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影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7429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影响.docx

《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影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影响.docx

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会产生哪些影响

—以湖南凤凰古城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004年7月从出团旅游线路中看到了有湘西凤凰古城这个景点,这个与我名字中有相同寓意(凤凰)的小城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赶紧从网上下载了很多相关的景点介绍、图片,它的神秘、美丽深深的吸引了我,迫不及待的要去这座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虽然在凤凰的行程只有2天的时间,但是它独特的风韵、浓厚的民族文化已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自此总保持着对它的关注。

经过资料的搜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影响。

一、凤凰县概况及旅游业现状

(一)凤凰县基本情况

凤凰县地处湖南西部边缘,全县总面积1,758.5平方公里,辖9个建制镇22个乡344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36.7万,

由苗、汉、土家族等18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3.6%,其中苗族人口18.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1.4%,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区贫困县。

县城距州府吉首市52公里,北距风景明珠张家界200公里,南距交通枢纽怀化市90公里,东距枝柳铁路新凤凰站14公里,西距贵州铜仁市58公里,离大兴机场27公里,209国首,1867省道穿境而过,经济区域优势独特,交通便利,为湘黔渝边区经济贸易的交汇点。

凤凰县山清水秀,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独特,古城风貌完整,名人民居众多,仅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0多处,古街古弄20多条,保护民宅近200栋,由于地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区域与东部楚汉文化区域的交汇之地,楚巫文化在这里得到弘扬。

明、清以来,县境内修建的大型寺庙、会馆、祠堂就175座,仅2平方公里的县城就达58座之多,此外,由于交通闭塞,受战争的影响少,众多的文物至今保存完好,属省级著名风景名胜区,成为全省新增的两条黄金旅游线路之一,最近公布的中华旅游第一廊也将凤凰列入其中。

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战略,凤凰县按照“做稳粮食产业、做优果蔬产业、做强畜牧养殖产业、做实烤烟产业、做精文化旅游产业、做活劳务产业,做大加工制造业”的思路,着力建设农村“七大支柱产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调整。

通过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郊区农业”,建成了以县城周边乡镇为主的万亩商品菜生产基地,以中低海拔地区乡镇为主的10万亩优质常绿水果开发带,以国、省道沿线乡镇为主的千亩观光农业示范园,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截至2004年底,凤凰县共建成水果产业化专业村56个,水果、干果开发面积达18.5万亩,总产值达9360万元,蔬菜产业产值达9000万元,畜牧产业形成了以“湘西黄牛”品牌为主的特色产品,劳务产业发展迅猛,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1万人,劳务总收入达1.9亿元。

(二)、凤凰旅游业现状

凤凰县的旅游业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一直处于自然、自发形态,基本上没有形成行业和产业的概念及结构。

60年代中叶著名国际友人、新西兰诗人、文学家路易·艾黎到过凤凰,并留下了对这一美丽小城的著名评价——“凤凰是中国最美的两个小城之一”。

凤凰县的旅游业大致起源于1985年,当时该县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的目标,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并且聘请凤凰籍著名画家黄永玉担任顾问;1986年凤凰县被列为全国旅游外事开放甲类县城;1997年被列为湖南省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但凤凰旅游业真正起步是在2000年,当时该县政府把握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确立了的旅游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战略,保护维修和合理开发并重,加大了旅游业的开发力度,并于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在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当年,凤凰县共接待中外游客37万人,比2000年翻了10番。

沉寂多年的凤凰古城几乎在“一夜之间”热闹起来,象征发展的“涅槃”烈火开始熊熊燃起。

几年时间内,发展迅猛,效益明显,门票年收入从几百万元上升到2005年7月近3000万元,其中南方古长城2005年的门票收入预计可达800万元。

据凤凰县旅游局统计,在过去短短的五年间,前来凤凰城观光旅游的海内外游客激增近5倍。

凤凰旅游产业链的特点是:

起步晚、发展快、势头高。

(三)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文”兴“旅”旺起来。

凤凰秦属楚地,是大湘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凤凰县地灵人杰,名人众多。

仅清道光二十年至光绪元年的30多年间,先后出了43名提督、总兵级的将军,31名副将级的将军,31名参将级的将军,73名中将,30多名少将。

民国时期,民国初年至1949年,出了7名中将,30多名少将。

民国时期,这里还诞生了著名政治家、慈善家、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新中国建立后,凤凰籍的现代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刘祖春、原中国武警支队政委李振军,著名画家黄永玉和两院院士钢铁博士肖纪美,古城内现有6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大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有“画乡”、“满城文物、满眼风光”和“中国最美丽的小城”称号。

与山西平遥、云南丽江齐名为“中国三大古城。

凤凰县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中华炎黄圣火采集仪式”、“中国·凤凰四月八民族艺术节”、“湘西从文文化节”等一系列大型的文化旅游宣传活动,迅速把世人的眼光吸引到“凤凰古城”来。

全国各地的游客、媒体、商家纷纷跋山涉水来到凤凰,来到从文故里领悟文化的深邃,来到苗疆边墙体会历史的沧桑,来到沱江河畔品味江南水乡的婉约,来到大山深处感受苗寨的热情奔放,掀起了一股“探寻从文足迹,寻找梦里故乡”、“走玩凤凰”的热潮。

二、民族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并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样式,包括历史文化和各种经济民俗、饮食、衣着、婚姻、居住、丧葬习俗以及乡规民约、人生礼仪、节日庆典、信仰民俗、歌舞、竞技等。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并加以强调,赋予强烈的感情色彩,将其升华为本民族的标志。

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差异,各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民族文化事象。

正是这种独具个性的事象使民族文化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首先,从文化本身来说,它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和社会公益属性,也有经济功能和效益功能。

民族文化同样具有这些特性。

只要思路正确,引导得当,利用合理,就能实现民族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这方面成功的范例很多,云南丽江的发展靠的是东巴文化,江苏周庄的发展靠的是江南水乡文化,浙江龙井村的发展靠的是茶文化。

阿诗玛、刘三姐、金花等等这些本来只是白族、彝族、壮族的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她们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后,却带动了经济特别是直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从民族文化事象特性来看,民族文化事象既有悠远的过去,又有活生生的现在;既有古老的历史况味,又透发着现实新鲜气息,其根须一直延伸到当代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各个阶层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民族文化的这种多重品格的特性,正好迎合了当代人们旅游心理的特殊需要。

哲人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性的。

越是古老的物品越有价值,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国际意义。

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事象,如果其民族特性越鲜明、原始气味越浓、历史氛围越重、地域差别越大、生活气息越足,越是能吸异乡游客的一种神而往之、舞之、吟之的旅游资源。

(一)是厚重的物质类民族文化事象。

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两座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印证苗疆历史的南方长城蜚声中外,始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兵营是全国保留最完整的两座半古城之一,反映土家族历史的溪州铜柱和老司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遗址。

去年在龙山县里耶发掘了2200年前的秦代古城、古井和古简,生动地“复活”了秦王朝历史,专家称“北有兵马俑,南有里耶简”,是当年全国第二大考古发现。

(二)是丰富多彩和具有唯一性的口头和非物质类民族文化事象。

有独具特色的反映土家苗族的心理性格和社会属性的伦理、婚恋、丧葬、饮食、喜好、禁忌等社会生活习俗,其中土家“哭嫁”、苗族“边边场”和饮食文化中的酸鱼、酸萝卜等酸菜系列,腊肉、腊肠等薰制系列,菜豆腐、大头菜等土菜系列声名在外。

有具有特定主体和特定社会功能及程式化仪式的节日文化,如舍巴节、赶秋节、龙舟节、挑葱会、四月八等,全年中几乎月月有节庆日。

有以苗族鼓舞、土家摆手舞为代表的舞蹈艺术,被称为戏剧“化石”的傩戏,以押调押韵和具有多种咏唱演唱腔调为特色的反映民族历史和生产生活形态的苗族、土家族口传文学,其中苗族的口传文学完全以母语传承。

有以茅古斯、接龙舞、椎牛等为代表的反映民族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既娱神也娱人的祭祀仪式。

有构图寓意深刻、做工精细的刺绣与银饰结合的服饰文化,苗族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

有神奇独特的绝技艺术,如苗族踩铧口、上刀梯、高桌狮子,土家族高台龙灯,如叶玉翠的织锦、田儒龙的玻璃吹画、满维禄的扎染、刘贡鑫的蜡染、黄靠天的凿花等。

神奇的湘西,孕育了中化民国总理熊希龄、民族工业先导李烛尘、乡土文学大师沈从文、画怪才黄永玉等名人。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

从目前情况来看,湘西州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相当大程度上,仍处于正待开发的阶段,其所蕴藏含的能量尚未全部释放出来,有的甚至呈逐渐淡化、消亡的趋势。

因此,尽力保护、开发湘西的民族文化资源,建设民族文化大州,并尽力文化经济化,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文化优势,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弘扬民族文化,也是发展湘西旅游业的必然选择。

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结合自然景观的建设,有针对性地重点研究旅游景区景点的历史文化、民族习俗、传说典故、民族服饰和特色餐饮,通过宣扬名胜古迹,闪耀出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精神,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赋予民族风情以新的活力。

吸收各地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应以湘西极其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类文化事象为资源依托,按照旅游要素搞好开发总体规划和基本建设,同时加强整体促销力度和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的配套开发。

第一,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标志性工程。

民族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根基。

民族文化标志性工程应该是我们土家族、苗族的精粹,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最浓缩的民族性、高度的个性化和无可替代的唯一性,反映民族的深厚文化积淀、丰富的艺术形式和古老而又富有生命野性活力的文化信息,体现民族的灵魂,兼有对民族文化开发开放与保护抢救的双重作用。

1、建立活态街区。

之所以要建立活态街区,是因为民族文化特别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事象,是存在于整个民族文化系统当中,保持它同它存在环境和背景的血肉联系,使之继续存在于现实社会中,才能在艺术生活中发展。

同时活态街区是一种活态保护,其突出特点是有听的、看的、观的,是活生生的,这是旅游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很具有“票房”号召力。

凤凰古城就是这样一种比较完整的活态街区,其开发与保护已有一定的基础,今后应继续朝这个方向发展,并争取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保护遗产。

现在要做的是恢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方面的东西,如阳戏表演,扎染、腊染作坊及生产场景,龙舟竞渡,鸬鹚捕鱼,文庙、阳朝宫的供奉活动等,使游客一进入古城,便感受到满地民俗,满眼风物,无处不景,无景不奇。

这对于王村古镇、土家故宫老司城、德夯苗寨都应是一个发展方向,只是在具体内容择定上有所不同而已。

2、建立土家族苗族民俗风情村寨。

可以说民族风情村是农村版的活态街区,但它更显活力,更具野性,民俗民风更是原汁原味。

依山而建的村寨,层层的木质吊脚楼或青石板块垒建的民房,戴斗笠披蓑衣正在耙田的汉子,头戴青丝帕身着绣花衣手摇摇窝的婆婆,一身盛装银器叮当的妙龄少女,甚至于上梁接龙、婚丧嫁娶,甚至于犁耙刀叉、箩筐扎笼,哪一样不是纯正的民风民俗,哪一样又不是风景?

一场爬刀山过火海的绝技表演,再组织一场互动式的风情表演,搞一席用门板为桌的农家长龙宴,酸鱼、菜豆腐、包谷烧摆上来,把酒对歌,游客身临其境,又可以参与其中,岂不其乐融融?

值得注意的是,民族风情村寨宁少勿多,宁精勿滥,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又损害形象。

从量上来说,在土家族、苗族聚居区各搞1——2个;从布局来说,重点考虑凤凰、吉首、永顺三个旅游重点县市。

3、建设民族文化博物馆和民族民俗陈列馆。

这是一种静态保护与开发,即搜集、整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事象,置于固定馆舍陈列展出,让游客整体了解湘西州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民俗文化。

这种开发既对现有民族文化遗存进行了积极保护,又成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

博物馆主要是收集展示文物,陈列馆主要是展示民俗事象,如服饰、农具、娱乐工具等生产生活和信仰崇拜等到方面的东西。

此外,还应在里耶古城建设专门的里耶秦简博物馆,这是湘西历史文化旅游的一大卖点。

第二,整理和生产一批民族文化艺术精品节目。

一是策划办好民族文化旅游节会活动。

节会活动具有扩大湘西旅游知名度、扩大湘西民族文化知名度的重要作用和宣传旅游景区景点、招徕客源等功效。

过来凤凰县的炒作就非常成功。

要认真提取相关的特别是娱乐性、参与性强的民俗事象,加以提炼、提升,包装打造赶秋节、四月八、舍巴节等民族节日活动,并使之逐渐规范化,成为具有西双版纳泼水节似的民族文化旅游精品项目,每年举办一次。

同时,把节庆活动与各种会展赛事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去年举办的湘酒鬼杯攀岩溯瀑精英赛、凤凰“快乐大本营”晚会等取得非常好的收益和宣传效果。

通过节会,在全州范围内营造出一种月月有大的活动的声势。

二是认真组织专场晚会。

可以搞一个“西湘古韵”专场,所表演的节目全部是湘西独有的、具有特殊价值的艺术形态,象傩戏、目连戏等,要古色古香、古韵古味;可以搞一个专业民族歌舞晚会,表演的是艺术化的民俗,《扎花女》就非常成功;还可以搞一个提供给公众的歌场,让苗歌手、山歌手和一切对民歌有兴趣的爱好者在此自由对歌、听歌。

第三、开发一批民族文化商品。

土家织锦、苗族刺绣、腊染、银器、根雕以及酸鱼、腊味等风味食品,林林总总,散发着浓浓的民族文化味,重重的乡间泥土香,这是湘西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和土特产品资源,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但目前湘西州旅游产品的开发相当滞后,景区景点几乎没有自己的旅游产品。

湖南省已把湘西州定为全省六大旅游产品生产基地,这是加速成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的大好机遇。

要依托独特的民间工艺文化资源,瞄准市场,着力开发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市场价值,建立起民族织锦、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和绿色食品等旅游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实现旅游产品的品牌化、系列化和规模化,形成以土家织锦、苗族刺绣、腊染、扎染为代表的民族服饰系列;以根雕、石刻、金银器为代表的民族工艺品系列;以酒鬼酒、老爹饮料、古丈茶、山野菜为代表的绿色食品系列。

以上资料可以明显看到旅游活动与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效应,从以下的叙述中可以清楚的了解到。

1.旅游环境整治力度不够

近年来,凤凰县多方筹措资金,投入9000多万元,对古城1.8平方公里范围内与原明清古建筑不协调的民居进行了整治,使古城恢复了原有的风貌。

但在古城内还有凤凰县委、政府、人大、政协、武装部、中医院、工商银行、县一中等,总占地33000多平方米,有现代框架或砖混结构建筑110多栋58000余平方米,这些新建筑大多高于老民居,且房顶都是水泥平顶,没有飞檐和瓦顶,与原有建筑格调极不协调。

另外,古城区虽经整治,但仍有许多电力线、电视线、电话线像蜘蛛网一样在空中交织,供水管网裸露在外等,严重地损害了古城景观。

沱江两岸吊脚楼随着凤凰旅游的快速发展,许多改造成了家庭旅社,一些新加装的现代家用电器设施如空调主机等白色金属物品悬挂在吊脚楼上暴露无遗,加上大量的被单、毛巾凉晒在窗外、阳台,与庄重的古城主基调及秀美的沱江美景极不和谐。

同时,大量民居生活废水未经净化处理就直排于沱江,使沱江古城段水质富营养化加剧,滋生大量藻类植物,严重影响了凤凰古城景观,降低了凤凰旅游的档次和品位。

2.旅游环境容量有限

凤凰山水秀美,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众多,民俗风情浓郁独特,凤凰旅游不仅仅只有凤凰古城、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杨家祠堂、沱江游、凤凰南长城、黄丝桥古城、奇梁洞八大景,还有田家祠堂、文庙、妈祖庙、万寿宫、江西会馆等极具价值的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也还有南华山森林公园、西门峡漂流、山江、都罗等原生态苗族风情、天星山地质公园等丰富的众多的自然旅游资源,这些因资金原因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特色鲜明,是提升凤凰旅游档次,促使凤凰旅游步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希望所在。

3.旅游接待能力不足

凤凰旅游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但与之相配套的旅游接待设施严重不足,凤凰旅游变成了玩在凤凰、吃住在吉首,大大降低了凤凰旅游的盈利水平。

凤凰至今只有一家设施较齐全的准三星宾馆,凤凰现有接待设施均存在规模小、设施不完备、档次低、休闲娱乐设施不完备、接待极不规范、品位低,多数为家庭式民居小旅馆,散、乱、差现象严重。

同时凤凰县现无旅客服务中心,截止2004年12月底,凤凰只有旅行社3家,从业人员不足100人,专职导游少,且存在导游水平低,对凤凰渊源浩大的厚重的文化知之甚少,研究不透,无法满足各层次尤其是高层次游客的要求。

据统计,2004年“十一”和2005年“十一”黄金周,去凤凰的自驾车达2500多辆,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凤凰无一个功能完善的停车场,许多游客的自驾车停放在凤凰县城内几条主要城市街道上,交通十分拥挤,一方面造成了凤凰旅游发展的新的瓶颈,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凤凰县城内的交通通行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影响了凤凰的整体形象。

4.外地游客不多。

客源组成调查显示,凤凰客源70%是湖南省内的,30%是外地的。

海外游客,现在每年海外游客包括港、澳、台才3000多人,外国人只有900人,这与凤凰的名气和知名度是不对称的。

朱镕基、曾庆洪、宋祖英、常昊这些名人都到过凤凰、上过虹桥,但却没有多少外国贵宾到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除了客观的硬环境条件欠缺外,主观上和软环境不够重视也有很大关联。

5.旅游接待设施档次不高,夜生活不丰富,难以吸引游客驻留过夜。

出现凤凰旅游玩在凤凰、吃住在吉首的现状。

配套虽每年都加大了投资力度,但还远远不够完备,尤其是接待外国游客的档次和水平还不够,脏、乱、差的现象虽有改观,也还依然比较严重;独特方面虽有一定特色,但表现苗族、土家族生活风貌和风俗习惯的特色却很少,体验式和互动式的旅游活动也不多。

那么,我们究竟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凤凰?

  

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方面的倾向令人担忧:

一是不要盲目跟风搞所谓的“现代化”,破坏现有的古典山水城市格局。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十分推崇中国古代的“山水城市”,对某些地方打着“旧城改造”旗号,把那些世界级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折腾成千城一面的“凡夫俗子”痛心疾首。

他说,这无异于“把故宫的铜鼎熔化掉,用它的铜;就像用古代的字画作纸浆来造纸”。

针对今天现代化的进程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之间的矛盾,吴良镛提出了“整体保护”、“秩序渐进”、“有机更新”等一系列理论构想,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二是僵死地看待过去的东西,要求所有包含民族传统的东西甚至包括生活方式等等,一概机械复古。

现在旅游界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把风格和功能混为一谈,非要老百姓死守几千年来板壁屋加桶的生活习惯不放,刻板地保持原貌。

“海陆无静止,风云永流迁”,世界上惟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本身。

旅游开发和城市建设同样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创新。

丽江的开发建设之所以到位,是因为古城建筑开发重建既保持了原有风貌,又能有所创新。

凤凰遍地是青石,古民居很多就用青石砌成,如果加进现代技术,既保持了“风格独特”,还有可能达到“推陈出新”的境界。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没有开发的保护,是没有根基的保护;没有保护的开发,则是不可持续的开发;保护和开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2011年7月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