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5281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残联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残联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市残联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市残联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市残联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残联工作总结.docx

《市残联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残联工作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残联工作总结.docx

市残联工作总结

2019年市残联工作总结

市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残联的关心指导下,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历次全会、市委十三次党代会和中央7号、省委12号、市委33号文件精神,以残疾人共建共享小康社会为目标,以解决残疾人困难和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为重点,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突破制约,创新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推进了全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一、五年来的工作情况  

(一)加强社会保障建设,残疾人生活状况逐步改善  

1、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全市各级认真落实残疾人加入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将符合条件的2.2万残疾人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了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城乡重度残疾人免费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538名贫困重度残疾人享受到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的生活补贴。

全市落实了对5792名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重度残疾人,个人缴纳部分由政府按最低额足额代缴,部分县市实现了重度残疾人可提前领取养老金。

深入开展“我和你·心连心”助学活动,从2019年起,对当年考入大中专院校的贫困残疾人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给予资助,目前已资助171名考生走进大学校门。

  

2、残疾人康复保障成效显著。

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纳入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019年、2019年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市城乡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办法(试行)的通知》和《**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为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各级卫生、人口计生部门建立完善了以社区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机制,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认真做好新生儿筛查和特需人群补充叶酸、补典等工作,将残疾出生率控制在5‰以下。

各级安监、交通等部门强化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交通安全和科学救护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残疾的发生。

  

康复服务工程效果显著。

2019年以来,通过开展白内障无障碍市创建工作,全市共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16006例,其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减费、免费手术9200例。

通过实施助听、助行等系列重点康复工程,为420名低视力患者免费配发了助视器,对313名盲人进行了定向行走训练;对448名0-6岁的贫困聋儿进行了免费康复训练,培训聋儿家长400名,同时为747名贫困聋儿配发了助听器,为14名贫困聋儿植入了人工电子耳蜗,并提供康复训练补助。

在机构和社区内,对624名智残儿童、889名肢体残疾人、120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为272名贫困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了假肢,为61名18岁以下的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免费实施了矫治手术,为2260名残疾人免费发放了轮椅,为各类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7820件;为56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基本的药物治疗或重症住院患者的医疗救助。

  

康复服务网络逐步健全。

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市残联、市卫生局联合出台了《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意见》,各级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有了较快发展。

建立了市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通过招商引资,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建立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13个、乡级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38个、村残疾人康复室320个,基本形成了“县为指导、乡为骨干、村为基础、户为依托”的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

德城区、武城县分别荣获“省级残疾人康复示范区”和“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荣誉称号。

  

(二)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残疾人得到全面发展  

1、教育培训工作持续发展。

全市各级残联和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大力实施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和资助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措施,全市已建特殊教育学校13所,在校残疾学生1276人,盲、聋、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率87.6%,考入大中专院校残疾学生97名,入学率100%,技能扶贫招生45名。

实施“扶残助学春雨”行动和“我和你·心连心”助学活动,资助900余名贫困残疾儿童和考入大中专院校的残疾学生完成了学业。

按照政府扶持、残联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全市建成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11处,举办残疾人技能培训班260期,培训残疾人8610人次,提高了残疾人的就业能力。

举办了全市首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荣获全省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张金浩等10名残疾人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

  

2、就业工作积极推进。

全市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和省政府115号令、市政府3号令,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就业促进和就业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和开展共享阳光、五小创业、就业援助月活动等残疾人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努力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形成了多元化的就业格局。

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按比例就业工作的开展,实现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1596人。

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减免税政策和扶助措施,10531名残疾人实现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3182名残疾人实现集中就业。

市残联被授予“全省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3、扶贫工作卓有成效。

各级党委政府将残疾人扶贫纳入政府扶贫规划,加大政策、资金、科技等扶持力度,共帮扶贫困残疾人3.37万名。

开展专项扶贫,落实康复扶贫贷款1780万元,扶持基层贫困残疾人开展了种、养殖和家庭手工业等生产项目,使2108名残疾人脱贫。

深入实施“十百千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兴建残疾人扶贫基地46处,安置855名残疾人就业,扶持带动2019户残疾人家庭增加收入,有20处基地被评为省级优秀基地。

大力实施温馨安居工程,各级共投入资金567万元,为102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

  

4、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列入市委2019年专项督查工作。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鲁发12号和德发33号文件精神,加大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新建或无偿划拨等形式,市及部分县市区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

各级财政不断调整支出结构,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资金投入,确保了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5、文化体育活动日益活跃。

全市充分发挥社会公共文化资源优势,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提高残疾人的参与意识和水平,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每年举办一次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和残疾人文艺汇演,并参加全省汇演和评选,取得较好成绩。

举办了**市首届特奥运动会,在全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了11金6银4铜的良好成绩,在全国比赛中获得4枚银牌4枚铜牌。

残疾人运动员陶振峰参加北京残奥会,实现我市运动员参加奥运会零的突破。

在2019年广州亚残运会上,我市盲人运动员王玉芹获得2枚金牌,**市被省委、省政府先后授予“振兴山东残疾人体育贡献奖”和“2019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突出贡献奖”,市残联两次被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

在市图书馆和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了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

以全国人大代表、夏津县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校长袁敬华事迹改编,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花开有声》在全国公开上映。

  

6、托养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启动“阳光家园计划”,市残联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德残联【2019】26号),全市建立19处残疾人托养中心,628名残疾人得到照料和有效的康复培训服务。

积极开展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为1708名重度残疾人实行居家托养服务。

  

7、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全市各级残联认真贯彻中发7号、鲁发12号文件和全省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会议精神,抓基层、打基础,强班子、带队伍,全市残疾人组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县、乡、村四级残疾人组织网络建立健全。

通过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各级残联顺利换届。

全市133个乡镇(办事处)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了残疾人专职干事,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建设和专职委员配备率达到98%。

打造了“我和你·心连心”扶残助残服务品牌,成立了**市“我和你·心连心”助残志愿者服务队,举行了“**市残疾人十大自强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在社会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有13名同志当选为市、县两级政协委员。

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理论学习、理想宗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得到加强。

通过举办县、乡残联理事长、乡镇专职干事培训班等方式,培训基层残联干部1000余人次,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三)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  

1、残疾人事业社会影响力逐步加大。

全市各级大力宣传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将扶残助残纳入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充分发挥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的作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残联系统信息宣传工作的意见》。

市及各县市区广播电台均开办了残疾人广播专栏节目,在《长河晨刊》开办“我和你·心连心”专版。

“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每年结合一个主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

开展了“牵手残疾人,走进残奥会”短信助残活动、“精彩奥运我看见,文化建设我参与”文化助残活动、“我和你·心连心”旅游助残活动、“爱在瞬间”手机助残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残疾人维权工作成效显著。

认真落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山东省残疾人优惠扶持规定》,市政府出台了《**市残疾人优惠扶持规定》,规定从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康复、教育扶贫、文化生活、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规定了残疾人的各项基本权益和优惠措施。

积极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各级全部建成了残疾人法律援助站,残疾人法律救助和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接受法律援助和服务的残疾人达649人次。

全市各级残联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残疾人联合会信访工作规则》,信访工作“三项制度”等,共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2394人次,处结率达到99%以上,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已换发第二代残疾人证64000余本。

无障碍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区主要干道全部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铺设盲道80余公里,轮椅坡道560处,无障碍设施标志60处,医院、景点、商场等公共场所全部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

完成了33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享受公共服务提供了便利。

  

二、经验与体会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把做好残疾人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落到实处。

市委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列入市委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

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残疾人工作,将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列入201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新时期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多次出席有关残疾人的重大会议和活动,深入基层慰问贫困残疾人。

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方针政策,把残疾人事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促进了残疾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二)各级残工委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是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各级党委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明确残工委成员单位职责。

市和各县市区残工委有效发挥统筹协调和政策集成作用,及时有效地解决了残疾人工作的重大问题。

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完善工作制度,自觉把残疾人工作纳入本部门业务范围,加强联系协调,发挥职能作用,形成了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得到了有效的发挥,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

  

(三)以活动促发展,积极开拓创新,是全面提升残疾人事业社会影响力的活力源泉  

市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各级残工委的组织协调下,各级残联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通过举办各项重大活动,实施各项重点工程,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

成功召开了市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每年都隆重举行“全国助残日”庆祝活动,举行了全市首届十大自强模范评选表彰暨残疾人文艺汇演,举办了全市首届“建高地、亮绝活、争先锋”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和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举办了**市首届特奥运动会,向社会各界充分展示了残疾人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

通过开展白内障无障碍市创建工作、实施“十百千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阳光家园”计划和各项康复系列重点工程,破解了一个个工作难题,使广大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四)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良好社会风尚,使扶残助残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通过不断扩大宣传阵地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人道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全社会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关心、关爱残疾人,更加关注和支持残疾人事业。

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加入到扶残助残的行列。

全市扶残助残活动日益经常化,志愿者助残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建立了志愿者助残服务总队,县市区建立了志愿者助残服务分队,依托全市18个志愿者协会,500多个志愿者服务站,1200余支志愿者队伍,10.2万注册志愿者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

  

五年来,全市残疾人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我市残疾人事业仍然滞后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残疾人事业经费投入等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要真正全面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仍需作不懈努力。

  

三、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打算  

“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题,以“两个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缩小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为目标,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是完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机制。

政策机制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建立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在服务设施建设、无障碍建设、组织建设、康复服务、就业服务、经费投入等方面,制定出台一系列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政策,使残疾人事业发展有足够的政策保障。

  

二是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在做好普惠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特惠工作,降低残疾人加入最低生活保障的门槛,提高最低保障水平。

扩大和提高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对残疾人的保障范围和水平,着重落实低收入残疾人生活补助、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等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的专项社会保障制度。

积极发展残疾人福利、残疾人慈善事业等补充保障,健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三是全面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制定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长远规划,坚持务求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残疾人需求和工作实际,分清轻重缓急,把生活保障和就业、康复、教育、托养、居家服务等残疾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按照轻重缓急,逐步推进。

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优先发展残疾人急需、受益面广、社会效益好的服务项目,不断扩大残疾人服务体系覆盖面,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确保到“十二五”末,残疾人都能得到基本公共服务,文化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参与社会更加广泛,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基本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四是巩固和完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残疾人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扩大残疾人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渠道,加大残疾人工作者培训力度,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