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实验(3).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2578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实验(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实验(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实验(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实验(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实验(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实验(3).doc

《社会心理学实验(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实验(3).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实验(3).doc

社会心理学实验三

实验十一团体规定与态度改变

一、原理介绍

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的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每个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与行为准则就是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作为一种准绳,它告诉每一个成员,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

因此,规范也就是对个体在特定场合下的行为的期望。

不同的团体,规范可能不同。

正式的规范往往以文字的形式公告全体成员,阐明各种规章制度,供大家遵守。

有许多规范都是非正式的,流传于团体成员口头上和人们的意识之中。

团体通过许多方法包括讽刺、挖苦、责骂、体罚、排斥,迫使团体成员接受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对每一个成员产生约束力,使其与团体保持一致,服从团体利益,这种约束力叫团体压力。

如果违背这种力量,人就会体验焦虑,就可能被团体所反对或拒绝。

为了能被团体所接纳,成员总要顺从团体压力,在观点和行为上同团体或团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作为正式的团体规范的公约或规定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比个别劝说的效果要好。

心理学家勒温的实验对象是刚生下孩子的产妇。

当她们离开医院回家时,要求她们给孩子喂鱼肝油和橘子汁。

勒温将给孩子喂鱼肝油和橘子汁的要求,用种种不同的方法告诉产妇。

一种方法是医生个别劝导,即医生告诉产妇,为了婴儿的健康,每天应该给自己的孩子喂鱼肝油和橘子汁;另一种方法是强调医院明文规定,产妇回家后必须给孩子吃鱼肝油和橘子汁。

一个月后逐家访问,了解他们照办的情况。

采用第二种方法——即被医院明确规定的产妇回家后必须给孩子吃鱼肝油和橘子汁者全部照办,比第一种方法——即医生个别劝导的效果要好。

二、目的

探讨团体规定与态度改变的关系。

三、仪器材料

印制规定一份,规定中书写:

为了您的牙齿健康,务必饭后漱口。

四、步骤

(一)实验对象:

选择不同学校小学一、二年级的两个班学生。

(二)将必须饭后漱口的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告诉他们。

1、一种方法是班主任在班级开会时说一下饭后要漱口这样有益于大家的牙齿健康,不做格外的强调。

2、另一种方法是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必须饭后漱口,并且强调这是学校的明文规定,日后要做检查。

(三)两个月后逐人调查,了解参加实验学生们照办的情况。

五、结果与整理

1、统计两组被试的反应倾向。

2、整理两组被试对对不同方法给予他们的要求的态度。

六、思考问题

1、比较分析采用不同方法对学生的影响效果。

2、结合其他事例探讨团体规定与态度改变的规律性。

实验十二宣传的度与态度改变

一、原理介绍宣传

社会宣传心理的实验表明,一个人如果一开始就公开表达了和自己团体相对立的观点,即使在团体以后对该问题做出明确结论时,也往往仍然固执地坚持己见,并想方设法维护自己“独立的”观点;相反,要改变团体成员原来隐蔽着的对立观点则容易得多,这在宣传心理学中被称为“合法化效应”。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问题和矛盾已充分暴露,或某种错误思想和观点已广泛传播,造成较大负面影响时,再去进行教育引导,结果是工作陷入被动、难度加大。

所以,在宣传工作中,要加强预见性,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工作做在前面,把工作做细,特别是要把每一位工作对象的思想心理状况摸透,对有可能与集体的决策意见不一致的成员,以非公开的方式,做好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以免他们把自己的不同观点公开表达出去,影响大局,并增加以后工作的难度。

社会宣传心理学认为,持各种不同立场的人对同一条信息会有不同的态度和评价——人们会把和自己立场相距较远的立场评价为相距更远的立场,从而充耳不闻,难以接受,如果“宣传员”一味宣传这种观点,就是自己为自己设置困难和障碍;人们会把和他们的立场相距较近的信息,评价为和自己的观点更为接近,乐于接受。

这分别是宣传心理学中的“对比评定律”和“同化评定律”。

所以在宣传工作中,不能不看对象,在内容上一味“拔高”,搞“假、大、空”。

而必须充分研究工作对象的思想心理状况,分出层次,“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工作对象,确定不同的“起点”,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逐步提高。

通过宣传改变人的态度,必须掌握一定的度。

如果宣传言过其实,或强调的太过分,会发生事与愿违的情况。

心理学家琼斯的下述实验结果:

高恐惧组被试改变对抽烟的态度的人数占36.4%;中等程度恐惧组被试改变态度的68.8%。

显然,前者改变态度的人数少于后者。

二、目的

通过被试引起什么程度的恐惧心最能转变他们对抽烟的态度的实验,探讨宣传的度与态度改变的关系。

三、仪器材料

彩色科教片片段1:

介绍一个抽烟厉害的人生了肺癌而接受手术的过程,让被试看到患者被打开了的胸腔中糜烂的肺。

彩色科教片片段2:

同一科教片,将上述镜头剪去,只让被试看到患者肺部X光片及医生的口头介绍。

四、步骤

(一)实验对象:

以抽烟者为被试,并将被试分为两组。

一组是引起高度恐惧组;另一组是引起中等程度恐惧组。

(二)给高度恐惧组被试看彩色科教片片段1;

(三)给中等程度恐惧组被试看彩色科教片片段2;

(四)让被试回答一个问题:

你认为抽烟的危害如何?

五、结果与整理

计算两组被试对抽烟态度改变的数据。

六、思考问题

分析比较两组被试对抽烟态度改变的情况。

实验十三宣传者的威信对转变态度的影响

一、原理介绍

社会心理学认为宣传者本身是否具有威望对被宣传者的影响很大,因而在实施宣传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宣传者的选择。

在宣传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心理学家哈弗兰德的研究认为,宣传者的威信是由两个因素所构成,这两个因素分别是:

专业性与可信度。

专业性一般指专家身份,如宣传者所接受的教育训练、社会地位,职业与年龄等等。

所以这些因素就使扮演宣传者这个角色的人形成一个某一方面专门家的形象,使之在一般听众面前具有专业权威性的特点。

可信度主要和扮演宣传者角色人物的人格特征、外表形态以及在讲话时的信心、态度有密切关系。

与此同时,可信度还与接受宣传的人对宣传者讲话意图的理解有关。

所以,为了提高宣传者的威信,必须注意自己的仪表神情,必须了解听众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宣传的效果。

许多研究进一步揭示出构成宣传威信的三个要素与宣传效果的相互关系,它们分别是:

①宣传态度的可信度,包括公正——不公正、友好——不友好、诚恳——不诚恳;②宣传者的专业性,包括是否经过训练——没有经过训练、有经验——没经验、有技术——没技术、知识丰富——知识贫乏。

③宣传者的表达方式,包括语调坚定——软弱、勇敢——胆怯、主动——被动、精力充沛——疲倦无力。

研究结果认为前二个因素是主要的,后一个因素是次要的,

二、目的

认识宣传者的威信对转变态度的影响。

三、仪器材料

一份内容相同的千字左右的宣传材料,如卫生保健、科学技术等领域与生活相关的宣传材料。

四、步骤

(一)实验对象:

大学生或其他成年人。

(二)将被试分为两个组,由两个宣传者向他们宣讲同样的内容。

(三)施以宣讲前,主试者向两组被试作不同的介绍。

向甲组的被试说,“给你们组宣讲的人是一个很有才华,思维敏捷、知识渊博、学术威望高,很受人们尊敬的人。

”向乙组的被试说:

“你们组的宣讲人,是一个相当普通的人。

(四)让被试回答如下问题:

1、你对所宣讲的内容理解了没有?

2、你相信他们所宣讲的内容吗?

3、你打算按宣讲内容中所提的要求去做吗?

五、结果与整理

1、统计分析两组被试的反应倾向。

2、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

六、思考问题

1、为什么两组被试在态度改变方面会出现差异?

2、两组被试在态度改变方面有什么规律性?

实验十四认知不协调的改变

一、原理介绍

认知不协调理论由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他认为当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

不协调指心理上的不舒适,它使人致力于缓解这不协调。

为了缓解不协调,必须用协调的因素代替不协调的因素。

心理上的不和谐对于一个人构造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有影响和效力的,所以常常要推动人们去重新建构自己对外面世界的看法,去根除心理的搅扰。

那么人们如何来解决这种不协调呢?

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途径:

(1)改变客观事实,事实是人们认知因素形成的基础,也是态度改变的基础。

(2)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比如,“知道吸烟有危害”而“每天还在吸烟”的人,把烟戒掉,两个认知元素便协调起来了。

(3)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自己的行为。

如认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而期终考试时“两门功课不及格”的人,就会改变对自己原先的评价,认知到自己不过是个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生,这样认知也可以达到协调。

(3)引进新的认知元素,同样可以改变不协调的状况。

如为了缓解吸烟问题上出现的认知不协调和心理紧张,可以寻找有关吸烟不会致癌,甚至反而对身体有些益处的事例。

(4)参与活动,改变态度。

参与能增加人们对工作的了解,消除偏见,促进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

感情的转变在人的态度改变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5)了解态度差距,小步子原则改变态度。

逐步提出要求,每一次提出的要求都在可能性接受的范围内,待态度改变并稳定下来后,再进一步要求,逐渐的缩小差距,有利于完全转变态度。

(6)发挥说服的作用,通过信息传播或沟通的方式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费斯汀格主张在说服过程中使用适度的“束缚”方法,即有意制造认知不协调的情境,使其朝另一协调的态度转化。

如在双向沟通中,我们可以使用对方不了解的、与其认知不和谐的信息,以有利于引导到我们所希望的方向上来。

该方法的使用应结合实际,掌握分寸,不可过重,亦不可过轻。

心理学家布莱姆以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做了下述这个有意思的实验,使用的方法和效果亦是如此。

原本孩子们评价说自己是喜欢某种糖果的,但是当他们被强行塞给别的糖果之后,他们的看法改变了,认为原来自己喜欢的糖果不好看或者不好吃了。

本来孩子们预期自己可以选择喜欢的糖果,结果当他们发现实际上并不如此,就会感到自己被加上了一种额外的“束缚”,导致了对本来喜欢的东西也不喜欢了。

二、目的

探讨认知不协调和改变的现象。

三、仪器材料

两种糖果若干。

四、步骤

(一)以中小学生作为被试。

(二)实验者告诉孩子们有两种糖果给他们吃,他们可以在这些糖果中任选其一,并询问孩子们喜欢哪种糖果并确认其人数。

实验者与孩子们说完这些话就走了。

实验者的助手紧随其后走进房间。

(三)这名助手并没有像实验者所说的那样做,他只将那种并非大多数孩子喜欢的糖果发给了每一个孩子,而不是让孩子们自己来挑选糖果。

助手应统计那些认为只被强行塞给一种糖果而没能两者选一而不满的人数。

(四)助手将这一种糖果发给孩子们并让他们品尝后,实验者再次现身,并通过与孩子们的谈话,了解孩子们的态度变化。

谈话时的主要提问有:

1、有多少人喜欢已经品尝到的这种糖果?

2、原本孩子们说自己是喜欢哪种糖果的,有多少人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3、只被强行塞给一种糖果而没能两者选一时的感受如何呢?

五、结果与整理

1、统计孩子们确认喜欢各种糖果的人数。

2、统计只被强行塞给一种糖果而没能两者选一时发生认知不协调的人数?

3、统计分析认为原来自己喜欢的糖果不好看或者不好吃了的人数。

特别注意全体被试原有态度是否改变?

六、思考问题

探讨本实验及生活中的认知不协调现象及其改变的特点和方法。

实验十五从众行为

一、原理介绍

从众是人类由于其社会性而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是指个人在实际存在或想象其存在的团体压力下,产生符合团体要求的行为变化和信念变化。

社会心理学已经证实,人们具有从众心理,当决策者行动时,常常考虑他人的判断和行为,即使知道其他人是一种从众行为,完全理性的人也会参与其中并采取类似的行为。

与从众行为相似的是顺从。

但从众与顺从是不同的,前者自愿放弃自己原来的意见而附合他人,后者虽然附合他人却保留自己原来的意见。

从众效应与团体的大小、团体的内聚力、他人在团体中的地位和特长、个人的自信心、责任感、年龄和性别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