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5695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毛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毛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毛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毛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docx

《毛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docx

毛概

2013—2014年第1学期毛概复习提纲

一、单选题:

(1×20=20分)

1、最早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中共七大。

2、“以人为本”的:

“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实事求是。

4、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6、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7、目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时:

三个有利于。

9、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2、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3、我国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14、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核心是:

人民当家作主。

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就是必须坚持:

科学发展观。

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20、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其核心和目的是要: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

保持党的先进性。

24、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坚持与时俱进。

25、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根本标志是:

新的领导阶级。

26、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

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2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28、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

从严治党。

29、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指导性路线。

党中央制定这个路线的主旨是:

变革所有制。

30、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半社会主义性质。

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32、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是:

共同富裕。

3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在:

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

3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3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7、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改革。

38、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培养“四有”新人。

3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4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思想道德建设。

4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

立国之本。

42、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和知识分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主导力量。

4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途径是: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4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45、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6、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4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占主体地位的经济是:

公有制经济。

48、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国有企业改革。

4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广大人民群众。

53、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是:

“五个统筹”。

54、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是: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55、我国所有制结构存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的要求

5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57、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

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关系

5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是:

坚持以人为本。

59、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60、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

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61、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

有无群众观点。

6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国体。

6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政体。

6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5、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6、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是:

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6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68、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爱国主义。

二、多选题:

(2×5=10分)

1、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

民主,和谐,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改革是: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8、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和谐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0、新型化工业道路:

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和要求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2、毛泽东思想是:

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和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体现为:

能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和智力支持、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高精神动力、能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能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14、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是: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1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对: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的认识。

17、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特点是:

低投入、低消耗、高质量、高产出。

18、为了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们正在实施的战略方针有:

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19、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

建立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

20、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2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

2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支柱和三个基本特征是:

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24、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是: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25、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7、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8、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0、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完成是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31、中华民族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32、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3、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

走社会主义道路、共产党的领导。

34、我国现阶段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5.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宗旨和目标是:

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6、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和完善: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

38、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3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包括建设:

政治思想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

40、战略性地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稳步发展所有制结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劳动力结构、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三、判断题:

(1×10=1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出现三次飞跃,三次理论成果  (错)

2、1982年。

党的十二大上,胡耀邦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错)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

  (错)

4、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现实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对)

5、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对)

6、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对)

7、过渡时期一化是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对)

8、邓小平强调···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错)

9、共同富裕并不消除收入差距。

  (对)

10、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  (错)

1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对)

12、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

  (对)

13、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

  (对)

14、我国文化建设“二维”方针,···社会主义为文化服务。

  (错)

15、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错)

16、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

  (对)

17、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改革开放。

  (对)

18、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错)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理解: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第四、要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①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

②分析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③说明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1)科学内涵:

(2)主要内容: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⑥党的建设理论;

此外,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以及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与主要内容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5、理解我党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因为强调实事求是一方面是要我们学会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学会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是党和国家经过长期经验确立的思想核心导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概括。

贯穿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始终。

体现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各个方面。

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成为了一个科学的有机体

第二章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基本国情:

受到外来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理解:

领导权问题关系到革命能否取得彻底胜利,革命必须也只能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来领导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经验:

首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

其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

再次,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最后,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

第三章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2、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方法和经验教训

对象: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法: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1、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

2、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3、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

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四章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思想成果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五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一)含义:

①从社会性质上说,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阐明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②从发育程度上说,我国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二)基本特征

①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②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基本路线

①“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指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迫切需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外部条件;

③“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立足点和奋斗精神;

④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要实现的总目标;

(二)基本纲领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六章

1、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和意义

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的统一。

意义:

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必须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揭示了社会主义在经济关系上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揭示了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2、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P122)

发展生产力

3、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剥削是指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无偿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之所以会产生这一行为是由于一部分人占有和垄断了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伴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剥削现象客观存在。

对此,我们必须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正确认识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①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识剥削②要用生产力标准评价剥削③要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④要尊重广大劳动者的意愿⑤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其依法规范⑥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4、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1)在我国实现现代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在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达到当今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的水平。

根据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邓小平深刻总结我国以往发展战略方面的经验教训,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分“三步走”。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台阶式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0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1995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对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

2000年,在我国人口比1980年增长三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我国21世纪前五十年的奋斗目标是:

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简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表明中国人民决心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我国贫困落后的面貌将得到根本的改变,人民生活将明显改善,我们的国力将大为增强,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将进一步的前移。

(2)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正确的选择。

它将向世界表明:

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惟一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3)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将大大加快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到21世纪中叶,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必将极大的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5、中国梦问题

第七章

1、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未进行过的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因此,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事实雄辩的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