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普通高中届高三毕业生下学期五月供题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20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普通高中届高三毕业生下学期五月供题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武汉市普通高中届高三毕业生下学期五月供题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武汉市普通高中届高三毕业生下学期五月供题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武汉市普通高中届高三毕业生下学期五月供题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武汉市普通高中届高三毕业生下学期五月供题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普通高中届高三毕业生下学期五月供题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湖北省武汉市普通高中届高三毕业生下学期五月供题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普通高中届高三毕业生下学期五月供题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武汉市普通高中届高三毕业生下学期五月供题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湖北省武汉市普通高中届高三毕业生下学期五月供题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武汉市普通高中

2021届高三毕业生下学期五月供题(新高考)

生物试题

2021年5月

本试题卷共10页,24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

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人体细胞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B.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C.蛋白质经加热变性后,肽链的空间结构和肽键都会被破坏

D.性激素作为信号分子调节生命活动,体现了蛋白质的信息传递功能

2.成熟筛管细胞是高等植物中运输有机物的细胞,其保留了线粒体,但细胞核和核糖体退化消失,完全依靠紧邻的伴胞供给营养“养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筛管细胞成熟过程中,其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有机物的运输效率

B.成熟筛管细胞不能合成有机物,不能利用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C.若没有伴胞供给营养,成熟筛管细胞将因结构不完整而缩短寿命

D.高等植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3.相较于无机催化剂,酶具有很多特性。

下列关于酶的特性的实验设计方案,合理的是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利用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和蒸馏水,验证酶的高效性

C.利用淀粉、淀粉酶、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利用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4.某兴趣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叶片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CO2量表示

B.利用纸层析法可定量测得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

C.2~4d,叶片光合速率下降不是由叶绿素含量变化所引起

D.4d后,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还可能与叶片内CO2浓度下降有关

5.为寻找“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适宜材料及其最佳取材时间,有人测定了大蒜和红葱的生根情况和根尖分生区细胞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细胞总数×100%),结果如下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1所示的数据,应该是同一时间测得的须根长度的平均值

B.测定细胞分裂指数时,制作临时装片的流程为:

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C.图2所测得的细胞分裂指数均低于14%,原因是分裂期持续时间较短

D.依据实验结果,红葱是适宜的实验材料,且最佳取材时间是上午10:

00左右

6.凋亡素基因能选择性诱导黑色素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体细胞无影响。

研究者将凋亡素基因导入黑色素瘤细胞后,检测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中各阶段所占比例如下,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注:

DNA复制准备期和DNA复制期均属于分裂间期

A.未导入凋亡素基因的黑色素瘤细胞中也存在细胞凋亡基因

B.凋亡素基因导入黑色素瘤细胞后,具有明显的致凋亡作用

C.凋亡素将黑色素瘤细胞的分裂阻滞在DNA复制期或分裂期

D.数据表明凋亡素通过延长细胞周期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分裂

7.无融合生殖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繁殖,可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柑橘的无融合生殖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相对独立的基因A/a、B/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均存在时,可以无融合生殖,否则只能有性生殖,且A基因表现出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育种工作者将一株可以进行无融合生殖的“华农本地早”与一株只能进行有性生殖的“宜昌橙”纯合子进行杂交,子代中,可以无融合生殖的个体:

只能有性生殖的个体=1:

3.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无融合生殖的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B.只能有性生殖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C.该株“宜昌橙”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

D.该株“华农本地早”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

8.血友病是遗传性凝血因子生成障碍导致的疾病,其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并患血友病的男孩,下列有关该男孩染色体异常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

B.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细胞同一极

C.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

D.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细胞同一极

9.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经典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根据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B.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10.人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PAH)会导致苯丙酮酸积累,引发苯丙酮尿症。

下图为PAH的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转录,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B.③所配对的密码子碱基序列应为UCC

C.人体内①和②可同时进行从而提高PAH合成的速率

D.PAH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就会引发苯丙酮尿症

11.丙型肝炎病毒(HCV)为单链RNA复制病毒,其RNA可直接作为信使,通过宿主细胞合成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CV的RNA复制时,需先合成其互补链

B.HCV的RNA复制所需的酶是在宿主细胞中合成的

C.抑制RNA复制所需酶的活性可阻断HCV的增殖

D.PCR技术直接扩增RNA可用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

12.草甘膦是一种除草剂,通过抑制X酶的活性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某地在连续15年使用草甘膦后发现,当地黑麦草对草甘膦的抗性提高了10倍。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X酶基因突变可能是植物产生草甘膦抗性的原因之一

B.黑麦草对草甘膦抗性的提高是草甘膦定向选择的结果

C.黑麦草的草甘膦抗性基因频率的升高标志着种群发生了进化

D.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会加速植物抗性的提高

13.某人到青藏高原后,感觉呼吸困难,同时伴有发热、排尿量减少等症状。

医院检查发现其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患者可能因为散热受阻导致发热

B.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水减少导致排尿量减少

C.患者肺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水肿

D.该患者的症状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后的表现

14.食欲肽是下丘脑中某些神经元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能使人保持清醒状态。

临床使用的药物M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但不发挥食欲肽的作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食欲肽以胞吐的形式由突触前膜释放至突触间隙

B.食欲肽作用于受体使后膜的电位变化成内负外正

C.食欲肽发生调节障碍可能会使人体出现嗜睡症状

D.临床使用药物M可能有助于改善人体的失眠症状

15.我国于2020年11月启动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科学制定人口政策提供信息支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全国人口普查采用样方法调查人口的基本情况

B.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人口的数量变化

C.研究人口的流动情况需调查迁入率和迁出率

D.实施二孩政策有助于提高出生率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16.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灌木丛中的植物和细菌的丰富度及土壤中的氮含量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

ACE越大,表明丰富度越高

A.土壤中氮含量与细菌多样性的增长趋势相同

B.从初级阶段演化到成熟阶段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C.如果演替的时间足够长,该灌木丛最终能演替成森林

D.随着灌木丛的发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17.森林发生火灾时,不仅烧毁林木,还会危害野生动物,可能使其面临濒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中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

B.森林发生火灾期间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基本不变

C.一定程度的火灾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火灾时刺鼻的烟味和火光传递了化学和物理信息

18.以苹果汁为原料,先接种酵母菌,发酵96小时后再接种老陈醋的醋醅(含醋酸菌),酿造苹果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酵母菌在发酵早期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B.酵母菌在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C.酒精发酵中有机物的能量大部分留在发酵产物中

D.96小时后,应通入无菌空气并适当降低发酵温度

19.在研究果蝇眼睛的发育过程中,得到了一个眼睛畸形发育的突变果蝇品系。

利用“转基因拯救检测”,做了如下4组处理:

①突变果蝇品系对照组,②转入野生型果蝇A基因,③转入野生型果蝇B基因,④同时转入A、B基因,然后测试每组个体的眼睛是否正常发育。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拯救检测”过程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两类工具酶

B.“转基因拯救检测”可为确定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提供证据

C.若只有②组个体的眼睛正常发育,则畸形发育是由基因A的丢失导致的

D.若④组个体的眼睛正常发育,即可说明眼睛的发育由两个基因共同决定

20.土壤中的溶磷菌能够把难溶态的磷转化为可被植物直接利用的可溶性磷,从土壤中筛选出溶磷能力强的溶磷菌制成菌肥,有利于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

下列有关操作和分析错误的是

A.土壤取样、称取土壤、稀释样品都在酒精灯的火焰旁进行

B.需要用含难溶态磷的固体培养基进行目的菌株的分离

C.推测难溶态磷的分解可能与溶磷菌分泌的代谢产物有关

D.实验组与对照组可溶性磷含量差值最大的菌株适合制成菌肥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5分)

树突状细胞(DC)能够摄取肿瘤细胞,并将其抗原传递给T细胞,从而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发生。

利用肿瘤细胞提取物体外冲击DC,可获得致敏的DC,然后将致敏的DC回输患者体内,可针对肿瘤进行免疫治疗。

该疗法称为DC免疫疗法,已被应用于脑胶质瘤的辅助治疗,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DC免疫疗法中,常采用肿瘤细胞提取物体外冲击“自体”DC,然后回输至患者体内,而不采用“异体”DC,原因是免疫系统具有(填“防卫”或“监控和清除”)功能,可消灭“异体”的细胞。

(2)推测DC在免疫调节中相当于细胞的功能,处理抗原后,致敏的DC膜上出现特定的信号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激发T细胞发生免疫反应。

在该过程中,致敏的DC作为发出信号的细胞,T细胞作为细胞,从而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致敏的DC可以制作成“DC疫苗”,它属于“防治结合型疫苗”。

DC疫苗能够预防脑胶质瘤的原理是。

(4)为了研究DC疫苗是否具有治疗作用,将患脑胶质瘤的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皮下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脑胶质瘤细胞提取物、用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DC疫苗(致敏的DC),然后检测各组小鼠的T细胞杀伤活性,并统计各组小鼠的生存期,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根据表格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②为了使上述实验更严密,还需要补充一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处理是。

22.(14分)

石蒜是一种兼具药用和观赏价值的植物,其鳞茎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石蒜鳞茎的自然膨大过程很慢,严重制约了石蒜产业的发展。

为探究植物激素对石蒜鳞茎膨大的调控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不同大小的石蒜鳞茎,按其平均直径由小到大分为4组,测得3种内源激素含量如下图所示:

据图推测,石蒜鳞茎大小与内源激素几乎没有相关性,依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