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0实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9500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5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0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0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0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0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0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0实验.docx

《最新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0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0实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0实验.docx

最新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0实验

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专题20实验

一、考纲要求内容: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二、试题详解

1.(2012海南卷)

4.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

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  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

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

2.(2012海南卷)9.关于叶绿体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

C.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4种叶绿体色素

D.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不能吸收光能

3.(2012海南卷)21.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答案】B

【解析】本样方法最主要的是进行随机取样,A正确,B错误;根据调查数据取平均数可估算该种群的的种群密度,C正确;根据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样方法,如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D不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所用的方法——样方法,涉及到样方法的取样原则、取样方法的选择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

4.(2012广东)3、分析下表,可推测

溶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斐林试剂

++

甲、乙混合

注:

“+”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酶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5.(2012广东)4、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中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6.(2012天津)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试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B在“探

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度

C在“探究培养液中醇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期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

即可准确绘制醇母菌种群增长曲线

D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

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组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

7.(2012山东)4.某小组进行观

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8.(2012福建)2.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是()

选项

方法与结果

结论或观点

A

观察到植物组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B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C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D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9.(2012江苏)15.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10.(2012江苏)16.下列关于“探究加本系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1.(2012江苏)18.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并增加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B.将DNA丝状物放入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后冷却变蓝

C.常温下菜花匀浆中有些酶类会影响DNA的提取

D.用玻棒缓慢搅拌滤液会导致DNA获得量减少

【答案】C

【解析】DNA溶解度与洗涤剂无关,DNA与二苯胺水浴加热变蓝,不需要冷却;用玻璃棒搅拌,使DNA吸附在玻璃棒上,且DNA量不会减少。

所以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DNA提取和鉴定,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2.(2012江苏)19.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13.(2012北京)5.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

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

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

C.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

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答案】C

【解析】作为植物组织培养,要求非常严格的无菌环境,如果灭菌不彻底,培养过程中存在污染,会造成培养的幼苗生长缓慢甚至培育失败。

原理有以下几种:

(1)与幼苗竞争培养基中的营养,而因为细菌和真菌生殖比植物快得多,导致植株得不到营养。

(2)寄生于植物体内,利用植物细胞中的原料合成菌类自身的物质,导致幼苗死亡。

(3)已有报道,寄生菌可能导致植物内部的基因改变,当这个基因是对生长必要的基因时,就导致幼苗的死亡。

此外,污染菌的基因可通过某种暂时未知细节的机制转入植物细胞内并表达,从而导致培养失败。

不进行严格灭菌对葡萄酒的制作和臭豆腐的制作影响都不大;选择培养基是根据要培养的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制备的,一般的杂菌在其上面也很难生存,ABD不选。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果酒、果醋、腐乳的制作,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4.(2012安徽)1.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体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

状的线粒体

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15(2012上海卷)18.在观察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永久装片时,某同学在低倍镜下观察到了带有横纹的巨大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上的横纹是基因的所在地

B.若一般体细胞DNA含量为2C,则装片上的唾液腺细胞DNA含量高于2C

C.若视野中有明显的异物,可移动载玻片或转动目镜以判断异物在何处

D.若在视野左侧有一横纹较为清晰的区段,应将载玻片左移使之位于视野中央

16.(2012浙江)31.(12分)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生物制剂W对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具有促进作用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

培养液、正常体细胞、癌细胞、W、胰蛋白酶。

(要求与说明:

答题时不考虑加入W后的体积变化等误差。

提供的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只进行原代培养且培养条件适宜)

(1)实验

思路:

①取培养瓶若干个,分组如下:

_________。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各组样品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各取其中的几个样品,加入____,摇匀,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细胞数。

③重复②若干次。

④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系和细胞数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

17.(2012全国理综大纲)33.(8分)(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5支使观众分别加入pH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

(2)。

18(2012广东)29.(16分)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

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产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酶,查阅相关文献,得知:

1)pH对不同蛋白酶的活力影响有差异。

据图12可知,_________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理由是________。

蛋白酶的活力可用________的量来表示。

(2)该蛋白酶的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兴趣小组分别对酶保护剂浓度、提取液pH进行了探究实验。

结果显示,酶保护剂浓度在0.02-0.06mol/L范围内,酶活力较高;提取液pH在6.0-8.0范围内,酶活力较高。

他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粗酶制剂的美活力,以达到最佳提取效果,还需对酶保护

剂浓度和提取液pH进行优化,并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

请拟定该课题名称,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19.(2012江苏卷)27.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藻类。

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pH对3种藻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1、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和图2分析,3种藻类中pH适应范围最广的是________;在pH为8.0时,3种藻类中利用CO2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

(2)在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pH,其原因是__________。

(3)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

②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__________。

③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个/mL。

20.(2012江苏卷)33.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报告 

喜欢□一般□不喜欢□①材料用具:

“碧芝自制饰品店”拥有丰富的不可替代的异国风采和吸引人的魅力,理由是如此的简单:

世界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饰品文化,将其汇集进行再组合可以无穷繁衍。

乳熟期的温室盆栽,1mmol/L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

选取若干_____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8-2购物环境与消费行为2004年3月20日第二步:

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_____、_____喷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

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到大多数同学都比较注重工艺品的价格,点面氛围及服务。

③结果与分析:

10、如果学校开设一家DIY手工艺制品店,你希望_____实验结果见图1,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进而加快对图2中_____(填字母A~D)物质的利用。

(二)DIY手工艺品的“热卖化”(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

计实验,证明了0.2µmol/L硫酸甲酯吩嗪(PMS)和1mol/LNaHSO3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

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用要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000µmol•m-2•s-1)。

2、Google网站www。

people。

com。

cn

21.(2012福建)26.(28分)回答下列I、Ⅱ题

300-400元1632%

I.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

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因为是连锁店,老板的“野心”是开到便利店那样随处可见。

所以办了积分卡,方便女孩子到任何一家“漂亮女生”购物,以求便宜再便宜。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

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

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

服饰□学习用品□食品□休闲娱乐□小饰品□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一18℃之问。

学习小组假设:

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

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

干酪素化学本质是,可用试剂鉴定。

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底物的试管应置于中以保持恒温。

单位时

间内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

理由是

(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

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的比例,

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22.(2012上海卷)分析有关科学探究

的资料,回答问题。

(10分)

为了探究植物矿质吸收是否与水分吸收同步(即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和水分),特设计如下实验(图24):

通过光照控制大麦叶片的蒸腾作用(水分蒸发忽略不计),然后测定大麦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探究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和水分。

【实验设计】依据

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的实验记录表如表5。

68.表5中,如果实验条件X1代表光照,检测变量Y2代表大麦培养液中的Ca2+浓度,那么X2应为_______,而作为Y1的大麦根系水分吸收(或蒸腾量)可借助于__________测得。

69.表5中的实验数据应按_________方式处理方可初步证实探究假设的成立与否。

A.比较Z1:

Z3和Z2:

z4两个比值B.比较Z1+Z2和Z3+Z4两个加和

C.比较Z1一Z3和Z2一Z4两个差值D.比较Z1×Z2和Z3×Z4两个乘积

70.为了进一步调查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5中的Y3至Yn应为_________。

71.实验条件Xl的光照既有光能因素又有热能因素,为区分两者,增设一实验条件x3___。

A.将II号杯置于晨光或夕照之下B.在II号杯中加装散热搅拌装置

C.在光源与II号杯之间加装滤色玻片D.将II号杯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

72.在本探究中,检测变量Y2的初始浓度(大麦插入前)不宜过高,否则_________。

【探究结论】植物根系以不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和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