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五中鄢志坚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9744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城五中鄢志坚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丰城五中鄢志坚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丰城五中鄢志坚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丰城五中鄢志坚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丰城五中鄢志坚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丰城五中鄢志坚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化学试题.docx

《丰城五中鄢志坚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城五中鄢志坚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化学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丰城五中鄢志坚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化学试题.docx

丰城五中鄢志坚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化学试卷及答案

说明: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本卷共五大题,24小题;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A.冶炼并铸造青铜器皿B.用巨石筑金字塔

C.磨制玉石饰品D.在甲骨上刻字

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很多水,所以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水体有自我净化的能力,因此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淡化

3.据报道,毒淀粉是在淀粉中添加了对人体有害的马来酸(C4H4O4)。

马来酸是无色晶体,能溶于水。

下列关于马来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来酸属于氧化物B.马来酸由三种原子构成

C.马来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D.马来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下列生活中常见现象用微观粒子解释正确的是()

A.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浸泡在一起,会使衣服上染上颜色,这是因为原子发生了变化

B.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

这是因为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了

C.碘蒸气和碘溶液都能使淀粉变蓝色,是因为它们都含有碘分子

D.擦黑板时看到粉尘在空中飞舞,这是分子在运动

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论、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手术麻醉时用液氮作冷冻剂B.急救病人时用氧气供人呼吸

C.电解水时用石墨作电极材料D.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

7.在探究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的过程中,没有必要进行控制的变量是()

A.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催化剂的质量

C.反应容器的形状D.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

8.从2013年9月1日起,国家气象中心便于每天8时和20时进行全国24小时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

发布重度污染预警启动应急措施的条件为:

连续12小时AOI大于200,且当前PM2.5小时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预计未来24小时不会明显好转。

下列情况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汽车排放尾气B.秸秆焚烧还田C.工厂排放的废气D.植树造林

9.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微观示意图

A.甲、丁的化学式相同

B.只有丙物质属于单质

C.若16g乙参加反应,则生成的丙质量为32g

D.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是生成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的2倍

10.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的是()

A.给装有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试管加强热

B.往装有锌粒的试管里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往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往有铁钉的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易失去电子B.该粒子是阳离子

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

12.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要先构成分子后才能构成物质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产生原子,这些原子又重新组合构成别的分子

D.

13.鉴别下列物质所使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A.氧化铜和木炭:

看颜色B.铝与铝合金:

比较硬度

C.硬水与软水:

加明矾D.:

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14.下列有关铜、铁、铝的说法正确的是()

A.缺铁性贫血里所说的铁是指铁元素

B.黄铜不是合金,而是纯金属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人类最早大规模使用的金属是

15.关于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含义正确的是()

;②Fe3+;③3H;④SO3

A.①中的数字“3”表示铝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B.②中的数字“3”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③中的数字“3”表示三个氢原子

D.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

共有30分)

温馨提示:

本大题的选择填空有不定项选择符合题意,漏选给1分,错选、多选不给分。

16.(5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氟元素;

(2)2个氢氧根离子;

(3)4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4)硝酸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5)写出一个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化学用语:

17.(6分)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

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B.不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2)目前,人类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含碳的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

请从下列表格中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

1g物质完全燃烧

产生二氧化质量/g

放出热量/kJ

甲烷

2.75

56

3.67

32

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分)

(3)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但另一方面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这是因为。

(2分)

18.(5分)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了“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图①和图②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由图①可知碘元素的一点信息是:

(2)A、B、C中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

(3)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周期;

(4)碘化镁的化学式是。

(2分)

19.(6分)生活离不开水。

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4)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

可能的原因有:

(写出一点即可)。

20.(8分)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可以发生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F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B、G、H是氧化物,C、I是单质,D、E中含有三种元素,D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

(2分);

(2)请写出C的一种用途:

(2分);

(3)写出H转变为G的化学方程式:

(2分);

(4)A与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2分)。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21.(9分)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④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均不需要选择的装置是;(填序号)

(3)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4)某同学要设计实验证明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否能产生二氧化碳,证明所产生气体是否二氧化碳的操作是;另一位同学要用实验证明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他应将装置(填序号)略加改进,改进的方法是:

(2分)

22.(8分)某校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如图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分),

实验结束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

(2)实验二:

关闭K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上升;打开K,滴加稀盐酸,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关闭K,导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导管内液面下降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2分)

(3)实验三:

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填“铁”或“铜”)的活动性更强。

23.(8分)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

2Na2S4+O2+2H2O=8S↓+4NaOH

【查阅资料】①Na2S4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

②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溶于水,常温下与NaOH溶液不反应。

③NaOH溶液可吸收硫化氢和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

①取0.5g碳酸钠、0.2g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入(如图①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Na2S4,反应为:

4Na2CO3+12S+X

2Na2S4+2Na2S2O3+4CO2,X的化学式为;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

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②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③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塞紧橡胶塞。

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h2,记录数据h2。

理论上h2:

h1=;

④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2次。

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h1/cm

11.0

11.4

11.6

h2/cm

8.7

9.1

9.2

【解释与结论】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反思与评价】实验过程①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若实验过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理由是:

(2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4.某同学需测定某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所含过氧化氢的质量。

他取10g二氧化锰放入烧杯中,并将该过氧化氢溶液全部加入,不同时间用电子天平测量其质量,所得读数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5

6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335.70

334.30

334.00

333.50

333.00

332.50

332.50

(1)试分析,100g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分)

(2)计算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6分)

(3)请分析该方法测定结果可能会偏大的原因有(写出一点即可)(2分)

2013-2014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1.A2.B3.D4.C5.B6.B7.C8.D9.C10.A

二、11.B该粒子化学性质较稳定或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等(合理即可);

12.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等(合理即可);

13.BCO2和CO(合理即可);

14.A铜;

15.C①中的数字“3”表示铝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或②中的“Fe3+”数字“3+”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或④中的数字“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硫原子。

三、16.(5分)

(1)F;

(2)2OH-;(3)4P2O5;(4)

(5)C、S、He等(合理即可)

17.(6分)

(1)B;

(2)燃烧热值高或单位质量燃烧排放二氧化碳量少(写到一点即可);

(3)CH4+2O2

CO2+2H2O(2分)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分)

18.(5分)

(1)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合理即可);

(2)B;(3)五;(4)MgI2;

19.(6分)

(1)过滤;

(2)活性炭;(3)煮沸;(4)玻璃棒;引流;滤纸破损等(合理即可)

20.(8分)

(1)H2CO3(2分);

(2)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等(合理即可);(2分)

(3)CO+CuO

Cu+CO2或2CO+O2

2CO2(2分)

(4)化合反应;(2分)

四、21.(9分)

(1)水槽;

(2)D

(3)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满

(5)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A;

将橡皮塞除去,并将导管伸入到试管底部(2分)

22.(8分)

(1)3Fe+2O2

Fe3O4(2分);集气瓶破裂

(2)铁生锈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液面上升;

Fe+2HCl=FeCl2+H2↑(2分)

(3)有红色固体析出,蓝色溶液变浅绿色;铁

22.(8分)实验过程①O2;②试管内液面上升;③4:

5(79:

100)

解释与结论:

20.9%

反思与评价:

吸收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气体;偏小;氧气没有完全消耗(2分)

五、23.

(1)3.2g;(2分)

(2)解:

设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0.5分)

2H2O2

2H2O+O2↑……(1分)

6832………………(1分)

x3.2g

…………(1分)

…………(1分)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分)

答: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8%。

……(0.5分)

(3)该反应放热使水分蒸发。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