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天津市河西区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3091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天津市河西区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天津市河西区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天津市河西区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天津市河西区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天津市河西区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天津市河西区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

《届天津市河西区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天津市河西区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天津市河西区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

届天津市河西区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2018届天津市河西区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针对“玄武门之变”这一史实,《旧唐书·高祖本纪》中写道:

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

而《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则写道:

庚申,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

两种不同的叙述反映了

A.历史事实是由历史叙述呈现的B.文献记录能够还原全部历史真相

C.文字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D.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

2.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项目

数量

备注

收入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支出

田租(上缴实物)

283

同上

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

406

兵役和徭役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日常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支出

2732

同上

祭祀等仪式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A.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D.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3.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

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A.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B.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C.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D.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4.1701年英国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些规定

A.结束了君主制政体

B.巩固了民主政治

C.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D.违背了自由、平等的原则

5.下图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

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①欧洲同世界各地有直接的商业联系

②欧洲完成工业革命主要出口工业品

③通过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④玉米等作物通过不同路径传入亚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

”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A.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B.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C.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达尔文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7.下面为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时期制定的《钦定宪法大纲》的部分内容,其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有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选举用投票之法一次内阁不得解散两次国会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选举用投票之法一次内阁不得解散两次国会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

①采用内阁制的组织形式

②体现了一定的分权思想

③规定主权在民,人民一律平等

④承认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1925年6月,永利碱厂创办人、大实业家范旭东通过上海英文《大陆报》发表题为《请看英人摧残国货毒辣手段》的文章,披露工业用盐收税案的经过,揭露英国资本家丁恩等人侵犯主权、摧残我国工业的情况,在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材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制约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官僚资本的阻碍

D.民族资本主义在技术领域受制于人

9.“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类国家的代表人物。

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

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同一阵营国家拖入与美国的战争。

”新中国在该会议上

A.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

C.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D.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10.下图所示会议产生的影响是

A.冲击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B.促进“万隆精神”的形成

C.导致西欧国家的普遍衰落

D.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不结盟运动会议

11.下表为英国1983—1984年度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单位:

英镑)。

由此可见,当时的英国

英国税收与福利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

13

13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

实际收入

108.6

108

151.2

A.完全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B.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C.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较重

D.逐步消除贫富差距

二、材料分析题

12.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尽管在革命和建设中都遇到过挫折,但都能根据国情及时调整,从而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内容

1922年

中共二大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1949年3月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1956年

中共八大提出,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上述党的重要会议的共同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材料一中建国后的主要会议内容进行评析。

材料二1982年1月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十项政策指出: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

198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强调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改革流通体制。

——清华大学出版社陈争平《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央三个“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中央三个“一号文件”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到的促进作用。

材料三1978年,国务院在四川选择重庆钢铁公司、四川化工厂等6家企业为试点企业。

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组织形式。

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摘编自钟祥财《经济史学视域中的国企改革》等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点;分析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

13.中共十九大提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政治上,“有道”代表了孔子的理想政治和基本政治原则。

与之相对则称之为“无道”。

孔子的“有道”具有两个特点:

所有的人按照礼制规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靠“仁”来实现和谐,具体表现为富民足君和先德后刑的政策。

这一理论在当时以及其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都成为统治者自我认识、自我批评和自我调节的理论依据。

——南开大学出版社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所谈的“有道”的标准;概括其对中国古代政治统治产生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汉武帝为封建帝国找到更为适用的政治理论。

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则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

儒家的德治仁政学说又能为君主政治进行某种修饰和补充。

因此,武帝之崇儒并非以儒学政治学说作为全部政策的出发点,而是注重儒术的“文饰”的功能。

——南开大学出版社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武帝尊崇儒学的特点。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猛烈地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实质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

其倡导者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用近代的科学理性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

高扬民主与科学之旗,包含着八十年中西文化论争在认识上的飞跃。

陈独秀和李大钊的主张代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合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止乎科学和民主,但马克思主义当然又包括了科学和民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抨击儒家思想的目的及意义。

材料四1940年,毛泽东写道:

“尊重中国古代文化,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不是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高等教育出版社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4)依据材料四,说明毛泽东同志认为应该如何尊重中国古代文化?

儒家传统文化中有哪些精华需要我们今天去继承和发扬?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旧唐书》是五代后晋的官修史书,《新唐书》是宋朝欧阳修、宋祁等人编修。

《旧唐书·高祖本纪》和《新唐书·高祖本纪》对同一件事情的描述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说明文字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故C项正确;文献记录不能够还原全部的历史真相,历史事实不仅由历史叙述呈现,也由口述史料、实物类等史料呈现,故AB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年代久远与历史真相是否模糊不清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排除。

点睛:

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2.A

【解析】

材料表格中的支出总额超过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经济之下,农民的生活比较困顿,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A正确;材料未体现小农经济中的男耕女织,B错误;支出高是材料中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不能概括全部材料,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精耕细作,D错误。

3.A

【详解】

“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说明对于外邦人也承认罗马公民权,显然这一举措有利于扩大罗马统治基础,A正确;依据材料罗马后期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有利于扩大罗马的统治基础,增强凝聚力,B错误;材料中没有比较希腊与罗马公民权更加广泛的信息,排除C;依据所学知识,D项中所述实现了罗马疆域内的公民平等,显然不符合事实,故排除。

4.B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了英国和法国的制度均结合了国情,积极采取措施,以防止封建专制主义的出现威胁了民主制度,故选B;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君主专制政体结束,排除A;材料与维护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无关,排除C;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民主,保障全体国民的自由、民主,排除D。

5.D

【详解】

从图示来看,当时欧洲同世界各地有直接的商业联系;联系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贸易状况可知,当时通过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玉米等作物通过不同路径传入亚洲。

①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18世纪六十年代开始,18世纪初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含有②的A、B、C项。

【点睛】

本题作为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

联系史实可知,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六十年代开始,19世纪四十年代结束,而题干中的时间信息是18世纪初,因此“欧洲完成工业革命主要出口工业品”的说法从时间上可以确定错误。

排除含有这一说法的选项,剩下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6.D

【详解】

依据材料“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

”可知马克思并不认同达尔文将生物进化论应用于人类社会,这说明马克思认为达尔文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达尔文学说;B选项错误,材料未显示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C选项错误,依据上述分析可知,马克思并不认同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7.B

【解析】

【详解】

根据《钦定宪法大纲》“内阁不得解散两次国会”“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所有言论、著作、出版、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结合所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实行三权分立,并赋予公民一些基本权利,故①②④正确;《钦定宪法大纲》内容没有涉及“主权在民,人民一律平等”,排除③;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内阁不得解散两次国会”“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所有言论、著作、出版、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联系所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分析比较即可。

8.A

【解析】

从材料“《请看英人摧残国货毒辣手段》的文章”“揭露英国资本家丁恩等人侵犯主权、摧残我国工业的情况”中可以看出,范旭东的文章斗争矛头直指英国资本家,说明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制约,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民族工业受到封建势力压迫,故B项排除;官僚资本主义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出现,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技术领域的事情,故D项排除。

点睛:

关键信息是材料“《请看英人摧残国货毒辣手段》的文章”“揭露英国资本家丁恩等人侵犯主权、摧残我国工业的情况”;从中反映出民族工业与外国列强之间的关系。

9.C

【详解】

根据材料“周恩来”“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该会议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故C项正确。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故AD项错误。

“求同存异”提出于1955年万隆会议中提出,故B项错误。

10.A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推断此次会议应该为不结盟运动会议,不结盟运动的核心内容就是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结盟,故A选项正确;“万隆精神”形成于万隆会议,与此次会议无关,故B选项错误;C选项两次世界大战导致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而非不结盟运动,故错误;建立新的经济秩序是不结盟运动的目标之一,但是并未实现,故D选项错误。

11.C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月收入在50~80英镑的低收入者得到救济,收入有所增加,而月收入200英镑的高收入者通过纳税降低收入,从而缩小贫富差距,故C符合题意;A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没有涉及政府财政,排除B;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消除贫富差距,D错误。

12.

(1)共同点:

分析中国主要矛盾变化(或正确认识国情);确定党的任务(纲领),推动革命或建设实践。

评析:

中共八大是在巩固政权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的背景下提出主要矛盾为先进社会制度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文革”结束后,邓小平重新提出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大家解放思想的背景下提出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点。

(2)主要内容:

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改革流通体制。

作用:

明确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促进了农村不断深化改革等等。

(3)阶段性特点:

1978—1984年,国企改革的试点和起步阶段;1984—1992年,国企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以后,国企改革深化,注重制度创新。

原因:

中央理论指导和政府政策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思想解放的推动;国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推动。

【解析】

(1)共同点:

根据党的重要会议的内容看出,都正确认识国情,确定党的任务(纲领),推动革命或建设实践。

评析:

结合所学,回答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即可。

(2)主要内容:

根据“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改革流通体制”概括得出。

作用: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分析总结。

(3)阶段性特点:

根据“1978年,国务院在四川选择重庆钢铁公司、四川化工厂等6家企业为试点企业”得出:

1978—1984年,国企改革的试点和起步阶段;根据“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得出:

1984—1992年,国企改革全面展开;根据“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出:

1992年以后,国企改革深化,注重制度创新。

原因:

可从中央理论指导和政府政策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思想解放的推动、国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推动等角度分析总结。

13.

(1)内涵:

礼与仁;

积极意义:

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提供政治理想的标准和基本原则;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统治者自我认识与反思的理论依据。

(2)特点:

汉武帝尊崇儒学是注重儒学的“文饰”功能,而不是以儒家政治学说作为其全部政策的出发点。

(3)目的:

建立现代价值观念。

意义:

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是认识上的飞跃和思想解放;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潮流。

(4)具体做法:

剔除从传统文化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精华:

“和为贵”、“仁者爱人”;国家统一、为政以德;积极入世、居安思危;忠诚守信、孝老爱亲;有教无类等等。

(言之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详解】

(1)内涵:

根据“所有的人按照礼制规定”“靠‘仁’来实现和谐”得出礼与仁;积极意义:

根据“‘有道’代表了孔子的理想政治和基本政治原则”“这一理论在当时以及其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都成为统治者自我认识、自我批评和自我调节的理论依据”概括得出:

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提供政治理想的标准和基本原则;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统治者自我认识与反思的理论依据。

(2)特点:

根据“武帝之崇儒并非以儒学政治学说作为全部政策的出发点,而是注重儒术的‘文饰’的功能”概括得出。

(3)目的:

根据“实质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得出建立现代价值观念。

意义:

根据“高扬民主与科学之旗,包含着八十年中西文化论争在认识上的飞跃”得出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是认识上的飞跃和思想解放;根据“陈独秀和李大钊的主张代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合乎马克思主义”得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潮流。

(4)具体做法:

根据“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得出:

剔除从传统文化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精华:

结合所学,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仁者爱人、国家统一、为政以德、积极入世、居安思危、忠诚守信、孝老爱亲、有教无类等等值得我们今天去继承和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