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钢材市场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11991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钢材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贵州钢材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贵州钢材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贵州钢材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贵州钢材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钢材市场分析报告.doc

《贵州钢材市场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钢材市场分析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钢材市场分析报告.doc

贵州省钢材市场分析报告

一、贵州省主要钢铁企业

1、水钢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

水钢)始建于1966年,是由首钢控股,以钢铁制造业为主,集采矿、煤焦化、进出口贸易、汽车运输、机械加工、建筑安装、水泥等多种配套产业于一体的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现有资产总额150.5亿元,在岗职工1.91万人,钢铁主线生产具备500万吨钢的产能规模。

主要产品有螺纹钢、棒材、高速线材、焦炭及焦化副产品等20余种,

2、贵钢

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贵钢),地处贵州省贵阳市,于1958年建成投产,是全国重点冶金企业、西部重要的特殊钢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凿岩用钎钢钎具产品的科研与生产基地。

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炉炼钢生产线和国内先进水平的轧钢、锻钢、凿岩钎具、无缝钢管生产线,年生产优质特殊钢50万吨、材46万吨。

主要生产与基础设施工程及机械、汽车等行业密切相关的特种钢材,其中钎钢品牌全国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现有职工1万多人(含退休职工)。

3、贵阳闽达

贵阳闽达钢铁有限公司位于贵阳市南郊花溪区孟关乡改毛村牛郎关,距贵阳市中心城区约13公里处,东临省道贵孟公路,南距铁二局新运处改貌专用线仅500米,北接牛郎关铁路专用线,距离南环线高速公路牛郎关出口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现有全H钢结构的标准厂房31500㎡,一套70T电炉,一套80T精炼炉,配备三机三流150方连铸机,节能环保蓄热式加热炉,一条550连续式轧制棒材、线材两用生产线,已形成年产35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

主要产品是建筑用螺纹钢。

4、贵阳长乐

贵阳长乐钢铁有限公司地处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沙文镇,公司距贵遵高等级公路及210国道不到1公里,距都拉营和贵州铝厂铁路专线不到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公司主要产品为:

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12-28和光圆钢筋6.5-10。

我公司注册了“长筑”牌钢筋产品商标。

我公司下设三个生产分厂(炼钢分厂、轧钢分厂、制氧分厂)和六个职能部门(公司办、销售部、供应部、财务部、设备技术部、质量监督部),拥有职工近40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审计师、会计师、经济师、高级技师、技师等各类人才近80余人。

公司专项投资600余万元建设了电炉、钢包炉除尘系统以及净、浊循环水处理系统,用于治理电炉、钢包炉冶炼烟气等,做到了煤气炉废气含硫量达标排放,生产水循环使用,循环率达到96%,零排放。

二、贵州省主要钢材市场

1、贵阳

A.贵阳钢材市场,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

  B.贵阳康联钢材市场,位于贵阳市富源中路,贵阳东站龙家寨货场龙一线西侧,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营业铺面120间,另售钢材堆放场地10000平方米,营业大楼500平方米,市场内有贯通式道路与富源路连接。

贵阳东站为市场配套,提供10000平方米仓储式堆场,5至32吨各式吊装机械五台,一次吊装能力近百吨,铁路货物线紧靠市场,到达物资直接由汽车接卸入市场,时效最快,成本最低,仓储批发潜力大巨大,汽车火车运输配套,转运能力绝对一流。

是贵州省最大的专业钢材市场。

  C.贵阳东方金属材料交易中心,位于贵阳市南明区蓑草路98号,占地80000余平方米,场内经营商家350多户,按经营品种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四个区域,即建材市场、型材市场、综合货场和开平厂。

交易中心是集金属材料加工、质检、装卸、仓储、产品交易等为一体的大型专业金属材料交易市场。

  D.甘荫塘钢材市场,2003年5月开业以来,通过全线招商,目前已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183家经营户入驻,鞍钢、保钢、水钢、重钢、武钢等37家大型钢铁企业市场内还设置了办事处及销售点。

该市场是一个经营建材、板材、型材等各种钢材,以及不锈钢、有色金属等其他种类的金属材料综合性专业市场。

  E.贵阳金关钢材市场,金关钢材市场是全省较大的钢材市场,其钢材主要销往省内各地,同时也是地州市钢材市场的批发地,市场内260多户商家。

  F.贵州省有色钢材市场本市场,系贵州省金属材料总公司全资经营的、贵州省最早的大型钢材市场,地处城郊结合部,距贵阳市中心七公里,贵阳南站近在咫尺,是遵义,安顺,毕节等地区进入市区的交汇处,交通十分便利,大型货车24小时进出不受交通限制,市场有旺铺140间,前店后库的管理模式,经营面积达6万平方米。

G.沙冲路钢材市场,贵州铁五建物资公司沙冲路钢材市场门市部注册资金:

10(万元)营业范围:

钢材,有色金属,铁路专用物资,建材,二三类机电产品,电线,电缆。

2、六盘水

A.恒发钢材市场,地址: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

3、遵义

A.万福钢材市场,遵义万福钢材市场主营钢材。

4、安顺

A.安顺钢材市场,安顺钢材市场主营建筑钢材,地址:

贵州安顺西秀区七眼桥镇山岚村133号,电话:

860853-3352069。

三、贵州省2012年度淘汰落后产能

  贵州省2012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计划已初步形成。

计划共涉及水泥、铁合金、焦炭、电石、造纸、黄磷、制革行业的122户企业,合计淘汰落后产能689.64万吨。

  《贵州省2012年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共涉及水泥、焦炭、铁合金、电石、黄磷、制革、造纸和电力8个行业,147户企业,当年淘汰落后产能(不含电力、制革)759.5万吨,小火电机组50.35万千瓦、制革5万标张。

要求在2012年9月底前全部实施关停,2012年12月底前拆除全部主体设备、生产线。

四、贵州省十二五规划

  一、贵州省“十二五”钢铁规划概况

  为推动“十二五”期间贵州省钢铁产业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精神,结合贵州省实际,贵州省人民政府制定本规划。

  “十二五”时期,贵州省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是适当保持总量增长,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

形成以水城钢铁(集团)公司、盘县“新工艺、新材料”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基地、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为主的三大钢铁生产基地,确保实现钢产量达到1500万吨/年以上,力争达到2000万吨/年。

重点建设项目如下:

  水钢老厂区结构调整技术装备提升改造项目,形成以精品长材为主,年产铁510万吨、钢550万吨、材54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

  盘县“新工艺、新材料”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规模:

煤1077万吨/年,焦炭600万吨/年及相应化工产品;优特钢及不锈钢100万吨/年;配套坑口煤矸石发电及钢铁工序余能余压发电。

  贵钢“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搬迁建设技改项目,建设规模:

铁190万吨/年,钢220万吨/年,材200万吨/年,新增铁路轮对、锻件锻材、大棒材、工模具扁钢等品种。

  优质板材和新型节能型建材项目。

利用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淘汰的落后产能550万吨,增加400万吨/年热轧H型钢、热轧卷板等高附加值的优质板材和新型节能型建材。

2012年贵州工业发展主要目标

2012年贵州工业发展主要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90亿元,同比增加25%;工业投资完成3000亿元,同比增长70%。

为此,贵州省将建立经济运行调度中心和产业市场监测中心,强化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调度和保障,监测宏观经济走势和主要产业市场动态,组建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建材、烟酒、战略性新兴产业、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为主的特色产业等十个产业团队。

 做大做强冶金工业

  以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优化升级、合理布局、重组发展为重点,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档次。

改造提升钢铁工业,支持六盘水、贵阳等地调整钢材品种结构,延长产业链,推进钢材深加工。

调整优化提升铁合金产业,积极引导铁合金企业在资源优势区域的集聚发展和结构升级,发挥锰系、硅系铁合金和工业硅生产优势,推广铁合金精炼技术,生产低碳、低磷、低硫、微碳等精炼铁合金产品。

支持铜仁、黔东南等地实施金属锰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发展金属锰深加工。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

  大力发展能矿产业装备制造业

  围绕全省能矿产业发展,支持和加强能矿产业与制造业有机衔接,以装备主机为龙头、以专业化协作配套为基础,大力发展能矿产业装备,增强省内成套设备生产和配套能力。

重点建设贵阳、遵义能矿产业装备基地;支持六盘水、毕节、黔西南等地开发电力、化工及矿山机械装备。

  积极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

  依托省内航空工业基础,加大对民用航空产品和实用性航空产品的研发力度,以通用飞机研制和生产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航空装备产业。

依托省内航天工业基础,大力发展以航天高新技术产品为重点的航天装备产业。

  大力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积极引进省外汽车生产优强企业,推动省内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以贵阳客车、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遵义轻卡、微型面包、特种车等汽车生产基地,毕节载货汽车、农用车生产基地和安顺客车、微型车、特种车生产基地为龙头,以一大批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装备。

  积极发展机电及其他机械装备制造业

  支持贵阳、遵义、黔南、黔东南等地区相关机电企业技术研发和企业升级,提升省内机电工业水平,积极发展以精密数控装备及功能部件、风力发电装备、电子元器件及电子信息产品、铁路车辆及备件为重点的装备产业。

支持思南、赤水、贞丰等地依托内河航运条件和现有工业基础,发展以内河船舶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产业。

  加快以快速铁路为重点的铁路建设

  建成贵阳至广州、长沙经贵阳至昆明、成都至贵阳、重庆至贵阳高速铁路等连接外部区域的快速铁路,基本形成贵阳连接周边各省会中心城市2小时和通往全国主要经济区3至7小时的快速铁路系统。

开工建设昭通至黔江等一批区域性重要客货运输铁路。

启动一批连接主要产煤区、重化工业区和重点产业聚集区的铁路及铁路支线建设。

新增铁路通车里程3000公里左右,到2015年力争全省铁路通车里程达到5000公里。

继续做好我国东北、华北及京津冀广大区域经贵阳进入东盟地区便捷快速铁路新通道建设的前期工作,争取郑州经贵阳至河口等铁路纳入国家规划。

  加快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公路建设

  大力实施“六横七纵八联”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全面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厦蓉、杭瑞、汕昆高速公路我省境内路段,积极构建我省通往珠三角和周边省会城市的高速公路体系,基本建成县县通高速公路。

“十二五”期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3000公里以上,到2015年建成高速公路4500公里以上。

积极争取将安康至麻江、张掖至百色、毕节至河口、都匀至西昌等重要的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调整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实施。

加快重点城镇、重点工矿区、旅游目的地、支线机场、航运码头(港口)与铁路、高速公路的快速联络线建设。

全面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加大力度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工程,提升普通干线公路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

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大力实施农村通达通畅工程。

“十二五”期末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以上。

  加快发展民用航空

  大力推进民用机场建设,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建成毕节、六盘水、遵义支线机场,完成铜仁凤凰等支线机场配套及扩建,建设凯里黄平机场,继续做好其它新机场规划研究工作,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的民用航空运输网络。

做大做强现有3家基地航空公司驻场机队规模,争取引进2-3家基地航空公司。

积极开辟国内国际航线,完善航线网络,到2015年,国际国内航线增加到100条以上,旅客吞吐量达到1360万人次,货邮量达到9万吨。

  有序发展产业园区

  把产业园区作为工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把园区经济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根据全省工业化战略布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整合一批产业园区(基地)。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抓好一批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加大对县域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科学确定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和空间布局,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