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服务方案全.docx
《运维服务方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维服务方案全.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维服务方案全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
USE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第1章项目概况4
1.1项目背景4
1.2项目目标4
1.3需求分析4
第2章运维服务管理体系建设6
2.1IT服务管理概述6
2.2运维服务管理流程体系7
2.2.1服务支持8
2.2.2服务提供14
2.3运维服务管理规划18
2.3.1第一阶段:
服务磨合阶段18
2.3.2第二阶段:
主动服务阶段21
2.3.3第三阶段:
战略规划阶段24
2.4运维服务质量管理24
2.5建立运维管理规范26
2.5.1运维管理规范概要26
第3章信息系统运行保障方案28
3.1统一服务台建设28
3.2建立文档管理制度29
3.3一般信息化设备及相关软件运维管理33
3.3.1一般信息化设备服务范围33
332一般信息化设备运维33
333例行维护流程图34
3.3.4一般设备服务方案35
3.4防(杀)病毒服务40
3.4.1防病毒服务需求40
3.4.2制定合理的防病毒策略和安全管理制度。
40
3.4.3客户端防病毒升级软件41
3.4.4防毒组件及时更新41
3.4.5每周防毒系统部署情况统计42
3.4.6每周对产生的病毒事件进行评估42
3.5信息资产巡检及普查服务42
3.5.1主动巡检42
3.5.2信息资产普查43
3.6其它有关说明及要求43
第4章运维服务计划方案45
4.1运维服务准备45
4.1.1签定必要的协议和约定45
4.1.2人员准备45
4.1.3工具准备45
4.2项目人员组织46
4.2.1人员结构46
4.2.2人员职责与岗位要求47
4.3服务计划48
4.3.1服务时间48
4.3.2进场初始阶段48
4.3.3第一个服务阶段49
4.3.4第二个服务阶段49
4.3.5服务总结和延续阶段50
第5章应急服务方案51
5.1灾难应急措施51
5.1.1应急措施体制图与总则51
5.1.2大型灾难紧急行动方案52
5.2运行服务应急方案55
5.2.1启动应急流程55
5.2.2成立应急小组58
5.2.3应急处理过程58
5.2.4应急处理结果评估59
5.2.5统计和报告59
第6章服务水平质量承诺及服务管理62
6.1服务水平体系62
6.1.1报告服务62
6.1.2管理类服务62
6.1.3主动式服务63
6.1.4响应式服务63
6.2服务承诺64
6.2.1服务级别承诺64
6.2.2服务质量承诺65
6.3服务管理65
6.3.1服务管理总则65
6.3.2服务流程管理66
6.3.3服务台支持管理67
6.3.4事件管理69
6.3.5问题管理70
6.3.6知识库管理71
6.3.7服务记录管理71
第1章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近年来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求,XX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电子商务建设,包括采购桌面PC约300台,打印机约100台,这些应用系统及硬件设备的投入使用极大的推动了XX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随着越秀工商局对整体IT系统(硬件、软件、网络通讯…)的可用性要求日益提高,系统运行保障和维护管理就成为确保业务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最有力的手段。
XX企业主要有一栋N层的办公环境,现阶段对设备维护主要采用自主维护的方式。
由于人力有限,建设任务繁重,中心技术人员在接手新项目及日常工作的同时往往需要做大量的维护工作,不少技术人员长期处于满负荷,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在当前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下,为了保障和提高IT服务质量,XX
企业有必要将计算机、外设及网络的运行维护进行外包,派驻2名工程师进行维护,以解决当前IT服务个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有限的提供能力之间的矛盾,提高XX企业办公区域内的软、硬件、业务应用软件的运行维护效率,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1.2项目目标
结合XX企业业务工作及信息化建设实际,完善运维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保障,“以流程为导向,以服务为核心”提高服务质量水平、转变服务理念、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提升用户服务满意度。
1.3需求分析
本次项目XX企业需求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1、运维管理体系建设要求;
2、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保障服务。
其中运维管理体系建设应完善服务内控制度即服务质量管理,逐步建立起一
套符合XX企业自身实际的运维管理标准及应用制度;建设IT运营维护管理平台,采用标准的IT运维管理流程,提供准确、详尽、专业的报告制度,通过客观分析运维过中出现的各种障碍及问题,为XX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保障涵盖了
1、一般信息化设备及软件的运维管理;
2、、防病毒服务;
3、办公区域内设备及软件巡检普查;
4、提供符合XX企业实际的服务响应水平及质量保障;
5、信息化资产管理
第2章运维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2.1IT服务管理概述
现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许多行政单位,许多企业而言,IT技术越来越深入到核心业务,影响策略制定和企业的发展。
从而对IT环境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快速适应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此同时,IT环境(包括软/硬件及相关技术)却变得越来越复杂。
因此,对于一个单位而言:
如何把有限的IT资源最有效的作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
如何最快地获取专业的支持能力
如何实现对系统的完善管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如何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增加最终用户满意度
如何跟上IT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相关技术
如何提高对IT系统利用的灵活性
如何更好地管理IT运营成本
以提高服务能力,将会是单位可能面临的问题。
IT服务管理(ITSM)是一套帮助企业对IT系统的规划、研发、实施和运营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是一套指导IT服务的方法论。
ITIL是英国国家电脑局
(CCTA)于八十年代开发的一套IT业界的服务管理标准库,它把业界在IT管
理方面最好的方法归纳起来,形成规范,旨在为企业的IT部门提供一套从计划、研发、实施到运维的标准方法。
它一经提出,便被欧洲各大公司纷纷采纳,随后在澳洲,美洲和亚洲流行开来,目前已成为IT服务管理事实上的标准。
通过参考这些标准,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国际化标准的IT服务管理最佳经验,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设计、规划及运维IT服务,尽可能少走弯路,
有效提高IT服务的质量。
IT服务管理的规划与实施
安全管理
应用管理
ITIL框架图
ITIL是基于流程的方法论。
IT部门可用其检查是否用一种可控的和可训练有素的方法为最终用户交付所需的IT服务。
ITIL合并了一套最佳的实践惯例,可适用于几乎所有IT组织,无论其规模大小,或采取何种技术。
ITIL对IT服务管理实践中涉及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包括全面的检查清单、任务、程序、责任等与任何IT服务组织密切相关的问题。
这些
概念的定义也涵盖了大多数IT服务组织的主要行为。
IT服务组织可以借助ITIL的指导建立和拓展自己的IT服务流程。
2.2运维服务管理流程体系
运维务管理最核心的是“服务支持”(ServiceSupport)和“服务提供”
(ServiceDelivery)两个模块。
各流程相互贯穿和作用,形成有机整体,共同建立一个健全的服务管理体系。
如下图所示:
J\I丿
思务按入点啓阶)骨理戸的II塔冇架曲
2.2.1服务支持
服务支持的内容描述了一个客户如何访问适当的服务,以支持其业务。
服务
支持包含以下内容:
221.1服务台
我们为企业建设服务台,提供统一报障电话,统一报障、统一维修接口,越秀工商可以通过统一的报障电话申请服务、查询服务处理进程,监控服务质量。
服务台(ServiceDesk是IT服务组织和用户相互联系的接入点。
服务台曾经被称为帮助台(HelpDesk)。
HelpDesk的主要任务是记录,分解和监控提出的问题。
一个服务台可以具备更宽范的角色,如接收变更请求(RFC),并且可以支撑多种流程中的操作。
服务台是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之间的日常工作的单一联系点。
它也是报告突发
事件和提交服务请求的焦点。
正因为如此,服务台的职责是保持将服务相关信息,行为和契机通知用户,并追踪了解用户每日的行为。
例如,服务台可能扮演用户提交变更请求的联系点,基于变更管理流程传达变更实施计划,并保持将变更实施进程通知用户。
变更管理应该确保服务台随时保持对变更行为情况的掌握。
在任何对SLA产生影响的事件面前,服务台处于第一线,并维护高速的信息流通道。
围绕突发事件,服务台有可能在其权限范围被授权实施变更。
此类变更的范围可能被预先定义。
当所有相关变更发生时,变更管理流程将被告知。
基本上,当对任何CI的规范做出修改之前,变更流程都需要对其进行预先审批。
221.2突发事件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流程致力于解决突发事件,并快速恢复服务供应。
突发事件被记录下来,并且事件记录的质量决定了相关的其它流程的效力。
服务台接近于突发事件管理流程和问题管理流程,并处于它们之间。
如果没
有适当的控制,变更有可能引入新的突发事件。
因此需要建立有效途径对变更进行跟踪。
这是为什么建议持续不断地将突发事件记录在同一个CMDB中,并分
类为问题”已知错误”变更记录”等信息,以促进服务台界面的信息沟通能力,简化事件调查和报告。
突发事件的优先权及其升级需要作为服务级别管理流程中的一部分进行协
商,并在SLA中备案。
突发事件管理的目标:
突发事件管理的目标是尽可能迅速地根据SLA中定义的普通服务级别作出反应,使产生问题后对业务行为及组织和用户的影响最小。
突发事件管理也应该保留对事件的有效记录,以便于衡量和改进流程,并向其它流程汇报。
突发事件流程如下图所示:
221.3问题管理
对于突发事件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对其做出服务快速响应,尽快恢复其正常运行,另一种是鉴别和解决问题根源。
这两种方法之间存在微妙的区别,而且经常被互相混淆。
对其做好区分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问题被怀疑存在于IT架构内部,问题管理流程将会瞄准其潜在的根源。
一个问题可能是被突发事件暴露出来的,但是显然,问题管理的目标是解决问题根源,预防其可能产生的干扰,而不是迅速恢复系统运行。
当问题被识别后(被识别的问题通常称之为已知错误),通常需要进行一个业务决策,决定是否采取永久性措施改进系统架构,以预防再次发生新的突发事件。
如果需要,提交一个变更请求来实现改进。
为了有效和高效地识别突发事件背后的问题根源及其发展趋势,问题管理流程需要准确全面的突发事件的记录。
问题管理流程同样需要和可用性管理流程密切联络,以确定这些趋势并明确补救措施的重要性。
流程:
221.4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致力于控制一个变化中的IT架构(标准化和状态监控),鉴别配置项目(清册,相互关联,审核与注册),收集和管理有关IT架构的文档,为所有其它流程提供IT架构的相关信息。
配置管理是所有其它服务管理流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拥有当前架构中所有部件的最新的,准确的,全面的和详细的信息,并管理其变更,使这些信息有效而高效地支持其它流程运行。
变更管理可以与配置管理集成。
至少,建议在配置管理系统中控制变更的登录和实施,并自在配置管理系统的帮助下对变更影响做出评估。
因此所有变更请求应该被输入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并随着变更请求的进展随时更新记录,直至其实施。
配置管理系统识别一个变更项目和架构中其它部件的关系,将这些部件的所
有人召集到影响评估流程中来。
不管一个变更是否在架构中实施,相互关联的配置管理记录应该在CMDB中得到更新。
最好在变更发生时,使用集成工具自动地更新记录。
CMDB应该开放给整个服务支持组,使所有人理解部件失效可能的原因,
从而使突发事件和问题可以被更容易地解决。
CMDB还应当被用来把突发事件
及问题记录和其它记录联系起来,比如失效的配置项目(Configurationltem-CI)和
用户之间的联系。
如果缺少了配置管理流程的集成,发布管理将难以实现,并可能错误连连。
服务交付流程同样依赖于CMDB中的数据。
例如:
服务级别管理需要识别相互结合在一起的部件,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支持协议,交付服务。
IT财务管理需要知道每个业务部门使用的IT架构部件,尤其是对于收费的项目。
IT服务持续性和可用性管理需要识别部件,用于问题风险分析和部件失效影响分析。
下图显示了配置管理和其它服务管理流程之间的关系:
图:
能力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和发布管理之间的关系
221.5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专注于对IT架构实施可控的变更。
此流程的目标是确定所需的变更,并决定这些变更如何在对IT服务产生最小的不利影响的范围内得以实施。
同时确保其变更是可追溯的,而且是经过整个组织内部有效地磋商和协调的。
在客户组织提交变更请求后,由配置管理流程监控其状态,与问题管理和若干其它
流程进行协调。
变更实施履行一特定的路径,包括定义,计划,建立,测试,接受,实施,和评估。
变更管理流程依赖于配置数据的准确性,以确保获知所有实行
变更造成的影响。
因此变更管理与配置管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变更流程的详细内容应在SLA中存档,确保用户知道提交变更申请的程序,项目目标及时间,以及实施变更造成的影响。
变更的详细内容需要通知服务台。
即使变更经过了全面测试,仍然很有可能存在实施变更的过程中发生各种困难,这些困难可能缘于变更没有按需求或预期运行,或者对变更对功能造成的影响产生质疑。
IT及业务单位的人参与
变更咨询会议(ChangeAdvisoryBoard-CAB)由可向变更管理小组提供专家意见的人员组成。
这个会议很可能由来自于所有领域的
221.6发布管理
发布是指一组配置项目(Configurationltems-CI)经过测试被引入处于活动状态的环境中。
发布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发布信息被成功地公布,包括归纳综合,测试与存档。
发布管理确保只有经过测试和正确授权的软硬件版本才能提供给IT运行环境。
发布管理与配置管理和变更管理的行为密切相关。
真实的变更实施经常通过
发布管理行为得以贯彻
变更的结果可能经常来自于新硬件,新版本软件,以及新的文档(自行建立,或购买而来)等。
对它们进行控制,并打包和颁发。
有关存档安全和公布程序应该和变更管理和配置管理流程紧密集成。
发布的程序也可能作为突发事件管理和问题管理流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还和CMDB密切相连,以维护及时更新的记录。
url
222服务提供
服务提供主要包括:
服务级别管理、IT服务财务管理、能力管理、持续持续管理、可用性管理等。
222.1服务级别管理
服务级别管理的目标是缕清与客户之间有关IT服务的协议,并付诸实施。
因此,服务级别管理需要收集客户需求,IT服务组织可提供的设施,以及可用的财务资源。
服务级别管理针对提供给客户的服务(聚焦客户的)。
因此是基于客户需求建立服务(需求拉动),而非单纯基于现有技术所及(供应驱动),从而使IT服务组织提高客户满意度。
服务级别管理阐述的内容有:
如何在服务级别协议(ServiceLevelAgreement-SLA)中清楚地定
义条款,使其可优化IT服务成本,并为用户所接受。
如何监控和讨论所提供的服务。
如何管理IT服务组织的供应商及其下包合同。
服务级别管理(ServiceLevelManagement—SLM)流程是用来确保服
务级别协议,并支持运行级别协议及其它合同,保证所有对服务质量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此流程在服务质量和SLA基础上评估各种变更造成的影响,包含预期变更前的影响,也包含评估实施变更后的影响。
SLA中某些最重要的目标和服
务可用性、以及在容许周期内对突发事件形成决策有关。
SLM是服务支持和服务交付的关键。
由于它依赖于其它流程的存在性,有
效性及运行效率,它不可孤立存在。
一个缺乏基础支持流程的SLA是没有意义的,缺乏支持的SLA就失去了承认其内容的基础。
2.2.2.2IT服务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针对于IT服务的谨慎从事。
例如,当所提供的IT服务在进行中时,财务管理将提供其导致的成本信息。
这样使考虑IT架构或IT服务的改变时,能够合理地考虑成本和利益(价格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财务管理中对成本的鉴别、分配、预测和监控使成本成为可知因素,减少成本和预算的差距。
重点结合IT
服务组织的赢利,IT服务的财务管理描述了多种支付方法,包括设立支付和定价的目标,以及预算计划。
财务管理负责对成本及IT服务投资回报的会计核算,并管理任何来自于客
户的成本。
财务管理需要与能力管理(CapacityManagement),配置管理
(ConfigurationManagement,包含资产数据),以及SLM的良好接口,来
确定服务的真实成本。
在IT组织预算谈判阶段和客户的IT耗费核算阶段,财务管理很可能与业务关系管理(BusinessRelationshipManagement)及IT
组织密切相关。
222.3能力管理
能力管理是优化成本,获得时间,以及开发IT资源的流程,来支持与客户
签订的服务条款。
能力管理针对资源管理,性能管理,需求管理,建模,能力计划,负载管理,以及应用软件能力推测。
能力管理强调用计划来确保所签订的服务级别可以被履行和成长。
能力管理负责确保在所有时间具备足够的可用能力,以满足业务需求。
能
力管理不是简单地与系统部件的性能相关,而是直接与业务需求相关。
在那些
与能力问题相关的困难面前,能力管理在突发事件决策和问题鉴别过程中被引
入。
能力管理提交变更请求以确保得到适当的可用能力。
这些RFC被提交给变更管理流程,其实施可能影响若干CI,包括硬件,软件和文档,并需要提供有效的版本管理。
能力管理应该在评估所有变更时被引入,用来确定变更导致的在能力和性
能上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变更实施前后都有可能出现。
能力管理应该特别关注
变更在一定周期后引起的累积性变化。
容易被忽略的单个的变更往往在经过累
积后,引起响应时间衰减,文件存储问题,和对处理能力的过度需求。
222.4IT服务持续性管理
此流程在业务中断时对IT服务进行灾难恢复措施的准备和计划。
业务持续
性管理为客户组织遇到灾难时准备好紧急预案,根据此预案采取与IT服务相关的预防灾难发生的措施。
IT服务持续性管理流程对技术,财务和管理资源需求做好计划和协调,确保灾难发生后可持续提供服务,并就其内容达成客户同
丿E、o
IT服务持续性管理与一个组织在业务中断后在某个可允许范围内继续运作的能力密切相关。
至少要保证最基本的业务运行所需要的IT服务,预先对其服务级别作出规定,并和客户达成一致。
有效的IT服务持续性需要一个平衡
的风险缩减措施,例如有弹性的系统和备份恢复设施。
配置管理流程中的数据
被用来辅助其计划和预防措施。
需要对架构和业务变更对持续性计划造成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
有关IT和业务的计划应该提交变更管理程序。
在持续性管
理流程中,服务台承担着重要角色。
222.5可用性管理
可用性管理是确保资源,方法和技术得以适当拓展的流程,以支持与客户签订的IT服务条款。
可用性管理针对所遇到的问题,如优化维护等,并且设计测量指标,最大程度减少意外突发事件的数量。
可用性管理与IT服务的设计,实施,测量和管理相关,确保规定的业务需求中有关可用性的内容被贯彻。
可用性管理需要理解IT服务失效发生的原因和恢复服务所需的事件。
突发事件管理和问题管理提供了关键输入
SLA中描述的可用性的目标在可用性管理流程中被监控,并包含在其报表中。
此外,在支持服务核查制度所提供的测量和报表中,可用性管理对服务级别管理(SLM)流程提供了支持。
2.3运维服务管理规划
建立IT服务管理流程的建议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II
2.3.1第一阶段:
服务磨合阶段
第一阶段,又称为运维服务磨合阶段,工作目标主要是通过服务管理,将客户现有的无序救火式突发事件服务有序化,实现突发事件管理,所有的突发事件将运用技术、管理与流程相结合的方式,做到统一管理,统一任务分发,安排合适的人员处理合适的事件。
所有的突发事件全过程可控制、跟踪、即时回馈,让每一个客户能够随时查询到事件处理过程,不会出现焦虑、服务要求长时间无人响应或服务要求根本无人响应的情况,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运行维护效率,提高客户使用业务信息系统的效率,从而做到提高总体生产力。
现今客户大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配置管理系统。
配置管理系统,顾名思义,
含有业务信息系统及终端设备详细清单,配置情况,针对于业务信息系统的操作系统服务运行情况,终端运行软件情况,使用软件资产情况等,以及每一次配置改变的记录,做到配置的改变都有迹可查,将软硬件资产系统化的管理起来。
用一句话概括我们上述两项服务:
将无序的突发事件有序化,将纸制的配置管理信息化。
就是我们突发事件管理以及配置管理的目标。
ITSM所定义处理突发事件的工作目标是规避与尽快恢复。
运维服务的目标
不是尽可能多,尽可能快的完成服务,而应该是尽量避免事件的发生,当然,这不是一步可以到位的,因此,在第一阶段,我们需要做到尽快恢复客户的正常使用,故: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我们不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只收集有价值的事件/故障信息,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客户的设备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
针对于重复/
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我们需要转问题管理流程,予以处理。
问题管理,也就是事件的原因分析以及根除此事件的解决方法管理,我们需要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使用专业的方式予以分析,如使用国际QA标准,使用鱼骨图,使用柏拉图等方式来分析出可能的原因,并对原因予以检测和测试,提出根本解决事件的方案。
鱼骨图分析法
主要靈別
次要原因
柏拉图分析法
不艮#缺點代號
不艮/缺跖名稱
累積數量
累積百分出
1
A
Q1
Q/T
2
B
QrQ2
(隔*Q$T
3
■
C
*
9&-
■
V
%
(Q,Q尹Q/T
9
■
k
■
K
■
Qk
A
Q严尹
h"■»■■■
■
100
總計
T
问题管理,仅提出解决问题之道,也就是根除某突发事件的方案,具体的处理步骤,交由实施管理来执行。
实施管理,又叫做发布管理,因根除故障特别是信息系统缺陷时,需要严格处理过程,避免在线运行业务受到不可预计的影响。
我们在发布过程中都会预计到一些可能的影响,如更改交换机配置可能导致部分终端无法使用网络;修改某一个数据库字段可能导致数据混乱;修改某段代码可能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