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2392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9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docx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第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16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掌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

重难提示

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重点)

2.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

(重点)

考点一 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宇宙的物质组成

宇宙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星系

2.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

①八大行星

【巧记】 图示法记忆八大行星的特征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①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②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思考探究】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与地球上有生命存在有何关系?

提示:

为地球上生命存在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

1.生命存在问题的分析思路

在分析某行星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时可从“四看三分析”入手分析:

一看:

该行星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否安全稳定。

二看:

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

从距恒星的距离远近、自转和公转周期长短、大气层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

三看:

该行星周围有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从该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大气演化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具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四看:

该行星是否有液态水存在。

从温度高低和水体运动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液态水存在。

2.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方法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条件

①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②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③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④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⑤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⑥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2)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

发射

时间

①发射时间:

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②我国发射时间:

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

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发射方向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能源

回收场地选择

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

2014年11月21日14时3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快舟二号”卫星主要用于突发灾害监测等领域。

据此回答1~2题。

1.对“快舟二号”卫星向地面传送信息干扰最大的是(  )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太空垃圾     D.大气运动

2.酒泉是我国重要的卫星发射基地,在该处建卫星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  )

A.纬度较低,有利于节约发射的燃料

B.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晴朗天气多

C.人口稠密,科技发达,交通运输便利

D.资源丰富,制作卫星的原材料丰富

解析:

第1题,卫星向地面传送信息要依靠无线电短波,因此它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干扰。

第2题,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该地距海遥远,气候干旱,晴朗天气多,有利于卫星发射。

答案:

1.B 2.B

(2015·安徽合肥工大附中一模)2014年10月1日美国航天局(NASA)迎来了56岁“生日”,但受美国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停摆”影响,这天没有举行任何庆祝活动。

有报道称,正在火星上的“好奇”号火星车已进入“保护模式”。

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完成3~4题。

行星

质量

体积

主要大气成分

表面平均温度

黄赤交角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00

1.00

氮、氧、氩及其他

22℃

23°26′

23小时56分

365日

火星

0.11

0.15

主要是CO2,还有部分水蒸气

-23℃

23°59′

24小时37分

687个地球日

3.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A.体积大小     B.季节变化周期

C.质量大小     D.昼夜更替周期

4.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火星生命

B.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C.大气成分与地球相似

D.是太阳系中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

解析:

第3题,由图表分析判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昼夜更替周期,选择D项。

第4题,对火星的探索,主要是探索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火星大气成分与地球不同,但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相似,因此选择D项。

答案:

3.D 4.D

考点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的影响

(1)太阳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对地球的影响

①能量来源

②动力来源:

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思考探究】

“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热量一定丰富,气温一定高”,这句话正确吗?

试举例说明。

提示:

不正确。

如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热量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也很微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太阳活动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及主要太阳活动

(2)主要影响

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思考探究】

分析极光的观赏地区、位置及时间。

提示:

极光发生在两极地区,因此观赏极光的位置应在高纬度地区,并且在夜晚或出现极夜的时候观赏。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其时空分布

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2.全球的太阳辐射分布

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

(2)时间分布:

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读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

千卡/平方厘米·年),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由图可知,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由大陆向海洋递减

B.发达国家大于发展中国家

C.总体上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D.海拔越低,年太阳辐射总量越丰富

解析:

第1题,①②③三地的纬度较低,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及昼长的变化幅度不大,而④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较大,故④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最大。

第2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知,低纬度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而高纬度地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

答案:

1.D 2.C

2014年11月4日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探测到AR12192黑子活跃区产生了6次X级太阳耀斑,这是最大级别的太阳耀斑,同时还产生了四个强大的M级耀斑。

据此回答3~4题。

3.耀斑活动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极光

③引起地球上大面积干旱 ④罗盘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⑤对航天器造成电磁干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4.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在太阳外部的大气层

B.为人类提供光能

C.维持地表温度

D.是太阳内部核聚变异常导致的

解析:

第3题,耀斑活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会对航天器造成电磁干扰,会使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第4题,太阳活动主要发生在太阳外部的大气层,其中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为人类提供光能、维持地表温度的是太阳辐射,而不是太阳活动;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答案:

3.D 4.A

(2015·北京101中学检测)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6.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讯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解析:

第5题,由经纬

网及省区界线来分析,正相关最大值为0.25,位于图中东北部,安徽江苏交界附近,D项正确。

第6题,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与梅雨强度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因此江淮地区梅雨有可能强度增大,也可能减小;高能带电粒子对无线电信号有干扰;极昼现象与地球运动有关;耀斑往往与其相伴出现,强度增强;因此选择B项。

答案:

5.D 6.B

考点三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A、B两类地震波的区别

代码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A

横波

较慢

固体

B

纵波

较快

固体、液体和气体

(2)两个不连续界面

①C界面——莫霍界面,两类地震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D界面——古登堡界面,A地震波完全消失,B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3)三个圈层

圈层位置

圈层名称

C以上部分

地壳

C、D之间部分

地幔

D以内部分(E和F)

地核

  (4)岩石圈由两部分构成: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点睛] 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在陆地上,高原、山地地壳厚,平原、盆地地壳薄。

2.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水圈: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生物圈

①构成: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②范围:

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

(2015·安庆市模考)读地球各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E和F合称为岩石圈,位于软流层附近

C.G圈层的上部为液态物质,是岩浆的主要来源

D.A、B、C三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2.关于图中各圈层之间的比较,正确的是(  )

A.B圈层中有生物,其他圈层内没有生物

B.纵波能穿过F圈层,但不能穿过G圈层

C.A圈层中的大气是不停运动的,D圈层中的岩石也在不停地运动

D.C圈层是连续但不规则的,而E圈层则是不连续但规则的

解析:

第1题,A、B、C为地球外部圈层,其中B表示生物圈;D和E位于软流层之上,表示岩石圈;岩浆主要来源于软流层;三个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第2题,大气圈、岩石圈中也有生物;纵波能穿过地球内部各圈层;E圈层是连续的;A圈层中的大气在不停地运动,D圈层中的岩石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也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

1.D 2.C

(2015·南昌一模)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莫霍面等深线示意图(单位:

千米),甲为省会城市。

据图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莫霍面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A.西高东低      B.中间高、南北低

C.中间深、东西浅   D.西深东浅

4.34°N附近等深线向东凸出,能够体现(  )

A.谷地的分布     B.河流流向

C.山地的延伸     D.高原的分布

解析:

第3题,从图中莫霍面等深线分布规律可以看出西部深、东部浅,故D选项正确。

第4题,根据等值线“凸低为高”的规律可知,图中34°N附近等深线向东凸出,即向低值凸出,说明34°N附近等深线数值比南北两侧大,能够体现出山地的延伸。

答案:

3.D 4.C

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图1),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线分布图(图2),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图3),年平均光合有效辐射(PAR)等值线图(图4)。

这些图都具备等值线一般特征,在判读方法上与其他等值线也有很大的相同性,在判读时要充分借鉴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

图1 某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分布图

图2 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线分布图

图3 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

图4 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图

这些类型的地图遵循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同时在分析影响要素时,一般从纬度、地势、天气等角度进行分析回答。

1.读数值

(1)读出图中最大值(如图1中①点数值最大,介于6000~6500之间)、最小值(如图1中②点数值最小,介于3000~3500之间),求出差值大小。

(2)关注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分析其数值变化规律(增大、减小方向)等(如图2中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2.看分布

看等值线的走向(如图3中成都西侧年日照时数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弯曲方向(如图2中乙地区附近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线由南向北弯曲)、闭合(如图1中①、②两地,图2中甲地,图4中甲地等值线均闭合)及疏密(如图1中②地附近密集,图2中丙地比乙地稀疏)。

3.析成因

与太阳相关的等值线图在成因分析上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等值线的走向多与纬度、地势高低、山脉走向(迎风坡、背风坡)、海陆位置有关。

(2)等值线的弯曲多与地形有关(如图1中②地,图2中乙地附近)。

(3)等值线的闭合与地势高低(如高原、盆地,图2中甲处为高原地形,图4中甲地为盆地地形)、山脉走向(如迎风坡、背风坡)等有关。

(4)等值线的疏密更多与地势起伏大小有关,(如图1、图3、图4中等值线密集区都与地势起伏大有关)。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

(1)~

(2)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思维流程]

1.问题探究

(1)光合有效辐射量与农作物产量有何关系?

提示:

两者呈正相关。

(2)影响光合有效辐射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影响光合有效辐射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昼长、地势、天气等因素。

2.信息解读

[标准答案] 

(1)D 

(2)D

考向一 宇宙探测

(2013·高考上海卷)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这个计划可行吗?

专家认为技术上很难。

据此回答1~2题。

1.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

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

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  )

A.0.52天文单位      B.1天文单位

C.1.52天文单位     D.2.52天文单位

2.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①宇宙空间强辐射 ②火星引力强大 ③火星大气层稠密 ④环境长期失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第1题,一个日地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

火星是邻近地球的第一颗地外行星,已知火星距日平均1.52天文单位,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0.52(1.52-1)天文单位。

第2题,志愿者在飞往火星途中,处于地球和火星引力场外,会受到失重影响;真空环境没有大气层保护,会受到宇宙强辐射侵袭。

和地球比较,火星质量较小从而引力较小,因此大气层稀薄。

答案:

1.A 2.D

3.(2012·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在________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解析:

本题考查天气气候成因和宇宙探测。

南极大陆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无人类长期居住、污染小,故大气透明度极佳;对星空的长时间观测应选在南极极夜期间。

答案:

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海拔高,空气稀薄 污染小(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极夜

考向二 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

(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5.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解析:

第4题,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地区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且远离海洋,全年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而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和东南丘陵位于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阴雨天较多,太阳能资源相对不丰富。

故选A。

第5题,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反光板聚焦太阳能发电,使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会降低地表温度,故A错;反光板的亮光会使过往飞机的驾驶员眼花缭乱,但不会干扰飞机电子导航,故B错;分散的太阳能经过反光板聚焦后会使发电站上空的温度很高,导致过往鸟类被高温灼伤,故C对;太阳能光热电站与农作物产量无相关性,故D错。

答案:

4.A 5.C

6.(2012·高考广东卷)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

A.人口迁移加快     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

解析:

选D。

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依靠的是电磁波,而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是一种高能带电粒子流,可能引起电磁干扰,使得电磁信号紊乱,导致指挥系统运行错误或通信故障,使卫星导航失效。

7.(2012·高考江苏卷)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对无线电短波通讯会产生干扰。

考向三 地球圈层结构

8.(2011·高考大纲全国卷)读下图,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解析:

选D。

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此处是岩浆的发源地,故选D项。

9.(2010·高考江苏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

选A。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是岩浆喷出地表到大气中,之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

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14年9月13日证实,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飞行器。

据此回答1~2题。

1.“旅行者1号”从发射到2014年9月13日,总共经过了几级天体系统(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2.如果“旅行者1号”肩负着寻找太阳系外宜居行星的使命,那么其要寻找的行星需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

①有平坦的地势 ②有适宜人类呼吸的大气 ③有适宜的温度 ④有足够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液态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第1题,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从发射到2014年9月13日,经过了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故选C。

第2题,能够维持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有:

适宜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液态水。

答案:

1.C 2.D

(2015·山东兖州一模)读图,回答3~4题。

3.若图中表示的是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为太阳系,b为银河系,c为总星系

B.a为银河系,b为太阳系,c为地月系

C.a为银河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

D.a为总星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

4.若图中表示的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地壳,b为地幔,c为地核

B.a为地核,b为地壳,c为地幔

C.a为地壳,b为地核,c为地幔

D.a为地幔,b为地壳,c为地核

解析:

第3题,天体系统的等级关系中,等级越高,范围越大,最高一级是总星系,然后依次是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同级,但河外星系中没有太阳系、地月系。

所以结合选项并读图判断只有B对。

第4题,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从内向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所以对应图中a为地壳,b为地幔,c为地核。

所以A对,B、C、D错。

答案:

3.B 4.A

一、选择题

(2015·浙江金丽衢二模)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高真空的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完成1~2题。

1.探测器软着陆月面有难度,主要原因是(  )

A.真空——无法用降落伞减速

B.太阳风——容易吹倒月球车

C.地形起伏大——角峰、火山锥林立

D.低温——当地季节为冬季

2.科学家建议给未来的月球系一根“腰带”(长1.1万千米,宽400千米)以获取资源,然后用激光或微波把该资源传回地球,该资源应是(  )

A.太阳能       B.风能

C.核能     D.闪电

解析:

第1题,软着陆强调的是以较慢的速度降落,月球的真空环境下,不可能有空气的阻力来使降落伞减速,所以探测器软着陆有难度。

第2题,月球是真空环境,自然无云雨天气,则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答案:

1.A 2.A

(2015·四川泸州三模)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若图中等值线等差值为300,则图中A、B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值最可能是(单位:

W·h/m2)(  )

A.A地比B地大1000

B.A地比B地大500

C.A地比B地小500

D.A地比B地小1000

4.A地区与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太阳能资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迎风坡,阴雨天气多

B.海拔高,正午太阳高度大

C.位于背风坡河谷地带,晴天多

D.地势低,正午太阳高度小

解析:

第3题,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