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钢高中高三生物培优教材40.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6768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0 大小:2.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钢高中高三生物培优教材4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济钢高中高三生物培优教材4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济钢高中高三生物培优教材4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济钢高中高三生物培优教材4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济钢高中高三生物培优教材4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钢高中高三生物培优教材40.docx

《济钢高中高三生物培优教材4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钢高中高三生物培优教材40.docx(1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钢高中高三生物培优教材40.docx

济钢高中高三生物培优教材40

 

高三生物培优教程

主编程鹏王英杰

 

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

2017年11月

 

目录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说明(理科生物)-----------------------1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专题汇编------------------------------2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54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Ⅰ)理综生物--------58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Ⅱ)理综生物--------6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Ⅰ)理综生物--------64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Ⅱ)理综生物--------67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Ⅰ)理综生物--------70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Ⅱ)理综生物--------73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Ⅰ)理综生物--------76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Ⅱ)理综生物--------79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Ⅲ)理综生物--------83

近三年(2015-2017)全国卷Ⅰ理科综合生物考点比较--------------------87

2012-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理综生物考查知识点分布表-----------------89

高考理综六大答题技巧---------------------------------------------90

高考生物试题填空题的答题规范-------------------------------------93

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18年复习备考建议---------------------96

 

使用说明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子们参加高考的角逐,有人金榜题名,有人考场失意。

这个全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莘莘学子的命运。

尽管现在的高校录取日益多元化,但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通过高考进入高等院校深造还是最主要的一种途径。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考出理想的高考成绩?

科学备考尤为重要!

本书是针对高中生物科学备考而编写的,全书共分四部分。

第1部分为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全国卷命题)或各自主命题省份的考试院依据高考考试大纲制定的更为具体的考试内容说明。

一般来说,高考《考试说明》将在每年的一月份发放。

对于《考试说明》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将其置之一旁,甚至高考结束之后都不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内容。

而事实上,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考试说明》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本。

首先,《考试说明》是由各学科命题组的老师编写的。

也就是说,这是高考出题人编写的册子。

所有的试题都需要依据这本册子来制定,如果考生能把这本册子上的内容全部吃透,那么考生在高考时就会得心应手。

在阅读和使用《考试说明》时,有以下几点需要大家注意:

①仔细研读。

不仅需要彻底搞清楚高考的考试内容和难度要求,还需要拿出课本,把《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在书上一一找到,查漏补缺、落实到位。

②了解《考试说明》的变与不变。

一般来说,考试说明下发之后,媒体都会请各学科的名师对《考试说明》较前一年的变化进行解读。

2018年的《考试说明》出来后,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了解《考试说明》中存在的变化,也就能洞悉明年高考命题的一些趋势,在复习的时候也将更有侧重。

③认真对待题型示例。

这些题目大都标注了难易程度,可以使同学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其最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避免考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时间都浪费在一些偏题、怪题和超出难度的题目上。

第2部分是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专题汇编。

我们现在用的复习资料是在今年高考前编好的,所以并没有2017年最新的高考题。

此部分是对2017年生物高考题按照专题进行分类,便于大家依据一轮复习进度进行针对训练。

通过做这些高考题,可以了解最新高考试题的命题思想及解题思路,对于大家把握高考方向有所帮助。

第3部分是2012年至2016年全国卷理综生物高考题。

山东近两年理综考试使用全国卷,全国卷的命题思路和山东卷不一样,这造成了很多考生在备考复习中的不适应,也是导致今年分数线低的原因之一。

所以,如何针对全国卷进行备考复习非常重要。

通过对历年全国卷真题的研究和反复练习,我们就会把握全国卷的一些命题特点,掌握应对全国卷的方法,从而拿到更高的分数。

所以,高考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要反复做、举一反三,并通过这些真题辐射各个考点,提高复习效率。

第4部分是近几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考点分布和答题技巧以及备考复习中需注意的问题。

此部分帮助考生理清近五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都考了哪些知识点,便于考生针对高频考点强化复习。

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答题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尽快适应理科综合的考试形式,最大限度地多得分、少失分。

备考复习建议可帮助考生在复习时更有针对性,提高效率,增进复习效果。

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错误或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请大家批评指正,我们将不断完善和提高。

预祝同学们:

2018,金榜题名!

 

程老师

2017年11月23日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考试说明理科

生物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

(1)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概括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要能够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例如,考生不但能够分别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还要知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要求考生能够用生物学术语、图表、图解等表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例如,用文字表述生物学概念、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实验过程,用系谱图表述遗传关系,画出细胞失水后状态的简图等。

(3)在理解能力中高一层次的要求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

题目可能是要求考生对某一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如说明“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等。

例1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人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C

【说明】本题以“DNA双链不能解开”为关键点,考查考生对“DNA的状态”与“DNA复制、RNA转录、细胞周期以及癌细胞增殖等”相关性的理解。

例2下列有关小麦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

B.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

C.根尖表皮细胞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相等

D.各种矿质元素进入根尖表皮细胞需要同一膜载体的协助

【答案】B

【说明】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试题围绕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考查了呼吸作用和跨膜运输的基础知识及其相互联系。

例3拟谷盗是一类危害粮食的昆虫。

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

下表:

环境条件

甲拟谷盗

乙拟谷盗

湿热

100

0

干热

10

90

湿温

86

14

干温

13

87

湿冷

31

69

干冷

0

100

(1)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

(2)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

【答案】

(2)竞争

【说明】本题第

(1)问考查了考生用图表表述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即要求考生用柱形图表述不同实验条件下甲、乙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的变化。

例4在下列哪种条件下栽培番茄,对增产有利?

A.日温15℃、夜温26℃B.昼夜恒温26℃

C.日温26℃、夜温15℃D.昼夜恒温15℃

【答案】C

【说明】本题要求考生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入手,对“环境条件(如温度)与番茄产量的关系”,这一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进而做出判断。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解释:

(1)理解《考试说明》中规定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原理、方法和技能等进行综合的运用(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这一实验原理的应用。

(2)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实验方法和技能,按照要求设计生物学实验来验证生物学事实,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

如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3)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

本项能力要求提到的“科学探究”主要指对结论未知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在这个前提下“做出假设和预期、确认变量、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等。

例如,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人工膜,探究校园不同区域空气中细菌的含量及合适的消毒途径等。

(4)要求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及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对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修改或完善。

如要求考生指出实验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

例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答案】B

【说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一个实验,本题在该实验的基础上,要求考生判断不同实验材料对观察效果的影响,考查考生对该实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例6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做出分析。

(l)材料和用具:

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两组,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物活动测定仪等。

(实验提示:

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给药剂量和仪器操作不作考试要求,室温恒定。

(2)方法与步骤:

(3)结果预测与分析:

【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实验方法对生物学事实进行验证的能力。

题干中给定了实验材料、用具等,要求考生写出完整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并对于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期与分析。

本题答案需要用较多的文字进行表述,也考查了考生规范、准确地进行表述的能力。

例7现有一种由人工膜制成的袋,为检测淀粉和碘能否透过该膜,现提供试剂和用品如下:

铁架台、烧杯和人工膜袋各一个,1%的淀粉溶液、稀碘溶液和棉线。

(1)请用上述试剂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该膜,请用示意图表示(加图注)。

(2)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说明】高考生物科考试中考查探究能力的典型试题通常要求考生对结论未知的问题进行研究。

本题要求考生利用指定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装置,对给定的问题(淀粉和碘能否透过该人工膜)进行探究。

例8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答案】C

【说明】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实验操作顺序非常重要。

本题提供了四种测定酶活力的操作顺序,其中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要求考生根据所学酶特性的相关知识,判断出哪一操作顺序符合题目要求。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解释:

(1)高考试题给出的信息可以蕴涵在文字中,也可以蕴涵在图表中。

这些图表可以是模式图、示意图、装置图、曲线图、数据表格等。

给出的信息中,有些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

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解读题目,准确获得所需信息。

有时还需要考生对数据进行加工或换算。

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解答。

例如,从某种微生物生长曲线获取这种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信息。

(2)当前生命科学发展迅速,并且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愈来愈深刻的影响。

鼓励考生在学好教材中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关注、了解生命科学的突出成就及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利于培养考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待这一能力要求,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命科学的突出成就是指对生命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方法、技术等,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方面的内容;第二,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是指全社会关注的、新闻媒体大量报道的问题,如禽流感;第三,生命科学的突出成就和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热点问题通常作为命题素材,试题考查的仍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且这类试题在试卷中的比例不会很大,不会增加考生的负担。

例9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且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总量如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答案】D

【说明】本题要求考生从直方图提供的不同种群有机物总量的信息,确定出一条食物链,根据食物链推测种群变化的趋势。

例10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

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填“C”、“N”或“O”)。

(3)实验第11d后,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和。

【说明】从题干中获得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第

(2)题和第(3)题的关键。

从“油料作物种子是在黑暗环境中培养的”这一信息,说明该作物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没有受到光照,不会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就不可能是“C”。

从培养的条件是“水(蒸馏水)”这一信息,说明不可能是通过吸收“N”来增加干重。

因此,从逻辑上判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只能选择“O”。

回答第(3)题时,考生从第

(2)题获得的信息可知,在题目给定的条件下,萌发种子不可能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N”(表明植物所需要的矿质元素)来增加干重,由此推断,要想增加萌发种子的干重,提供的条件自然是“光照”和“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N)”。

例11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C

【说明】疯牛病是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朊粒是疯牛病的病原体,其相关知识在中学教材中并没有出现,考生需从题干中提取相关信息,如朊粒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核酸。

再根据所学的蛋白质结构、病毒特点等知识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解释:

要求考生能够应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和观点,在新的情境中解决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与“理解能力”中提到的“知识的运用”相比,这一能力要求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杂性,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

例12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

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_(填“CO2浓度”或“O2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

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说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试题

(2)要求考生能够应用学过的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在题目所给情境中,解决“若要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这一生产上的实际问题。

试题(3)要求考生综合运用植物生理和遗传等相关知识,根据题目给定信息,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引起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关键因素,有助于指导生产实践。

例13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

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

♀黄体:

♂灰体:

♂黄体为1:

1:

1:

1。

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

(要求:

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说明】遗传模式(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显隐性关系)的确定是遗传学研究中的基础问题,也是遗传理论指导遗传育种等生产实践的关键问题。

试题要求考生在分析甲同学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两个独立的实验,确定果蝇灰体与黄体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模式。

本题既考查考生是否准确地掌握了分离规律、伴性遗传等知识,又考查了考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为必修模块1、必修模块2和必修模块3的内容,选考为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内容。

考生在上述两个选修模块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

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数字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三、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例1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的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以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物种进化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D.垂直结构

【答案】C

【说明】本题涉及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中生物的进化、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中种群和群落,主要考查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等方面的知识,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例2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

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

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

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

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

【答案】C

【说明】本题涉及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中细胞的增殖、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中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考查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细胞的有丝分裂、癌细胞的防治、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等方面的知识,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例3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

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C

【说明】本题涉及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中细胞的结构,考查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力。

例4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答案】B

【说明】本题是以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的经典实验为素材设计的,主要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试题涉及的知识内容主要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例5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