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3079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西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西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西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西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心.docx

《西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心.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心.docx

西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心

 

西华大学

 

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建设方案

 

二〇一二年九月

 

1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1.1专业特色

西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87年,当年名称为四川工业学院(现为西华大学)电气技术专业(本科);1993年增设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本科专业并招生;1995年增设工业自动化本科专业并招生;2000年将电气技术、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工业自动化三个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并招生;1998年首次批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1年批准“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4年批准“电气工程”工程硕士授权点;2006年批准“信号与信息处理”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0年批准“控制工程”工程硕士授权点;2011年批准“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7年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被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测控技术与自动化教学团队获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教学团队获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

借助多年积累形成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在教育厅的关心支持下,批准依托我专业建立了四川省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重点学科,四川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省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专业学科群,这些都是我专业办学重要的优势资源,为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本科毕业生提供了产学研结合的窗口和毕业论文的科研基地。

该专业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博士为骨干组成的具有多学科专业背景及知识结构、学术水平高、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涌现了一批优秀教师,包括四川省教学名师2人,四川省师德标兵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西华大学教学名师1人,西华大学首席课程教师1人。

积极进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本科生的教育质量水平,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本专业有3门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5门西华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和3门西华大学校级重点课程,近年来发表教改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35本。

先后获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毕业生综合素质较好,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近5年来本专业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都在95%以上;近5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挑战杯等课外科技活动中得国家一等奖3项、国家二等奖5项,国家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0项,省级二等奖15项,省级三等奖19项的好成绩,获奖共计53项。

1.2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1.2.1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本计划是在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及工学硕士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依托“卓越计划”,重点针对培养新型面向工程型人才的目标修订而成。

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追求,以工学交替为手段,以回归工程实践为重点,着力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培养体系。

具体目标为:

1)积极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校企联合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树立面向工程型人才实践教育的示范作用;

2)创新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办法,结合电气工程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工程实践教育力度,积极培养“卓越电气工程师”,满足相关产业发展对工程师的规模化、高质量的人才需求;

3)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产品的开发,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长远发展模式;

4)建立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进修培养的新机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双方人员的业务水平共同提高。

1.2.2学生规模与来源

实验班学生规模预定为50人,来源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入学新生。

1.3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电气工程师”本科采用“3+1”培养模式,即累计有3年时间在校学习,1年时间在企业学习;硕士采用“2+1”培养模式,即累计有2年时间在校学习,1年时间在企业学习。

本科培养模式中前3年的本科课程学习阶段与现有四年制本科的前三年课程基本相同,第4学年为专业拓展课程学习,课程内容设置主要针对专业工程技术。

最后半年为论文阶段,论文为企业毕业论文(或设计),其论文(或设计)的指导采用与现有工程硕士相同的指导方式,即双导师制,一名导师为学校老师;另一名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企业指导老师。

具体实施见表1。

表1“卓越电气工程师”本科培养模式

学年

学期

教学与实践

备注

1

1

基础知识教育

校内

2

2

3

专业基础知识教育

校内

4

3

5

专业知识教育

校内

6

4

7

专业拓展教育

校内和企业共同授课、指导

8

毕业设计

校内和企业共同授课、指导

硕士培养模式中前2年的课程学习阶段与现有三年制学历硕士的前两年课程基本相同,第3学年主要针对专业工程问题结合毕业设计和论文的要求来进行。

其论文(或设计)的指导同样采用双导师制。

具体实施见表2。

表2“卓越电气工程师”硕士培养模式

学年

学期

教学与实践

备注

1

1

专业知识教育

校内

2

2

3

专业研究

校内

4

3

5

企业实践与研究

企业

6

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校内和企业共同授课、指导

2“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

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西华大学特色、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标准。

依据“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在本专业长期总结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参照国家通用标准、电气行业标准、企业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与要求,将本专业工程师所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分解如表3所示。

表3“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标准

1、具有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

基础科学知识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数学等

核心基础知识

电路分析、电磁学、电子学、电气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相关专业基础学科

专业基本技能

与电气相关的系统运行和维护、工程设计和建设、产品研发和推广、技术和项目管理、市场和营销等方面的专业工程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

工程分析能力

能对具体的专业领域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实验,并能提出解决方案

工程实践能力

掌握符合行业规范的工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步骤与方法

专业领域知识

熟悉具体的专业领域内国内外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熟悉行业前沿概念和新技术的应用

工程管理能力

具备工程和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专业精神

掌握成功进行工程实践所需的职业(执业)能力与素养,如具有职业道德和诚信、了解行业法律法规和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3、具有团队合作及交流的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能够使用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表达

交际能力

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

适应能力

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

信息获取能力

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英语交流能力

具备应用英语作日常和专业交流的基本能力

4、具备一定的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经验

敬业精神

具有参与工程实践的意识与主动性

了解企业文化

理解不同的企业文化,并能在不同的组织中顺利工作

企业基本知识

初步了解典型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运行模式、生产过程和特点、质量控制与体系等

工程经验

参与过部分具体产品或项目的实施环节

3“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与措施

3.1培养方案总体设计与创新举措

本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本科生采用“3+1”培养模式,针对硕士生采用“2+1”培养模式。

本科生前三年主要在校内完成基础课及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七学期为专业拓展课程学习,课程内容设置主要针对专业工程技术;最后半年为论文阶段,论文为企业毕业论文(或设计),其论文(或设计)的指导采用与现有工程硕士相同的指导方式。

硕士生第一年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第二年进行相关专业的研究,第六学期为企业实践与研究,最后半年在企业中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总体培养方案中工程训练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达到更好的工程训练效果。

具体的改革与创新如下:

1.建立导师制培养:

本科从二年级开始为每位学生确定校内导师。

校内导师均由副教授以上职称或者具备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担任。

导师应不定期的与学生沟通,安排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工作,并对学生学习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

2.加强各年纪之间的交流和创新氛围:

不定期举办学术沙龙,邀请高年级研究生、本专业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和学术指教。

安排有针对性的学生课外研发项目,培养实验班学生的协作管理、沟通交流、策划组织和自主创新能力;

3.邀请专家学者到校交流:

邀请本专业的专家学者定期或不定期来校做学术报告以提升学生的技术前瞻性,和企业家校友签订合同,邀请其来校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和深度交流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4.课外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5.产业界专家及外籍专家授课:

聘请产业界专家及港澳、海外专家讲授部分专业课程,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专业交流能力,跟踪技术发展前沿,具备国际化视野。

3.2培养方案的实施

(1)理论教学改革措施

1)开设多领域的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制定完整的选课指导手册,让学生了解每门选修课程开设的目的和在相应专业领域中的位置与作用;

2)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倡重视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3)配备优质师资,聘请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到课堂上讲学讲座,并排理论课主讲教师到企业培训和进修;指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或研究员讲授专业核心课程,鼓励教师将自身的工程经验、研发经验融入理论教学中;

4)注重启发式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改革课程考试方式,通过笔试、口试、书面报告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2)实践教学环节

1)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资源,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发,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相应的实验课,提高学生课程质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继续加强与企业联合建立综合实验室,加强工程软件的实验教学课程,提高学生多种仿真软件应用能力。

3)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习基地中通过了解企业的组成过程,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3)师资队伍的建设

1)聘请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企业家做兼职教师,教授专业及基础课程;

2)加强“双师(教师、工程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国内外企业中的优秀工程师,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工程项目、去企业挂职锻炼,增加工程经历;

3)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学生在参加推荐免试研究生时优先推荐免试攻读工程硕士。

4“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阶段,充分利用电力学院良好的科研环境、出色的师资力量,开拓思路,为工程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教学改革措施。

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实现矩阵如表4所示。

表4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矩阵

分类

知识域

知识层

实现课程

1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

1.1基础科学知识

1.1.1数学基础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1.2物理化学基础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1.1.3法律法规与经济管理知识

管理学概论、经济学概论、法律基础

1.2工程基础知识

1.2.1设计表达能力

工程制图、MATLAB语言及仿真

1.2.2计算机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系统设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DSP技术及应用

1.3专业基础知识

1.3.1电路基础

电路原理

1.3.2电机基础

电机与拖动基础、电磁场

1.3.3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学

1.3.4电气工程

电气控制技术与PLC

1.3.5控制

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系统、现代控制理论、过程控制与现场总线技术

1.4专业领域知识

1.4.1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电力系统仿真、新能源技术、电力经济与管理概论

1.4.2高电压

高电压技术

1.4.3电力电子

数据信号处理

1.4.4电机电器

电器控制技术与PLC

工程师职业素养

2.1创新意识及能力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电气信息类工程实践专题

2.2问题建模及分析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2.3实验中探索知识

大学物理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2.4专业表达能力

参加国内国际会议、毕业设计

2.5专业认识、理解能力

金工实习(热加工)、金工实习(冷加工)、电子工艺实习、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认识实习

2.6至少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

大学外语

2.7终生学习的能力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个人修养与职业道德

3.1个性修养与态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训

3.2社会责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形势与政策

表4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矩阵

分类

知识域

知识层

实现课程

1工程技术与专业前沿

1.1工程基础与人文科学知识

1.1.1数学及其应用

计算方法、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矩阵分析引论

1.1.2工程技术

现代高电压测量技术、现代电力传动控制技术、现代测试技术与系统、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1.1.3工程原理与发展

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智能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1.1.4人文科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英语、专业外语

1.2工程问题分析

1.2.1电力类

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过电压、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

1.2.2电气类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1.2.3控制类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

1.3工程实际及相关问题解决

1.3.1电力类

高电压绝缘、电力市场、电力系统暂态仿真

1.3.2电气类

DSP技术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现代信号处理

1.3.3控制类

电力系统自动化、嵌入式理论及应用

1.3.4其他相关内容

VC语言及其应用

2参与项目及毕业设计

2.1工程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学术活动

2.2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电气工程专业校企联合毕业设计

 

5“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

培养计划在原有本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主要做如下调整:

1、加强工程背景的实践教学,强调在本行业优秀企业学习实习,时间1年。

2、调整理论教学,减少本科生第七学期的理论教学,第八学期完全进行企业毕业实习与设计;提高硕士生最后一年在企业的进行毕业设计并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的质量。

3、实验教学搬到实际生产现场去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均伴随企业实际生产进行。

5.1本科生“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

本科生的教学计划针对本专业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技术和自动化这三个方向,具体的公共课以及专业及实践教学计划如表5至表9所示。

表5全专业公共基础课

属性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实验学时

实习周

开课学期

完成学分

必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1

全专业

必修42(实践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64

6

军训

2

 

3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2

32

2

4

体育-1

2

36

1

体育-2

2

36

2

体育-3

2

36

3

体育-4

2

36

4

体育-5

0

4

5

体育-6

0

4

6

体育-7

0

4

7

体育-8

0

4

8

形势与政策1(上)

0.25

8

1

形势与政策1(下)

0.25

8

2

形势与政策2(上)

0.25

8

3

形势与政策2(下)

0.25

8

4

形势与政策3(上)

0.25

8

5

形势与政策3(下)

0.25

8

6

形势与政策4

0.5

16

7

大学外语-1

4

64

1

大学外语-2

4

64

2

大学外语-3

4

64

3

大学外语-4

4

64

4

选修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课程组

全专业

选修4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课程组

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课程组

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组

民族精神与世界视野课程组

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课程组

外语听说

外语写作

中文写作

普通话

人际交往学

谈判与艺术

表6全专业专业及实践教学计划

属性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实验学时

实习周

开课学期

完成学分

必修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

1

16

1

全专业

必修88.5(实践55.5)

电路原理A

(1)

4

64

2

电路原理A

(2)

2

32

3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1)

1.5

24

22

3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2)

2

32

30

4

模拟电子技术(电气)

4

64

3

数字电子技术(电气)

4

64

4

自动控制理论

3.5

56

8

5

电机与拖动基础

(1)

2.5

40

6

4

电机与拖动基础

(2)

3.5

56

6

5

微机原理与应用(电气)

3.5

56

10

4

单片机系统设计技术

3.5

56

22

5

检测与转换技术

2.5

40

8

5

电力电子学

3

48

8

5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2

4

电子工艺实习

2

4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认识实习

1

4

电气应用系统设计

3

6

电气制造行业校企联合技能培训

6

6

7

电气生产运行企业学习和实习

14

14

7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校企联合毕业设计

20

20

8

专业基础选修

电磁场

2.5

40

4

全专业

选修7.5(实践1.5)

数字信号处理

3

48

6

4

EDA技术

2

32

12

5

电子线路设计

3

48

10

5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2

32

16

5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2.5

40

10

6

MATALAB语言及仿真

2

32

20

4

虚拟仪器技术

2.5

40

20

6

DSP技术及应用

2

32

8

6

表7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及实践教学计划

属性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实验学时

实习周

开课学期

完成学分

必修

电力系统分析

4

64

10

6

必修11.5(实践1.5)

发电厂电气部分

2.5

40

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2.5

40

6

6

高电压技术

2.5

40

4

6

专业选修

电力系统自动化

2.5

40

6

6

选修4.5(实践0.5)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

2

32

6

电力系统仿真

2

32

20

6

新能源技术

2

32

6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外语

1.5

24

6

实践选修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2

2

6

选修4(实践4)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2

2

6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2

2

6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

2

2

6

表8电气技术专业及实践教学计划

属性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实验学时

实习周

开课学期

完成学分

必修

计算机控制技术

2.5

40

6

6

6

必修11.5(实践1.5)

电气控制技术与PLC

4

64

8

8

6

电力工程

2.5

40

4

4

6

自动控制系统

2.5

40

4

4

6

专业选修

现代控制理论

2.5

40

6

6

6

选修4.5(实践0.5)

现代建筑电气

2.5

40

4

4

6

过程控制与现场总线技术

2.5

40

6

6

6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外语

1.5

24

6

实践选修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

2

2

6

选修4(实践4)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2

2

6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2

2

6

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设计

2

2

6

表9自动化专业及实践教学计划

属性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实验学时

实习周

开课学期

完成学分

必修

计算机控制技术

2.5

40

6

6

6

必修11.5(实践1.5)

电气控制技术与PLC

4

64

8

8

6

现代控制理论

2.5

40

6

4

6

过程控制与现场总线技术

2.5

40

6

4

6

专业选修

现代建筑电气

2.5

40

4

6

6

选修4.5(实践0.5)

工厂供电

2

32

4

6

工业组态软件及应用

2

32

16

6

6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外语

1.5

24

6

实践选修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

2

2

6

选修4(实践4)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2

2

6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2

2

6

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设计

2

2

6

5.2硕士生“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

硕士生的教学计划针对电气工程专业进行制定,具体的公共课以及专业及实践教学计划如表10和表11。

表10电气工程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计划

属性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完成学分

公共基础选修

中国特色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