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贝尔斯.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2610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雅斯贝尔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雅斯贝尔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雅斯贝尔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雅斯贝尔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雅斯贝尔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雅斯贝尔斯.docx

《雅斯贝尔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斯贝尔斯.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雅斯贝尔斯.docx

雅斯贝尔斯

 

雅斯贝尔斯——《西方伦理学家辞典》1992(李萍.执笔)

JaspersKarl,1883-1969,德国哲学家、伦理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1883年,马克思去世。

但在同一年,德国又迎来了另一位哲人的诞生,他就是雅斯贝尔斯。

如果你不是雅斯贝尔斯的至亲好友,那么,当你去拜访他的时候,他一定会高高在上地坐在他的沙发椅中,就像一位亲王那样从他的宝座上慈祥地俯视着你。

他会听你谈论上帝、世界和人类的知识。

但是,他会在亲切地赞同或反对之后,继续陈述他自己的观点。

有人说,这多少有点仪式化的小把戏中的些许威严,不免让你顿生凉意。

这的确就是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写照。

他年幼时得过一种怪病,使他无法进行爬山、骑马、跳舞等激烈的运动。

于是,他长期过着单调的生活,显得十分孤独而又很难与别人进行沟通。

除了公务,他从没有去过公共场所。

而在大学教书期间,他和同事间也从来没有什么亲密的联系,更不用提他对哲学家大会的厌恶了。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孤独地,但又十分固执地同所有人辩论。

他的这种不容分辩的说教口气,被有的人称作“雅斯贝尔斯式的表演”。

1901年(18岁),入海德堡大学读法律,后在柏林、格丁根和海德堡等地的大学学习医学。

1909-1915年,担任海德堡大学精神病医务室志愿助理研究员。

1921年(28岁),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

1948年(65岁),接受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哲学教授席位。

1913年,《普通精神病理学》。

1919年,《世界观点的心理学》。

1931年,《现时代的人》。

1931年,《时代的精神状况》(DiegeistigeSituationderZeit)。

1932年,《哲学》(三卷),这是用德文出版的最有系统的存在主义哲学著作。

1933年,《这个时代的人》。

1935年,《理性与存在》。

1936年,《尼采》(Nietzsche)。

1938年,《存在哲学》(Existenzphilosophie)。

1950年,《哲学入门》(EinführungindiePhilosophie)。

1946年,《关于大学的意见》,议论如何重建大学。

1946年,《论德国人的罪恶问题》。

1948年,《论真理》。

1948年,《哲学的远见》。

1949年,《历史的根据和目标》(《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1957年,《大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构想的三卷巨著中,仅完成的一卷。

1962年,《哲学的信仰与启示》

《什么是教育》(THEENTEITIMENT)。

《大学教育中的自由》(Thefreedomofthecollegeeducation)。

同多数存在主义学者一样,雅斯贝尔斯也十分关心人的现实境遇问题,积极投身社会公务和政治活动。

本世纪三十年代希特勒执政后,由于他的夫人是犹太人,他本人受到牵连,被禁止出版任何著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德国境内的纳粹狂潮,他保持沉默,采取不合作态度。

当德国在战后仍然处于社会生产和精神领域的普遍混乱状况时,他明确意识到,现实需要哲学和伦理学,哲学和伦理学又必须是具体的、实践的,不能片刻离开它的源泉,于1946年发表《关于大学的意见》,议论如何重建大学。

出于哲学家的强烈历史感,他经常就公共事务提出评论,到各地做报告,发表广播演说,举办电视讲座。

他于1946年发表的《论德国人的罪恶问题》一文,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

1948年,接受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哲学教授席位。

现实论的哲学

雅斯贝尔斯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主张“实存本身”即真正的“现实本身”。

哲学不能离开人,人们不可能占有一种哲学,哲学是一个活动,就是一个哲学化的过程。

哲学的对象是哲学化了的个体,这一个体的基本经验、行为、环境乃至日常生活,无不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源泉。

这是他不同于其他存在主义者,如海德格尔的神秘主义、萨特的悲观主义之所在。

雅斯贝尔斯主张,哲学思想体现着时代精神,哲学的思想力量必然延及到我们的私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并揭示其中的本质。

雅斯贝尔斯要求人们摒弃那种以为,哲学只是教授们的事的观念,哲学是一切条件和一切环境中所有人的事。

哲学具有四个主要目的:

(1)从源泉上找到实质;

(2)以内向的自我思考回答现实;

(3)为人们开启理解上帝的大门;

(4)用爱实现人与人一切方面的交流。

他的这一哲学观点与其伦理思想一脉相承。

新人道主义

在雅斯贝尔斯那里,伦理学、哲学和生存问题,是在同一个意义上进行说明的。

他认为,康德曾提出过的四个哲学根本问题,即——

(1)我能够知道什么?

(2)我应该做什么?

(3)我可以希望什么?

(4)人是什么?

——只是在当时时代下出现了新的形式。

为此,雅斯贝尔斯首先说明了“边界境遇”。

他说,人们在生活中总是处于这样一种变化的境遇中:

活着就得受苦,必须挣扎;

但又逃避罪恶,而且终归一死,

这就是“边界境遇”。

在此间,人们意识到自身的无力,不能认识或作用于边界境遇,却还可以通过认识或行动,改变甚至克服特定的境遇。

现代人正是处于这样一种实际状况中,因此,人们需要一种人道主义,给人以爱的力量、英雄气魄和深刻信仰,这就是雅斯贝尔斯的“新人道主义”。

雅斯贝尔斯极力辩解他的“新人道主义”与传统的人道主义不同。

传统的人道主义只是把人道主义做为最终目标,“新人道主义”则要为每个人的独立生存创造一种精神世界,即重返人之本原,更有信心、更清醒地投入生活。

用他的话说,“思想设定了舞台,又反观了表演”。

人的现实境遇决定了人的行为,因此,雅斯贝尔斯主张,伦理行为不能离开人们在现实世间的物质活动,每一个具体行动都有其结果。

在这里,尽管他接受了康德关于根本恶的思想,但却没有把“绝对命令”看作一种法则,而是把它看作一个指南。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绝对命令”并不能将它的无条件有效性离开经验事实,而必须通过经验事实才能完成。

一个成熟的人,不管他是青年或是老年,真实意识到他对其行为后果和全部存在的责任,并且,出于伦理责任而行动时,才能有发自内心的经验。

在这种经验中,伦理原则和伦理责任不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互为补充,共同使人成为真实的人。

怎样看待善与恶呢?

雅斯贝尔斯认为,恶不是实体,而是对“纯粹存在的真切肯定”,它或者误认可能的实存为真理,或者看不到变动的存在之绝对历史性。

恶对任何人都是可能的。

恶不是病理学的或魔鬼作祟的,只要过分关注交流当中的自我,放纵个体对他人的张力,就是恶。

但是,放弃自我、放弃可能性,却不是恶,而是非存在;生活在既定世界的人,完全受他人操纵,也不是恶,但,他很可能因此成为恶的工具。

雅斯贝尔斯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区别了善与恶。

第一种恶是,直接地、无限制地屈服于情感或情欲冲动,汲汲于现实的快乐和幸福,此种生活如同动物,没有决定和选择。

与此相对的善是不拒绝世间的幸福,并将它控制在道德法允许的范围内。

第二种恶是,屈从人的自然秉性,即康德所称的自然意向:

我行善,只要它不给我带来伤害;不使我费太多精力;与我的感官悦乐相一致,只在这些条件下,而非无条件地行善,这是一种伪善,因而是恶。

与此相对的善,则使人脱离这种恶,尽管没有达到善,却在真切生活中向绝对善回归。

第三种恶是,立意作恶,它要折磨或毁灭他人,这种恶是企图摧毁一切存在的和有价值之物的虚无主义。

与此相对的善是绝对善,是爱,因而是倾向现实的意志。

在第一层面上,善与恶的关系是道德的,问题在于人们的自然本性是否听从道德法的支配。

在第二层面上,善与恶的关系是伦理的,问题是人们动机的真切性。

在第三层面上,善与恶的关系是形而上的,重要的是动机本身。

每个层面中,善恶都是相互排斥的,人们必须有所抉择。

一个真诚的人,只可能选择其中的这个或那个。

一个人可以不做选择,杂揉二者,接受由此产生的冲突状态,但,这本身就是一种恶。

三个层面的善恶决定各有不同。

在道德层次,人们在思想中寻找决定的基础;在伦理层次,人使他的善意志再生以确定自身。

只有当三个层面统合为一时,才能完成绝对命令。

雅斯贝尔斯还广泛讨论了政治道德问题。

他主张,原则上说,每个人都可以分享政治,政治的目的是改善人的存在。

权力是为着自由的,然而,没有权利相制衡的权力是一切人不可避免的罪恶,也是人类生存的罪恶。

当个人的权利退居其后,人们又不能相互协作抗争权力时,就产生了政治恶。

如果权力被用来摧毁权力的实质,如社会精神以及该国的统一,政治恶就转化为道德恶。

雅斯贝尔斯认为,在政治领域中存在超政治因素,即伦理观念和自愿牺牲的理性原则,没有这两个理性原则,就没有为人的政治,这就要求:

人必须为他的自由和权利负责,个人必须时刻准备牺牲,国家也必须自愿牺牲它的绝对至上性。

强权下的呼吁是可贵的,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弱肉强食的现实淹没了雅斯贝尔斯微弱的请求。

由于雅斯尔贝斯的大部分生命是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间渡过的,因此,他痛恨武力和暴行。

他把人道主义看作和平者的理性意志。

面对法西斯暴政,他无力抵抗,只是试图通过教育,告诉人们,尽管武力可能带来新的情境,开辟一片天地,但,暴力是对物质和精神的毁灭,它不可能产生“联合的意志”。

联合意志是众多意志的生成和趋同,它只可通过劝导和建议来实现。

信仰与人的实现

二次大战及战后,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无情撕碎了雅斯贝尔斯的希冀,他的思想逐渐变得凝重和消沉,他断言人是独立的,没有人能给他人以有效帮助,我们无法分担他人的命运。

在他看来,独立是存于世间又不驻足它处的处世态度。

然而,独立使人不幸地陷入无助的同时,又使人可能获得超越。

超越并不是使人出离此世界,而是让人们沉入世界,发生转换,于是,相互间要求帮助。

助人体现了爱,正是爱使人获得“不朽”。

雅斯贝尔斯认为,“不朽”不是自然的过程,只要人们怀有爱心,善待他人,就能获得不朽。

“不朽”无需知识或庇护,也不会受到威胁,它是人们对现实爱的体现。

如果没有爱意,人们就是有限的存在;若充满爱意,人们将获得不朽。

生活中缺乏爱,就会遁入虚空,因此,“不朽”取决于人自身的行为。

在雅斯贝尔斯那里,爱是信仰的别名。

信仰通过内在的、超越性的自由行为而获得,它完全不被占有,总是表现为实存意识的瞬息突破。

雅斯贝尔斯认为,宗教是信仰的历史形态,哲学是信仰的观念形态。

信仰原则包括上帝存在、绝对命令和人是有限、不完善的,只要它们充分显示为上帝在世间的声音,人就可以生活在上帝光辉之下。

可见,雅斯贝尔斯的学说最终归入神学。

若用他本人的理论,哲学是对现实的解释,由此,不难推出,在资本主义现实下,人们的美好追求和理想只可能在宗教中找到。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在发现上帝过程中的自我确证,是道德行为的前提。

一个人的人性取决于他在多大程度上听从上帝意志,因此,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做人就是成长为唯神意是听的人。

然而,伦理行为不是理想人格的全部。

凭着信仰追求“大全”之下的“不朽”是超越伦理规范的圣行,人的最终目的应归于此。

在实存主义学派中,大致可以分成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两类,雅斯贝尔斯是有神论派的著名代表。

他用上帝取代“荒谬”,用信仰取代“作呕”,尽管给了人们一丝安慰,但,仍然摆脱不了资本主义现实的残忍事实。

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

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

古印度有释迦牟尼,

中国有孔子、老子

——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

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

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

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

而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

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

 

《大哲学家》

雅斯贝尔斯晚期所构想的三卷巨著中仅完成的一卷,于1957年在德国出版。

在本书中,雅斯贝尔斯跳出了欧洲为中心的存在主义哲学框架,突破了哲学史的编年史的写作方法,以哲学家著作的独创性和相似的思维方式为取向,将世界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哲学家划分为思维方式的创造者、思辨的集大成者和原创性形而上学家三种类型,详细地阐述了他们光辉的哲学思想。

本书系大手笔写大思想家的风范,学术性较强,资料丰富、层次清晰、思想深刻、分析精辟。

前言

导论

一关于人类的大人物

二哲学家与其他大人物的区别

三大哲学家的标准

四大哲学家的挑选和编组

(一)编组的必要性及其在历史上的变化

(二)将哲学家分成的三大组

(三)寻找分组中的原则

(四)为学习者的选择

五与哲学家的交往

六关于大哲学家的争辩

七对大哲学家的疑问

八对大哲学家描述的任务

【思想范式的创造者】

——苏格拉底

一生平资料(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

二思想发展

三对话

四苏格拉底生命的本质

五法院的起诉

六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美化

七影响史

八苏格拉底不朽的意义

——佛陀

一生平述略

二教义与禅定

三教义的陈述

四对佛陀创新问题的探讨

五发展史

六佛陀与佛教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

——孔子

一生平

二孔子的根本思想:

借对古代的复兴以实现对人类的救济

三孔子的道德、伦理规范

四根本知识

五孔子的极限意识

六有关孔子的人格

七孔子及其反对者

八影响史

——耶稣

一宣告

二耶稣的生平

三对耶稣人格的看法

四耶稣的影响

有关思想范式创造者的讨论

一阐释的方法

二为什么单单是这四个人

三这四位大师的共同点和差异

四我们对待四大哲学范式创造者的态度

【思辨的集大成者】

——柏拉图

一生平和著作:

理解柏拉图的前提

(一)柏拉图的生平(公元前428年~公元前347年)

(二)柏拉图的著作

(三)理解柏拉图的前提

二柏拉图的哲学

(一)柏拉图的思想

(二)可表达的问题

(三)理念、辩证法、厄洛斯

(四)柏拉图思想的特殊领域

三特色与评论

(一)对柏拉图的总体评价

(二)柏拉图的局限性

(三)柏拉图对我们的意义

四历史影响

——奥古斯丁

一生平和著作

二从哲学到信仰的认识

(一)皈依基督教

(二)在遵循天启思想基本原理前提下,独立的哲学思想的改变

(三)奥古斯丁思想的发展

三奥古斯丁思想的方法

(一)生存之光与《圣经》的诠释

(二)理性和信仰的真理

(三)上帝和基督

(四)启示信仰中的哲学思想

四特征和批判

(一)在首次全部观点中的人格

(二)与克尔恺郭尔和尼采的比较

(三)基督教会思想

(四)奥古斯丁的矛盾

(五)作品形式

(六)人格

五历史地位、影响史和现实意义

(一)历史地位

(二)影响史

(三)奥古斯丁对我们的意义

——康德

一生平与著作

二康德走向批判哲学的道路

(一)前批判著作

(二)1766年之后的转折

(三)新问题:

主客体分裂以及新哲学的出发点

三康德对认识的解释的结构

(一)分裂

(二)感观性、空间和时间

(三)思想

(四)从判断中引出范畴

(五)两个基础

(六)出发点是意识而不是存在

(七)先验推论

(八)康德说明非对象性事物的源泉的方法之分析

(九)二律背反

(十)理智原型

(十一)回顾和总结

四在其所有形式当中的理性的结构

(一)理念

(二)伦理行为

(三)对美的直观

(四)康德对超越性事物的哲学解释

五康德的理性

(一)思维方式的革命

(二)康德的问题的广阔性

(三)康德的怀疑论

(四)哲学思维的消极意义与积极意义

(五)人的有限性与理性的界限

六政治与历史

(一)基本思想

(二)公民社会的观念

(三)启蒙之路

(四)康德的时代

(五)康德的政治思想方式

(六)反对意见

(七)比较

七对康德的批判

(一)科学性特点

(二)通向“教条”之路

(三)体系的要求

(四)康德哲学的局限

(五)康德的思维方式

(六)关于对康德的阐释

八康德的历史地位、对今天的影响与意义

【原创性形而上学家】

——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斯

一赫拉克利特

二巴门尼德斯

三比较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斯

——柏罗丁

一生平与著作

二对柏罗丁的“体系”的描述

三整体性的超越

四认识的诸层次

五思辨性的超越

六堕落与升华

七反对唯物主义与诺斯替教派

八批判性特点

九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安瑟尔谟

一生平与著作

二安瑟尔谟的基本哲学思想

(一)对思想的复述

(二)阐释

(三)安瑟尔谟基本思想的历史

三安瑟尔谟思维的特点

(一)安瑟尔谟原本作为基督教式思维的哲学

(二)何谓安瑟尔谟的思维

(三)权威性

——斯宾诺莎

一生平与著作

二哲学与生活实践

三形而上学观点

(一)实体、属性、样式

(二)上帝

(三)两种属性

(四)样式

(五)时间;必然性

(六)上帝与世界之间的飞跃及其统一性问题

四认识的理论

(一)认识的阶段

(二)观念

(三)与上帝的关系

(四)斯宾诺莎对自己根据几何学方法获得的洞识的阐述

(五)神秘主义、理性主义、思辨性思维

五人

(一)人不是实体,而是样式

(二)人的思维与神的思维

(三)人是精神和形体

(四)人与动物以及人们之间的不同

(五)不朽与永恒

六目的无涉和价值无涉

(一)目的和价值是从上帝观的颠倒中产生的成见

(二)我们作为样式的有限理智

(三)现实与价值

(四)两种认识方式的转换

(五)价值无涉的伦理

七精神的奴役与自由

(一)关于情感的学说

(二)对奴役的描述

(三)观念与自由的可能性

八宗教与国家

(一)斯宾诺莎的国家思想

(二)国家中的宗教

(三)斯宾诺莎的宗教解释和政治学的批判性特征

九斯宾诺莎哲学的特点

(一)斯宾诺莎的哲学与本质一瞥

(二)斯宾诺莎的局限

十斯宾诺莎的身后影响

——老子

一生平与著作

二对老子哲学的阐述

(一)道

(二)道与世界

(三)道与个体的人(生命的实践)

(四)道与国家之统治(驾驭人类社会的实践)

三独特性与批判

(一)老子的意义

(二)效法老子的各色人物

(三)老子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局限性

——龙树

一历史位置

二思维操作

三对学说的概括

四有关学说意义的讨论

五历史比较

附录

一雅斯贝尔斯年表

二《大哲学家》德文原书目录中译文

三参考文献

译后记

《大哲学家》中文版第二版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