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词解释.docx
《外国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名词解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名词解释
----------外国名词解释-----------
古埃及建筑
1——牌楼门
古埃及庙宇中,轴线上高大、做戒备用的高墙,中部凹下处为出入口,上置厚重的石板眉梁。
墙身两面向内倾斜,中间留空,内有楼梯可通至门楣,墙面刻有象形文字及图画。
牌楼门高大雄伟,表达了国王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
2——玛斯塔巴
古埃及早期帝王陵墓。
长方形台状,形式源于对当时贵族的长方形平台式砖石住宅的模仿
3——太阳金字塔
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形式来源于古埃及人对山体外观的理解——方锥形态,永恒的太阳神,太阳照射角锥形的光线
4——方尖碑
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
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
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
最高50余米,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古西亚建筑
5——山岳台
又称观象台,是古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
常建于一大平台,外形呈阶梯形,顶上有庙或祭坛。
实例:
乌尔观象台
6——空中花园
新巴比伦城中,建筑在“梯形高台”之上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
爱琴文明
7——爱琴文明建筑
即希腊上古时代,处于克里特岛和迈西尼城周围的爱琴海一带的建筑文化,创造了杰出的艺术成就。
古爱琴建筑最早创造了“正室”的布局形式,成为后来希腊古典建筑平面布局的原型。
代表实例:
克诺索斯 米诺斯王宫,迈西尼城狮子门,阿托雷斯宝库
古希腊建筑
8——古典建筑
古希腊盛期的建筑和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的建筑同称为古典建筑。
9——古典柱式
包含古希腊三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和古罗马五柱式(塔斯干、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组合柱式)。
古希腊古典时期发展成熟的特定做法的石质梁柱组合的艺术形式,到了古罗马时期得以继承和发展扩充至五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
10——雅典卫城
是希腊古典时期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建筑群之一,是雅典当时宗教的圣地和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雅典国家强盛的纪念碑。
包括:
卫城山门、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雅典娜雕像
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
古罗马建筑
11——券柱式
古罗马建筑中,拱券与柱式相结合的构图,前者承重,后者起装饰作用
12——Basilica
巴西利卡,古罗马一种综合用作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
平面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的龛,主体分为中厅和侧廊。
其形制对中世纪基督教堂与伊斯兰礼拜寺,均有影响。
代表:
图拉真巴西利卡,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13——《建筑十书》
古罗马皇帝御用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是世界上遗留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建筑学著作,并且最早提出了建筑三要素:
实用、坚固、美观
拜占庭建筑
14——拜占庭建筑
古罗马分裂后,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
建筑特点:
帆拱,穹窿,彩色彩色琉璃面砖装饰 代表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圣马可教堂
15——抹角拱
拜占庭建筑中,用以从方形平面向原顶过渡的结构构件,使得穹顶的支撑和平衡体系下产生丰富多变的空间,形成帆拱(抹角拱)、鼓座、穹顶相结合的做法。
抹角拱的作用与帆拱相同。
16——集中式
即拜占庭教堂中,利用帆拱和穹窿,平面呈圆形或多边形,所营造的集中式的空间布局形式。
典型实例:
圣索菲亚大教堂
伊斯兰建筑
17——钟乳拱
又称蜂窝拱,由一个个层叠的小型半穹窿组成。
普遍出现于伊斯兰建筑中,在结构上起出挑作用,在造型上起装饰作用。
18——穆达迦风格
西班牙八世纪被阿拉伯占领,十世纪后,大量伊斯兰建筑手法渗入到哥特建筑中去,形成了特殊风格,称为穆达迦风格。
特点是,用马蹄形券,镂空的石窗棂,大面积的几何或其他花纹
欧洲中世纪建筑:
——早期基督教
19巴西利卡式
早期基督教建筑中,教堂平面形制之一,形制来源于古罗马的巴西利卡。
——罗马风
——哥特
20哥特式建筑
又称高直式建筑,是欧洲中世纪建筑艺术发展的高峰阶段,从12世纪到15世纪占据建筑的主流。
其高直的形体,玲珑的装饰,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体现了崇高、神圣和超脱尘世的效果。
代表类型是哥特教堂。
21尖券肋骨拱顶
用以调整拱脊的高度,减少拱顶侧推力的结构构件;常见形式:
四分尖券肋骨拱、六分尖券肋骨拱
22飞扶壁
哥特建筑结构上大一大创造,作为支撑承重墙中的侧向水平推力的结构构件;利用从墙体上部向外挑出的一个券形or半券形构件(亦称飞券)将墙体的的压力传递到下部的墩柱上;由于减轻了墙体的负担,使得墙墩的体量得以缩小。
23——拉丁十字式
西欧教堂中,由巴西利卡式发展成十字形,有短边和长边相结合,宗教象征意义明确,称之为拉丁十字。
24——骨架券
即肋骨拱,西欧教堂所采用的新型拱顶结构技术,骨架体系:
拱顶体系(肋拱、薄板)+支撑系统(柱墩、墙墩、扶壁)
文艺复兴 巴洛克
25巴洛克建筑
“扭曲的珍珠”,是17世纪意大利等地在文艺复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手法,形式上看作是文艺复兴建筑的变形和支流
特点:
建筑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实例:
罗马耶稣会教堂,罗马圣卡罗教堂,卡比多广场 建筑师:
波洛米尼,伯尼尼
26——西班牙大阶梯
巴洛克手法在城市设计中的代表实例,阶梯平面呈花瓶形,布局时分时合,巧妙地把两个不同标高、轴线不一的广场统一起来,表现出巴洛克灵活自由的设计手法。
设计者:
斯帕奇
古典主义-洛可可
27古典主义
17世纪绝对君权国家(以法国为代表),大型建筑中竭力推崇的象征中央集权的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风格
特点:
排斥民族传统与地方特点,崇尚古典柱式,强调柱式必须恪守古典规范;总体布局、建筑平面与立面造型中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规则的几何形体,并提倡富于统一性与稳定感三段式的构图手法;内部空间效果与装饰上常有强烈的巴洛克特征。
28、Rococo风格
洛可可,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在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室内装饰风格,流行于路易十五时期,又称路易十五式。
实例:
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凡尔赛宫王后居室
29——孟莎式屋顶
法国古典主义出现的独特屋顶形式,方底两折式屋顶。
特点:
下部很陡,上部坡度转变平缓、甚至做成小平顶。
这种形式使其内部空间非常好用。
=====================================================
复古思潮
30、帝国式风格
拿破仑帝国时代的法国,以古罗马式样为主的古典复兴,建筑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部则常常吸取东方的各种装饰or洛可可手法。
代表:
星形广场凯旋门
31、新古典主义
18世纪中叶,受启蒙运动思想运动和考古研究的影响,向往民主共和,而兴起的古典复兴思潮,又称新古典主义。
特点:
恢复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式样,讲究理性简洁与和谐之美。
法国、美国以古罗马复兴为主,英国、德国以希腊复兴为主。
代表:
巴黎万神庙,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
32、先浪漫主义建筑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思潮的第一个阶段,带有旧封建贵族怀念已失去的寨堡与小资产阶级为了为了逃避工业城市的喧嚣而追求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情趣与意识,建筑上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寨堡or哥特风,还表现为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有时在园林还出现东方的建筑小品。
代表:
英国布莱顿皇家别墅
33、哥特复兴
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英国浪漫主义复古思潮的第二个阶段,以追求纯粹的哥特式样为风格,是风格意识与国家主义的结合形成的国家浪漫主义。
典型作品:
英国国会大厦
Eclecticism
折衷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兴起的复古思潮,其越过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样式上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也称之为“集仿主义”。
折中主义建筑没有固定的风格,语言混杂,但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常沉醉于对“纯形式”的追求。
巴黎美术学院—折衷主义的大本营 实例:
巴黎歌剧院,巴黎圣心教堂
34、田园城市
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城市规划理念,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 意义在于:
控制城市规模,建立子城分散大城市人口,奠定了现代卫星城理论。
欧洲新建筑运动探索
35、新艺术运动
19世纪80年代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致力于建筑艺术革新的艺术运动。
建筑观:
主要体现在室内,即主张采用新的简化的装饰题材,主要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茂的草木形式的曲线,并大量使用于制作曲线的生铁构件。
创始人是:
凡·德·费尔德
36、“净化”建筑
欧洲新建筑探索运动中,在奥地利、荷兰以瓦格纳、伯尔拉赫为代表的一种新建筑观点。
主张对现有的建筑形式进行净化,使之回到最基本的起点,从而创造新形式;主张建筑造型应简洁明快及表现材料的质感,要寻找一种真实的,能够表达时代的建筑。
37、芝加哥学派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芝加哥城出现的现代建筑运动,对高层建筑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建筑观:
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型基础。
在建筑造型上趋向于简洁与创造独特风格,如立面“芝加哥式窗”形式的网格式构图,并突出了功能在设计中的应用。
代表人物:
L沙利文
38、德意志制造联盟
1907年在德国成立的一个由企业家、技术人员、艺术家组成的旨在提高德国工业产品质量的民间组织;
建筑观:
①倡导建筑的工业化生产②提出使用新材料、新结构方式,并在建筑形式中体现出来③建筑的形象;
代表人物:
p·贝伦斯、格罗皮乌斯
西方现代派艺术与建筑的发展
39、构成主义
Construction,亦称构成派,前苏联“十月革命”后,马列维奇等俄国青年艺术家组成的团体,强调体形的抽象组合,在建筑创作中强调表现结构构造的力量 典型代表:
v·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碑方案
40、功能主义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将实用作为美学主要内容、将功能作为建筑追求目标的一种创作思潮。
芝加哥建筑师L沙利文是功能主义的奠基者。
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
早期功能主义的重点是解决人的生理需要,其设计方法为“由内向外”逐步完成。
在功能主义发展的晚期,人的心理需要被引进建筑设计之中,建筑形式成为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代主义
41、维森霍夫曼试验住宅展
由德意志制造联盟策划的国际现代建筑展,是现代主义最重要的实践展示,是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战后控制世界建筑的基本方向的“国际式风格”
——包豪斯
42、包豪斯学派
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旨在培养现代设计人才的教育机构,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由于其锐意探索、大胆革新,并因传播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使其成为欧洲现代主义学派的奠基者。
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正式诞生。
——CIAM和Team X
43、CIAM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现代主义建筑师自发成立的以反对折衷主义和复古思潮,讨论科学对建筑的影响、城市规划以及为现代建筑确定方向的国际性民间组织,它的成立表明现代主义建筑走向成熟并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建筑学派。
协会建筑师交流与研究建筑工业化、低收入家庭住宅、有效地使用土地与生活区域的规划和城市建设等问题
代表人物:
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
44、Team X
十次小组,以英国史密森夫妇为首的一个青年建筑师组织。
因在CIAM十次大会上公开倡导自己的主张,对过去的方向提出创造性的批评而得名。
形成于1954年1月在杜恩召开的CIAM十次大会的准备会议。
建筑观:
提倡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设计思想,建筑与城市设计必须以人的行为方式为基础,其形态应来源于生活本身的结构发展。
——五大师
45、赖特
现代建筑运动的奠基者之一,20世纪美国最主要的建筑师,是著名的浪漫主义大师和坚定的城市分散主义者。
建筑观:
草原住宅,有机建筑理论,浪漫主义原则和反都市倾向 代表作:
罗比住宅,流水别墅,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46、勒柯布西耶
现代主义和机械美学的奠基人之一,现代主义运动的主将和激进分子,城市集中主义规划思想的代表人物,杰出的现代建筑理论家、规划家、艺术家
建筑观:
创办《新精神》杂志;发表《走向新建筑》一书,提出新建筑五要素;光明城市,城市集中主义构想;居住机器理论,机器美学和抽象艺术 前期:
偏向理性和机械美,后期:
趋向浪漫精神和追求神秘趣味 二战后创作表现出材料和构造的粗野特征和自由造型的塑性特征 代表作:
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朗香教堂
47、有机建筑
由F·L·赖特提出的,强调周围环境形式、功能的协调性和整体性,考虑特定环境中的建筑性格,与自然结合的建筑,结构和材料上力求表达自然本色。
48、新建筑五点;
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底层架空、横向长窗、屋顶花园
49、“光明城市”
Radius ciy,由现代主义旗帜性大师勒柯布西耶提出的,城市集中集中主义规划思想。
将工业化思想大胆地带入城市规划,描绘出城市生活的高级状态,主张用全新的规划思想改造城市,设想在城市里建高层建筑,现代交通网和城市绿地。
即:
高层居住建筑+立体快速交通干道+城市功能分区
50、“建筑人情化”
主张建筑应用理性化的方法突破技术范畴而进入人情和心理的领域,以解决人情和心理的问题为目标,使得建筑体现了人道主义,又包含富有情趣的修养;简朴之中有丰富,简单之中有温暖。
51、密斯风格
由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倡的,40年代末代6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以“少就是多”为理论根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的设计方法与手法,其设计原则是“功能服从空间”。
具有表现主义倾向、提倡忠实结构和材料,
特别强调简洁严谨的细部处理手法。
52、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建筑设计哲学。
提倡简单,反对过渡复杂和装饰的设计理念。
简单的东西往往带给人们更多的感受。
现代建筑的普及和发展
53、装饰艺术派
Art-deco,源于20世纪20年代法国巴黎艺术装饰工业展,后深远影响美国早期摩天大楼的风潮,是一种介于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建筑折衷风格,善于运用多层次的几何线型图案 典型代表:
美国克莱斯勒大厦,纽约帝国大厦
54、国际式
1932年由p·约翰逊和希契科克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共同策划举办的现代派建筑的展览,为现代建筑将成为一种风格渗透到未来的实践领域做出了预示,现代派所创建的美学形式也同时从边缘走向主流,之后被称为国际式风格。
代表:
萨伏伊别墅、西格拉姆大厦
55、粗野主义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流行于战后欧洲、日本、美国的建筑风格
特点:
建筑材料保持自然特色,混凝土梁柱墙面完工时不加粉刷,留下模板表面毛糙的痕迹,具有质朴和清新的形象,构件沉重肥大超常规,交接比较粗鲁生硬。
实例:
马赛公寓,昌迪加尔高等法院
56、雅马萨奇
美籍日裔建筑师,是流行于美国的典雅主义的代表人物,致力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主张创造“亲切与文雅”的建筑,倾向于使用
尖券形式。
代表: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
57、理性主义建筑
将意大利古典的民族传统价值与机器时代的结构进行新的更具理性的综合,以G·特拉尼为代表的、被称为意大利理性建筑运动(MIAR)的7人小组(Gruppo7)的基本思想的建筑。
58、Archigram
建筑电讯派,阿基格拉姆小组,英国60年代最先锋的创作倾向,夸张突出建筑技术符号,如加强建筑结构的形式,将建筑设备结构等暴露在外等。
城市设计中,畅想“行走城市”,“插入式城市”等,对当代高技派建筑产生重大影响。
代表人物及作品:
彼得·库—奥地利格拉茨美术馆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9、Less is bore
少即是厌烦,是R文丘里对于密斯凡德罗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思想针锋相对的观点,提出不应该忽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60、新现代
指那些相信现代建筑依然有生命力,并力图继承和发展现代派建筑师的设计语言与方法的建筑创作倾向;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发展,强调多样化表达、纯粹化、净化和表现意味 代表人物:
纽约五,R迈耶
61、高技派
指建筑形式上突出当代技术的特征和科学技术的象征性内容,以夸张的形式表现高科技是社会发展动力的目的。
其设计特征有:
空间高度的完整性和灵活性;构件的高度工业化、工艺化与设计开发;结构
与设备的表现与暴露(受archigram影响);精细的技术结构和工艺(受密斯影响) 代表人物及作品:
R·罗杰斯&r·皮亚诺:
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罗杰斯:
伦敦劳伊德大厦 皮亚诺:
芝柏文化中心 N·福斯特:
香港汇丰银行
62、解构主义
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具有广泛批判精神和大胆创新姿态的建筑思潮。
来源于: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结构主义哲学和20世纪20年代俄国的先锋派构成主义 建筑表现:
1继承俄国构成主义,并作了新的发展;2主张建筑造型打破常规、解体重构;3主张共时性,可以不对环境和文脉作出反映,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4强调推理和随机的对立统一;5对现有规则的约定进行颠倒和反转,主张片段、解散、分离、不完整、无中心、缺少等
代表人物:
P埃森曼、扎哈·哈迪德
63、纽约五人组
New york five,196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当时5位美国建筑师的建筑展,被认为是新现代思潮的代表。
五人为:
R迈耶,P埃森曼,M格雷夫斯,C格瓦斯梅,J海杜克
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
朴素建筑观:
原始社会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建筑理论,即注重建筑的功能,主要是防御侵害。
祭祀建筑居中,居住建筑围绕其四周,有利于防御。
原始社会末期,技术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无意间到有意的装饰环境,主要采用卵石、贝壳、植物、花卉,反映主人的身份、地位、兴趣、爱好。
原始建筑出现装饰受到功能、技术、形象三个因素影响。
古埃及
玛斯塔巴:
古埃及早期的帝王台式陵墓。
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地上为祭祀用砖砌厅堂,仿照上埃及住宅,像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
地下为墓室。
上下有台阶或斜坡甬道相连。
后来的金字塔就是从此发展起来的。
古爱琴
美加伦室:
最早见于古爱琴文化的王宫建筑中,很可能是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它的型制一般为一巨型房间,房间中心是一壁炉。
围着壁炉,四根柱子支撑着屋面,墙壁饰有壁画。
入口处为门廊,通常有两根柱子。
这种建筑形式被认为是古希腊神庙建筑的起源。
古希腊
古典建筑:
指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创造了以石制梁柱为基本构建的建筑形式,在文艺复兴及古典主义时期进一步发展,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成为历史悠久的建筑体系。
严格的讲,指的是希腊的古典时期和罗马的共和时期的建筑。
柱式:
古希腊、罗马的石制建筑的各个结构部分之间,以及各个构建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固定的做法,这种固定做法称为柱式。
古希腊三柱式: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古罗马五柱式:
塔司干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
古罗马
巴西利卡:
一种综合用于法庭、交易所大厅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中间被2~4排柱纵分为三或五部分,中间部分宽且高,有高侧窗采光。
屋顶为木构架。
对后来的基督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影响较大。
建筑十书:
是对罗马建筑的总结,奠定了欧洲建筑体系,成为文艺复兴后建筑教学上的基本教材。
拜占庭
帆拱:
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在券的定点作水平切口,余下的四个角上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
哥特
哥特:
适合基督教思想的建筑。
哥特本是欧洲的游牧民族,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家认为12-15世纪欧洲的艺术文化是对古典艺术的破坏,就蔑称这个时期为哥特时期。
飞扶壁:
哥特建筑所特有,是一种飞券,在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角处抵住,从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将墙体所受到的压力传递到离此一定距离的墩柱上,解决水平分力的作用。
文艺复兴
帕拉第奥母题:
维琴察巴西利卡的底部处理在每间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而把券脚落在两颗独立的小柱子上。
小柱子距大柱子1m多,上面架着额枋。
于是,每个开间里有3个小开间,两个方的夹着一个发券的,而已发券的为主,在小额枋之上,券的两侧各开一个圆洞。
这个构图就叫帕拉第奥母题。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时期,扬弃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要素的建筑。
巴洛克建筑:
是18世纪古典主义理论家嘲笑17世纪意大利艺术、文学风格,认为他背弃了生活和古典传统。
巴洛克成为风格的名称。
特点:
反文艺复兴盛期的严肃、含蓄、平衡,倾向豪华、浮夸。
古典主义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广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是指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等采用古典柱式、恢复古典建筑式样、比例的建筑风格。
狭义的古典建筑主要是指法国古典主义及其他地区受其影响的建筑,即指17-18世纪法王路易十三、十四专制王权时期的复古建筑。
洛可可艺术风格:
18世纪20年代,室内装饰艺术方面风靡一时的一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装饰细腻柔软,常有各种细线、涡卷、尤其爱用贝壳、卷叶作装饰主题,华丽而造作,排斥一切建筑母题。
复古建筑思潮:
是指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中主义。
古典主义:
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
浪漫主义:
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
既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又夹杂有消极的虚无主义色彩,它在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手工业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用机器制造出来的工艺品,并以前者来和古典艺术抗衡。
帝国风格:
艺术与工艺运动:
19世纪50年代出现在英国,采用自然材料手工生产,力求创造工艺效果的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又叫青年风格派,是19世纪80年代开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诣在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的,努力创造出有别于历史式样,适合工业时代的艺术作品的一种艺术运动。
德意志制造联盟:
1907年,在德国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员组成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品质量的全国性组织。
表现派:
认为艺术是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首先在绘画、音乐等领域出现,后影响建筑。
代表作品:
爱因斯坦天文台等。
未来派:
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的文学艺术流派,赞扬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对其未来充满希望。
否定文化、艺术、传统,提倡表现工业社会的特点——速度和运动。
风格派:
1917年,荷兰青年艺术家组成名为“风格”的艺术团体,主要用基本的几何构图表现艺术思想。
代表人物:
蒙德里安、里特维德等。
构成派:
一战后俄国的一些青年艺术家也用抽象的几何形体和空间表现绘画和雕塑作品,因类似工程构筑物,得名构成派。
代表人物:
塔特林等。
现代主义(派):
①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②注意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
③努力用最少的人力,强调经济性。
④主张创造现代建筑新
风格,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
⑤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⑥废弃表面外加的建筑装饰。
代表人物:
三巨头:
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
包豪斯学派:
原为德国德骚设计学院简称,后指以德国德骚设计院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筑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