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4682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资料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资料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docx

《中小学资料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资料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资料备战高考历史 大题精做 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docx

中小学资料备战高考历史大题精做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

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

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

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

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

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

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答案】

(1)特点:

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

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

(2)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3)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解析】第

(1)问,“特点”,由材料中的“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再结合不少农作物是我国先民首先培育和栽种的,可以得出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由“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唐宋时期“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等信息,可以得出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由“《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等信息,可以得出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由材料中的“‘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等信息可以得出,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由“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并结合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相关史实可以得出,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是备荒物资。

第(3)问,由材料中大豆推广到美洲,在美国广泛种植和用途得到广泛开发这一具体的事例,以及“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可以想到,物种交流是世界各地文明变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中美都对大豆的种植和用途开发做出了贡献,可以得出物种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名师点睛】这一题以大豆在中国古代的种植与利用、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传播为情境设计,考查了我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的成就以及中国为人类文明交流所做出的贡献,彰显了民族自信,突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意义。

2.(2018年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下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

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

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材料二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

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

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

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

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

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答案】

(1)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2)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3)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2)问,第一小问,紧扣“既脆弱又顽强”,分别从脆弱与顽强两个方面分析,“脆弱”可以从小农经济下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以及自然灾害等角度分析,“顽强”可以从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等角度分析。

第二小问,解答时需要理解“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意思,即经济重心的转移,据此举例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信息及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三中“国家全力倡导、监督”“农为国本”信息可知国家的重视,“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反映了过渡的依赖而难以改革;第二小问,可以结合自然经济的特点、“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抑商政策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名师点晴】本题以农业为核心内容,与三农相关,国家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涉及三农问题,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到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因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需要关注一些长效热点,如三农问题等。

3.(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

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迁徙”。

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

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休止的,食疗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实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高程,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等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答案】

(1)原因:

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

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

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

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

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办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

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由“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可知,当时社会稳定,税收制度进行了变革。

由“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可知,清代农业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耕地面积增加。

第二小问,由“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可知,清朝人口膨胀造成了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

【名师点睛】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1.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向

(1)由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

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和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

(2)北方人民南迁。

由黄河流域迁向长江中下游地区。

如西晋末年北方人民南迁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向江南。

(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

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

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前往越族地区。

(4)华人外流。

我国古代出现的到海外谋生、居住现象,形成华人外流。

如郑和下西洋后形成的南洋潮。

(5)外族内流。

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

2.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

(1)政治因素:

巩固边防、开垦荒地、限制富豪、文明开化等政治需要成为促进移民的因素。

(2)环境因素:

战乱和自然灾害严重频发之地的人民向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之地迁移是历史上的一种常态。

(3)经济因素:

落后生产方式下的人民向拥有先进生产方式的地区迁移。

3.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意义

(1)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有利于边疆的开发和国防的巩固。

(5)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4.(2018年山东枣庄高三模拟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秋战国

公元前338年,苏秦对秦惠王说:

“(秦国)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此所谓天府(关中平原)。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

秦汉时期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 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 三。

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希( 稀),……无积聚而多贫。

在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关中和巴蜀并称“天府之国”,这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期

唐宋时期

唐初曾转东南之粟以供京师;安史之乱后,关中粮食供给,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

南宋学者说:

漕运之利,今称江淮,关河无闻;盐池之利,今称海盐;陆海之利,今称江浙甲于天下,关陕无闻;灌溉之利,今称浙江太湖甲于天下,河渭无闻 。

明清时期

我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进一步拉大。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反映了东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据林文勋《历史上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形成及其原因》等整理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古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不断变动)

春秋战国至秦汉,关中等西部地区开发早,铁器和牛耕的应用,以及水利工程大规模的兴修,农耕经济处于领先地位。

隋朝大运河开凿,政治统一,海上丝绸之路发达,东部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唐代关中粮食供给,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

宋代,江浙甲于天下,关陕没落。

表明东部经济发展很快,西部经济渐趋衰落。

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进一步拉大,江浙成为最富庶的地区。

这些都是全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变动的结果。

示例二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西部

春秋战国时期,关中等西部地区开发早,土地肥沃,铁器和牛耕的应用,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修等等,使关中地区经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秦汉时期,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统治中心都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沟通了中西联系,长安、洛阳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

西部经齐进一步发展起来。

相反,江南地区较为贫瘠。

因此,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西部。

【名师点睛】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1)原因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南方政权的重视;政治中心南移的影响。

(2)历程

就整个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经济重心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步转移的。

我国在封建社会初期及鼎盛时期,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后来长江流域的经济逐步发展,赶上并超过了黄河流域,这一转变的完成时期大致是在两宋时期。

(3)影响

江南开发,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北人口趋向平衡;使江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5.(2018年四川南充高三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市场交流的商品,最初以各地土特产为主,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商品。

……由于不能完全做到自给自足,农户不能生产盐、铁等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就必须依赖市场的供应;同时,封建国家征收货币的制度也促使农民与市场发生关系。

……这种以农民家庭手工业形式出现的商品生产与农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但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不在盈利,而在于纳税和维持生计……不仅商品生产和非商品生产在时间上无法截然分开,生产过程中延长劳动时间和投入的人力资源也可以不计成本。

在个体小农经济中,这种作为农业副业的商品生产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商品生产,实际上只是一种交换价值生产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雷震《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特点简论》

(1)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说明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商品生产“实际上只是一种交换价值生产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材料二王家范认为,在自然经济中,农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是低消费;中小地主也是“节俭型”消费,大部人的消费水平很低。

那么,是谁支撑起城市商业的繁荣?

主要是国家开支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和奢侈性消费,是畸形病态的消费结构,在表面繁荣下,生产者却日益贫困,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怪象……。

中国城市是朝廷控制的政治中心,都市为官僚、皇室提供生活、消费和娱乐,农村只起供养作用……数亿农民的物质产量都被消费了,没有剩余财富转化为资本……这样,商品经济始终未得到充分发展,不能从根本上完成瓦解自然经济的历史使命。

——任世江《商业:

城市的繁荣与农民的贫困化》

(2)据材料指出“社会怪象”的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何不能从根本上瓦解自然经济。

【答案】

(1)原因: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国家赋税征收制度的变化;农业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农村市场需求增强。

说明:

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是被动的;农民从事生产的目的不是交换,而是维持生计和纳税;商品生产和非商品生产不能截然分开,只起供养作用;商品生产的地位是从属于农业。

(2)表现:

城市商业繁荣,而生产者却很贫困。

原因:

小农经济居主导地位,束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统治者长期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社会的传统观念不利于商品经济意识发展;统治者将财富大多用于消费而没有转化为资本。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2)问,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在自然经济中,农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是低消费;中小地主也是‘节俭型’消费,大部人的消费水平很低。

那么,是谁支撑起城市商业的繁荣”可知,虽然城市繁荣,但是农民消费水平较低;第二小问原因从当时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进行分析。

6.(2018年湖北荆州高三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城市功能由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

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

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尚多僭侈,未合古制”。

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中世纪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被十分发达的“厢坊制”所取代,到了南宋中叶,不少城市又演变为“偶巷(坊)制”,坊不再是封闭式的居民区,实际上是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

南方以自然经济区域为范围,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力,推动交通、人文方面的发展,形成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

正是这场宋代的“城市革命”,推动了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了多元化的道路。

——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等

材料二11—12世纪,除原来罗马帝国时期的老城市外,西欧各地在城堡、主教堂、大修道院附近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城镇。

第一类城市如英国的约克和法国的奥尔良等,它们的产品主要满足地方市场的需要;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是第二类城市的典型,它们主要生产和经营某些专业产品,与国内外市场都有密切的联系;第三类城市如意大利的热那亚等,它们主要从事国际贸易。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

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级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广大西欧城市开展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斗争,并制定自己的法律,建立自己的武装,向封建王权和各级封建主发起挑战。

一些城市中,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还建立了大学,成为著名的大学城。

到14—15世纪,从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的中等阶级,已经与封建社会制度水火不容,成为欧洲反封建王权的强大革命力量。

——摘编自侯建新《西欧城市的兴起》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城市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欧城市与宋代城市的不同特点。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1世纪前后中国宋代与西欧城市发展的共同历史影响。

【答案】

(1)表现:

城市功能以商业服务为主(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生活面向下层民众;出现奢侈消费之风(在民众服饰等方面突破封建等级限制);城市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发展以经济为主要驱动力等。

原因: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等。

(2)不同特点:

城市经济功能更加明显;城市外向型发展特征突出;商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新兴市民阶层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尖锐;城市兴办大学等。

共同影响:

为资本主义萌芽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利于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促进了满足市民阶层需求的世俗文化出现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华文明一个根本性特点,就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

第一,身份地位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

我们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

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

第二,是财富的流动性。

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就一直在流动中,而且有制度性保证。

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

第三就是权力的流动,权力是否真正向所有人开放,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公权力,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社会、文化问题。

——摘编自姜义华《“自信”的根基》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文明发展的动力”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充分。

【答案】示例一主题:

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论述:

秦朝时期,废分封,行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实现了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

官僚政治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秦汉的统一,为中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选官的依据不再是出身和门第,而是科举考试成绩,更加公平公正,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科举制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成为文明发展的动力。

示例二主题:

财富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论述: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土地作为财富由奴隶主占有转为封建地主占有,推动了社会的转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1953—1956年,新中国有计划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满足了广大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的需求。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总之,财富的流动在不同时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示例三主题:

权力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论述:

秦朝统一后,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打破了贵族世袭掌握权力的局面,权力由贵族转向专业官僚,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汉代实行察举制,自下而上举荐孝、廉突出的人才,有利于社会中下层向上流动。

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改变了以门第出身为主的人才选拔方式,国家各级权力部门逐渐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人才的来源,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基础,宋至清不断完善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权力的逐渐开放,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参与国家管理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8.明初实行朝贡贸易政策,后日渐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形势,于明朝中后期瓦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推行朝贡贸易政策,外国使节前来“朝贡”,中国则给予优厚“回赐”。

入贡时还可以“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

在这种朝贡贸易体制下,首使来华的贸易活动必须在政府的控制下进行,民间的商船往来则是不合法的。

1567年(隆庆元年),明朝准许中国商民出海贸易,私人海外贸易得到发展,此后朝贡贸易名存实亡。

——摘编自张顺洪等《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隆庆元年开放海禁,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濒海地区致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之谣。

到了万历年间,“自大江以南,强半用银……则钱之所行无几耳”。

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商人足迹遍及全国,这在徽商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以贾而儒”,时人评价:

“今为学者,其好则贾而已矣。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贡贸易体制的含义,分析朝贡贸易瓦解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明朝开放海禁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