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考点3140辛亥革命 西安事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5259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8 大小:41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考点3140辛亥革命 西安事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考点3140辛亥革命 西安事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考点3140辛亥革命 西安事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考点3140辛亥革命 西安事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考点3140辛亥革命 西安事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考点3140辛亥革命 西安事变.docx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考点3140辛亥革命 西安事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考点3140辛亥革命 西安事变.docx(1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考点3140辛亥革命 西安事变.docx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考点3140辛亥革命西安事变

第三十一课时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考点31)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同盟会的建立、性质和政纲;三民主义;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

[能力目标]

(1)归纳革命派和保皇派论战的内容,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2)评价三民主义,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考点:

①同盟会的成立

 ②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

③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计划课时:

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点拨

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1)建立的历史条件

①资产阶级革命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

③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即革命派形成(组织基础)。

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武装起义的尝试(实践基础)。

⑤孙中山个人的作用

(2)组成:

在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的基础上组成。

(3)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组织形式:

统一的领导机构、领导核心、孙中山为总理。

组织范围:

许多革命团体参加,具有全国规模。

政纲和章程:

有同盟会章程和十六字政纲,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机关刊物:

《民报》

(4)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5)历史意义: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2.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起因:

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已成为当时中国历史之主流。

康有为、梁启超等,成为保皇派,对革命派进行攻击,阻碍了革命的发展,必然引起革命派的反击。

(2)内容:

①要不要用暴力推翻清朝政府。

②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③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3)实质:

是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4)作用:

①革命派在理论上击败了保皇派,保皇派陷于孤立。

②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重点、难点、考点

1.同盟会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

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展开表述和完善,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的结果。

2.三民主义分析

(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民族革命)

进步性:

①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清贵族,强调了民族平等,反对种族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孤立了清王朝,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将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因为这时清政府已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当时中国人民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的焦点,推翻清政府也就等于打击了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的帝国主义,实际上也就包含了建立独立富强的国家之意在内,有进步性和革命性。

②将民族主义和政治革命和民权政治结合起来。

民族主义是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集中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纲领中最有群众基础的一条。

局限性

①民族主义仅仅停留在推翻清政府统治、光复汉族国家。

②仍保留着大汉族主义情绪,如指斥清朝(满洲人)统治者为“鞑虏”,把国内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问题和外国侵略相混淆,把满洲排挤到“中国之外”。

③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

只把对帝国主义的仇恨集中于其代表人物清政府身上,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进步性:

共有两层含义:

①推翻帝制;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三民主义即同盟会纲领的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即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它不仅批判君主立宪政体的陈腐观念,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的愿望,对促进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起了推动作用,这是孙中山斗争目标的核心内容。

局限性:

①矛头所向,主要是皇帝和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

②主张民权主义,但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找不到真正出路。

(3)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进步性:

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其实质是通过“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局限性:

不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不能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结论:

①三民主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半殖半封社会的矛盾,并试图以革命手段解决这些矛盾,它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利益和经济要求,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包括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三大内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抗争探索的最高成就。

它在与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②它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它主张民权主义,但又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它主张民生主义,但不能发动广大贫苦农民通过自下而上的斗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这些决定了民主革命不可能完成使命,不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毛泽东指出: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使在革命中,也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分裂,并且他们同农村中的地租剥削有密切联系,因此他们就不愿和不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更加不愿和更加不彻底推翻封建势力。

(4)三大主义之间的关系

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是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

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发展。

民族、民生主义所存在的不足,制约着民权主义的真正实现,决定了辛亥革命的成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性、妥协性的集中体现。

著名学者李泽厚在《论孙中山思想》中讲到: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概括了当时整个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方向,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认识的最高成就,既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和成功,也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挫折。

3.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所出现的两次论战的异同。

第一次是指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第二次是指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异:

①第一次论战围绕着改革清朝体制进行,维新派要求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第二次论战围绕着要不要推翻清朝政府,革命派明确提出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②第一次论战还围绕着文教进行,维新派提出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的主张。

第二次论战更广泛深刻,革命派不仅提出实行民主政治,还提出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主张。

同:

两次论战都围绕着要不要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展开,都是一次思想的解放潮流。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运动的传播和开展。

 

基础金题

1.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平均地权”方案在本质上

A.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纲领  B.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C.没有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  D.实行后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2.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主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3.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的矛盾

4.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

A.它是同盟会成立后,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

  C.革命党人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气概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加速了革命进程

5.20世纪初,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革命党人未发动和依靠群众  B.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够成熟

  C.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革命纲领  D.武装起义的计划不周密

6.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是

A.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

  C.国民有言论、集会、著作自由  D.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向地主收买土地

7.康有为、梁启超在短短几年内,从时代旗手沦为时代的绊脚石的原因

A.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因为清政府决定实行君主立宪

  C.革命危害了他们的阶级利益  D.逆历史潮流而动,竭力维护清朝统治

8.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主张兴民权的不同之处是

A.主张给人民一些基本的民主权利  B.主张给资产阶级以参与政权的权利

  C.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D.反对保留君主,主张建立共和政体

9.20世纪初,同盟会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表明

A.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B.革命派具有独立的武装力量

  C.革命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中国民主革命深入发展

10.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C.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  D.提出平均地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1.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相同点是

A.都反对封建土地制度  B.都要实行土地国有

  C.都要把土地无偿分给农民  D.都要平均分配土地

12.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

“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

13.作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  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C.没有提出反封建土地纲领  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14.同盟会纲领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

A.推翻腐朽的满清贵族统治  B.结束帝国主义在华统治

  C.建立由汉民族统治的政权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15.20世纪初,革命派和保皇派论战,就其实质而言是

A.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B.洋务派和顽固派论战

  C.资产阶级不同政治团体的学术交流 D.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16.中国同盟会被称做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因为(多选)

A.以兴中会、华兴会和日知会等革命团体的联合为基础

  B.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C.建立了从中央本部到各地支部的组织系统

  D.推举产生了公认的革命领袖

17.中国同盟会得以成立的条件有(多选)

A.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B.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

  C.革命形势有了重大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

18.孙中山将解决土地问题引入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最早是在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同盟会时期

  C.中华革命党时期  D.兴中会时期

19.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这主要是因为自此之后,开始有了①革命舆论战斗的阵地②全国性统一的革命政党③较为明确的反帝要求④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20.萍浏醴起义的直接影响有①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②掀起了各地反清起义高潮③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基础④加速了革命发展进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可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运用历史和政治学科知识回答:

(1)结合两段材料,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是什么?

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这三种革命?

(2)结合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他想以此解决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3)“民族”含义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孙中山所指的“民族”是哪一民族?

 

参考答案:

1.B2.C3.A4.B5.A6.D7.D8.D9.D10.A

12.A12.A13.D14.A15.D16.BCD17.ACD18.B19.B20.C

21、

(1)民族革命是指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统治,只有通过民族革命,才能摆脱满清的民族压迫和帝国主义外来侵略。

政治革命是推翻帝国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有这样才能铲除君主专制政体。

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地权,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革命后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

(2)孙中山以欧美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他想以此解决中国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将会出现的严重的财富不均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对立的问题。

(3)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共同语言、共同地区、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基本特征。

孙中山所指的“民族”是中华民族。

 

第三十二课时 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清朝的灭亡(考点32)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帝国主义的所谓“严守中立”;“南北议和”;袁世凯掌权的背景和目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内外政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和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教训。

[能力目标]

(1)剖析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伪装和袁世凯两面派手段,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分析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过程中革命性和软弱妥协的表现,学会用阶级分析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全面分析辛亥革命功绩和教训,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4)正确认识武昌起义成功后复杂的形势,培养阅读历史材料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考点:

①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

②“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③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⑤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计划课时:

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点拨

1.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起义经过:

爆发:

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率新军士兵占楚望台军械库。

胜利:

武汉三镇光复,史称“辛亥革命”。

政权建立:

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为都督,建号“中华民国”。

各省纷纷独立,清统治土崩瓦解。

潜在危机:

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

2.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策

(1)成立:

1912年1月1日,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2)性质:

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3)措施:

内政: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b.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发展文化教育

d.改革社会风气

外交:

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

1912年春,孙中山在参议院颁布。

目的:

防范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

内容:

主权在民;民族平等;自由权力;参选权力;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总理有驳回权、副署权。

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

意义:

《临时约法》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的民权学说,它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制度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中的里程碑,因此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说明:

《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国家政体采用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

这是因为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正加紧篡夺革命果实,革命党人企图用约法的条文来约束袁世凯。

4.辛亥革命的性质和伟大功绩

性质:

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功绩:

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推翻清朝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注意: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和结束封建统治是两个不同概念。

5.辛亥革命的失败和教训

失败:

①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

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原因:

主观原因:

(1)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脱离人民群众。

(3)同盟会软弱无力。

(4)没有自己的武装。

根本原因:

这些原因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症所决定的。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结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启示:

在20世纪初的中国,要想革命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必须有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

③必须联合广大的农民,解决土地问题

④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二、重点、难点

1.立宪派

基本主张:

既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改革,也反对革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代表人物:

国内:

张謇国外:

康有为

基本组成:

由维新派转化而来,包括部分地主、绅商。

基本认识:

①立宪派具有资产阶级的属性,它的主体、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

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是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密切联系的阶层,凭借这一特殊关系,他们获得一定的开办和发展新企业的特权及较为优越的积累和扩大资本的条件,如著名民族资本家张謇就是立宪派重要领袖。

正因为如此,立宪派较一般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更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②立宪派中始终支持清政府的只有康有为等少部人。

以张謇为代表的立宪派在发展资本主义和革命派的基本利益一致。

他们领导了保路运动,立宪派和清政府有着根本利益的冲突。

预备立宪骗局暴露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倾向了革命。

③辛亥革命后,立宪派纷纷投机革命,混入革命政府,客观上造成了清政府的孤立,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但立宪派反对革命,又决定了他们在革命阵营内部起了破坏作用,他们对革命派施加压力,帮了袁世凯的忙,使孙中山不得不交出政权。

④立宪派和袁世凯根本利益是冲突的,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排斥打击立宪派,这样立宪派展开了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2.维新派和清末立宪派的异同及相互关系

相同点:

①改革方式:

都主张通过自上而下方式,改变政权组织形式,即实行君主立宪办法达到参政议政目的。

②对人民群众的态度:

都不敢、不愿发动群众,甚至仇视人民革命。

③组织成分上:

两派大都为资产阶级的上层,一些开明地主及其知识分子,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

不同点:

①改革背景和目的:

维新派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主要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清末立宪派的主要目的是抵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以维护自身既得利益。

②对清朝态度:

维新派一直维护清朝统治;而后者在看清“预备立宪”骗局后,部分人转而走上对抗清朝的道路,他们发起的保路运动,客观上配合了革命派,加速了清朝灭亡。

③组织成分上有不同:

维新派主要是资产阶级上层,开明地主及其知识分子,力量弱、基础薄;后者除上述成员外,还有部分人操纵清朝中央和地方实权,影响颇大。

关系:

清末立宪派是19世纪末,维新派的延续和发展,大部分清末立宪派人士是由维新派演变而来。

维新运动为后来的立宪运动在思想上、人员上作了准备。

也可以说,立宪运动发展了维新派的思想,客观上更深、更广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帝国主义国家对辛亥革命的破坏:

首先:

干涉、遏制中国革命,表现在调集军队,聚集军舰,日本与清政府签署出售武器合同,各国公使团截留中国海关的全部税款。

其次:

表面“严守中立”,实际上静观时变,积极寻找新的代理人,以阻止和破坏中国革命。

再者:

扶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①帮助袁世凯掌握清朝全部政权。

②支持帮助袁世凯策划“南北议和”,外交上拒不承认临时政府。

③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认识:

历史告诉我们,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和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殖民地,总是要勾结和扶植中国的反动统治集团,来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所以,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不但要推翻本国反动统治阶级,而且必须同时打倒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4.帝国主义“严守中立”分析

根本原因:

中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①一战前夕,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复杂尖锐。

即使同一集团的列强之间也难在中国采取共同的军事行动。

②武昌起义后,清朝统治迅速土崩瓦解,革命力量在全国迅猛发展,帝国主义感到清朝气数已尽,公开的武装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

实质:

“严守中立”既是他们静观时变,另图别策的缓兵之计,也是蒙蔽中国人民和革命党人的政治烟幕。

“严守中立”的宣传只是一种伪装,实际上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们已经采取了干涉、遏制中国革命的行动。

积极寻找新的共同的代理人以阻止和破坏中国革命的目的,这才是帝国主义“严守中立”政策的真正目的和实质。

5.对“南北议和”的认识

(1)南北议和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的结果。

通过议和,帝国主义帮助袁世凯趁乱夺权;同时通过南北议和,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迫使南方革命政府就范。

(2)南北和谈实际上是在帝国主义各国的监督操纵下进行的。

和谈期间,立宪派和旧官僚异常活跃,他们力主革命党人向袁世凯妥协。

(3)南北议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妥协的突出表现。

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已十分涣散,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些领导人认为:

只要清帝退位,就算大功告成,孙中山此后也被迫屈从于这种压力。

6.革命党人的对外政策分析

政策:

南京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分析:

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从本质上讲是反帝的,推翻清政府,就是反对帝国主义。

但革命党人在帝国主义面前又表现软弱性,以企图承认不平等条约得到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

这实际上是一种幻想,他们在纲领和实际斗争中都没有明确的反帝内容,缺乏反帝斗争的勇气,这是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典型表现。

7.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领导权的原因分析

(1)帝国主义的支持,帝国主义对南京政府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2)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同盟会十分涣散,旧官僚、立宪派施加压力,孙中山被迫退让。

(3)袁世凯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和采用反革命两手,对革命党人威胁欺骗,对清政府威胁利诱,迫使清帝退位。

8.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性、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主要表现

(1)革命纲领: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武昌起义后,在帝国主义和各种反动势力压力下,同意停战议和。

临时政府成立后,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对于封建势力,则实行妥协没有触动封建土地制度和真正摧毁旧的国家机器。

(2)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不能充分发动革命的重要力量──农民,革命党人单纯依靠会党和新军,这样脱离人民群众,孤立无援。

(3)同盟会组织涣散,内部派系复杂,四分五裂,起不到革命党领导革命进行核心作用。

(4)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因此只能向掌握反动武装的袁世凯妥协,并交出胜利果实。

9.辛亥革命过程中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图示)

10.武昌起义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