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解读.docx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解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解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解读
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品德与生活学科“生活性”与“活动性”这两大基础理念,努力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体验活动中掌握方法,形成道德认知。
在尊重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整堂课的设计贯穿了“认识班集体,回报班集体,我爱班集体”这样一条活动主线,引导学生完成从“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到“主动承担为班集体服务的责任”的情感转化,使“班集体我们的家”这一概念趋于完满。
一、生活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
以生活为基础
以活动为主线
策略解读
本教学策略适用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关生活体验的教学内容。
本教学策略共分三步,即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课中体验,深化感悟;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其中课中体验深化感悟又分三步(引入话题,唤醒生活;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道德是生活的道德,把道德教育独立于生活之外,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课程标准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位为“以生活为基础”,其意旨鲜明,人性突出。
一方面指出道德的主要源泉是儿童已有的生活逻辑和现实生活状况,明确了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之中,道德教育应该是一个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辨证过程,是品德与生活在彼此交融中达到教育臻化的过程。
而所谓“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更是要求这一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实践密切联系,不断发展。
另一方面,品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统一的认知体系。
该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本课程“生活”特点,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领悟生活,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充满好奇和欢乐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发展。
1.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人的生活世界是直观的、具体的,因而也是丰富多彩的。
德国杰出的思想家胡塞尔指出:
“只有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发展的需要。
”基于这种考虑,课程标准特别强调: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相对社会这个大课堂来说,课堂生活在时间是短暂的,在内容上是狭窄的,要让学生对这个世界体验得深刻,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
因而重视课前的体验是非常必要的。
学习目标:
让学生对所关注的问题获得直观印象和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感悟道德认识。
操作要领:
课前,教师根据主题的特点,引导或指导学生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参观访问、实地观察等一系列体验活动;也可鼓励学生把即将要学的内容与家长进行讨论。
课前体验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实效性。
要保证实效性必须做到三点:
①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把握要科学客观,符合学生实际。
②体验的内容要充满生活性和真实性,避免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真正入情入境。
③体验的目标要明确具体,让学生有目的地去体验。
同时教师要根据主题的特点,引导或指导学生进行体验。
(2)过程性。
课前体验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真正的去“体”去“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方法,使学生全身心参与体验。
(3)方式多样性。
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兴趣与实际,使体验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
同时教师在课前也要进行深入的调研。
内容有二:
一是对主题内容的深入调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都需要教师进行深入调研,切忌教师不进行调研,而凭想像去想当然而定;二是学生情况的调研,由于学生个体种种情况的不同,必然造成体验方式、方法及结果的不一,因而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也是课前重要的调研内容。
2.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
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兴趣,同时孩子的兴趣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非常容易转移。
课的开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的课前体验,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激起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
学习目标:
让学生迅速进入情感状态,形成认知,产生情感。
操作要领: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正在进行着的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引发学生的体验。
举例: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好吗?
(课件出示学生所在班级教室及平时学习生活情景的录像。
)
【道德教育要基于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入手,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情感状态,形成对班集体最形象化的认知。
】
师:
这是哪儿呀?
生:
这是我们班。
师:
真的吗?
这儿真棒!
老师特别想了解了解咱们班,谁来给老师介绍介绍?
生1:
我们的班级里有×个同学
生2:
还有老师。
师:
优秀的老师和×多位可爱的同学共同组成了我们一年级×班,我们的班级真棒!
【通过语言的表述,帮助学生了解班级的基本概况,内化学生对班集体这一概念的认知,产生热爱班集体的情感。
】
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如何将“集体”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地阐释给这些7、8岁的孩子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教师通过几段学生真实生活场景、身边教师对班级评价等视频录像的播放,来唤醒学生真切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对班集体产生最形象化的认识,既而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述内化自己对班集体这一概念的认知,使学生认识到“教室、老师、同学、班级的、学校的活动”这一切物化的和人文的东西共同组成了他们的班集体。
而学生所谈到的真实的发生在班级内的快乐的事则令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他们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自然而然的认为老师就像他们的妈妈,同学就像兄弟姐妹,班集体就是他们的另一个家。
这种巧妙而真实的设计,使孩子们被这来自于生活的真实的场景深深吸引住了,在他们从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同时,他们的兴奋点被激发起来,他们对班级的热爱、为班集体努力做贡献的意识真实地流露出来。
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才能催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即是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
教师利用学生课前的活动收获,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活动,通过游戏、表演、讨论等形式,体验生活,感悟道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学习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操作要领:
教师利用学生课前活动的收获,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活动,通过游戏、表演、讨论、交流等形式,体验生活,感悟道德。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以下几个特点:
①活动性。
活动是品德课程的主要形态。
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调查、观察、实验、讨论、制作、表现、游戏等各种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②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体验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③开放性。
教学内容要开放,要从教科书拓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教学形式要开放,采用学生喜欢的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研究方法、表现和交流方式;学习空间要开放,在空间上要进一步拓展,鼓励学生在教室外进行学习。
本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上得实、上得稳,学生的情感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学生的道德认知自然有效地形成。
例如,交流班集体给每个同学带来了许多的温暖和快乐这一环节,孩子们在轻松、活泼、开放的氛围愉快地交流老师的关心,与好友的游戏,学到的本领等等,他们的所谈可爱之极,一切没有经过老师的预设,但一切又在老师的预料之中,因为他们表述的就是一年级孩子最纯真的感受,教师充分把握这些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悟,使他们懂得了老师的关爱、学习的快乐、与好朋友在一起的美好!
从孩子们充满快乐的小脸上,从他们很自然的发出班级像是我们的另一个家,在这个家里生活我很快乐的感慨中!
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从心底里是实实在在地喜欢上了自己的班集体,本课预设的活动目标很好地达成了!
④目标性。
任何活动必须要有目标,而这一目标必须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这也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表现。
没有目标和目标不明确的活动只能浪费时间。
而目标关键体现在问题的提出上,不管是在具体的活动之前明确提出的问题或在活动中能让人明显感觉到的潜在问题,总之要让问题成为目标达成的催化剂。
而问题必须是围绕教学目标提出来的、能引起学生思考,在活动中能有所感悟的问题。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评价、反思等形式,深化道德认识,引导学生生活。
学习目标:
引领学生运用道德认知讨论辨析道德行为,强化道德体验,深化道德情感。
操作要领:
教师在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讨论、辨析、反思、评价等方式来丰富获得的情感体验,强化道德认识。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个体性。
体验的个体性是由人自身的差异决定的。
人是有差异的,人的知识基础、能力、生活经历经验及心理品格等等因素的差异使人的体验呈现出个体性。
而道德教育必须要建立在个体真实体验基础上才更有效。
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在观察、倾听、交流中发现学生的表情变化,感知他们的心理变化,透察他们的思想变化,然后集中自己的智慧,围绕体验目标即教学目标,通过一个问题的启发引导、一个肯定式的语言评价、一个简短精炼的总结,引起学生自我反思,使学生的个体体验和个体感悟,被引导到一个共同体验和共性感悟中来,使学生的自我建构不断完善、提升。
如果不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只是强调自己所要的目标,而生拉硬拽地去总结发表教师的演讲,那么这样的道德教育将失去魅力,失去它真正的效果。
②激励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
“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反之则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在学生交流、评价、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重视对学生的激励和促进,当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后,不论交流得是否令人满意,都要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是让全班同学给他掌声,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③引导性。
围绕问题进行分析、交流之后要形成一种认识:
即道德观点,道德规范,道德准则等。
在交流形成这一观点的过程中,要体现教师的有效引导。
在学生发言中,教师要真诚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倾听中了解学生的体验、学生的认识层面,然后找到学生的感悟,通过及时地肯定评价,有效的问题铺垫,关键的总结提升,帮学生建构起正确深刻的全面的认识。
3.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课后践行是课程性质所决定的。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融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基础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作为一门生活实践的课程,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再回到生活中去,使它在与生活的其它方面不断发生动态联系和作用中真正融入于生活世界,成为其中的一个“活性因子”去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去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总之,“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为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利用所学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体验现实生活,有效地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达到知行统一。
课后践行也是学生道德形成所必需的。
道德认识、道德观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深化,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陶行知先生就认为:
幼年人不是孤立的,他是环境当中的一个人,学校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还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加以巩固、深化。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课后践行,才能帮助学生理清“知善—乐善—行善”的关系,让学生既“知善”、“乐善”,更要“行善”。
学生“行善”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
学习目标:
通过课后实践不断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操作要领:
课后加强实践活动,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去深入体验,重构新的生活,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课后践行的方式有:
(1)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一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的结束,并不是探求知识、情感体验、道德实践的停止,更应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们应该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向课外扩展延伸,让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去践行,让学生们通过亲身经历得到真实感受,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请班长把大树带回去,以后每当我们为班级做一件事,就把他写在树叶卡片上,送给树妈妈,相信我们一年级1班这棵大树一定会变得更加茂盛!
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2)利用班队等活动课践行。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所呈现的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学生德育文本资料,而且是活页的、可让教师和学生随机取用的教育素材和话题。
因此,我们必须走出教材,结合班级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需要,再重组教学内容,进行品德教育课外实践。
学校的晨会、班会、队活动等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时间,我们应该紧密结合品德教材内容的某个话题,和这些活动课相结合,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进行品德教育课外践行,充分发挥它们的效用。
(3)开展多个主题活动践行。
利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来演绎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育主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儿童乐于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儿童们在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反复体验感悟,有利于儿童内化道德认识。
本课教学最令人欣赏的一点是,学生们自始至终快乐无比。
交流一件班级里发生的快乐的事,自己班获得的一张奖状,与同学们的共同值日,为班级制作美丽的大树……他们小小的心灵始终被一种快乐的情感充斥着,一句简单的谢谢,一次友好的握手,一个小小的模仿跑步的动作,还有来自老师的精美的树叶,可爱的蜜蜂,激情的赞美都令他们笑逐言开。
在开心的笑颜中,他们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他们更加地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了,他们从心底里愿意为班级做事了,他们真诚地希望自己的班集体更棒了……课堂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快乐的课堂中实现正确的道德认知,这正是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所期待的。
二、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
以生活为基础
以探究为主线
(二)策略解读
本教学策略适用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关问题探究的教学内容。
本教学策略共分三步,即课前初探、课中深究、课后实践,其中课中深究又分为三步(汇报展示,合作探究;感悟深化,提升认识;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问题解决教学是课标倡导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更是提出了具体的科学进化公式“问题—假说—否认—问题”,把问题作为认识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要让学生成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习的主人,必先让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拥有问题,让问题成为课堂前进的动力。
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正是努力体现上述思想与理念,把课前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疑惑当作课的开始,把学生探究中再生的“越来越深化”的新问题作为课堂的归宿,努力变过去的“去问题教学”为“生问题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具有创新意义。
自主学习的特征:
学生十分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并做好了学习准备(有目的地学);有兴趣、有感情地投入学习,并能积极思考和动手实践(想学、主动学);知道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还能根据学习需要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会学);对学习结果能进行自我检查、总结、评价和补救(有效地学)。
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会阅读、观察、调查、搜集、记录、归纳、分析、体验、感悟、探究等。
探究学习:
儿童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用观察、调查、实验、讨论、实践、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法去主动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从而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①
1.课前初探
学习目标:
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对主题进行初步探究,并提出困惑。
操作要领:
在课前,学生围绕主题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协助学生确定探究目标,帮助学生制订探究方案,并适当指导探究方法。
学生根据方案或自主或协作实施探究活动,获取一定的信息,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课前初步探究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对主题进行初步探究,并提出困惑。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两个强调:
首先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
”课前的探究就是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要让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扎实高效,必须做到:
探究的问题要具体。
要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扎实高效,探究的问题必须具体,否则会造成事半功倍。
因此教师在课前要紧紧围绕教学的中心任务,结合课时目标,组织学生确立主题,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问题可以由学生或教师提出,难度上要深浅适宜,利于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的材料要充足。
缺少材料的探究,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围绕问题的各种相关资料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不可缺少的,也是探究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因此,教师平时要多注意收集资料,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
探究的环境要开放。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有许多教学都离不开生活环境,因而要学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就必须让学生走进广阔的社会环境,而每位学生所处的具体环境也不尽相同,所以让学生进行探究时,要尽可能地开放环境,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实践的空间。
其次要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在课前除了协助学生确定探究目标,帮助学生制订探究方案,更重要的是适当地教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方法。
探究方法主要有:
自已读书学习的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更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获得知识。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己读书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这也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
学生读书时,要引导他们学会联系学习内容,带着问题读书或自行设置问题,进行自读自悟的方法。
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是一个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上充满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囿于仅有的教材,而应指导学生自由学习,广泛涉猎,并学会迅速找到正确的信息源,并善于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的方法。
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
这是教师将学生引入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第一步。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勇于探究、敢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②
2.课中深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在整节课中,要让问题得到充分探究、情感得到真切体验、认识获得正确提升,本步是关键。
本步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汇报展示,丰富认识。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汇报展示课前初探的收获和困惑。
在汇报展示中,一方面让学生分享了各自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碰撞了思维,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认识。
二是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针对学生课前探究中的困惑,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各抒已见,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在合作去伪存真,达成共识。
学习目标:
通过展示“课前初探”的收获和困惑,以及对困惑的探究,丰富学生的认识。
操作要领:
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后,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汇报展示“课前初探”的收获和困惑。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对课前的困惑、问题进行探究。
③
在本步教学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汇报要充分。
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后,教师采取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汇报展示,汇报一定要充分,要充分展示学生在课前探究的所疑、所惑、所想、所思,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状态,为下面知识的理顺、重点探究问题的确定、深入的体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合作要灵活。
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合作深究的形式。
生生合作:
同桌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小组合作:
四个或六个人一组,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思维互补,使思路更开阔,分析更透彻,结论更准确;集体探究:
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
气氛要和谐。
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才能敢想、敢说、敢问。
要让汇报展示的充分、合作探究的彻底,必须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谐愉悦的氛围。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作朋友,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心理及个性得到正常发展。
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教师一定要在潜意识里消除“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在课堂上,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老师既是师长又是最可亲近的朋友。
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已的见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解答或组织讨论,要极力避免有损学生自尊心的讽刺和挖苦。
其次,教师要理解和关心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错误。
在教学中,既然要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的探索,鼓励学生发现、创新和实践,那么教师就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充分理解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幼稚言行。
学生说错了,做错了,都有其内在原因。
教师都要给予一种错了不要紧,只要勇于改正的安全感。
教师尤其要关心“差生”,要多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以引导鼓励,绝不能嘲笑挖苦,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
作为教师应该懂得,教师的“导”字,不是“导”几个优生,而是导每一个学生,唤起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潜能的实现,这才是教学的本质。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学习目标:
通过反思与评价,深化和提升学生的认识。
操作要领:
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引导学生简要进行归纳、概括探究要点,在反思、评价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探究,深化和提升学生的认识。
本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总结深化。
在学生充分汇报展示、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简要进行反思、评价,深化学生的认识。
第二个层次:
深究提升。
教师再次创设探究情境(如补充资料),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探究,运用形成的观点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认识。
④
为达到以上目标,本步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研讨要深入。
研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思维、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尤其是能让学生的认识更深入,思考更深刻。
在研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各抒已见,相互交流,明辨是非,以求得正确的结论。
组织学生研讨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同桌交换意见、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
在研讨中,教师应以引导为主,不要过早下结论。
当一个学生回答后,教师不应在未问其他学生的情况下匆忙裁定,或一旦说对了,就转移话题不再深入。
无论是有无标准答案的研讨,教师都要对各种意见情况进行总结归纳,给予充分的肯定,以便促使多数学生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
二是评价重激励。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不容忽视的环节,是促使学生深入感悟的有效手段,在本步要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动力。
教师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和肯定,强化其积极因素;对于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使他们明确努力方向。
注意以下三点:
1.全面评价。
教师不以书本知识作为评价的唯一内容,而是扩展到学生的各个方面,既评价书本知识,又评价各项能力、思想情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当学生以多种形式将自己的活动收获汇报反馈给教师时,其实就是将自己的部分学习结果呈现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