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柳晓夫概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6938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柳晓夫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柳晓夫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柳晓夫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柳晓夫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柳晓夫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柳晓夫概要.docx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柳晓夫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柳晓夫概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柳晓夫概要.docx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柳晓夫概要

第14卷第4期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14No.42015年12月

JOURNALOFGUANGDONG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December2015

收稿日期:

2015-11-13

作者简介:

柳晓夫(1966-,男,副教授

研究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1话起缘由

“互联网+”行动计划自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后,国家相继又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提出要加快推动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要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要求。

根据李克

强总理亲自提议,2015年5月至10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人社部、共青团中央和吉林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在总决赛前夕,李克强总理对大赛作出了“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中”的重要批示,刘延东副总理也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出了重要指示,并专程来到长春,接见大赛获奖学生、指导老师和专家评委代表,出席深入推进

文章编号:

1671-8496-(201504-0121-04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

柳晓夫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517000

要:

时下,“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我国正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

大学生是“互联网+”行

动的领跑者,高校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阵地。

教育部联合多部门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新载体。

文中总结大赛新亮点,分析尚需提高的方面,引发相关思考,提出对策,探索出“全普及、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的“四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体系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关键词: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教育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ReflectiononInternetPlu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Contest

forCollegeStudents

LIUXiao-fu

(HeyuanPolytechnic,Heyuan517000,China

Abstract:

WiththeInternetPlusconceptsweepingoverthewholeworld,ChinaisactivelypromotingtheInternetPlusactionplan.Ascollegestudentsarethepacesettersoftheplan,collegesanduniversitiesbecomesthekeybattle-fieldforpublicentrepreneurshipandinnovation.Thus,the1stInternetPlu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ContestforCollegeStudentsinitiatedbytheMinistryofEducationwithseveralotherministries,whichprovidesanewcarri-erfordeepeningthereform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ispapersummarizessomeofthehighlightsandanalyzestheaspectsneedsimprovinginthecontest.Sequentially,aFourAllmodeisputforward,providinganewstartingandbreakthroughforconstructinganewtalenttrainingsystemfor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

Keywords:

InternetPlu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contest;education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4卷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

大赛意义非同凡响,影响深远。

闭幕后,全国各高校迅速掀起学习李克强总理批示的高潮,以大赛作契机,积极开展实施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健全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等一系改革措施。

作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新载体的“互联网+”,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2大赛亮点

首届大赛,虽没有现成模式可借鉴复制,但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经过全国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也创新出许多亮点。

2.1大赛时间长、规模大

大赛自今年5月始到10月闭幕,历时半年之长。

全国共有1878所高校参赛,组建5.7万支学生创业团队,项目作品3.6万多个,直接参与超过20万个大学生,带动上百万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规模空前。

2.2参赛作品含金量高

大赛评委一致认为,今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内多年来含金量最高的一届创新创业大赛,如浙江大学项目智能视力辅具及智能可穿戴近视防控设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项目Unicorn无人直升机系统等。

以往一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品大部分是理论的多、可行性少。

几乎是拼“创业计划书”,纸上谈兵,难以付诸行动,缺乏技术含量。

2.3参赛项目投资价值大

这届总决赛入围项目能紧贴市场需求,找准市场的“痛点”,很抢企业眼球。

从大赛现场看,公司立马与参赛项目主持人洽谈签约,有意向签约率达31.8%,而去年某部门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意向投资签约率仅1.2%。

2.4大赛活动内容丰富

在全国总决赛期间,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会、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报告会、创业项目团队与投资机构对接洽谈会、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等活动同期举行,内容丰富,真正把大赛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2]。

2.5比赛后续工作跟进紧

大赛闭幕后,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正在筹建大学生创业投资机构联盟,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

并将出版优秀创新创业成果案例、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解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和理论指导,促进大赛成果转化[3]。

3审视思考

3.1审视

大赛取得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今后尚需改进的问题。

通过对入围全国总决赛比赛的100个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3.1.1参赛高校类型、层次不平衡

从高校类型上看,公办高校占入围决赛的96%,民办仅占4%;“211工程”和“985工程”占比达到57%,超过了进入总决赛参赛队伍总数的半数;从高校层次来看,本科占97%,高职高专仅占3%。

3.1.2参赛高校区域分布不均

从地域来看,中西部参赛团队总量少、参赛项目的质量普遍没有东部地区高校创业团队的亮点多。

如东北地区的高校总入围数仅占7%,与江苏一个省的数量差不多。

3.1.3原创项目比例不高

从参赛项目中分析得知,有相当部分项目缺乏独创性,有相当比例的项目还是老旧的传统项目,有些稍有变化,也只是对原有项目作了些许修改。

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项目仅占15%。

3.1.4比赛项目过于集中

可能是与学校的办学类型、重点专业有关,入围总决赛的项目大部分集中在医疗卫生类,达13%,其次是文化娱乐类,达11%,项目过于集中,覆盖面不够广。

3.2思考

3.2.1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转变

“互联网+”将给人类社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开放、多元、跨界、共享互联网思维,必将给高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观念的改变是行动的先导,那么高校如何以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知识技能并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相融等理念又将如何树立?

122

第4期柳晓夫: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

3.2.2把准“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人才培养

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首要功能。

把创业教育定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回归”到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是对当前创业教育的“纠偏”[4]。

因此,教育部已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高校教学质量、就业质量都有明细的衡量指标体系,而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质量又如何体现和考量?

高素质跨界复合型的人才标准又有哪些广泛认可的指标?

3.2.3创新“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在全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刚结束,江西、安徽、浙江等省人民政府、教育厅以及各地高校纷纷举办“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研讨会,就“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重大课题进行热烈的交流和研讨。

如清华大学打造“兴趣团队、创客空间、和X-Lab”的三创平台,南京大学构建“五位一体、四创融合、三个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吉林大学的“六个一”工程,等等。

这些都可供借鉴,但各高校应如何创新适应区域经济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

3.2.4掀起大学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全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对其他大赛来说,赛程、规模、参与人数,是史无前例,但对全国高校目前已有4000万在校生来说,比例还是相当小的。

从对入围全国总决赛现场比赛的100个项目分析中,也反映出参赛高校在类型、层次、地域等方面不平衡的问题。

我们应如何发挥大赛这个新载体的效能,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面向全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激励个个大学生积极投身到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浪潮中?

3.2.5提高大赛成果的转化率和成活率

在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企业界评委认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大部分还不能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不能迅速转换成现实生产力。

大赛再次提醒我们,大学生创新创业,首先要能落地、能活下来。

因此,高校如何为脱颖而出的精英团队和知名投资机构搭建对接平台,让大量成果转化为现实效益,走出赛场,走进市场,让知识和产业对接?

4对策探索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与我国科技部联合发表的《中国创新政策述评》指出:

“中国现行教育体系是以被动学习和基于应试能力为导向的,中国教育体系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考、创造力及创业能力的培养。

”[5]。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举办全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犹如一石击起千重浪。

各高校认真总结大赛经验,深刻领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示精神,着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笔者在学习借鉴一些高校的经验基础上,提出“全普及、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的“四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在笔者所在高校——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实践探索,取得良好的效果。

4.1“全普及”

对全校所有年级所有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一是将《创新思维与创业基础》作为全校学生的通识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二是开展全校性创新设计、工商模拟、创业比赛等实践活动,列入创新学分管理。

使全校学生人人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个个树立创新创业精神。

4.2“全过程”

据《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称,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1.6%的人自主创业,三年后仍坚持创业的比例为47.5%,近半数半年后创业者三年内退出创业[6]。

因此,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提高学生创业的成活率重要“良方”。

从大一新生刚跨入校门,到大三毕业,再从离校创业,我们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整个过程,贯穿创业生涯始终。

新生入学教育,我们开设《新起点》创新创业启蒙教程,让全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个初步认识;大二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与创业基础》授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创业能力;大三阶段,配合毕业教育,讲授《新航程》课程,引导和鼓励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毕业离校创业,我们继续跟踪指导,坚持离校不离线,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帮到底,千方百计提高创业成活率。

4.3“全方位”

哥德尔第一定律:

任何一个体系,它必是内部和外部自洽的才能有效运行[7]。

我们在整合校

123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4卷

内资源同时,主动寻求外界资源,加强政校企社四方合作,共建校内创新创业教学、实训、实验、实践、模拟、展示等场馆设施,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课堂、实训室、创业园、科技园地、实践基地等地方,融合到校内科技协会、电商协会、创客空间等各类社团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延伸到政府的孵化基地、各类创业培训机构里面,覆盖到与企业产学研无缝对接的结合处。

校园内外,处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堂和学生创新创业的练兵场。

4.4“全员化”

创新创业教育绝不是教务处安排几个老师给学生上上创业指导课这么简单的事,它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多部门协同、跨专业融合、全体教职工参与的系统工程。

我校由校长亲自组织召开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科研处、各二级学院等多个部门联席会议,共同修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各自职责,教务处负责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学工处负责创新创业园管理,团委负责创新创业各类比赛活动,科研处负责创新创业项目的成果转化,各二级学院负责在专业教学中灌输创新创业教育。

要求做到分工协作,层层抓住落实,人人担职责。

努力构建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各部门负责人、专业主任、班主任(辅导员五级工作体系,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良好局面。

5结语

紧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今年5月闪亮登场,至10月圆满闭幕,始终喝彩连连,好评如潮。

大赛既承载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殷切希望,又为高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大赛已走出赛事本身的意义和内涵,各高校以其为重要抓手,紧锣密鼓地着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笔者提出的“四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旨在摸索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新思路、新模式、新举措。

各校有各自的实际和特点,创新创业教育必定各具特色。

教育者首先要有“互联网+”的精神,要有开放、多元、跨界、共享的互联网思维,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共享成果,同心协力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品牌。

参考资料:

[1]李克强对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作出重要批示强调[EB].n/2015/1020/c1024-27720490.html

[2][3]逾20万学生参加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

创业大赛[EB].2015-10/12/c_1116799722.htm

[4]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5,(1:

40.

[5]姜强,赵蔚.MOO0CS:

从缘起演变到实践新常态

——兼论“创客”、“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与挑战[J].远程教育杂志,2015,(3:

62.

[6]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

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7]李善友.颠覆式创新[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1:

12.

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