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试行.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3375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试行.docx

《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试行.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试行.docx

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门诊患者。

一、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脾瘅。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糖尿病前期(ICD-10编码:

R73.004)。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2007)。

(2)西医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脾瘅(糖尿病前期)临床常见证候:

肝胃郁热证

气滞痰阻证

气虚痰湿证

阴虚气滞证

阳虚寒湿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脾瘅(糖尿病前期)。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脾瘅(糖尿病前期)的患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其他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应激、放化疗后等)所导致的各种血糖升高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症状、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身高、体重、BMI、血压等人体测量学;

(2)血常规、尿常规;

(3)糖化血红蛋白;

(4)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5)血脂、血尿酸、肝功能、肾功能;

(6)心电图;

(7)胸透或胸部X片。

2.诊断与鉴别诊断检查项目:

胰岛细胞抗体、甲状腺功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肾上腺功能、垂体功能、血浆醛固酮、血管紧张素、性激素等。

3.其他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DIC初筛试验、肌钙蛋白、便常规、眼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或肌电图)、心脏超声、颈动脉彩超、下肢血管彩超、腹部B超、肌电图、动态血压、肢体动脉检查、骨密度检查、PPG指趾动脉检查、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查、动态心电图、彩色眼底照像、CT、MRI等影像学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胃郁热证:

清肝和胃。

(2)气滞痰阻证:

理气化痰。

(3)气虚痰湿证:

补气化痰。

(4)阴虚气滞证:

养阴理气。

(5)阳虚寒湿证:

温阳化湿。

2.中药外治法

(1)中药穴位敷贴。

(2)中药熏洗。

3.针灸治疗。

4.诊疗设备。

5.膳食与药膳调理。

6.运动疗法。

7.护理调摄。

(九)完成路径标准

1.疲倦、口干等主要症状消失或好转。

2.血糖控制正常。

3.胰岛素抵抗有改善。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病情里民,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时,退出本路径,进入消渴病临床路径。

2.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特殊处理者,退出本路径。

3.治疗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者,退出本路径。

4.由于患者自身原因无法完成路径时,退出本路径。

 

二、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脾瘅(糖尿病前期)(ICD-10编码:

E11.90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

年月日结束路径时间:

年月日

时间

年月日

(第1-10天)

年月日

(第11-80天)

年月日

(第81-90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

□血糖(空腹、餐后2小时)、糖化血红蛋白。

□糖耐量试验与胰岛素释放试验。

□血脂、肝功能、肾功能。

□心电图。

□胸透或胸部X片。

□完成初步诊断

□中医辨证

□确定治疗方法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

□中成药

□中药外用

□非药物疗法

□完成首诊门诊病历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观察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病情评估

□判断治疗效果

□制定随访计划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消渴汗症(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

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的门诊患者。

一、消渴汗症(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消渴汗症。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ICD-10编码:

E14.407+)。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ZYYXH/T3.1~3.15—2007)。

(2)西医诊断:

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汗腺疾病》(2010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消渴汗症(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消渴汗症(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临床常见证候:

营卫不和证

气虚不固证

气阴两虚证

阴虚火旺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消渴汗症(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ZYYXH/T3.1~3.15—2007)。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汗症(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汗症(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近半个月内患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低血糖症、合并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肺结核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糖;

(2)糖化血红蛋白;

(3)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胰岛素释放试验、胰高血糖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胰岛素自身抗体、果糖胺、血流变、超敏C反应蛋白、肝功能、肾功能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营卫不和证:

调和营卫,固表敛汗。

(2)气虚不固证:

益气固表,收敛止汗。

(3)气阴两虚证:

益气养阴,固表止汗。

(4)阴虚火旺证:

清热生津,滋阴敛汗。

2.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剂。

3.穴位低频脉冲。

4.穴位注射。

5.脐贴疗法。

6.外敷疗法。

7.生活、饮食指导。

(九)完成路径标准

自汗、盗汗、排汗异常等主要症状明显好转。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病情进一步加重,需要延长门诊时间,增加门诊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者,退出本路径。

3.治疗期间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消渴汗症(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

消渴汗症(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ICD-10编码:

E14.407+)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发病时间:

年月日

进入路径时间:

年月日结束路径时间:

年月日

标准治疗时间≤10天实际治疗时间:

时间

年月日

(第1—2天)

年月日

(第3—9天)

年月日

(第10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相关检查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心电图

□症状评估计分

□完成首诊记录

□中医辨证治疗

□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剂

□穴位低频脉冲

□穴位注射

□脐贴疗法

□外敷疗法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

□分析检查结果

□必要时选择相关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中医证候变化

□评估治疗效果:

汗出症状计分

□疗效评估

□完成复诊记录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疗效评估

□制定随访计划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用于消渴肠病以腹泻为主症的住院患者。

一、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消渴肠病。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肠病。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吕仁和、赵进喜主编,2009年版)。

(2)西医诊断:

参照《内分泌学》(廖二元主编2001年版)。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临床常见证候:

肝脾不和证

脾胃虚弱证

脾肾阳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若在治疗期间无相悖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糖尿病并急慢性胃肠疾病者不进入本路径。

5.近半个月内患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以及感染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立卧位血压;

(2)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流变;

(3)消化道钡餐透视;

(4)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5)肝胆脾胰彩超;

(6)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7)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纤维结肠镜检查、胶囊内镜、小肠活检、大便致病菌培养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脾不和证:

抑肝扶脾,健脾止泻。

(2)脾胃虚弱证:

健脾益气,升清降浊。

(3)脾肾阳虚证:

温肾健脾,固肠止泻。

2.内科基础治疗。

3.针灸疗法。

4.推拿按摩疗法。

5.拔罐治疗。

6.中药外用泡洗法/外敷。

7.护理:

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腹泻,嗳气食少,腹胀症状好转。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并发症,或患有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该路径。

二、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

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岁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月日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4天实际住院日:

时间

年月日

(住院第1天)

年月日

(住院第2-3天)

年月日

(住院第4-14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舌象、脉象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

□确定治疗方案

□与家属沟通,向患者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三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或补充诊疗方案

□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有异常者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予相应处理

□完善必要检查

□注意防治不良事件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并调整中药汤剂

□治疗疗程结束后对必要的检查进行复查

□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其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

□出院宣教: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诊方案

□填写出院卡,通知住院处

□开具出院带药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护理级别

□糖尿病膳食饮食

□监测餐前餐后血糖

□口服中药汤剂

□静点中药注射液

□口服中成药

□内科基础治疗

□中医药特色外治法(根据具体病情选择)

□中药熏蒸

□中药熏洗

□针灸

□推拿按摩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立卧位血压

□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流变

□深感觉定量检查

□肝胆脾胰彩超

□消化道钡餐透视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心电图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护理级别

□糖尿病膳食饮食

□监测餐前餐后血糖

□口服中药汤剂(每周根据证候调整1-2次)

□静点中药注射液

□口服中成药

□内科基础治疗

□中医药特色外治法(根据具体病情选择)

□中药熏蒸

□中药熏洗

□空气压力治疗

□针灸

□推拿按摩

临时医嘱:

□四肢多普勒血流图

□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

□必要时的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护理级别

□糖尿病膳食饮食

□监测餐前餐后血糖

□口服中药汤剂(每周根据证候调整1-2次)

□静点中药注射液

□口服中成药

□内科基础治疗

□中医药特色外治法(根据具体病情选择)

□中药熏蒸

□中药熏洗

□针灸

□推拿按摩

□下出院医嘱

临时医嘱:

□深感觉定量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做入院介绍、入院评估

□进行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足部检查

□足部护理

□指导患者病后康复

□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卫生宣教

□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消渴淋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住院患者。

一、消渴淋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消渴淋症。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消渴淋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ICD-10编码:

E14.608+)。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

(2)西医诊断:

参照《内分泌学》(廖二元,莫朝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P1483。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消渴淋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消渴淋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常见证型:

湿热下注证

湿瘀蕴结证

肝郁气滞证

中气下陷证

肾阳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消渴淋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淋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淋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症状、舌、脉特点。

注意症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2)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

(3)泌尿系统超声,膀胱残余尿量测定;

(4)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尿动力学检测、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胸部X光片、胃电图、双下肢动脉超声、动态血糖监测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使用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湿热下注证:

清热泻火,利水除湿。

湿瘀蕴结证:

利水除湿,活血逐瘀。

肝郁气滞证:

疏肝解郁,行气利水。

中气下陷证:

健脾益气,化气行水。

肾阳不足证:

温补肾阳,通阳利水。

2.辨证选用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

4.穴位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

5.中药外敷。

6.循经走罐。

7.内科基础治疗。

8.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排尿间隔延长、尿急、尿无力、小便淋沥不尽、尿失禁、排尿困难等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

2.小腹触诊饱满或充盈包块缩小或消失;

3.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减少。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并发症,或患有其它严重原发疾病,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消渴淋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消渴淋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ICD-10编码:

E14.608+)。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月日住院时间:

年月日出院时间: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21天实际住院日:

时间

年_月_日

(第1天)

年_月_日

(第2-3天)

年_月_日

(第4-21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舌象、脉象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症候判断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病情评估

□确定治疗方案

□与家属沟通,向患者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症候判断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或补充诊疗方案

□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并予相应处理

□完善必要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症候判断,并调整中药汤剂

□上级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定出院时间

□完成出院记录

□出院宣教: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诊方案

□通知出院

□开具出院带药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糖尿病饮食

□监测餐前餐后血糖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内科基础治疗

□针灸治疗

□低频脉冲治疗

临时医嘱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双肾超声,膀胱残余尿量测定

□尿动力学检测

□心电图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糖尿病饮食

□监测餐前餐后血糖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内科基础治疗

□针灸治疗

□低频脉冲治疗

临时医嘱

□肌电图

□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糖尿病饮食

□监测餐前餐后血糖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内科基础治疗

□针灸治疗

□低频脉冲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下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做入院介绍、入院评估

□进行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病后康复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卫生宣教

□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服法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消渴呆症(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中医临床路径

(试行)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门诊患者。

一、消渴呆症(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

消渴呆症。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消渴呆症(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2)西医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参照2005年《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消渴呆症(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消渴呆症(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常见证候:

肝肾亏虚证

脾肾两虚证

心肝火盛证

痰瘀阻窍证

肾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消渴呆症(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呆症(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呆症(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明确诊断痴呆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3)肝功能,肾功能;

(5)胸部X线片,心电图,肝胆胰脾双肾B超;

(5)认知功能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CT、MRI、PET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