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9127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下册)

科目:

数学年级:

六年级教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

(二)

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涉及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的特殊应用。

学生在基本的百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日常生活中和百分数知识非常密切的折扣、成数、税率、利率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提高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具体含义。

2、能够解答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扣、成数、税率、利率问题。

3、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活跃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体验运用迁移规律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2、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掌握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

难点:

能用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内容、课时

内容

课时

折扣

1课时

成数

1课时

税率

1课时

利率

1课时

购物(解决问题)

1课时

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班)级

时间

主备人

马凤莲

学科

数学

课题

折扣

第()课时

三维目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图中理解“折扣”的意义。

2、能运用百分数正确计算打折商品。

过程与方法:

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折扣”的意义,并会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折扣”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互相学习。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个性化调整

 

专题教育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春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

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

(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1、教学折扣的含义,会把折扣改写成百分数。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

①大衣,原价:

1000元,现价:

700元。

②围巾,原价:

100元,现价:

70元。

③铅笔盒,原价:

10元,现价:

④橡皮,原价:

1元,现价:

(3)想一想:

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

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5)讨论,找规律。

(6)归纳,得定义。

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

一般情况下,不把折扣写成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形式,写成分数时,有时会出现小数不便于计算和理解。

(7)练习。

①四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②六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④九二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2.运用折扣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问题

(1):

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

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①分析题意:

打八五折怎么理解?

谁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原价×85%=实际售价

③学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板书:

180×85%=153(元)

答:

买这辆车用了153元。

出示问题

(2):

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2理解题意:

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

②学生试算,独立列式。

3班交流。

第一种算法:

160-160×90%

=160-144

=16(元)

第二种算法:

160×(1-90%)

=160×10%

=16(元)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种算法,知道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0%。

1.算出下面各物品打折后出售的价钱(单位:

元)。

篮球:

原价:

85元打六五折现价()

书包:

原价:

105元打七折现价()

笔记本:

原价:

35元打八八折现价()

2、一种复读机,原价300元,商店打七折销售,打折后可以便宜多少元?

3、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800元的某品牌自行车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几辆车,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辆车售价多少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教材练习二第1—3题

板书设计

折扣

八五折180×85%=153(元)

九折160×(1-90%)=160×10%=16(元)

教学反思

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班)级

时间

主备人

马凤莲

学科

数学

课题

成数

第()课时

三维目

知识与技能:

明确成数的含义。

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

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成数的意义,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把成数转化为百分数后,再根据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互相学习。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个性化调整

 

专题教育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安全教育:

课间活动不要做危险的游戏,观看别人进行体育活动,要注意自己的位置是否安全,避免飞来的篮球、足球等伤及自己。

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要拥挤。

在户外玩耍时,要远离高压输电设备及配电室之类的地方。

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到配电室中去玩。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

例如,报纸上写道:

“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

(学生汇报相关报导)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引入新课:

成数

1.介绍成数的含义,会把成数改写成分数,百分数。

(成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板书:

成数分数百分数

二成十分之二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这里的“三成”表示什么?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这里的两成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运用成数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

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

方法二:

350×(1-25%)350-350×25%

=350×75%=350-350×0.25

=350×0.75=350-87.5

=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认真读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订正。

2、李阿姨家今年的棉花因虫害严重,比去年减产了一成,去年的产量是450千克。

李阿姨家今年的棉花产量是多少千克?

450×(1-10%)=405(千克)

答:

李阿姨家今年的棉花产量是405千克。

3、文化小学有学生1200人,只有一成五的学生没有参加意外事故的保险。

参加了保险的学生有多少人?

1200×(1-15%)=1020(人)

答:

参加了保险的学生有1020人。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讲评,组织订正。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作业设计

完成《同步练习册》第2—3页百分数

(二)中折扣、成数的内容

板书设计

成数

成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方法一:

350×(1-25%)方法二:

350-350×25%

=350×75%=350-350×0.25

=350×0.75=350-87.5

=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

答:

今年用电262.5万千瓦时。

教学反思

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班)级

时间

主备人

马凤莲

学科

数学

课题

税率

第()课时

三维目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及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过程与方法:

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

教学难点:

能正确解答与税率相关的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积极思考、理解含义,发现方法、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个性化调整

 

专题教育

 

一、复习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税法: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宪法为依据,调整国家与社会成员在征纳税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税收秩序,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规范,是国家税务机关及一切纳税单位和个人依法征税的行为规则。

 

口答: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20%表示什么?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

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

30×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这个算式有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30×5%=30×

=1.5(万元)

方法2: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0×5%=30×0.05=1.5(万元)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对个人所得税的理解,教师加以补充。

(2)指名说说“扣除3500元个人免征额”是什么意思?

(3)学生列式解答后组织交流。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3、一个汽车配件厂九月份实现增值额800万元,共缴纳增值税136万元。

此次纳税的税率是多少?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中的6—8题。

板书设计

税率

税率: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

应纳税额: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例3:

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30×5%=1.5(万元)

答:

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教学反思

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班)级

时间

主备人

马凤莲

学科

数学

课题

利率

第()课时

三维目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会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能正确地计算利息。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存款到期时应得的利息及一共可以取回的钱数。

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模拟实践、相互讨论交流学习。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银行储蓄凭证。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个性化调整

 

专题教育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健康教育:

树立正确的营养观,了解食品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了解烟草对健康的危害,树立吸烟有害健康的意识;了解毒品危害的简单知识,远离毒品危害;掌握常见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树立卫生防病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

这样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

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

李华同学有500元压岁钱,她准备把这笔钱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如果两年后从银行全部取出,取回的钱还是500元钱吗?

你能帮她算算到底能取回多少钱吗?

今天,学习了这节课后,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自学讨论例4,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本金: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王奶奶存入的5000元就是本金。

利息: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

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2)阅读教材第11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

把存款凭条画在黑板上,请学生尝试填写。

然后评讲。

(要填写的项目:

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

4.利息的计算。

(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计算方法:

若按照2012年7月的银行利率,如果王奶奶的5000元钱整存整取,两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

学生计算后交流,教师板书:

5000×3.75%×2=375(元)

加上王奶奶存入的本金5000元,到期时她能得到本金和利息,一共5375元。

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方法一:

方法二:

5000×3.75%×2=375(元)5000×(1+3.75%×2)

375+5000=5375(元)=5000×1.075

=5375(元)

答:

到期时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2012年8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5年,年利率为4.75%。

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

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讲评,组织订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什么叫本金?

什么叫利息?

什么叫利率?

如何计算利息?

 

作业设计

完成《同步练习册》第3-5页中的税率、利率的内容。

板书设计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方法一:

方法二:

5000×3.75%×2=375(元)5000×(1+3.75%×2)

375+5000=5375(元)=5000×1.075

=5375(元)

答:

到期时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教学反思

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班)级

时间

主备人

马凤莲

学科

数学

课题

购物(解决问题)

第()课时

三维目

知识与技能:

熟练的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归纳整理,是学生熟练地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体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乐学情感。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

教学难点:

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会比较各种优惠活动中哪种方式更省钱。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个性化调整

 

专题教育

 

一、复习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更多的应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来回忆下之前的内容。

口头列式:

(1)妈妈想买一件原价500元的裙子,五折之后这条裙子多少钱?

(2)爸爸这个月工资由原来的6000元涨了一成五,爸爸现在工资是多少?

(3)爸爸的月工资是6000,扣除3500个人免税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他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4)小云将压岁钱1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4.25%。

到期支取时,小云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这几道题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应用题?

学生交流,汇报。

 

教学例5。

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归纳出解题思路。

教师:

“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引导回答:

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

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解题思路:

(1)在A商场买,直接用总价乘以50%就能算出实际花费。

(2)在B商场买,先看总价中有几个100,230里有两个100,然后从总价里减去2个50元。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板书:

A:

230×50%=115(元)

B:

230-2×50=130(元)

A

4.回顾与反思。

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A商场更省钱,在什么时候两个商场价格差不多呢?

反思:

看起来满100减50元不如打五折实惠。

如果总价能凑成整百多一点就差不多了。

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1.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按“满100元减40元”的方式销售,在B商场打六折销售。

妈妈准备给小丽买一双标价120元的这种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

A商场:

120-40=80(元)

B:

120×60%=72(元)

B商场更省钱。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将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呢?

 

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14页练习二中的11—14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在A商场买应付多少钱?

在B商场买应付多少钱?

30×50%=115(元)230-50×2=130(元)

115<130

答:

选择A商场更省钱。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