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考复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5311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黎考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黎考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黎考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黎考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黎考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黎考复习题.docx

《黎考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黎考复习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黎考复习题.docx

黎考复习题

1、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与思结合”;坚持真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2、简述教育功能的分类及其依据:

(1)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教育功能的作用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的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3、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教育的人性化;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教育具有科学性。

4、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教育应该如何适应这些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工作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工作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扬长避短,从而获得身心协调,统一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5、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6、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噢女顾客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7、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说说你对全面发展的认识: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体育是授予给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青少年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德智体美劳心教育紧密相连,他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和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保证;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具体运用和实践。

9、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教育是培养“劳动者”或“社会建设人才”。

这一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指明了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要求人才要全面发展。

这里的全面发展指身体的生理两个方面的发展;要求人才具有独立个性。

所谓独立个性是指德智体美等因素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

10、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11、简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知识素养:

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12、简述现代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权责主体。

13、教师主要的职业角色:

“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着;示范者角色;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和管理者;“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14、试述你对三维目标课程的认识: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的课堂;“三维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15、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引起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教学效果测评。

16、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讨论前,教师要提出吸引的讨论题目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

自由发表意见,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7、联系实际,谈谈班级授课制的特征、优点和局限?

特征有:

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按班教学;按时授课;特点有: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多方面的发展,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局限:

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只能适应部分学生;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的志趣,特长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18、联系实际试述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原则:

基本涵义:

该原则

在西方被称为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充分的发展;贯彻此原则的要求主要有;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又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

19、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0、试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的联系,品德形成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对品德的形成于发展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二者区别:

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依据学生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而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有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因素。

21、假如你是一名班主任,你将如何拼养你所带领的班集体?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2、班级管理的功能:

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3、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24、联系实际,谈谈开展好课外,校外教育的基本要求:

要有明确的目的;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25、案例反映了我国中小学生沉溺于网吧的现状,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现象和问题,学校虽然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但是由于社会上得网吧太多,学校管不住网吧。

面对孩子沉溺于网吧,家长也无可奈何,只能把人关在家里,这就从侧面说明了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种教育力量必须整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了解决上述案例中的问题,应该使社会、家庭和学校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坏境。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时常关心孩子的生活,注意教育方式,社会应该开展多种有益的教育活动方式,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吸引学生参加,尤其是政府应该采取强硬措施,对网吧进行整顿,以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作为学校,应该积极与社会、家长进行沟通,并一起努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6、心理的实质是: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27、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艺术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助于教师一句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28、观察的品质有:

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系统性,敏锐性。

29、试述教师应该如何科学地组织学生复习:

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识记得态度和情绪状态;活动任务的性质;材料的数量和性质;识记的方法。

30、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充分利用“变式”;正确运用语言表达;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31、思维的品质:

思维的广阔性与深渊性;思维的独创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2、试述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

帮助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3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34、结合自己的气质特点,说说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待学生的不同气质特点:

在现实生活中,单一气质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的人是四种气质互相混合,渗透、兼而有之的。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其顺利发展。

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

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

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其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对粘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作出反应的机会,培养他们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对抑郁质的学生,则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的批评,教师应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养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

35、需要:

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

36、能力:

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37、性格:

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得行为方式相结合形成的人格特征。

38、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39、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0、简述中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

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特点。

同伴关系在中学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青春期也成为同伴群体普遍形成的时期。

他们择友的要求比以前更高,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而选择那些有共同志趣和追求、性格相近、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的朋友。

从初中阶段的开始,男女之间逐渐开始融洽相处;中学生亲子关系的特点,由于身心的逐步成熟和交往范围的扩大,他们开始要求从父母独立出来,与父母的冲突开始增加;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特点,中学阶段教师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初中生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开始品评教师。

41、简要说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的学科都应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适当的发展任务;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形象的,有趣的材料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2、简述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兴趣、成就动机、归因、交往动机

43、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表达明确的期望兴趣,提供及时的反馈;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合理运用外部奖励,有效运用表扬;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44、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育思想现代化,打破常规,培养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创设合适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插上理想的翅膀,教会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创造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境,设计发散思维教学类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展“第二渠道”教学;考试模式综合化,评价激励标准科学化。

45、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情绪与动机。

46、结合实际,教师应如何为促进学习迁移而教:

注意教学教材内容的编排;改进教材呈现方式;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加强基础知识及技能的训练;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进对学生的评价,优化教学程序迁移;教授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47、根据品德形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约定;价值辨析;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也是非常有效的。

48、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途径:

有效运用只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合理运用变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充分利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强化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区别指导。

49、我国常见的教学模式:

接受性教学模式,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掌握学习,示范模仿模式。

探究性教学模式,发现学习,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合作性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交往性学习,情境性教学模式。

50、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选择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如直接教学,接受学习;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如发现学习,个别化学习(程序教学、掌握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习共同体取向的教学策略,如合作学习。

51、简述教学评价的类型:

按对教学评价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按教学评价中使用测验的来源,分为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52、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这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提高教学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掌握课堂调控能力;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53、教师如何有效地维持课堂纪律:

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做好课堂监控;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54、如何提高班集体的凝集力:

了解群体凝集力的情况;帮助班级里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知和评价,形成认同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形成归属感;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给予赞许和鼓励,形成力量感。

55、课堂的三大要素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况。

56、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协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注意教学中的心理卫生;与家长合作构建支持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