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
《辛亥革命》教学实录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学目标】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1.知识与能力: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了解武昌起义后革命迅速发展的形势,分析“南北议和”的原因,理解其影响。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3)知道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辛亥革命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材料,使学生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社会有全方位了解,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2)讲述武昌起义后中国国内形势,分析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立场,讨论“南北议和”的必要性及其这一事件的后果和影响,
(3)结合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4)阅读林觉民的《与妻书》,体会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走向民主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大势,辛亥革命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大势,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步,
(2)革命党人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品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重点难点】
1.辛亥革命是在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的背景下爆发,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全面把握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辛亥革命顺应了民主潮流,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2.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是本课教学的又一重点问题。
【教学时间】1课时
【导课环节】
师:
如果我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个皇帝?
出现过多少个王朝?
恐怕没有人能回答。
如果我问,中国皇帝制度的结束与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同学们能回答吧?
生:
辛亥革命。
师:
对。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在此后两千多年中,中国共出现大大小小六十多个王朝、近五百个皇帝。
但是不论经历了多少个王朝,出现了多少个皇帝,中国社会专制制度的本质没有改变。
而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9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说: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有三个重要角色:
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
同学们对孙中山、袁世凯和清政府分别有什么认识?
生:
孙中山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民国,是一个伟人。
生:
袁世凯是一个野心家,他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来还复辟了帝制,是个反动人物。
生:
清政府腐败。
师:
同学们对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这些认识客观吗?
如果有人说清政府未必腐朽?
同学们会怎么想?
如果有人说袁世凯对辛亥革命、对中华民国的建立还是有功劳的,同学们又会怎么想?
还有,当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孙中山远在海外,过了两个多月,孙中山才回国。
所以,有人说,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对这个观点,同学们又有何感想?
学生思考。
师: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重新走进一百年前的那段历史,看看孙中山、袁世凯和清政府在辛亥革命期间,究竟做过什么?
当然我更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历史学习,进一步思考,20世纪初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究竟是哪些力量推动了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设计意图:
了解学生对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的认识,提出新的观点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
【新课教授】
一、乱象中国——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1.天灾与谣言并存
师:
我想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天灾与谣言并存。
(1)天灾的年代
师:
请同学们看当时的一些文字记载(学生读):
中国长江流域各省的前景非常暗淡。
……人民将会成千上万地死去,难民营里出现霍乱和斑疹伤寒。
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昨天对我说,前景从来没有这样糟糕,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受过这样大的水灾和饥馑的威胁。
——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
谷物歉收威胁大半个中国,扬子江流域到处充满了无家可归和嗷嗷待哺的人群。
——英国驻中国公使朱尔典
师:
这些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
中国长江流域出现严重灾荒,人民生活艰难。
师:
从1910到1911年,长江、淮河流域大雨成灾,农田被淹,粮食歉收,米价暴涨。
其中湖北、湖南已经是连续七年的水灾,全国各地也都有不懂程度的灾情。
在灾荒严重的形势下,最盛产米的湖南长沙发生了抢米风潮。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
1910年4月,长沙有一个靠挑卖河水为生的农民,劳累数日,铮的钱竟买不回一升米。
绝望之中,一家4口投水自杀,这一悲剧事件引起巨大震动。
第二天,一个老妇去买米,缺两文钱,米店不卖给她米,只好回去凑钱。
等凑齐两文钱回来后,米店又涨了二文,老妇怒斥米店无理,争吵起来。
众人愤怒,砸毁米店,一场大规模的抢米风潮爆发。
对抢米风潮,清政府进行镇压,民众沸腾,社会动荡。
抢米风潮背后反映的是人民生活的艰难。
据《海关十年(1902——1911年)报告》纪载:
辛亥前十年,宜昌、烟台等地工资增加了50%左右,但物价上涨更快,大米、小麦等价格上涨在80%以上,食盐上涨100%,上涨100%的物品非常普遍,民众生活异常艰难。
面对严峻的民生问题,我们看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武昌起义后革命军曾发布布告称:
“全国饥民,数逾千万,迫饥寒而死者,道路相望……乃反观清政府,从未闻有一粟一粒之施”。
这份布告说明了说明问题?
生:
清政府对人民的死活不管不问,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师:
对。
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政府缺乏有效的措施。
人民生活艰难,社会不满情绪在积累,社会矛盾在积累,这是大规模社会变动的基础。
(2)谣言的时代
师:
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上充斥着各类谣言。
谣言大多为革命党人在某某地方造反、暴动之类,我选了两个,请同学们看一下:
10月10日礼拜二自是外面风声谣言大起,谓都署已获革命党名册,学堂、营盘中今日一一按名捕之。
——朱峙三日记
朱峙三的这则日记,记载了武昌起义前的形势。
日记中说清政府的湖北当局准备按照缴获的花名册抓革命党人,这是一个谣言。
实际情况是,当时的湖广总督为了避免局势失控,决定烧毁缴获的革命党花名册,以安抚人心,防止发生激烈的暴动。
但更多人还是相信谣言。
谣言愈传愈烈,终于使参加革命党的新军士兵发动了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谣言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把火”。
同学们再看一个叫吴宓的人的日记,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闻天津已陷,并闻北京非常惶惑。
革军已有照会给各国使馆,言令于五日内,将一切预备停妥。
五日后,即进兵来攻北京矣。
”
这篇日记的时间是1911年11月6日,此时清政府还牢牢控制着北京,革命军怎么可能攻到北京呢?
明显是一个谣言。
但很多人还是相信了。
辛亥革命期间的很多谣言都经不住推敲。
面对谣言,清政府也不断辟谣,但人们还是相信谣言。
同学们如何看这个现象?
生:
清政府已失去了人心。
师:
如果从广大民众相信谣言这个角度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
人们对社会失去的信心,人民对现实不满,人心思变。
师:
很好,人心思变。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一方面,天灾不断,民生艰难;另一方面,谣言盛行,人心思变,社会形势极不稳定。
辛亥革命能够从一场士兵起义演变为全国性革命,是有基础的。
2.改良与革命赛跑
师:
还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改良与革命赛跑。
(1)改良运动激荡全国
师:
1901年,中国带着巨大的民族耻辱进入二十世纪。
这一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也面临着深刻的统治危机。
为了维护统治,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开始了艰难的改革。
同学们看“新政”的主要内容:
“训练新兵、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留学生出国、改革官制等。
”
同学们怎么看“新政”措施?
生:
“训练新兵、奖励实业”有利于富国强兵;“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留学生出国”有利于思想解放。
师:
分析的很好。
清末“新政”固然是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但从客观上讲,清末“新政”是有一定积极影响的,如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遣留学生这些措施,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在客观上有利于民主进步思想的传播;奖励实业,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为中国社会变革积蓄了力量。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危机,清政府加快政治改革进程,宣布预备“立宪”。
同学们看一下清政府政治改革进程: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
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1907年,清政府下令成立资政院。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同学们看这个宪法的主要规定(学生读):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解散之时,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员,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
五、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
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
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
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师:
读了这部“宪法”后,你对这部“宪法”有什么认识?
生:
这部“宪法”还是要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的。
师:
总结的很好。
《钦定宪法大纲》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规定君权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君权几乎独断一切,专制色彩非常明显。
可以说清政府借“立宪”之名,继续维护满洲贵族专制统治。
1910年,在全国各地立宪党人的强烈要求下,清政府同意将预备立宪期限缩短为五年,“立宪”步伐加快。
1911年,清政府的第一届内阁宣告成立。
同学们看清政府第一届内阁成员名单:
内阁总理大臣:
庆亲王奕劻(皇族)内阁协理大臣:
那桐(满族)、徐世昌(汉族)
外务大臣:
梁敦彦(汉族)民政大臣:
善耆(皇族)
度支大臣:
载泽(皇族)学务大臣:
唐景崇(汉族)
陆军大臣:
荫昌(满族)海军大臣:
载洵(皇族)
司法大臣:
绍昌(皇族)农工商大臣:
溥伦(皇族)
邮传大臣:
盛宣怀(汉族)理藩大臣:
寿耆(皇族)
师:
这个内阁有什么特点?
生:
满族占绝对多数。
师:
对。
所以有人称这个内阁为“皇族内阁”。
这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清王朝坚持维护满洲贵族利益,它的改革是假的。
师:
对。
从《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到“皇族内阁”的成立,清楚的表明,“立宪”只不过清政府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
在最敏感的政权问题上,清政府不愿意做出妥协和让步。
清王朝在政治上的顽固与僵化,对权力过度的贪婪,使原本支持它的立宪派大失所望,他们看清了清王朝的专制本质,与清王朝分道扬镳。
清王朝成了孤家寡人,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清政府“立宪”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但是,“立宪”运动本身,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政治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请同学们再看《钦定宪法大纲》内容,思考一下,这部《钦定宪法大纲》有何积极意义?
生:
阅读思考。
师:
同学们想一想,皇帝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生:
皇权至上,皇权独尊。
师:
对,皇权至上,皇权独尊,皇权受不受约束?
受不受限制?
生:
不受。
使:
那么《钦定宪法大纲》对皇权有规定吗?
生:
有。
师:
对。
皇权是受到宪法规定的。
那么这一点有什么意义?
生:
思考。
师:
原来皇权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受任何规定,皇权是无限的。
而现在,《钦定宪法大纲》以成文“宪法”的形式,规定皇帝必须在宪法的框架内进行活动,这实际上是对皇权做出的某种规定,将皇帝不受任何约束的无限权力有限化了。
这是对“皇权至上”观念的颠覆,是一个重大进步。
同学们再看这个宪法文件,《钦定宪法大纲》提出要设立议会,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有意义吗?
生:
有。
师:
有什么意义?
生:
原来没有议会,皇帝独揽一切。
现在设立了议会,对皇权有约束。
师:
但是从《宪法大纲》中,好像看不到议会对皇权有约束呀?
生:
思考。
师: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总揽一切行政、司法大权,权力是高度集中的。
而现在要设立了议会,虽然这个议会没有真正的权力,但毕竟体现了行政权和司法权要分离的原则,这是不是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否定?
生:
是。
师:
从原来皇帝总揽一切权力的“集权”到行政权、司法权形式上分离的“分权”,是对皇权独揽一切的集权政治的否定,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变化。
所以说,清政府的“立宪”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但“立宪”的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趋势,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做了一些准备。
还有,在“立宪”运动中建立的地方议会——咨议局,很多资产阶级纷纷加入,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这也为民主政治做了一些准备。
对清末“立宪”运动,我们不能全盘否定。
(2)革命形势不断发展
师:
20世纪初,当清政府主导的“立宪”运动日渐高涨之际,也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不断发生之时。
同学们初中学习过这段历史,有一定的认识,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一次大集结。
同盟会制订了怎样的革命纲领?
生: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师:
对。
后来孙中山将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这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表明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目标。
同盟会成立后,策划和组织近十次武装起义,同学们看起义情况:
1906年,同盟会发动萍浏醴起义,最终失败。
1907年,同盟会在两广等地先后发动了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等,均告失败。
1908年,同盟会策划了钦州起义、河口起义等,宣告失败。
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最终失败。
同时期,还有光复会等团体发动的一些起义,例如皖浙起义等,也失败了。
革命党人发动的这些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政府,扩大了革命党的影响,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所以说,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既有清政府的“改良”运动,也有革命党人的“革命”斗争,“改良”和革命声势都很大,中国在“改良”与“革命”两条道路上行走。
清王朝在它统治的最后十年,实施“新政”,推动“立宪”,在当时造成了一场规模、声势颇大的政治改革运动。
但是,这最终没有挽救清王朝统治,在后来辛亥革命的风暴中,清王朝统治结束了。
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生:
因为清政府“立宪”从根本上讲还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的。
师:
很好。
从根本上讲,清政府的“立宪”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违背民主发展大势。
而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顺应了历史潮流。
所以说,民主潮流,不可违背。
3.政策与民心比拼
师:
还可以用“政策与民心比拼”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20世纪初,为了抵制列强抢夺中国的铁路修筑权,中国很多地方商民开始自筹资金修建铁路。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
全国铁路干线一律收归国有。
清政府在宣布实施铁路国有的同时,没有对先前已经投入铁路建设的民间资金合理处置,甚至还把一些地方的民间资金,充作股本,不发还本息。
清政府这一措施严重侵犯各地商民利益,引发大规模抗议浪潮。
湖南、湖北、四川、广东等地商民纷纷集会、游行,抗议清政府这一政策,保路运动兴起。
对清政府这一政策,连一些地方督抚也觉得有悖民意,请求清政府收回成命。
但清政府不仅不收回,反而进行镇压,终于激起一些地方出现了暴动。
清政府愚蠢的“政策”,把广大民众也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面对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政府调集湖北新军镇压。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湖北传来了武昌起义的枪声。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形势:
“天灾与谣言并存、改良与革命赛跑、政策与民心比拼”。
我还想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民生艰难、民心思变、民主潮流、王朝愚蠢。
一场突发的士兵起义,能够演变为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设计意图:
设计“天灾与谣言并存”、“改良与革命赛跑”、“政策与民心比拼”三个小标题,从多个视角,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全面把握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
使学生认识:
辛亥革命前中国,不仅存在经济上的困境,更有政治上的彷徨,而清政府继续维护其王朝专制利益,违背民心民意,最终导致了这场革命的爆发。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各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二、新象中国——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1、武昌起义和民国建立
师: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士兵发动起义,武昌光复。
两天后,汉阳和汉口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全国各省响应。
此后短短两个月时间,湖南、陕西等十四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成瓦解之势,革命形势高涨。
1911年底,宣布“独立”的各省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建国大业。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
全国革命形势高涨。
同学们看孙中山宣誓的“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誓词表达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
生:
要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为民众服务。
【设计意图:
简要叙述辛亥革命的过程,使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有大致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初步认识。
】
2.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师: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派北洋军进行镇压。
在袁世凯的指挥下,北洋军攻占了汉口、汉阳。
但袁世凯随后命令北洋军停止进攻,向湖北军政府提出和谈。
湖北方面开始和袁世凯接触,尝试谈判解决南北纷争。
究竟是战是和?
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材料:
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
——孙中山
中国目前的战争如果继续进行,不仅使该国本身,而且也使外国人的重要利益和安全,容易遭到严重的危险”,因此“吁请双方代表团注意,必须尽快达成一项协议,以便停止目前的冲突”
——《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
务宜设法和平了解,早息一日兵争,地方百姓,早安静一日。
否则,势必兵连祸结,不但荼毒生灵,糜费巨款,迨至日久息事,则我国已成不可收拾之国矣。
——袁世凯
“洎入都后,筹计饷需,蒐简军需,无一不形匮绌。
借款屡议,迄无所成。
”致使“军事至今迄无起色”,“奉职无状”——袁世凯《请收回封爵成命由》
师:
这些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
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南北议和”持什么态度?
生:
孙中山反对议和,表示不达目的,绝不议和。
师:
列强对当时中国形势持什么态度?
生:
列强希望“南北议和”。
师:
对。
列强担心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会影响他们在中国的利益,所以,列强呼吁南北和谈。
那么在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袁世凯是什么态度呢?
生:
袁世凯也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实现南北和谈。
师:
同学们的认识很到位。
孙中山虽然反对和议,主张武力推翻清政府。
但是,南方阵营中立宪派和旧官僚掌握着相当的实权,主张南北和谈。
而孙中山没有实力,不能真正控制住形势。
所以孙中山被迫妥协了,同意和谈,并发表声明:
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促成共和,即保举袁世凯作大总统。
作为当时中国最有实力、拥有强大北洋军的袁世凯,也感觉缺乏财力保障,没有确实的把握。
再加上袁世凯也看到清政府大势已去,所以,袁世凯极力谋求“南北议和”。
武昌起义爆发后,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列强宣布“严守中立”。
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列强在宣布“严守中立”的同时,向南北方施加压力,当时列强既不贷款给南方、也不贷款给清政府,极力促成南北停战议和。
在中国这场革命中,南、北方都迫切需要争取列强的经济和外交支持。
列强的态度对南北方产生了重要影响。
1911年12月,南北方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开始进行和谈。
南方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
拥有优势军事力量的袁世凯,放弃凭借武力统一中国的想法,表示拥护共和,向南方革命党人做出了妥协。
而南方革命党也做出了让步,在商榷清帝退位条件时,没有步步紧逼,没有进行清算,同意给予清帝和皇室的优待条例。
由于各方必要的妥协,南北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清帝退位。
有人说“南北议和”是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妥协,革命党应该直捣龙庭,消灭清廷。
那么同学们如何看待“南北议和”?
生:
我对“南北议和”持肯定态度。
因为如果不议和的话,南北方就会爆发战争,战争会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对社会造成巨大破坏。
师:
对。
那么你如何评价孙中山、袁世凯的选择?
生:
我觉得他们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他们的选择都有利于和平的实现,这对国家和人民来讲是重要的。
师:
我也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
可以这样说,辛亥革命从一个武装暴动转化为一场和平的权力交接,可以说是当时中国主要政治势力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根本利益为重的结果。
各派政治势力不论拥有怎样的力量,都没有在这场危机中执意诉诸武力,而是坚持谈判协商,阻止战争爆发或延续,使亿万人民不再受战火蹂躏。
“南北议和”,实乃这个饱受战争之苦的民族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