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181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docx

《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docx

2018年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

2经济福利:

是指人们的各种欲望或需要所获得的满足和由此感

受到的生理幸福或快乐3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4一般均衡:

它假定一个社会任何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应,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和价格

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消费某种物品,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越来越少。

这种关系称作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8市场失灵:

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9补偿变差:

价格发生变化后,为使某人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应该从他那里取走(或给予)的补偿金的数额

10补偿剩余:

当某人被限制以变化后的新价格购买如果没有补偿他所购买的物品的量时,为使他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而应该

从他那里取走的补偿金的数额。

11国有产权:

财产权利由国家拥有,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可以使用这些权利。

12共有产权:

共同体内每一成员都有权分享产权所包含的权利,排除了国家和共同体外成员对共同体内成员行使这些权利的干扰。

13私有产权:

财产权利界定给某一特定人,产权所有人对产权的行使不受任何限制

14效用可能性曲线:

在最优效用水平组合中,描述两个消费者效用水平反向变化关系的曲线。

15阿罗不可能定理:

由单个人偏好的有序性得不出社会偏好的有序性。

即不存在社会福利函数。

16公共物品:

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二选择

1.下列哪位学者1920年写的《福利经济学》出版,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B)

A.马歇尔B.庇古C.凯恩斯D.帕累托

2.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是(A)

A.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可能曲线相切;B.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

C.收入分配平等;D.人均收入最大化

3.福利经济学研究(ABCDE)

A.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B.国民收入适度分配问题C.收入均等化问题

D.生产资源适度配置问题E.国家安全问题三判断

1社会福利函数是个人福利的简单相加。

(错)

2阿罗(Arrow)不可能定理是一个不可能得到证明的定理。

(错)

四简答

1简述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研究内容:

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帕累托最优、补偿原则、次优原理、第三优原理;政府行为经济-公共选择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研究(庇古理论-平均、货币边际效用递减、争论-

不同社会阶层、利益集团利益冲突)

社会福利度量和研究(经济剩余、补偿剩余、贫困指数、人类发展指数)

公共选择理论(社会选择问题、政府运行效率)研究对象:

社会的经济福利

2简述福利经济学的含义及特征

特征:

具有规范性(normative)和实证性(positive)双重性特征

含义:

福利经济学是从资源分配和国民收入分配两个方面研究实现最大社会福利所需条件以及为了增进社会福利所应该采取的政策

措施的经济学。

3简述补偿原理的含义

如果进行某项政策变革,使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假设受益者可以弥补受损者的损失并且有剩余,那么该项政策变革是可取的。

这种判断社会变革是否有效的方法称为补偿原理。

4试述卡尔多补偿标准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

卡尔多的福利标准是看变动以后的结果是否得大于失。

若变革后可通过潜在的再分配使受损者从受益者那里得到充分的补偿,即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好或者起码没有人的状况变坏,那么,这一变革就是可取的

特点:

卡尔多的社会补偿标准主要追求实际总收入的增长,并没

有考虑个人福利的补偿“假象”的补偿不等于实际的补偿;卡尔多标准回避了收入分配问题

5发达国家如何支持农业发展?

人为制定高于均衡价格的农产品保护价格体系,由政府收购过剩农产品。

提供农产品价格补贴,使农民的单位收入高于均衡价格。

直接限制产量,使产品卖价高于均衡价格。

6举例说明科斯定理的应用

钢铁厂生产钢,自己付出的代价是铁矿石、煤炭、劳动等,但这些只是“私人成本”;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气、废渣,则是社会付出的代价。

如果仅计算私人成本,生产钢铁也许是合算的,但

如果从社会的角度看,可能就不合算了解决办法:

政府只要明确产权。

如果把产权“判给”河边居民,钢铁厂不给居民们赔偿费就别想在此设厂开工;若付出了赔偿费,成本高了,产量就会减少。

如果把产权界定到钢铁厂,如果居民认为付给钢铁厂一些“赎金”

可以使其减少污染,由此换来健康上的好处大于那些赎金的价值,他们就会用“收买”的办法“利诱”厂方减少生产从而减少污染。

当厂家多生产钢铁的赢利与少生产钢铁但接受“赎买”的收益相等时,它就会减少生产。

从理论上说,无论是厂方赔偿,还是居民赎买,最后达成交易时的钢产量和污染排放量会是相同的。

但是,产权归属不同,在收入分配上当然是不同的:

谁得到了产权,谁可以从中获益,

而另一方则必须支付费用来“收买”对方。

总之,无论财富分配如何不同,公平与否,只要划分得清楚,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是相同的

——都会生产那么多钢铁、排放那么多污染,而用不着政府从中“插一杠子”。

那么政府做什么呢?

明确产权,并且有效地保护产权。

科斯定理表明,市场的真谛不是价格,而是产权。

只要有了产权,人们自然会“议出”合理的价格来。

7市场失灵的原因

(1)公共物品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导致市场失灵

(2)垄断

由于固定成本、规模效益等产生的贸易壁垒,使得某行业出现寡头或垄断,导致市场失灵

(3)外部影响

有些相关因素不是经济主体可以控制的,如污染和创新,如内幕消息

8比较垄断与竞争条件下的福利变化垄断带来的福利减损:

源配置的非效率、资源利用的非效率、“寻租”成本

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由价格灵活调节,市场决策由市场主体自主自发进行,决策具有时效性、目的性、相关性)。

低价高产出,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生产者以最低成本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超额利润

六论述

1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

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前提,而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中,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都必须、也必然要把效率摆在优先地位。

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收入分配原则都必须做到效率优先。

任何非经济手段导致的“公平”都有损于社会财富的创造。

政府只有在财力、物力迅速增长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去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兼顾公平。

兼顾公平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

我们一方面

要承认收入差别,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收入先富起来,通过市场机制刺激效率,为过渡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等手段来构筑平等竞争的空间和平台,保证分配的公平。

圜家对个人收入分配进行的调节,不是去消灭收入差异,而是把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防止两极分化或贫富差距过大。

效率与公平统一在初次分配领域最为重要。

当前要特别重视初次分配的两个基础性条件的公平问题。

一是要注意教育资源投入和配置的公平性。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教育(包括培训)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实践证明,受教育水平高的人一般收入也高。

一些高素质劳动者因对社会能提供更多的贡献而获得高收入,大都与其受过的良好教育有关。

即使是一般劳动者,通过教育或培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技能,也会改变其就业及收入状况。

再分配调节的社会公平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税收等强制性手段,对初次分配即使是公平分配也不可避免引起的收入差距进行调节;二是为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对收入不能满足正常生存需要的人员提供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

与初次分配相比,再分配的作用有限,但其社会影响却比较大。

因为这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最后防线。

因此,要切实改进和不断完善再分配的功能,重点解决突出的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所以,我们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

殊。

2依据我国当前的人口状况探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口老龄化高峰对社会保障造成巨大压力,养老保险基金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的要求;经济体制转轨伴随的高失业、两极分化等问题对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特有的宏观经济波动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难以适应。

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现有制度的缺陷:

(1)社会保障法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保险费征缴和发放为基础、以部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居民生活救济为辅助而形成的一套制度。

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滞后。

(2)统筹层次低,覆盖面窄。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费的统筹层次很低,虽然国家也要求各地区尽快实现省级统筹,但大部分地区落实到地市级统筹,还存在不少的县级统筹

(3)管理体制及社会基金管理存在很多漏洞;社会保障基础薄,妨碍因素多。

从我国的现状看,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主要是企业支付,少量部分由国家补充,个人交纳较少,不能很好体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责的原则。

措施:

(1)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

(2)以扩大覆盖面为重点,加快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在城镇,应当继续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在农村,应

当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家庭保障、土地保障相结合的保障体系。

(3)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增收节支

当前,我国要扩大覆盖范围和提高保障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强基金征缴工作,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同时要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

(4)完善社保基金的管理,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

建立信息联网,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大力宣传举报制度,将执法过程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加大处罚力度,培养专业人才。

(5)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和实行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实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积极探索国家粮补资金用于农村社保建设的途径;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等。

(6)开展社会保障理论和战略研究,为制度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