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8987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7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练习.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练习.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练习.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练习

第3讲 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

小说形象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所以说,正确把握人物(事物)的品格品行是解答形象类题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这部分常设考点有3个: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重建学校

路 遥

(1)这一天晚上,少安回家后不多功夫,就被父亲有点神秘地叫到院子里,把刘玉升要重建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

(2)“我上了二十块布施。

我品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钱……”孙玉厚咄讷地对儿子说。

(3)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巴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

“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

就是你也不应该出!

(4)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你娃娃不敢这样!

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

咱又不在乎那么两个钱。

万一……”

(5)“万一怎?

”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

“我不会出这钱!

哪里有什么神神鬼鬼!

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

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

(6)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

虎子这半年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

他很想在外面悄悄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

(7)孙少安怀着一种惆怅而激动的情绪,一个人慢慢溜达着。

(8)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

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

(9)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

(10)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

[甲]院子里蒿草长了一人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叽叽喳喳,飞进飞出,那副篮球架已经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这就是当年他上过学的地方!

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这里上过学。

(11)而现在,他的儿子却不得不离开这地方,搬到曾经喂驴拴马的棚圈里去念书了。

这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双水村的耻辱。

(12)“不过,你孙少安大发感慨,可又给双水村做了些什么事?

”有一个声音突然在内心中问他。

孙少安怔了怔,忍不住仰起脸向天空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仅仅在这一刹那间,某种想法便不由地主宰了他的意识,他猛然想:

是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座学校重新建造起来呢?

连神汉刘玉升都有魄力重建庙坪的破庙,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

(13)一种使命感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使他浑身不由滚过了一道激奋的颤栗!

(14)好,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

咱们就唱它个对台戏!

(15)孙少安旋即走出这座颓败的学校院子,转而来到不远处的原二队饲养院。

他蹑手蹑脚来到“教室”窗户前。

窗户是临时垒的,栽几根粗糙的木棍,破麻纸被风吹得哗哗价响。

他透过窗户上的破纸洞,看见姚淑芳老师正领着孩子们读拼音。

里面黑乎乎的,一股牲畜的粪便味直冲鼻子。

他半天才看见虎子背抄着双手,小胸脯挺着在念拼音。

他鼻根一酸……

(16)孙少安拧转身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

他更加迫切地感到,他有责任让孩子们尽快和这个饲养院永远地告别,重新回到更好的环境中去念书。

(17)他直接去找他的朋友金俊武。

俊武听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也很兴奋,立刻表示他将全力支持他办这件大事。

两个人同时还商定,他们也成立一个会,叫“建校委员会”,由少安任会长,俊武任副会长。

少安表示,他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

如果剩余下钱,还可以建立“奖学金”什么的。

(18)当天晚饭后,少安也神秘地把父亲叫到院子里,给他说了他的打算。

(19)玉厚老汉嘴一张,结果连什么也没说出来。

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连敬神的几十块钱都不愿出,却拿这么一大笔钱修田福堂震坏的那个破学校!

(20)出乎少安意料的是,平时勤俭的秀莲却特别痛快地支持他搞这件事。

事情由生病的妻子最后画了“圈”,就算敲定了。

(21)当天夜晚掌灯时分,少安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

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

(22)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

从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直想到了现在。

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

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

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

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

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

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

(23)[乙]月亮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

(24)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

于是,双水村出现了“今古奇观”:

两个民间组织——以孙少安、金俊武为首的“建校会”和以刘玉升、金光亮为首的“建庙会”,叫人哭笑不得的是,许多人竟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五十章,有删改)

精读习惯培养

[先逐段检索加工]

 

要点概括:

少安和父亲因捐款争执。

思考分析:

①父亲动员儿子捐款,让儿子随大流,不惹事,可见父亲胆小怕事。

②“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可见父亲有点迷信思想。

③少安挣了钱却不愿捐钱建庙宇,是小气吝啬吗?

(不是,与下文他捐钱重建学校形成对比,表现他明辨是非)

 

要点概括:

少安习惯地走进破败的老学校。

思考分析:

①“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在情节上有何作用?

(“愿望”是去学校看儿子,这就为下文少安因教室破败而产生重建学校的情节做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惆怅而激动”,可见少安心情复杂,“惆怅”在昨天的事儿,“激动”在去看儿子上学。

③“习惯地”“无法”,写出少安对老学校的感情,为下文捐款建校做铺垫。

 

要点概括:

老学校的破败景象。

思考分析:

校园的破败景象勾起孙少安的回忆和感伤,为下文重建学校进一步做铺垫。

 

要点概括:

少安决定重建老学校。

思考分析:

①本部分主要运用心理描写,着力塑造了少安这位明辨是非、热心为家乡做贡献的新农民形象。

②再写饲养院的破败,少安重建学校的决心更加坚定。

③少安来到教室时的“蹑手蹑脚”与离开教室时的“拧转身急速”这两处细节形成鲜明对比,细腻地刻画出了少安重建学校之心更加坚决、急迫。

 要点概括:

大家都支持少安重建老学校。

思考分析:

①修庙宇不愿随大流,这次却拿出“一万五千元”,对比中,凸显少安明是非,讲奉献。

②听到少安准备拿大笔钱重建学校,父亲虽感吃惊,但并不反对,表现父亲的朴实木讷。

③平时勤俭的秀莲痛快地支持,明大义。

④第(18)段“少安也神秘地”与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有点神秘地”相呼应,结构上更加圆合。

 

要点概括:

少安夜观双水村。

思考分析:

①心理描写,写出少安的幸福感。

②描写双水村夜晚的宁静,表现少安获得家人支持后愉快、宁静的心情,表达他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眷念之情。

 要点概括:

双水村出现了“今古奇观”。

思考分析:

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表明大部分农民缺少自己的主张,采取观望和跟风的态度。

本文通过写孙少安捐款重建学校的故事,刻画了以孙少安为代表的部分先进农民的形象。

这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投资办教育,致力建设新农村,表现出他们明辨是非、依恋故土、热心为家乡做贡献的良好品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玉升和金光亮集资重建庙宇受到双水村不少村民的支持,孙玉厚老汉也捐了二十块,这说明当时农村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农民精神生活空虚。

B.孙玉厚希望少安多捐点钱重建庙宇,想不到被一口回绝了;随后少安提出准备拿出一大笔钱重建小学,玉厚老汉虽然感到吃惊,但并没有表示反对。

C.孙少安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于是他来到儿子读书的地方,看到由饲养院改成的小学简陋破败,决定重建他和弟弟妹妹们读过书的学校。

D.本文以孙少安目睹双水村小学的破旧而捐款重建双水村小学为线索,重点描写孙少安的心理变化,语言朴实动人,富有感染力。

解析:

选A A项,“当时农村封建迷信有所抬头”表述不准确,因为当时农村封建迷信思想一直存在;另外,“农民精神生活空虚”于文无据。

★2.(对点题·形象的塑造手法)本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塑造孙少安这一人物形象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答: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见后面[例一]。

3.(回扣题·环境描写作用)文中画线的甲、乙两处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答:

  

  

  

  

解析:

本题是考查中间文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环境本身、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题表达四方面分析作答。

参考答案:

(1)甲处:

①描写了孙少安儿时读书学校荒芜衰败的景象,(1分)②勾起孙少安的回忆和感伤,(1分)③为下文他决定重建学校做铺垫。

(1分)

(2)乙处:

①描写了双水村夜晚的宁静,(1分)②表现少安获得家人支持后愉快、宁静的心情,(1分)③表达他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眷念之情。

(1分)

题型一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一、什么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理在书中]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多方位的,它凭借各种艺术手段既对人物形象进行直接描写(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等),又对其进行间接描写(如侧面衬托)。

教材典例领悟好

回扣教材

《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是怎样刻画林黛玉这一形象的?

请分析。

标答分析

参考答案:

①写肖像。

写黛玉的风流态度、容貌标致、多愁善感。

②写心理。

初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体现了她寄人篱下、小心谨慎的心理状态。

③写语言。

写黛玉婉拒邢夫人的语言,写有关读书问题的两次回答,表现她聪明识礼,谦恭得体。

④写动作。

写黛玉在王夫人房中吃饭的细节动作,表现她知书达礼,举止得体。

答案解构:

这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题,属于从直接描写的角度设题。

通读文章,抓取描写林黛玉的相关内容,明确所用的描写技巧,如肖像、心理、语言、动作等,再结合文本分析描写技巧的具体使用及其效果。

相关知识掌握牢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都注重细节的描写。

一般来说,细节描写有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环境细节描写等。

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有:

①刻画人物性格、爱好、追求;②深化主题;③推动情节发展;④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⑤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作用阐释

直接描写(正面描写)

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

交代人物,突出特点,展现人物性格品质。

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1)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2)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感情(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借助其他人物对比衬托

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

借助物象衬托

借助环境烘托

二、怎样考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题在书外]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2013·重庆高考)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

请简要分析。

(《枪口下的人格》)

(本题包含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2)(2014·江西高考)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

请简要分析。

(《抻面》)

考查从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题干中往往有“形象”“手法”“技巧”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考查从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题干中往往有“间接”“侧面”等表答题方向的词语。

三、怎样答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学考贯通]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题答题“2步骤”

第一步:

定角度,明考向

看题干要求和文本内容,确定答题是从直接描写的角度还是从间接描写的角度,还是两者兼有。

第二步:

找对应,析效果

从文中找出直接描写或者间接描写对应的内容,对手法及效果作具体分析。

 阅读《重建学校》(原文见本讲“课前自主精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本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塑造孙少安这一人物形象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

 

 

 

 

[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些要点)

第一步:

定角度,明考向

题干中明确提出了“运用什么手法塑造”,意在考查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分析塑造手法。

第二步:

找对应,析效果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语言描写

“我怎能出这号钱哩?

就是你也不应该出!

”“我不会出这钱!

”简洁的语言,看出少安不愿为修庙捐钱的态度。

动作描写

“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找他的朋友金俊武”“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写出了少安对学校建设的关注。

心理描写

“这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双水村的耻辱”“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

”“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

”“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这些心理,写出了少安投资办学的心理过程。

本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着力塑造了孙少安这位为家乡勇于奉献、有思想的新农民形象。

[参考答案] ①本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着力塑造了孙少安这位明辨是非、依恋故土、热心为家乡做贡献的新农民形象。

(3分)②干净利落的语言描写,表明少安不捐修庙钱的坚决态度,如“我不会出这钱”。

(1分)③动作描写凸显少安对学校建设的关注,如走进破败老校、原二队饲养院,找朋友金俊武议事,蹲在山顶环视双水村。

(1分)④心理描写则写出了少安决定投资办学的心理过程,如老学校勾起的回忆、伤感;决心与修庙唱对台戏,“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还有月夜环视双水村想到许多事情等。

(1分)

1.手法找不全或找不准。

对典型的描写文字检索不全,或对检索到的文字加工提炼不准确,就会出现手法找不全或找不准的失误。

如本题,容易遗漏对孙少安的动作描写;也可能会答上不典型的神态描写。

2.只答手法,缺少分析,或分析啰嗦。

再如本题,分析时,很可能出现简单罗列原文描写文字的情况,不是自己的加工成果。

    

题型二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一、什么是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理在书中]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小说阅读中的必考题,这部分常常有两种命题形式:

①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②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在具体命题时,有些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有些考题是概括之后再分析。

回扣教材

根据《祝福》一文中鲁迅对祥林嫂的刻画,总结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

标答分析

参考答案: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安分守己,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劳动生存下去;但在旧社会的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最终为旧社会所吞噬。

答案解构:

本题考查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

题干要求总结的是祥林嫂的形象特征,阅读全文,从对祥林嫂的各种描写、生存环境、情节发展、祥林嫂的身份地位和主题5个角度分析,进行概括总结。

二、怎样考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题在书外]

类型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指定语段概括与分析型

(1)(2016·江苏高考)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会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请简要分析。

(《会明》)

(2)(2015·浙江高考)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捡烂纸的老头》)

(3)(2014·浙江高考)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走眼》)

在具体指定的语句或语段中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形象特点”“心理”“性格”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整体概括与分析型

(1)(2018·全国卷Ⅰ)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赵一曼女士》)

(2)(2018·全国卷Ⅱ)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有声电影》)

(3)(2016·全国卷Ⅱ)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战争》)

(4)(2016·全国卷Ⅲ)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玻璃》)

从全文中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特点”“性格”“品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三、怎样答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学考贯通]

考法一 指定语段人物心理或形象概括分析

准确分析指定语段人物心理或形象的“2步2要”

2步

第一步,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

看看在这一语段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而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第二步,分清描写,抓关键词。

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细读所给文字,要分清是哪类(些)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理清其中的层次,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

2要

一要设身处地地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出了什么?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

是在什么情势下做的?

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

二要充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因为命题者的“题材”都涉及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这一方面。

  

 (2015·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蓑 衣

张 炜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

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遗留在田埂上。

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

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

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

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

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往一边看了看,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

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

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

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

“一变肥,你就浑!

达子蹲下来,说:

“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了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

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

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

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

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

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

“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

”他咕哝着。

“下吧!

”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的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

“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小格的心里一热。

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

“不,不。

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

1984年11月

(选自《张炜中短篇小说年编·采树鳔》,有删改)

请依据画线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的心理活动。

(3分)

[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

 

 

 

[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些要点)

第一步:

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已经明确提到“画线”语句,属于特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题型很明确。

第二步:

定角度,找对应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

①画线语句情境是小格认为达子在看她的笑话下发生的,“小格的心里一热”,说明她心中有所触动。

②上文达子要帮忙翻地,小格“不,不。

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是犹豫后的决定,说明姑娘的自尊心占了上风,她是一个要强的人。

分清描写,抓关键词

①“垂下眼睫”这一动作是“心里一热”后内心自尊挣扎的表现;②关键词“执拗”已经明确了人物的自尊要强。

参考答案:

因达子要帮忙,小格内心有所触动,可是由于自尊要强,犹豫后还是决意自己翻地。

1.不能“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断章取义,理解不准,或分析片面。

如本题,若不结合上文小格认为达子看她笑话的情景,就解读不好“心里一热”包含的“有所触动”的心理变化。

2.抓不准关键词,或不能精准加工提炼性格(或心理等)术语。

如本题,关键词是“执拗”,抓不准它,就难以准确解读人物心理;就是抓住了这一关键词,若不能精准加工提炼为心理方面的术语“自尊要强”,只保留“执拗”,也是不当的,因为这是一个性格术语。

    

考法二 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

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题“4角度”

[特别提示]

人物形象特点与性格特点的区别

性格特点包括人物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

形象特点不仅包括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还包括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2018·全国卷Ⅰ)阅读《赵一曼女士》(原文见P145),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

  

 

 

 

[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些要点)

第一步:

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中有“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等词语,可以知道本题是“人物性格”类题,再从“简要分析”可以判定本题是人物性格概括分析题,把文中正面和侧面写“赵一曼”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的语句找出来概括分析,特别是检索与人物相关的情节和细节,分析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等。

第二步:

定角度,找对应

1.小说中与赵一曼“拔俗的文人气质”相关的情节和细节主要有3处:

(1)喜欢丁香花。

丁香属观赏型花,花型美丽,一般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文人面对美丽的丁香易生伤春之感,故丁香的意象多与美丽、优雅和哀婉有关,如“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

赵一曼喜欢丁香花,说明她应该是个情趣优雅的人。

(2)用深情、甜蜜的语调向护士韩勇义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有趣、欢乐的生活,这种语调是婉约的文人语调。

(3)通过观察、分析,赵一曼发现警士董宪勋可以争取,最终用大义和真情感化了他,感化过程体现了赵一曼细致绵密的文人智慧。

2.小说中与赵一曼“职业军人的冷峻”相关的情节和细节主要有3处:

(1)率领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过着冬夜里“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艰苦生活,被捕以后遭到严刑拷打,始终没有让敌人得到有价值的回答,这些都需要有军人坚强的意志。

(2)再次被捕时,她“淡淡地笑了”,显得冷静、从容、淡定。

(3)被枪杀前,她给儿子写的遗书充满了母爱和反满抗日的民族大义,体现了她面临牺牲时的理智和沉稳。

答题时,分点作答比较合适。

每小点前部分为内容概括,后部分为鉴赏提炼。

例如分析文人气质,概括内容后用相应的词语提炼,如:

情趣不俗、富有情趣;文雅浪漫、文采斐然;智慧过人、聪慧等。

分析军人的冷峻,概括内容后用相应的词语提炼,如:

意志坚定、不屈不挠;从容淡定、临危不惧;理智沉稳、富有理性等。

[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