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与烘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9725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6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渲染与烘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渲染与烘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渲染与烘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渲染与烘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渲染与烘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渲染与烘托.docx

《渲染与烘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渲染与烘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渲染与烘托.docx

渲染与烘托

渲染与烘托

在古典诗歌表现技巧鉴赏中,许多同学对渲染和烘托弄得不是很清楚,做题过程中遇到此类题目,常举棋不定,似乎渲染也可以,烘托也可以。

出现这种摇摆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它们的表现形式理解不透。

下面对这两种貌似相近的表现手法作一比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渲染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即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的阴阳向背,以增强艺术效果。

用在诗中则是对环境、景物或人的作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的某种本质和特征。

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的后四句用的就是渲染的表现手法。

“鱼戏莲叶间”的情景如何?

通过这四句诗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场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的展示在读者面前。

烘托(也有叫衬托的)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以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它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烘托可以用人烘托人,如《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作者的本意是要表现罗敷的美貌,但又没有正面写她如何美,而是通过过路人、耕、锄者被她的美貌吸引而行为为之迟,年轻人见之搔首弄姿的描写,写出了罗敷美丽的程度。

烘托也可以是用物烘托物,如白居易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者的本意在写夜雪之大,大到什么程度?

没有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衾枕冷”、“窗户明”、“折竹声”的感觉、视觉、听觉等侧面描写来烘托雪之大的。

烘托也可以是用物烘托人,如白居易《琵琶行》: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女弹奏完乐曲,音乐美妙动听,引人入胜,作者不是直接写音乐的余音袅袅,而是通过写周围船上的悄无声息,人们沉浸其中尚未走出音乐的境界,江面寂静,月白风清,从侧面进行烘托的。

由上述比较可见,渲染与烘托的最大区别在于,渲染是从正面进行的描写,烘托是从侧面进行的描写。

同一事物,既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全看作者的调度使用了。

渲染:

本义指国画的一种画法。

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用在文章中是比喻夸大的形容。

烘托是从侧面说的,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

渲染是从正面说的,通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衬托可以从正面说,也可从反面说。

  例1: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鲁迅《药》)

这里用了烘托的表现手法。

用月、太阳、天空、火柴、灯盏、光亮等,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凉。

 例2:

夜风吹来,白色的帐幔微微晃动,烛光摇曳,冰棺微响。

儿子和侄儿们都戴着孝布,横七竖八地睡在灵前的草地上。

二弟离三弟的遗体最近,他俩几乎是头挨着头,只是中间隔了一层冰棺而已。

我给二弟和孩子们一个个盖好被子,又换上两支新烛和三根火香,扶着冰棺,借着电灯的光亮,目不转睛地端祥着三弟的遗容,看一会,泣一阵,再看一会,再泣一阵,直到月落星稀,东边露出鱼肚白色。

《我和我的三弟》

这这里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

通过灵堂的气氛描写,表达了“我”痛失三弟后的悲伤心情。

例3:

路旁的野草在淫雨的纵容下恣意地疯长;田野里的庄稼因无人呵护而东倒西歪;路边的柳树低垂着头,青翠的叶子似乎已无力承载那太多的雨水,只能懒洋洋的让雨水顺着自己的叶沟汇向叶尖,然后一滴一滴地再往下滴。

树下是一滩一滩的污水,泥沼里躺着凋谢的花。

我打着雨伞,漫无目的地走在青硬的水泥大道上,心中一片荒芜……”《仲夏的雨》

这里用了渲染的表现手法。

通过铺排和夸张式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我”在夏雨中不佳的心境。

在很多时候,渲染和烘托、衬托是合在一起使用的。

它们的区别在于:

烘托用的是侧面描写,写的是一类事物;衬托可正可侧,写的是两类事物,而渲染,则有铺排和夸张的迹像。

写后感言:

本文仅代表个人意见,切勿以此定论。

欢迎博友们参与讨论:

怎样才能把这个问题更深入浅出地给中学生们讲清楚,且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规律地记住呢?

                        写于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夜

 烘托,本义指中国画的一种画法。

用在文章里是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简言之,就是侧面描写。

正如清代刘熙在《艺概》中所说: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如: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如: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如: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观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如: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

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以上或写物而不见物,或写人而不见人,都用的是侧面描写,所以,也叫烘托。

   有的文章通篇都用侧面描写,如电影《五朵金花》,故事的整个线索都是在寻找“金花”,到最后才让人悟到,山里处处是金花。

我曾写《新来的班主任》一文,按照“我”的寻找线索,也是终不见人,却把主人公的典型事例写了一件又一件,用的也是这种技巧。

冰心《小橘灯》中对王春林的描写,更是写人而不见人的烘托技巧。

 烘托与衬托的区别是:

 1.烘托是侧面描写;衬托有正衬和反衬。

衬托中的正衬也就是烘托中的陪衬。

 2.烘托写的是一类事物;衬托写的是两类事物。

 3.烘托写得细,体现了“烘”的“慢”劲。

衬托写得少,体现了“衬”的辅助功能。

 如: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是烘托。

 如: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尽初冬┅┅”是衬托。

写后感言:

本文仅为自己的一孔之见,欢迎博友们参与讨论:

怎样才能在不超课标的情况下,更浅显易懂地把这个问题给学生们讲清楚呢?

                       写于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烘托、衬托、映衬、渲染的区别

 

   近来下乡,常听教师在课堂上提到烘托、衬托、映衬和渲染四词,但能讲清其概念者,可谓聊聊,能讲清其区别者,几乎没有。

于是出现了许多“师不明则弟子拙”的现象:

做题时同是一段景物描写,答其在文中作用,有的是烘托,有的是衬托,有的是映衬,有的是渲染,乱七八糟,极不规范。

 后来,我用最浅显的方式试着给学生讲了几次,居然有点不小的收获。

 于是,欣然以记。

 1.烘托、衬托、映衬、渲染都是文章的表现手法。

不过,不少权威的《现代汉语》又称映衬为修辞手法。

这并不矛盾,修辞手法是表现手法中的一种。

用在句子里面是修辞手法,用在段落或篇章里面是表现手法。

初中生答修辞手法,一般不答映衬,正像一般不答顶真、回环、互文等修辞手法一样,因为按照课标规定,它们均不属于常用的和初中生应掌握的修辞手法。

 2.烘托,本义指中国画的一种画法。

用在文章里是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正如清代刘熙在《艺概》中所说: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简言之,就是侧面描写。

 3.衬托:

用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另一事物。

可从正面写,也可从反面写,从正面写的叫正衬,从反面写的叫反衬。

 4.烘托写的是一类事物,衬托写的是两类事物。

烘衬写得细,衬托写得略。

 5.映衬和衬托,其实就是一回事。

都是为了突出某类事物,用另类事物来作陪衬。

 6.渲染是从正面说的,通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较之于烘托与衬托,渲染有铺排、夸张之迹象。

                                (具体佐证将在另文中进行解说)

                                  写于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一日夜

闲说“对比”的句法与章法

下午听了两节课,第三节与教师座谈。

某教师问:

“你说比兴是表现手法,不能说是修辞手法,那么‘对比’呢?

我说,对比的用法有三:

一、若用在篇章里,是表现手法。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在结构上很明显地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进行对比,进而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快乐的心理。

于是,我们说,本文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二、若用在句子里,是修辞手法。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是苍蝇”等,于是,我们说,本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三、若用在议论文里,是论证方法。

有不少议论文,常常先从正面论述,然后再从反面论述,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鱼,我所欲也》中均有实例: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那么,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关系是什么呢?

教师又问。

修辞手法是句法,表现手法是章法,前者小,后者大,表现手法中包含着修辞手法,但不能说表现手法就是修辞手法。

“能不能说论证方法也是表现手法呢?

”教师又说。

因为文体不同,我们不能说对比论证方法就是表现手法,但如果一定要说的话,也只能说,对比的论证方法是议论文的一种表现手法。

教师又问:

“那么对偶和对比有什么联系呢?

我说:

“有些用对比修辞的句子也用了对偶的修辞,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句就是既用了对比,也用了对偶,对比讲究的是内容,对偶讲究的是句式。

如果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的话,我们便说运用了对偶和对比两种修辞手法,这叫做同一个句子中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只是根据意思,二者有主次之分罢了。

但让学生答题时,是要把两种修辞都得答全的。

教师点头。

“但反过来说,一个句子究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要根据具体语境而定的。

比喻和拟人常常结合着进行使用,如‘春天像小姑娘,领着我们朝前去……’其间既有比喻,又有拟人,因为该句中有明显的‘像’作喻词,所以说,它更多的成分是比喻。

”但也有人把这类句子叫“比拟。

之后,我又给教师讲了比喻和象征的区别,不外乎也是一个是句法中的修辞手法,一个是章法中的表现手法。

当然,象征离不开比喻,但比喻绝不是象征。

放学的铃声响了,同事们都在等着我坐车回家。

于是,在教师们诚恳而惋惜的挽留之下,我把笑意留在了他们的脸上,弥散在柔和的夕阳里。

记于二0一一年三月上旬某夜

课后说“比兴”

 某教师在讲刘禹锡的《陋室铭》时,说“本文运用了‘比兴’的修辞手法。

”并且引用贺敬之《回延安》中“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来佐证“比兴”的用法。

 我不觉诧异起来:

在我所学过的所有《现代汉语》版本中,“比兴”均不在修辞之列,它属于表现手法。

 为了不给学生在概念上造成混淆,又因为该教师是我非常熟悉的青年教师,更因为我平时养成的严谨性格,我不忍心让这位教师把这种错误长期地错误下去。

 课后,我把他叫到了我的身边,十分诚恳地说:

“‘比兴’不是修辞手法,而是表现手法。

 青年教师的脸有点发红,他迅速地走到堂桌前,拿来了原本就翻着的《教学参考》说:

“参考上说是本文运用了比兴的修辞手法。

 我笑笑:

“参考上也是会出现错误的,‘比兴’源于《诗经》六义,即‘风、雅、颂’和‘赋、比、兴’,‘赋,赋陈其事而直言也。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叙述;‘比,以彼物而比此物也。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托物言志”。

 教师仍有困惑,我又说:

“修辞是句法,表现手法是章法,表现手法大,修辞手法小,表现手法中包括修辞手法,但不能说表现手法就是修辞手法。

‘比兴’是章法,离不开修辞手法中的‘比喻’,也就是‘比兴’中的‘托物’,但要在比喻(托物)的基础上进行‘言志’”,所‘言志’的内容就是‘兴’了。

 教师同意了我的观点,但事后我还是久久地不能忘记。

 语文教学无论怎样变改,教师在课堂上把握知识的准确性则是永恒的。

但也不知是在什么时候,教育上刮起了一种紧张“风暴”,教师觉得很苦,语文教师也常喊忙碌,当领导的要让教师真正地坐下来认真读书、钻研知识,否则,语文教师的“忙”就真的会变“味”的。

对比与先抑后扬的区别

(2009-10-1820:

27:

41)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某教师在网上向我提出“对比与先抑后扬的区别”,我深敬该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和钻研问题的精神,同时也惊异于我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呢?

后因太忙,终未回复,然忙中常思,很难放下,问及多人,均言好答。

答而能真正让我颔首者,却又聊聊。

要么是失于偏颇,要么是不能概全。

又查多种资料而无稽,故只能以自己多年来阅读和写作的体验成此文稿,希望能引起争议。

 

对比与先抑后扬的区别

对比和先抑后扬都是写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既有明显区别,也有一定联系。

一、先说区别:

1、情感体验不同。

对比表现的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作者的情感体验是不可改变的。

如,我写的《新风》一文,先写了一个品德高尚的卖药姑娘,“我”为之感动;接着插叙了记忆中的一个不好的卖药姑娘,“我”为之愤恨。

这样的“感动”与“愤恨”在文章中是不会改变的。

而先抑后扬表现的是事物的前后面,作者的情感体验是变化的。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要写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开篇先写它的生长环境——黄土高原的“单调”,使人恹恹欲睡,这是抑。

突然看到挺拔的白杨,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是扬。

杨朔的《荔枝蜜》先写自己不喜爱蜜蜂到后来赞美蜜蜂。

作者的情感体验随着材料的推进而改变了。

2、表现形式不同。

对比不仅是文章选材和结构上的表现手法,也是句子的修辞手法,它在文章中的布局是灵活的。

而先抑后扬只是针对文章选材和结构方面的表现手法,章法比较固定,且和修辞无关。

3.表现目的不同。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和比较,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先抑后扬的“抑”是为了“扬”,“抑”少“扬”多,“扬”能压“抑”。

4、结构方法不同。

对比既可以用于句子中,又可以用于段落和篇章中,在构思上既可先写好的,后写坏的,又可先写坏的,后写好的;既可用顺叙对比,也可用插叙对比,详略随意,尽随文章需要而为之。

而先抑后扬只能是先写坏的,后写好的,且得以“抑”衬“扬”,注重给读者一种否定前者和肯定后者的情感效果。

二、再说联系:

1.同为写作方法或表现手法。

无论是对比或先抑后扬或修辞手法,它们都属于表现手法的范畴,而表现手法又属于写作方法的范畴,所以,对比和先抑后扬都既可称其为表现手法,又可称其为写作方法。

2.先抑后扬中确有对比。

先写坏的,后写好的,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先抑后扬似乎也能且确有不少人称其为对比。

比如,《战国策》中有一段“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

然后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

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这篇文章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呢?

我认为不能这样说,因为本文的前“抑”是为后“扬”服务的,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前“抑”的内容是冯暖有意做作的,是对孟尝君用人诚意的有意考验,这样就增强了后面“扬”的效果。

于是,对于这类文章写作方法的归纳,我认为应该这样说:

“本文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使人物形象在鲜明的对比中显得更加突出”。

三、最后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不妨再归纳一下:

在平时的的阅读训练或写作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或使教师自己把对比和先抑后扬区别清楚,可以按以下的步骤进行操作:

一看情感渗透;二看表现形式;三看表现目的;四看结构方法。

若遇到二者确有明显交叉的文章,不妨用主宾的语言去说,但先抑后扬之“主”中确有对比之“宾”,而对比之“主”中是没有先抑后扬之“宾”之说的。

二00九年十月十八日于家

“记叙”和“叙述”的区别

“记叙”就是记载、记录和叙述,从字面上讲,就是有记有叙,比较详细。

而“叙述”则比较简略,叙述分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两种,概括叙述就是用简短而精炼的语言对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作个必要的交代和说明

具体叙述就是对所要写的人物、事件、景物发展变化做生动、细致的叙述。

具体叙述往往用于作文的主要内容上。

如:

“每当我看到天空中飞翔的鸽子,听到“嗡——”的鸽哨声时,便不禁站住仰头看上一会儿,顿时,一阵酸楚涌上心头,使我想起了我那一群可爱的鸽子,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养鸽子。

”就是概括叙述。

而下面写养鸽的过程则要用具体叙述了。

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记叙

“借物喻人”、“融情于景”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借物喻人”中的物与人有相似点,写物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人的某一性格特征。

如杨朔的《荔枝蜜》中蜜蜂的品质和劳动人民的品质就有相似之处,“多可爱的小生灵啊!

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这和在田里插秧的劳动人民的品质是极像似的。

“融情于景”的直观对象是“景”,“融情于景”通常写一系列景物内容,“融情于景”中景物,情绪化明显,主要传递作者的情绪与感情,

“托物言志”的直观对象是“物”;“托物言志”一般抓一个重点领起全篇,如“海燕”、“落花生”“焟烛”;“托物言志”中的事物,人格化明显,主要表现作者的感情与哲理。

托物言志第一要着就是要努力描绘出事物所具有的外部特征,为展开联想做准备。

当然,“物”的外部特征可能很多,在描绘它们时,只能选择那些对言志有用的特征,绝不能不分主次。

同时,在自然界,“景”或“物”的自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景物被写入了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了生命,并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要揭示“物”、“志”的相通点,就要选好“形”与“神”的“结合点”。

《白杨礼赞》,“物”——白杨具有坚强、挺拔的特点,“志”是抗日军民坚强、朴质,不屈不挠的精神。

托物言志,用笔大多在“物”,描绘外部特点不难,关键是要由此写出内部特征,只有写出物的内部特征,才能突显出“志”。

“融情于景”也好,“托物言志”也好,都是含蓄抒情

但是,作者在具体处理的时候,有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把所要说的心声倾吐出来,所以又转向了直抒胸臆。

也就是说,“融情于景”实际上也有“写景论情”的时候;“托物言志”也必须经过“托物寓志”的过程。

一般先“融”情于景与托物“寓”志,后写景“论”情与托物“言”志。

有人将托物言志又看成象征手法,说托物言志就是借物喻人,就是象征,它们是同一个东西在不同层面的不同显现。

这是有道理的。

托物言志的思维基础是相似联想。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这原本是个过去已探讨过的问题,其区分点有三:

1、象征和比喻常常结合而用,即象征中必有比喻,而比喻中不一定有象征。

2、象征表现在篇章和段落中,而比喻表现在句子里。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而比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法。

3、象征讲究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神似”,而比喻只讲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

今有市里所出的初三“二练”模拟卷子,又涉及此知识点,全县教师争议颇多,故以重查资料而证之:

  请看下列句子:

(1)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2)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

(1)中毛泽东同志运用了暗喻这一形式,说明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这里用大家熟悉的“万里长征”和“第一步”来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民主革命胜利后的路更长。

抽象的道理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说明,读者一目了然。

例(3)是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都出现的例子。

“月光”月光“是本体,”“流水”是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如”是比喻词。

(2)中的“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它是通过海燕这一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例(4)中是直接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可见,比喻和象征是不同的。

它们表现在:

一、     两者的表现不同:

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

二、     两者介绍的对象不同:

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

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的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具体事物、具体人。

三、     两者的格式不同:

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借喻除外)一般有比喻词。

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连接。

而象征中连接象征体和本体的,通常是句子和段落。

它主要是连接用复句或几段话的文字来点明象征意义的。

四、     两者范围大小不同: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对象是整篇的文章,至少是文章中的一大段话,因此在范围上远远超过了比喻涉及的范围。

比喻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局限于一两个句子中。

渲染和烘托、对比和衬托

一、渲染和烘托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

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如孟浩然《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

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

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

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

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

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二、对比和衬托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

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

如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