自产自用的货物。

而服务的生产,则基本上限于对外提供的部分。

自给性服务,除了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外,则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

C项是住户成员为本住户提供的服务,是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的。

  19.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A.常住单位B.企业C.居民D.经济组织

  [答案]A

  20.()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产业部门的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某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

  A.直接消耗系数B.完全消耗系数

  C.列昂惕夫逆系数D.感应度系数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

  1.下列各税种属于生产税范畴的有()。

  A.增值税B.营业税C.销售税D.所得税

  E.印花税

  [答案]ABCE

  [解析]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但不包含任何针对企业利润、盈余及其他收入所缴纳的税收,如所得税等。

  2.在收入分配统计中,下列各项属于经常转移项目的有()。

  A.所得税B.社会补助C.生产税净额D.财产收入

  E.保险赔付

  [答案]ABE

  [解析]CD两项属于资本转移。

  3.关于固定资产的含义和计算原则,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具有耐用性的货物

  B.该货物可以在生产中连续或反复被使用

  C.该货物的价值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价值中

  D.在计算净增值时,需要扣除固定资本消耗

  E.在每一时期,按照该货物磨损状况所计算的转移价值称为折旧

  [答案]ABDE

  [解析]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

它可以在生产中连续或反复使用,其价值是在较长的时期内(一年以上)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在每一时期,按照固定资产磨损状况所计算的转移价值称为固定资本消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折旧。

  4.在下列服务业中,采用在核算期内所投入的成本来计算总产出的行业是()。

  A.金融业B.教育

  C.文化、体育和娱乐业D.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E.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答案]BCE

  [解析]AD两项属于营利性服务部门,采用按实现的营业收入来计算总产出;BCE三项属于非营利性部门,采用所投入的成本来计算总产出。

  5.在收入初次分配统计中,财产收入分配的内容包括()。

  A.因资金借贷产生的利息B.因股票投资产生的红利

  C.因土地出租产生的租金D.因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产生的使用费

  E.因出售财产而获得的收入

  [答案]ABCD

  [解析]E项只是不同资产形式之间的转化,不涉及收入的增加。

  6.机构单位按其性质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划分为以下机构部门()。

  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企业部门

  C.产业部门D.政府部门

  E.住户部门

  [答案]ABDE

  [解析]同类机构单位构成机构部门。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划分为四个大的机构部门,即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

由非常住单位组成的国外部门也视同为机构部门。

  7.某产品从工厂出厂为每件50元,加上商业毛利后按每件55元出售给消费者,这时的商品价格按其种类属于()。

  A.生产者价格B.购买者价格C.出厂价格D.批发价格

  E.零售价格

  [答案]BE

  [解析]50元属于生产者价格(出厂价格);55元是消费者获得某产品所支付的价格,同时也是对消费者出售消费品的价格,故属于购买者价格、零售价格。

  8.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成包括()。

  A.基本核算表B.国民经济账户C.附属表D.资产负债表

  E.资金流量表

  [答案]ABC

  9.产品是生产活动的成果,根据产品的形态,可将产品分为()。

  A.中间产品B.最终产品C.货物D.服务

  E.最初产品

  [答案]CD

  [解析]AB两项是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质划分的;CD两项是根据产品的形态划分的。

  10.产业活动单位必备的条件有()。

  A.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B.地点的唯一性

  C.生产活动单一

  D.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

  E.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答案]BCD

  [解析]AE两项,属于法人单位的必备条件。

  11.资本形成总额主要包括()。

  A.存款余额变化B.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C.存货增加D.固定资产折旧

  E.其他非生产资料购买

  [答案]BC

  [解析]资本形成总额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12.下列选项中属于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有()。

  A.某养殖场新近购进种牛的支出

  B.某林业企业新增经济林木价值

  C.某软件公司新开发的计算机软件获得减处置的净额

  D.矿藏勘探获得减处置的净额

  E.某制造业企业用于机器设备的大修理支出

  [答案]CDE

  [解析]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

AB两项属于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13.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使用单缩法的产业部门为()。

  A.工业B.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C.农林牧渔业D.金融业

  E.房地产业

  [答案]ADE

  [解析]不变价的生产核算方法基本上有三种:

基年价格估价法、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物量指数外推法。

其中,缩减法又分为双缩法和单缩法;物量指数外推法也分为双外推法和单外推法。

目前我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农林牧渔业采用的是双缩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用的是单外推法,其他行业都是单缩法。

  14.汇率法相对于购买力平价法的优点有()。

  A.计算简单

  B.成本低和时效性强

  C.较好地反映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的差异

  D.结果能尽如人意

  E.汇率水平及其变动不受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影响

  [答案]AB

  [解析]汇率法相对于购买力平价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成本低和时效性强;缺点是汇率水平及其变动要受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影响,不能很好地反映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差异,比较结果不能尽如人意。

  15.资金流量表的编制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这两个部分分别为()。

  A.实物交易部分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部分

  C.经常转移部分D.金融交易部分

  E.净金融投资形成部分

  [答案]AD

  [解析]资金流量表分为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两大部分,分别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编制。

  三、判断题

  1.海关统计的货物进口额是按离岸价格计算的。

()

  [答案]B

  [解析]海关统计的货物进口额是按到岸价格计算的。

  2.国际收支统计的范围,只包括以货币支付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和对外资本往来,不包括无偿国际援助、易货贸易等不发生货币收支的活动。

()

  [答案]B

  [解析]国际收支是指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因进行经济交易所发生的全部收支。

  3.当期生产的被用于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和出口的产品就是最终产品。

()

  [答案]B

  [解析]当期生产的被用于最终消费、积累和出口的产品,就是所谓最终产品。

  4.在销售总额统计中,国内商品销售按实际销售价格计价,出口商品则按到岸价格计价。

()

  [答案]B

  [解析]在销售总额统计中,出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价。

  5.衡量一个单位是否具有常住性,是按该单位的财产所有权是否属于所在国来确定的。

()

  [答案]B

  [解析]确定各经济单位常住性所依据的标准不是各单位的财产所有关系,而是该单位所处的位置以及与该国经济的密切程度。

  6.初次分配是指增加值分配,不包括财产收入分配。

()

  [答案]B

  [解析]初次分配总收入是指生产活动形成的收入在参与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及政府之间的分配。

也就是针对各生产单位当期生产活动形成的原始收入的分配,所以收入初次分配包括增加值分配和财产收入分配。

  7.判断一项资产是否属于固定资产,一是看它的耐用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二是看它的单位价值是否在规定标准以上。

()

  [答案]A

  8.国民经济生产统计中,中间产品是指在生产企业尚未最终完成生产过程的半成品、在制品。

()

  [答案]B

  [解析]中间产品是指在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然后又在另一个生产过程中被完全消耗掉或形态被改变的产品。

  9.国民经济统计中对固定资产和存货的估价,都取自企业会计的历史成本价格。

()

  [答案]B

  [解析]固定资产一般用“永续盘存法”进行重置估价;存货、其他非金融资产按现期市场价格估价,或按预计未来收益的净现值估价。

  10.国民经济统计中的机构单位是指能够独立拥有资产、承担负债、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

()

  [答案]A

  11.经济统计中的生产是指经济生产,是在机构单位的控制和负责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作为投入,生产货物或服务的一项活动。

()

  [答案]A

  12.流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存量是指某一时期发生的量。

()

  [答案]B

  [解析]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发生的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

  13.总产出是指一国当期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

  [答案]B

  [解析]总产出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

  14.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

  [答案]A

  15.计算增加值时,既要扣除中间消耗价值又要扣除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

  [答案]B

  [解析]增加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通常,计算增加值时只扣除中间消耗价值,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这样得到的增加值叫做总增加值或毛增加值;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所得结果就是净增加值。

现实中应用较多的增加值概念是总增加值。

  四、综合应用题

  

(一)以下是2000年全国资金流量表的部分资料,请根据这些资料对反映该年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重要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表中资料计算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生产法B.收入法

  C.支出法D.各部门增加值相加

  [答案]ACD

  [解析]已知各部门的增加值,故可采用生产法,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增加值;已知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故可采用支出法,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各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和各部门营业盈余未知,故不能采用收入法。

  2.按照以上选定方法计算的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

  A.89468亿元B.89357亿元C.84877亿元D.87117亿元

  [答案]AB

  [解析]用上面选定的两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增加值

  =50663.2133+8605+28067

  =89468(亿元)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11706+42911)-(24316+117+3164-4903)+2240

  =89357(亿元)

  3.2000年总储蓄数额最大的部门是()。

  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

  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

  [答案]D

  [解析]由表3-4可得,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储蓄额为:

  初次分配总收入=增加值-支付的劳动者报酬+收到的劳动者报酬-支付的生产税净额+收到的生产税净额-支付的财产收入+收到的财产收入

  =50663+2035-(18127+12196+6335)

  =16040(亿元)

  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

  =16040+170-2842

  =13368(亿元)

  总储蓄=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支出=13368-0=13368(亿元)

  同理可得,金融机构部门的总储蓄=537亿元,政府部门的总储蓄=56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