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册上册.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6706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实验册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科学实验册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科学实验册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科学实验册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科学实验册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实验册上册.docx

《科学实验册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实验册上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实验册上册.docx

科学实验册上册

(2页)一、小朋友们,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想到的是发明创造。

二、你做过这些事情吗?

你为什么想这样做呢?

你做过的事

你的发现

观察蚂蚁

蚂蚁爬的非常快

(6页):

通过以上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降低重心,物体就能站起来。

让物品“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种牛痘预防天花”的过程相似的地方是:

我们也能像科学家一样,都经历了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7页)实验结果:

水并不往外冒,水堵在瓶子里一滴也没有流出来。

我猜想的原因:

空气的压力很大,完全可以托住压在瓶口处水的重力,所以水不会往下泄漏。

9月15日(评)

(9页)

一、让我们走进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吧!

活动地点

操场上

需要的用具

放大镜

注意的事项

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小动物

(10页)

二、请你将它们的名称和发现地点记录下来。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名称

发现地点

大树

操场上

小虫

树皮上

蚂蚁

树根下

三、为什么说你发现的这些物体是有生命的呢?

小组讨论后记录下来。

它们的共同特征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

(1)它们都需要养料

我们的理由

(2)它们都需要吃东西

不呼吸就会憋死

(3)它们都需要呼吸

(4)它们都能繁殖

(5)它们都对刺激有反应

四、下面这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吗?

请你试着分一分。

有生命的物体

西红柿黄瓜辣椒黄豆

插在玻璃瓶子中的鲜花

没有生命的物体

流水草原

白云机器人

9月22日(评)

四、观察两种植物,比较他们的不同

植物名称

杨树

牵牛花

外形

树干笔直

缠绕型

高矮

高大

依附他物

叶子

花形细小

花大而艳丽

生长环境

操场边

花坛里

我认为,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一般都有根、茎、叶、花……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能生长、会死亡……

五、你能对照教材上17页的插图说出植物的名称吗?

(14页)

标准

植物名称

蔬菜类

苦瓜蒲公英

树类

白桦树椰子树苹果树

粮食类

玉米水稻

花类

菊花荷花仙人掌

一、蜗牛是我们常见的小动物,请你认真观察,将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15页)

外形颜色

螺旋形外壳灰白色

身长

1—3厘米

喜欢吃

果汁

运动方式

爬行

生活地点

潮湿的树上

蜗牛的画像

二、让我们仔细观察校园里的蚂蚁,认真做好记录。

(16页)

蚂蚁的画像

外形颜色

黑色白色褐色

身长

2——5毫米

身体分几部分,长有什么

身体分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上有三对足

喜欢吃

甜食

运动方式

爬行

生活地点

树根下

我认为,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会运动,吃东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能生长、会死亡……

三、对照教材上21页的插图,给动物分分类。

(16页)

标准

动物名称

天上飞的类

海鸥家鸽螳螂蜻蜓

地上走的类

斑马非洲象蛇大熊猫

水中游的类

蛙娃娃鱼

四、不是“一家”的蚂蚁会怎样相处呢?

(16页)

蚂蚁A家

蚂蚁B家

蚂蚁的相处情况

1

1

互不理睬

1

2

互相咬杀

4

4

互相咬杀

三、你了解黑猩猩吗?

找一找人和黑猩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9页)

人人和黑猩猩的相同之处

人和黑猩猩的不同之处

吃东西

人会说话

生孩子

人会劳动

长大

人能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需要空气、阳光和水

人的大脑发达

有生命周期

人能直立行走

四、找出动物、植物与人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19页)

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动物

植物

与人

人和动物都能运动,

而植物不能运动。

它们的外形不同,

生活方式也不同。

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能生长、会死亡……

一、让我们做“小草喝水”的实验。

每天测量水面的高度,记录小草每天“喝”

掉多少水?

(22页)

原水面的高度10毫米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水面

高度

9

8.1

7.2

6.5

6.0

5.7

5.5

“喝”

掉的水

1

0.9

0.9

0.7

0.5

0.3

0.2

水面下降的原因是小草每天也要喝水,生命离不开水。

二、西红柿里有多少水?

你把西红柿里的水挤出来,看它含有多少水?

(23页)

小组合作方案

把西红柿切碎,用纱布包起来挤压。

用量杯量一下,一个西红柿最多能挤出100毫升的水

三、你认为胡萝卜和土豆里面含有水分吗?

比较它们的含水量,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你的想法?

方法一:

切碎,挤压

方法二:

品尝

方法三:

用榨汁机榨

四、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试着写一写,含水量多的食物有哪些?

西瓜冬瓜西红柿白菜黄瓜桔子

11月4日(评)

(25页)

你还见过什么形状的水呢?

锅中的水盆中的水杯中的水

一请你观察桌上的四个杯子里的物体,想办法在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四种液体中,找出哪杯是冷开水。

(25页)

过程

名称

利用的感觉器官

最先识别

牛奶

眼睛

其次识别

白醋

鼻子

最后识别

糖水

舌头

留下的是

冷开水

所有感觉器官

你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现象了吗?

你感到惊奇的是水太神奇了

二、结合刚才的实验,你能总结出认识物体的常用方法吗?

运用这些方法观察水,写一写水有哪些特点?

(26页)

认识物体的方法

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

水的特点

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易流动无固定形状……

三、设计运水比赛方法,小组合作,你们能成功的将水运送的更远一些吗?

我们设计的方法

拎着水桶倒入空桶中

描述出小组更远距离成功运水的方法

在装水的桶和空桶中间放一根长的塑料管

一、会“爬“的水(29页)

让我们剪一条薄纸巾,将一端浸在水中,你看到了水沿着纸巾向上爬,这种现象叫做

毛细现象。

你发现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水的毛细现象呢?

毛巾吸水、

粉笔吸墨水

二、会“团结“的水

猜一猜,一元硬币能容纳多少水?

我的预测:

能装下5滴水。

实验结果:

装下了10滴水。

猜一猜,放多少回形针水会溢出来?

我的预测:

能放入2枚回形针。

实验结果:

放入了5枚回形针。

你发现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水的表面张力呢?

叶面上的露珠

潮湿的墙根

水黾在水面上爬行

三、会“喷射的水(30页)

四、会“托举“的水

1.小烧杯放入大烧杯后,大烧杯中的水位刻度是

400ml。

2.将50克的砝码放入小烧杯后,大烧杯中的水位刻度是450ml。

3.再加50克的砝码,水位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增至500ml。

4.预测加至200克砝码时,水位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上升。

五、

六、怎样改变物体溶解的快慢,让我们来做实验研究吧!

问题:

溶解得快慢和那些因素有关?

猜测:

溶解得快慢和温度及搅拌速度有关

实验设计:

(1)三年___班___组,

(2)时间:

2014年___月___日.

(3)研究的问题:

哪些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4)实验器材:

烧杯、筷子、水、小刀、酒精灯、

记录表:

加热

搅拌

第一次

不加热

搅拌

第二次

加热20℃

轻轻搅拌

第三次

加热80℃

快速搅拌

我的结论:

加热、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多种方法综合使用,溶解得更快。

七、通过你的动手研究,你能概括的水的哪些特点:

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水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

3.水有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压力、浮力、溶解性。

(32页)一、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彩,你知道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吗?

海洋冰川河流湖泊地下暗河

二、让我们来做一个比例实验,真正体验一下淡水的珍贵吧!

我的感受

淡水资源非常有限、我们应该珍惜

(33页)

四、你了解家乡水资源的情况吗?

让我们来做个小调查。

1.我家乡饮用水的来源:

地下水

水库

2.我家乡饮用水的质量:

不好

3.水源是否被污染了:

轻微污染

4.污染物来自:

农业污染、

工业污染、生活污染。

5.我对保护家乡水资源的建议:

1.不乱扔垃圾。

2.减少工业污染。

3.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4.日常生活要有节水的习惯和意识。

(34页)

让我们用洋葱来亲眼见证,水污染后带来的危害吧!

天数

放在清水中的洋葱情况

放在洗发液中的洋葱情况

第一天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第三天

颜色发亮

颜色变暗

第五天

冒出芽胞

颜色发黑

第七天

长出新芽

开始腐烂

实验结论含洗发液的水不利于植物生长。

(36页)

一、让我们来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在表格里填写处组成这些物品的材料,并指出这些材料属于哪一类。

物品名称

组成的材料

材料的类型(天然或人造)

桌子

木材

天然材料

黑板

塑料

人造材料

地板

大理石

天然材料

窗子

玻璃

人造材料

书本

人造材料

二、你能写出鞋子的各部位所使用的材料名称、类型及选择的原因吗?

(37页)

鞋子部位

材料名称

材料类型

选择的原因

鞋带

棉布

天然材料

柔软、不易松开

鞋帮

棉布

天然材料

柔软、透气

鞋底

橡胶

人造材料

耐磨有弹性

扣眼

人造材料

结实、耐磨

三、你还能写出哪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呢?

写出它的用途。

天然材料

做成的物品

人造材料

做成的物品

木材

铅笔

塑料

电话

石料

石桌

玻璃

眼镜

棉花

床单

钢笔

羊毛

毛衣

尼龙

雨伞

 

四、请你任意选择一种物体观察,写出它用的材料有哪些?

(38页)

(39页)1.相互观察同学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纸,将纸的用途记录下来。

纸的名称

纸的用途

牛皮纸

物品包装

宣纸

树、画作品

耐火纸

航空、航天

糯米纸

包裹食物

 

5.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纸的哪些特点?

记录下来。

(40页)

实验项目

我的发现

纸的结实程度

纸的横向和纵向的

结实程度不同

观察纸的毛边和表面

各种纸的纤维不同

纸的吸水性

各种纸的吸水性不同

纸的透明度

各种纸的透光度不同

一、同学们能将知道的常见纺织材料记录在表格中吗?

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42页)

物品名称

制成的材料

物品名称

制成的材料

床单

棉布

雨伞

尼龙

毛衣

羊毛

棉被

棉花

书本

木材

塑料

丝巾

蚕丝

黑板

玻璃

三、让我们研究棉布和尼龙的不同。

研究项目

棉布

尼龙布

(1)结实程度

不结实

结实

(2)燃烧时的

气味

烧纸的气味

刺鼻的气味

(3)吸水性

吸水性强

吸水性弱

四、纺织品都是由纤维织成的,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和人造合成纤维。

你能写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吗?

(43页)

名称

特点

用途

天然纤维(羊毛)

松软保暖

冬天防寒

人造合成纤维(尼龙)

结实防水

做雨伞

一、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物品,你认为他们都是金属制成的吗?

为什么用金属制作这些物品呢?

(45页)

物品名称

哪种金属

你猜测的理由

钢笔

价格低、硬度大

首饰

价格昂贵

光泽度好

钉子

价格低、硬度大

勺子

价格低、轻便

小刀

价格低、硬度大

二、用多种方法观察研究不同的金属,把它们的特点填在表格中。

(46页)

实验项目

我的发现

用砂纸打磨

金属表面有光泽

用小刀割一下

金属有一定的硬度

放入热水中

金属易传热

敲打铝丝

金属具有延展性

金属的性质是表面有光泽、有一定的硬度、易传热、易变形。

三、制作这些物品,你会选择哪些金属?

物品

选用金属

理由

铁锅

硬度大、价格低、身体需要

易拉罐

轻便、易变形、

价格低

首饰

金、

价格昂贵

光泽度好

一、请你认真观察、发现塑料有哪些优点(48页)

塑料尺与木尺

轻便、

透明、

价格低

塑料杯与玻璃杯

轻便、

价格低、不易碎

塑料盆与陶瓷盆

轻便、

价格低、

不易碎

塑料口袋与纸口袋

透明、结实

塑料凳与木凳

轻便、

便宜

塑料具备的优点

轻便、

便宜、

透明耐磨

二、写一写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塑料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不易分解、占用耕地、影响环境

三、我们小学生可以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呢?

我们应该怎么做

不乱扔垃圾、少用一次性塑料袋

一、厨房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你发现在厨房中存在着哪些科学问题吗(53页)

我发现的科学问题

1.锅盖上为什么有许多水珠?

2.为什么用布包着锅把就不烫手?

二、校园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请你仔细观察,及时记录下你的发现。

我提出的问题

 

三、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流行的说法,你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吗?

(54页)

流行的说法

我提出的问题

四、你会折纸飞机吗?

能让你的纸飞机飞得又高又远吗?

你在制作纸飞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你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改进的方法

(57页)二、在吹泡泡的时候,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呢?

请你写下来。

我发现的问题

1.

2.

3.

4.

5.

三、当你问题提出来以后,我们要利用哪些方法来获取答案?

四、自制大熊猫信息卡

七、你提出过很多有关吹泡泡的问题,请你选择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

(5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