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程实践报告.docx
《《概论》课程实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论》课程实践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概论》课程实践报告
JIANGSUUNIVERSITY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
关于安徽省宁国市南山办事处千亩村农民收入来源状况调查报告
所属学院:
艺术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1年12月
小组成员
分工情况(详细)
成员一:
林
深入农村获取原始数据,并与农民交流,了解当地农民的收入状况,收入来源情况,润色实践报告提纲,展示成果,交流心得等
1.负责填写时间调查报告提纲初稿
2.进行调查数据分析
3.撰写实践调查报告
4.参与实践调查,拍照记录
5.撰写个人实践调研感想
成员二
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以及对农民所提出的见解加以整理,分析,统计,并构思此次实践报告的基本结构
1.调查问卷的编写
2.背景资料的收集整理
3.调查数据整合汇总
4.参与实践调查,采访村民
5.撰写个人实践调研感想
成员三:
制定此次调研的具体计划,通过多种途径设计较详细的调查问卷和行动方案,并做好详细的活动安排
1.调查问题收集
2.调查数据整合汇总
3.查找相关专业材料
4.撰写个人实践调研感想
说明:
1、独立进行实践调研的同学不必填写此表。
2、合作完成的成员在2—4人(不得超过4人)。
3、合作成员组必须确保所有成员都参加实践活动。
4、合作成员组可以共同交一份实践调研过程及总结,但实践活动感想必须每人一份。
实践调研时间
2011.10.1——2011.10.7
实践调研地点
安徽省宁国市南山办事处千亩村
实践调研对象:
安徽省宁国市南山办事处千亩村农民
实践调研主旨思想: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一直都有“无农不稳”之说。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键问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责任任务。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相对缓慢、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等趋势仍然突出,农民稳定增收困难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近9亿,要想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突破创收,农民已不仅限于纯农业生产操作,而是结合现代化的有机种植与养殖相结合,配合适当的外出务工劳动,才能较有效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关心农村,关注农民,了解农民收入来源情况以及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
于是我们三人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安徽省宁国市千亩村进行调研。
实践调研活动方案设计构思:
选择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居住在安徽省宁国市千亩村的农民。
调查的内容集中于农民收入来源状况问题。
调查方式以调查问卷为主,采访交流调查为辅。
在获取一手的调查数据之后,进行数据的汇总、整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结论的得出以调查数据为依据,辅以调查中各方面收集的资料。
坚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
最后撰写实践报告。
1小组讨论,确定主题,小组分工,制定计划。
2.设计调查问卷,条查表:
交流话题。
3.展开调查工作,分工合作,给村民发放问卷并交流访问。
4.统计数据,对村民的答复进行分析。
5.作出总结,完成报告。
实践调研过程及成果总结:
一、调研背景: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键问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近9亿,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不发展,农民收入会受到严重性的制约,农民收入不能持续提高,势必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要想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突破创收,农民已不仅限于纯农业生产操作,而是结合现代化的有机种植与养殖相结合,配合适当的外出务工劳动,才能较有效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调研基本情况:
千亩村位于宁国市南部,地处城郊结合部,距市区3千米,全村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属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津河贯穿千亩村,与万福村以河分界。
对外联系较为方便。
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
该村下辖20个村民组,现有农户725户,人口2730人,劳动力1650人(其中外出务工1046人,从事农业389人)。
耕地2200余亩,水田1900余亩,旱地300余亩。
千亩村经济基础较好,2006年农业经济收入达144万元,人均收入4600余元,主要来源养殖业、种植业、运输业等。
村集体经济较好,年收入达60万元。
根据千亩村的实际情况,本村定位为以生态养殖推动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导产业的城郊生态型新农村,兼顾发展休闲旅游业(农家乐)。
到2010年,全村鸡鸭年出栏量达150万只,蔬菜基地200亩,优质水稻800亩,苗木基地200亩,沼气池250余口,生态示范户250户,人均收入达7800元。
三、调研时间:
2011年10月1日~2011年10月7日
四、调研方式:
我们深入安徽省宁国市千亩村实地走访,与当地村委接洽,同时采取问卷调查法,深入了解农民收入来源的基本情况。
五、调研过程:
千亩村地处城郊,属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宁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开发区的建设,外出务工人员增加,打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为很多农户提供了就业的问题,农户也可以很好的在家门前上班,一改过去外出务工而不能照顾家庭,出现留守的现象,外出务工人员占总劳动力的60%。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千亩村特色种植与畜禽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现有特色种植专业户7户,水产养殖专业户3户,养禽专业户28户,养猪专业户1户,具有一定的规模,发展势头良好,很多农户加入养殖合作社,并很好的的脱贫致富。
据调查,千亩村农民基本分为四种,分别是纯农户、半公半农户、工人和个体经营户。
其中纯农户(家庭中主要以祖辈为主)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蔬菜的兑换;半工半农户(家庭中主要以父辈为主)主要收入来源靠手艺打工或进入工厂上班,一天8小时可赚70~100元。
该村中年劳动力中工人占有比例为60%~70%,一般工人每年收入2至3.5万;个体经营户主要以养殖产业、农林作物业、还有利用科学种田出售农副产品,他们的收入比一般工人多,另外以承包土地,形成经济合作社,发展规模农业,特色养殖、种植为主的高效农业也是该村的特色产业。
一、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1、以外出务工为主。
由于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宁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开发区的建设,外出务工人员激增,打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特别是长时期农业生产收入低,种植业者所得利润低于社会平均利润,造成外出务工农民不断增加。
农忙时回家务农,农闲时外出务工。
外出务工农民对农村的稳定、农业的发展、农民的致富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2、种植业为辅。
许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外出务工基本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只能从事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2亩,种植粮食收入极为有限,仅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3、特色种植、养殖相结合的新型发展道路。
很大一部分年轻人,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思想解放,头脑灵活,敢拼敢闯,靠打工或其他工作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
在种植业的基础上,他们不再外出务工,而是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主要利用生猪、肉食鸡、蛋鸡、肉食鸭、豚鼠、特色水产产业链长而完整的优势,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大力发展规模养殖。
在当前农村中还有一小部分农户,以经商、办企业或交通运输业等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
二、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千亩村农户发展养殖业的优势:
1、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处城郊、信息畅通,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中津河绕村而过,水资源丰富。
2、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太阳禽业公司初建在千亩村内,五星集团与村相邻,企邻关系良好,对农户规模养殖提供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3、相关扶持政策的促进作用:
政府有关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的奖励政策及办事处相关配套政策的发布,极大提高了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促进了畜禽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近四年千亩村农业发展基本情况统计表:
六、成果总结:
通过问卷调查和与村民谈话还有村委会干部的一些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纯农户扣除生活成本(生活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后,基本无结余,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纯农户大多为老人,由该村村委提供数据表明务农人员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而半工半农户生活水平略高于纯农户,经济主要来源仍为土地,靠打零工增加收入,但很不稳定,维持简单生活,生活水平一般。
还是工人收入较稳定,一个普通工人一年收入2至3万,通过调查数据分析,30人中有18人为务工人员。
综合调查数据以及村委会提供数据,该村60%~70%为工人,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还有个体经营中以高效农业为特色,该村人均口粮地为1.2亩,本地或外地农民均可承包责任田,进行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每亩收入为1万左右,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另外自主创业的农民以承包土地的形式形成经济合作社,发展各种规模农业,养殖业。
七、存在问题
经过我们的调研分析发现一些问题:
一、由于文化水平,资金等原因,农民自身素质较低,农村普遍缺少文化氛围,信息不畅,农民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应变能力不强.劳动力不足。
二、工资是职工经济利益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但却存在工价水平低,合理待遇得不到满足,福利保障不完善的现象。
在受到市场需求大幅变动的情况下,产品订单多时加班加点,无订单或少订单时,往往在家待业,没有稳固保障。
工人们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加班费,这部分占到总收入的四成。
超时加班现象普遍存在。
三、农民应对市场经济的判断能力较弱,村委引导力度不够,未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一些政策未能很好落实,致使农民收支不平衡,负担加重。
四、养殖业规模小,资金缺乏、技术问题和信息不足严重制约着他们做大做强的愿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比重小,龙头企业没有形成群体竞争优势,对农村经济拉动力还比较弱。
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
近几年,粮食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但是种子、化肥、农药、燃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乘机上涨的更快,粮价上涨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收益,被以种子、化肥、农药、燃油为主的农资价格上涨所抵销,农民种粮效益仍然偏低。
中央虽下达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60元的补贴,但是由于物价上涨过快,这些政策显得华而不实。
六、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
农业科技到位率低,生产成本过高,农业本身效益不高问题比较突出,机械化水平低。
八、对分析出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扶持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粮油食品加工、畜禽产品加工、规模养殖等几大支柱产业。
三是组织引导农民向精细农业、精品农业方面发展,向农业产前、产后环节延伸。
二、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农产品主要靠农民家庭生产,由于人多地少,农户的生产规模一般很小,并且很分散,很难大批量直接进入市场,尤其是批发市场。
因此,必须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订单农业,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低成本的各种服务,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提高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三、加强村委会的引导带头作用。
村委会要多开展一些普及科学文化教育的活动,把握好市场信息,及时向农民传达,拓宽农副产品出口渠道;加大对农民的引导力度,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控减农民负担,充分落实惠农政策。
四、多方面改善工价劳资问题的纠纷。
工人应加强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并要求提高自身工作素质,建立工会组织单位,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村委会应向政府,企业提出合理上涨工资的诉求,改善工人基本工资收入收入,确保工人安保待遇。
实践调研活动的感想:
在国庆假期之间对千亩村展开了调查,通过此次对农民收入来源的社会实践,让我感触良多,不仅锻炼、增长了我们的阅历,同时让我体会到了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十年来农村的发展面貌,特别是现代科技技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农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从老师布置完作业后,我以为这次实践调查会很简单,没想到当我们真正开始实践的时候,远远没有我们想想的那么简单。
有的在我们多番的解释下才不情愿地接受我们的调查、有的则持不友好的态度,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有大多数还是很乐意接受我们的调查。
虽然充满艰辛,但是也充满了很多快乐。
通过调查使我获益匪浅。
在这次调查之中使我们对农村以及农民的收入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其中有一些事情对我印象很深,当我们把我们的调查报告拿给一个五六十岁在家务农的大叔时:
“他说他不怎么认识字,让我们念给他听。
”最后我们只能以口头的形式进行了访问。
虽然很快调查结束了,在后来的整理材料中。
常想肯定还有很多像他这样的。
这件事确实令我大吃一惊,近年来中国虽然在教育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有时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年轻一辈的教育水平确实提高了不少,但是年长的一些是识字水平还有待提高。
虽说是调查农民收入来源,但是农民的收入还是与教育分不开的。
教育能开阔农民的视野,获得先进的科学理念。
特别是21世纪中叶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解决农业问题,那么首先就要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尤其十七大的召开,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究新农村建设,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党的重中之重。
那么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变人们的落后意识,传授新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大农村里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的素质。
只有这样才是解决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
在我们的进一步的调查中,虽然当地经济基础比较好,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农村劳动了就业不是太好,一是本地劳动力已经出项了较大剩余,尤其是以生产水稻为主的为主的千亩村河边组,村民们说:
“我们每年就忙那么几阵子,合起来也就连三个月吧。
”二时农民在非农领域就业也不是太好,虽然有几个企业,但是数量少、规模小、吸纳剩余劳动力有限。
在调查中还发现这个地方有很多优势,例如当地的蔬菜基地、生态农业、以及生态养殖。
从千亩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经济的发展当以农业作为根基,牢牢把握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环节,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在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产业布局上下功夫,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以千亩村建设新农村为例,该地书属于宁国市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有极大的的消费市场,可以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居民的收入在所调查的地区中较高。
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一些农民朋友告诉我们他们都是自足经营、品质单一、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也比规模经营低。
还有一位农民朋友说:
有时候在销售的时候互相降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我们因此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
比如说优化产业结构,对中低档蔬菜扩大产业规模、联合万福村以及其他几个村、逐步把本地建成以个小型的蔬菜基地。
同时加强与科技人员的联系,发展高科技蔬菜、反季节蔬菜。
同时蔬菜与生态养殖。
苗木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争取把本地打造成一个宁国市的生态家园示范基地。
特别是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民的投入、把农业列为重中之重,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农民的收入会大幅度提高,在21世纪前二十年到来之际,中国的农村以及农民的收入必将取得更大的变化
附件粘贴:
包括照片、数据汇总表及原始资料、背景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技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