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质量管理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1828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94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修质量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装修质量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装修质量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装修质量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装修质量管理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修质量管理培训教材.docx

《装修质量管理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修质量管理培训教材.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装修质量管理培训教材.docx

装修质量管理培训教材

装修质量管理

1、隔墙施工

1.1、砌筑墙体施工

放线→轴线、标高复核→划皮数杆及立皮数杆→砌墙→留设门洞〔砌木砖〕→搁置过梁→砌墙至梁底→勾缝、清理墙。

〔1〕砌筑前,先根据砖墙位臵弹出墙身轴线及边线,开始砌筑时要先进行摆砖,排出灰缝宽度,摆砖时注意门窗位臵,砖垛等对灰缝的影响,同时要考虑窗间墙的组砌方法,务使各皮砖的竖缝相互错开,在同一墙面上各部位的组砌方法应统一,并使上下一致。

 

〔2〕在砌墙前,先立皮数杆,皮数杆上划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过梁等构件位臵,立皮数杆时要用水准仪进行抄平,使皮数杆上的楼地面标高线位于设计标高位臵上。

 

〔3〕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85%。

 

〔4〕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对不能同时砌起而必须留槎时,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5〕砖墙地面或楼面先砌三皮实心砖。

空心砖墙砌至梁或楼板下用实心砖〔90厚〕斜砌挤紧。

并用砂浆填实,也可用实心砖斜砌。

上部斜砌应待墙砌筑完成后10天再进行斜砌。

〔6〕实心砖组砌方法与柱、墙侧接合部第一块为竖砌,其它均为横砌,上下错缝,交接处咬搓搭砌。

交接处留搓应留成斜搓。

高度不宜超过1.2米。

掉角严重的空心砖不得使用于外墙,水平灰缝不宜大于15毫米,砂浆应饱满。

砌筑后应进行湿水养护。

〔7〕砌筑时,砖要提前1-2天洒水润湿,严禁干砖上墙,发现干砖上墙,现场予以返工处理。

〔8〕砌筑时,上部预留20cm左右,待7天后用斜砖750砌,紧贴上部,防止沉裂。

〔9〕要求墙体平整垂直,灰缝随砌随刮平,保持墙面整洁。

〔1〕墙身轴线位移。

造成原因:

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

以及挂准线过长而未能到达平直通长一致的要求。

 

〔2〕水平灰缝厚薄不均。

造成原因:

在立皮数杆〔或框架柱上画水平线〕标高不一致,砌砖盘角的时候每道灰缝控制不均匀,砌砖准线没拉紧。

 

〔3〕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

造成原因:

砌筑前由于根底顶面或楼板面标高偏差过大而没有找平理顺,皮数杆不能与砖层吻合;在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皮数。

 

〔4〕墙面粗糙。

造成原因:

砌筑时半头砖集中使用造成通缝。

一砖厚墙反面平直度偏差较大;溢出墙面的灰渍未刮平顺。

 

〔5〕构造柱未按标准砌筑。

造成原因:

构造柱两侧砖墙没砌成马牙槎,没设臵好拉结筋及柱脚开始先退后进,当齿深120mm时,上口一皮砖没按进60mm后再上一皮才进120mm;落入构造柱内的地灰、砖渣杂物没清理干净。

 

〔6〕墙体顶部与梁、板连接处出现裂缝。

造成原因:

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没有用侧砖或立砖斜砌〔75°〕顶贴挤紧。

1.2、轻钢龙骨隔墙施工

弹线——安装天地龙骨——竖向龙骨分档——安装竖向龙骨——安装系统管、线——安装横向卡挡龙骨——安装门洞口框——安装第一层罩面板〔一侧〕——安装隔音棉——安装第一层罩面板〔另一层〕——安装第二层罩面板

(1)骨架隔墙所用龙骨、配件、墙面板、填充材料及嵌缝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有隔声、隔热、阻燃、防潮等特殊要求的工程,材料应有相应性能等级的检测报告。

(2)骨架隔墙工程边框龙骨必须与根本结构连接牢固,并应平整、垂直、位置正确。

(3)骨架隔墙工程中龙骨间距和构造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骨架内设备管道的安装、门窗洞口等部位加强龙骨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填充材料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骨架隔墙的墙面板应安装牢固,无脱层、翘曲、折裂及缺损。

(5)墙面板所用接缝材料的接缝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6)骨架隔墙外表应平整光滑、色泽一致、洁净、无裂缝,接缝应均匀、顺直。

(7)骨架隔墙上的孔洞、槽、盒位置正确,套割吻合,边缘整齐。

(8)骨架隔墙内的填充材料应枯燥,填充应密实、均匀、无下坠。

(9)轻钢骨架石膏板隔墙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1〕通病现象:

问题图片:

隔墙穿心龙骨接头无铆钉连接

 

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意识不够或分项工艺掌握不够,工程部交底不清,监督不到位。

 

解决方法〔预防措施〕:

正确图片:

1、在做每个分项之前应做详细的技术交底,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

2、隔墙穿心龙骨接头处应用铆钉连接牢固。

穿心龙骨与竖龙骨连接处用卡托卡好。

 

〔2〕通病现象:

问题图片:

轻钢龙骨隔墙门框四周加固不到位,造成使用过程中门框变形,门框附近饰面出现开裂现象。

 

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人员施工经验缺乏。

2、施工及管理人员缺乏质量意识。

3、管理人员过程检查不够。

解决方法〔预防措施〕:

1、门框四周用方管加固〔比方40*60钢方管或8#槽钢。

可视墙的厚度而定〕,竖向的钢架要到顶。

2、对于较轻的门采用2根竖龙对扣,中间填实木方,再用螺钉将木方与竖龙固定在一起〔见方案二〕。

 

 

通病现象:

问题图片:

轻质隔墙底部施工不标准:

1、地面未找平的情况下,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底部未做5CM高左右的混凝土导墙;

2、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封板直接到地面。

 

原因分析:

1、前期筹划不到位,没能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工程部为了节约本钱,未能采取正确的施工工艺。

解决方法〔预防措施〕:

1、做好前期筹划工作,对施工班组进行正确的技术交底,采取正确的施工工艺;

2、建议地面先找平,然后进行放线。

在地面未找平的情况下,隔墙底部应做5CM高左右的混凝土导墙,如是卫生间厨房阳台等潮湿区域,应做200mm高的C20混凝土导墙;

3、石膏板隔墙封板距地面应空一定的距离〔或板底部100mm水泥硅钙板封〕,并用塑料薄膜保护好;地面铺设地砖、石材时可防止引起石膏板受潮。

4、地面没找平先做隔墙龙骨的,应该在地龙骨下口用防腐木方垫起50-60MM,最好

 

2、墙柱面施工

2.1、墙面粉刷

2.1.1施工流程

清补基层、墙面洒水→检查墙面垂直平整及归方地面,确定厚度→抹阴阳角标准标志块→抹墙面标志块→阴阳角找方→内墙、柱及门洞口做护角→铺钉铁丝网→墙面抹标筋→抹底层灰→抹中层灰→罩面灰→验收

2.1.2质量标准

〔1〕抹灰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

 

〔2〕室内抹灰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工序进行,在基层处理完后,抹灰层厚度加强控制,一次抹灰厚度不宜超过10mm。

 

〔3〕各种砂浆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在凝结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损坏。

 

〔4〕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接牢固,抹灰层应无脱落、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5〕隔层抹灰时间间隔不宜太近。

 

〔6〕压光时应自上而下,自右而左圆圈形抹压。

 

〔7〕内墙阳角抹灰,先将靠尺贴在墙角的面上,用线锤找直,然后在墙角另一面顺靠尺抹灰,接着取下靠尺,再贴在抹完砂浆的那侧,将另一侧抹好,最后用阳角抹子抹成圆角。

 

〔8〕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外表应整齐、光滑,管道后的抹灰外表应平整。

 

〔9〕室内抹灰工程,应待给排水穿墙、穿楼层套管安装固定后进行,抹灰前必须将管道穿越的墙洞和楼板填嵌密实,抹底灰后修抹预留洞口,电气箱、槽盒周边光滑平整。

 

〔10〕砂浆按规定配合比配制,搅拌均匀,其人工抹面稠度为80~100mm。

〔11〕楼梯及雨棚板底等抹灰按要求设臵滴水线,并整齐一致。

2.1.3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空鼓 (具表达象为墙面抹灰局部产生脱离空鼓)。

 

产生的原因:

如:

基层未清理干净或墙面过于光滑,与抹灰粘结不好;墙面或基层未浇水湿润,抹灰砂浆中的水分被很快吸去,造成脱水;砂浆配制不好,保水性、和易性差,与基层粘结不牢固;屋面或楼面现浇板由于模板支设不平整或其他原因,造成厚薄不匀,产生空鼓;门窗口与墙之间缝隙堵灰不严,造成门、窗洞边产生空鼓;水泥砂浆养护不好,早期脱水引起空鼓。

 

防治措施:

认真作好基层处理,外表清理干净并应浇水湿润;砼墙面过于光滑应凿毛或加刷掺水泥重20%的107胶水泥浆一层;砂浆应保持良好的和易性和粘结强度;适当的掺石灰膏或塑化剂;现浇板整体和局部上下差在允许偏差范围内;门窗口与砖墙间的缝隙用砂浆堵严;面层不少于七天。

〔2〕裂缝、抹纹(具表达象为抹灰面出现纵向、横向或不规那么裂缝或明显的抹纹)。

 

产生的原因:

底子灰过重,未浇水湿润,罩面灰水分很快被吸去,压光时出现抹纹;假设用多孔板,填灌不密实,起不到整体作用,受荷载后挑曲或受震动,沿板缝出现通常裂缝。

 

防治措施:

抹罩面灰前应洒水湿润后再抹,并压实、压光;多孔板灌砼,应按规定操作,作好养护,使其起到整体作用,防止裂缝。

〔3〕起泡、开花。

(具表达象为面层出现大小不等的起泡或麻点、开花) 

产生的原因:

罩面灰压光工作跟的太紧,灰浆没有收水,压光后产生起泡;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够,灰内有未熟化的颗粒,抹灰后继续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外表炸裂,出现开花。

 

防治措施:

纸筋灰罩面须待底子灰五、六成干后进行,收水后再压光;石灰膏熟化时间应在15天以上,严禁用含有未熟化颗粒的石灰膏。

采用生石灰粉时,宜在施工前3天进行熟化。

假设出现开花现象,宜提前1-2天将开花部位松散外表剔除,使石灰膏进行熟化后,重新用腻子找补括平,最后喷浆。

 

〔4〕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方正(具表达象为外表凹凸不平,阴阳角不直,不成直角)。

 

产生的原因:

抹灰时未认真做灰饼和冲筋;阴阳角两边没有冲筋,影响阴阳角的垂直。

 

防治措施:

按规矩将房间找方、挂线、找垂直和贴灰饼;在阴阳角两边冲筋抹灰,并用方尺检查角的方正。

 

〔5〕阳角不牢(具表达象为门窗洞口、墙阳角抹灰层脱落)。

 产生的原因:

在门窗洞口及过道墙阳角处没有做护角,强度低,受外力碰撞易于脱落。

 

防治措施:

在大面抹灰前,在阳角处用1:

3水泥砂浆打底,待砂浆稍干后,用水泥素浆抹成小圆角。

 

〔6〕抹灰层外表接槎明显,或大面呈波浪形,或明显凹凸不平整。

 

治理措施:

 

1)基层刮糙前应弹线出柱头或做塌饼,如果刮糙厚度过大,应掌握“去高、填低、取中间〞的原那么,适当调整柱头或塌饼的厚度。

2)应严格控制基层的平整度,一般可选用大于2m的刮尺,操作时使刮尺作上下、左右方向转动,使抹灰面(层)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最小。

 

3)纸筋灰墙面,应尽量采用熟化(熟透)的纸筋;抹灰前,须将纸筋灰放入砂浆拌和机中反复搅拌,力求打烂、打细。

可先刮一层毛纸筋灰,厚为15mm左右,用铁板抹平,吸水后刮衬光纸筋灰,厚为5~1Omm,用铁板反复抹平、压光。

     

〔7〕阴阳角不方正 

现象:

外墙大角,内墙阴角,特别是平顶与墙面的阴角四周不平顺、不方正;窗台八字角(仿古建筑例外)。

     

治理措施:

 

1)抹灰前应在阴阳角处(上部)吊线,以1.5m左右相间做塌饼找方,作为粉阴阳角的“基准点〞;附角护角线必须粉成“燕尾形〞,其厚度按粉刷要求定,宽度为50~70mm,且小于600。

 

2)阴阳角抹灰过程中,必须以基准点或护角线为标准,并用阴阳角器作辅助操作;阳角抹灰时,两边墙的抹灰材料应与护角线紧密吻合,但不得将角线覆盖。

 

3)水泥砂浆粉门窗套,有的可不粉护角线,直接在两边靠直尺找方,但要在砂浆初凝前运用转角抹面的手法,并用阳角器抽光,以预防阳角线不吻合。

 

4)平顶粉刷前,应根据弹在墙上的基准线,往上引出平顶四个角的水平基准点,然后拉通线,弹出平顶水平线;以此为标准,对凸出局部应凿掉,对凹进局部应用1:

3水泥砂浆(内掺108胶)先刮平,使平顶大面大致平整,阴角通顺。

2.2、涂料施工

基层验收〔工序交接检〕→基层清理→预留贴脚线上口弹线→满刮腻子一遍→打磨→面层腻子满刮→踢脚线贴美纹纸→踢脚线刷灰色涂料→扫尾修头。

〔1〕工程所需用的材料、成品、半成品等按照材料的质量标准要求,都要具备材料合格证书并进行现场抽样复试检测,并有有复试检测报告。

 

〔2〕腻子面层应坚实牢固,手摸面层光滑平整、不掉粉、不起皮和开裂现象。

 

〔3〕腻子面层要平整,平整度控制在2mm以内;阴阳角方正控制2mm以内;阴阳角要顺直平整,平直度控制在3mm以内,同时眼观阴阳角不得有水波浪现象;贴脚线与顶棚与墙面的分界线要平直,平直度控制在3mm以内,同时分界线上下不同材料面层不得交叉污染,分界线上下要平整光洁口部无毛刺。

 

〔4〕腻子面层在所有门窗边、开关面板、灯具、管道等周边要清洁干净,不得有毛刺,同时不得污染楼地面和其它专业相关设施。

 

〔5〕踢脚线等地面完成再做,踢脚施工时分色明显,线口顺直。

⑴水性涂料:

涂料流坠;刷纹或接痕;饰面不均匀;涂层颜色不均匀;变色、褪色;施工沾污出现部位:

办公室、阳台

1)涂料流坠

①出现原因:

A、基层过湿或外表太光滑,吸水少;B、涂料本身粘度过低或对水过多;C、一次施涂太厚,流坠的发生与涂膜厚度的3次方成正比;D、涂料里含有较多的密度大的颜、填料;E、墙面、顶篷等转角部位未采取遮盖措施,致使先后刷的涂料再转角部位叠加过厚而流坠;F涂料施工前未搅拌均匀〔上层的涂料较稀〕。

②预防措施:

A、控制涂料含水率不得超过10%;B、控制好涂料的施工粘度;C、控制施涂厚度;D、转角部位应使用遮盖物,防止两个面的涂料相互叠加;E、施涂前应将涂料搅拌均匀;F、提高技术、操作水平,保证施涂质量。

2)刷纹或接痕

①出现原因:

A、基层处理不当,基层或腻子材料吸水过快;B、刷子、辊筒过硬,或刷子陈旧,毛绒缺少,涂刷厚薄不均;C、涂料本身流平性差;D、涂料的颜色与基料的比例不适宜,颜、填料含量过高;E、基层过于枯燥、施工环境温度过高;F、施涂操作不当,搭接部位接痕明显。

②预防措施:

A、基层处理后涂刷与面涂配套的封闭涂料,采用经检验合格的商品腻子,薄而均匀地满批腻子。

腻子枯燥后要用砂纸磨平,去除浮粉,方可进行涂料施工;B、根据所用涂料选用适宜的刷子或辊筒,及时清洗更换工具;C、使用流平性好的有机增稠剂来改善涂料的流平性;D、调整涂料的颜色与基料的比例,增加基料用量;E、防止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施工;F、正确操作:

○a涂料施工应连续不断,由于乳胶漆枯燥较快,每个涂刷面应尽量一次完成,间断时间不得超过3min,否那么易产生接痕;○b在辊涂过程中,向上时要用力,向下时轻轻回带。

3)饰面不均匀

①出现原因:

A、抹灰面用木搓子搓毛面,致使基层外表粗糙,粗细不均匀;B、局部修理返工,造成基层补疤明显上下不平;C、基层各部位干湿不一,基层渗吸不均匀;D、材料批号、质量不一,计量不准,涂稠度不当;E施涂任意甩搓,接搓部位涂层叠加过厚;F、由于脚手架遮挡,施工操作不便,造成施涂不均匀。

②预防措施:

A、抹灰面层用铁抹子压光嫌其光滑,木抹子那么太粗糙,排笔蘸水扫毛会降低面层强度,最好用塑料抹子或木抹子加钉海绵收光,使之大面平整,粗细均匀;B、重视基层成品保护,防止成活后再凿洞或损坏,局部宜用专门的修补腻子;C、基层枯燥一致,砂浆抹灰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0%;D、涂料使用前应搅拌均匀;E、施工接搓应在分格缝部位;F、脚手架离墙面不得小于30cm,脚手架阻碍操作部位应特别注意施涂均匀。

4)涂层颜色不均匀

①出现原因:

A、不同厂同批涂料同时使用;B、使用涂料时未搅拌均匀或任意加水;C、基层处理差异,光滑程度不一,有明显接搓,致使吸附涂料不均匀,涂刷后由于光影作用,造成墙面颜色深浅不一;D、由于脚手架遮挡,施工操作不便,造成施涂不均匀;E、操作不当,反复施涂或未在分格缝部位接搓,任意甩搓又未遮挡;F、成品保护不好。

②预防措施:

A、同一工程选用同一厂家的同批材料;B、由于涂料易沉淀分层,使用时必须将涂料搅拌均匀并不当任意加水。

一桶乳胶漆宜先倒出2/3,搅拌剩余的1/3,然后倒回原来的2/3,再整桶搅拌;C、基层外表的麻面、小孔,事先应修补平整;D、脚手架离墙面不得小于30cm,脚手架阻碍操作部位应特别注意施涂均匀;E、施涂要连续,不能中断,衔接时间不得超过3min,未遮挡受飞溅沾污部位应及时去除;F、涂饰工程应在安装工程完毕之后进行,施涂完毕要加强成品保护。

5)起粉、泛碱、脱皮、咬色

①出现原因:

A、基层处理不到位,含水率过大;B、施工温度未控制好。

②预防措施:

A、对内墙基层处理质量必须严格控制,要求基层施工应平整,抹纹顺通一致,涂刷前,将外表油污等清理干净;B、对存在色差大的基层,适当增加基层满刮腻子的遍数;C、无抹灰顶棚应根据室内墙面水平控制线测量后统一弹线,用白水泥〔有强度等级加环保胶搅拌腻子,统一找平〕;D、面层涂刷时,基层含水率不得超过10%;E、选择质量好的环保型涂料,及时索要合格证,每匹涂料颜色料和各原材料配比必须一致,应按说明书进行稀释,不得随意加水,使用时应及时搅拌均匀,防止沉淀;F、控制好施工温度,应在10℃以上。

6)变色、褪色

①出现原因:

A、涂膜的变色和褪色与基料和颜料有关;B、基层太湿,碱性太大,尤其是新近修补的墙面;C、乳胶漆与相邻的聚氨酯类油漆同时施工〔聚氨酯类油漆中含有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会严重导致未干透的乳胶漆泛黄;D、面涂与底涂不配套,面涂溶解底涂,发生“渗色〞;E、内墙涂料用于外墙;F、施工现场附近有能与颜料起化学作用的氨、SO2等发生源。

②预防措施:

A、应选择耐候耐碱的基料和颜料;B、涂饰基层必须枯燥,砂浆基层pH值要小于10,含水率不得大于10%;C、宜用高品质的聚氨酯或醇酸树脂油漆,待彻底枯燥候再刷乳胶漆;D、施工时,检查面涂与底涂是否配套,防止发生“渗色〞;E、内墙涂料不能用于外墙;F、使氨、SO2等发生源远离施工现场。

7)施工沾污

①出现原因:

A、施工管理差,施工场地脏乱差;B、分色部位未贴分色胶粘纸带,界限不明,致使油漆涂刷到不应刷到的部位;C、油漆成膜枯燥后才去除沾污。

②预防措施:

A、提高管理,坚持文明施工;B、分色部位应先贴分色胶粘纸带,并经检查确认平直后再行刷漆;C、及早清擦被沾污部位,并注意成品保护。

⑵溶剂型涂料:

腻子不干硬,卷皮、开裂、塌陷;底色花斑;色泽不匀;油漆流坠;漏刷、透底;施工沾污出现部位:

门套

1)腻子不干硬,卷皮、开裂、塌陷

①出现原因:

A、不干结;B、卷皮:

拌合腻子时,水分加的过多;被涂物面比拟潮湿,刮上去的腻子粘附不牢;在底漆太光滑的平面上刮腻子;C、开裂、起泡、脱落:

木材尚未充分枯燥;板缝粘接不严密或榫眼安装不当;施工时有大风或物面受烈日暴晒;腻子填刮太厚;D、塌陷:

头遍腻子未干就刮第二遍;调制油性腻子补洞嵌缝时,加水过少,施工性补好,使腻子干后出现塌陷。

②预防措施:

A、不干结:

不得使用烧过火的石膏粉;B、卷皮:

在腻子配料中参加适量的清漆即可防止卷皮;将物面的潮气或水珠用抹布擦净或烘干;在上腻子之前打磨物面并涂刷一遍红灰打底漆;C、开裂、起泡、脱落:

施工期间防止大风和烈日暴晒;按规定配合比调配腻子;因木材未干而引发的裂缝,应让其晒几天,然后用胶量大的水胶腻子将裂缝填实;D、塌陷:

腻子分多次薄刮,充分枯燥,逐步找平;对于大洞,先用小刀将该部位的腻子全部挖出,用碎木料做成相应形状,蘸胶液将洞补实,补平,再补稀腻子,上颜色,涂漆。

2)底色花斑

①出现原因:

A、基体物上有油污,松脂疤,胶水印等未处理干净;B、做清水活时,没有将白坯上剩余的腻子打磨干净;C、在白坯上润水粉色,木纹孔隙受水分影响而膨胀收缩,引起底色花斑。

②预防措施:

A、除胶去污迹,白坯脱脂必须认真操作并保持物面枯燥洁净;B、砂磨时,必须按物面的需求进行打磨

3)色泽不匀

①出现原因:

A、木质不均匀,对着色吸收不一;B、在上色后的物面批刮着色腻子。

②预防措施:

A、刷水色前,可在白木坯上涂刷一遍虫胶清漆;B、批刮腻子中的水分必须要少,油性须重。

4)油漆流坠

①出现原因:

A、油漆中加稀释剂过多;B、涂刷的漆膜太厚;C、施工环境温度过低,湿度过大,或漆质干性较慢,容易形成流坠;D、使用的稀释剂挥发太快,在漆膜未形成前已挥发,造成油漆流平性能差,形成漆膜厚薄不均,或周围空气溶剂蒸发浓度高,油漆流动性太大,形成流坠;E、物体的棱角、转角或线角的凹槽部位,合页连接部位,没有及时将这些不明显部位上的涂漆收刷,常因油漆过厚造成流坠;F、选用的漆刷太大,刷毛太长、太软;G、涂刷油漆后的平面,油层较厚,未经表干即竖立放置,自然流坠。

②预防措施:

A、选用优良的油漆材料和配套的稀释剂;B、涂漆前,物体外表油、水等污物必须清理干净;C、物体外表凹凸不平部位,应先进行处理;D、选用适宜的油漆粘度;E、每次涂刷的漆膜不宜太厚;F、选择适宜的刷子;G、涂刷操作,应先开油,再横油、斜油,最后顺油。

H、垂直外表上涂刷罩光面漆须薄而匀,刷具不宜过新〔八成新〕,涂刷油漆后的平面须平放,待表干、结膜后再竖起。

5)漏刷、透底

①出现原因:

A、漏刷或轻刷;B、调配漆料时,参加过多的稀释剂,破坏了漆料的粘度。

②预防措施:

A、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漆料,不得任意在漆料中参加过量的稀释剂;B、清漆透底可用少许较浓的虫胶漆用小画笔将露白部位颜色补匀,用清漆罩光。

6)施工沾污

①出现原因:

A、施工管理差,施工场地脏乱差;B、分色部位未贴分色胶粘纸带,界限不明,致使油漆涂刷到不应刷到的部位;C、油漆成膜枯燥后才去除沾污。

②预防措施:

A、提高管理,坚持文明施工;B、分色部位应先贴分色胶粘纸带,并经检查确认平直后再行刷漆;C、及早清擦被沾污部位,并注意成品保护。

2.3、面砖墙面施工

基层处理→抹底子灰→选砖、浸砖→排砖弹线→贴标准点→垫底尺→镶贴瓷砖→擦缝。

基层为砖墙时应清理干净墙面上残存的废余砂浆块、灰尘、油污等,并提供一天浇水湿润。

基层为混凝土墙时应剔凿胀模的地方,清洗油污,太光滑的墙面要凿毛,或掺和107胶的水泥细砂浆做小拉毛墙或刷界面处理剂。

 

打底时要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为5-7mm。

 

底层灰6、7成干时,按图纸要求,结合实际和瓷砖规格进行排砖、弹线。

 

正式镶贴前应贴标准点,用废瓷砖或用做灰饼的混合砂浆粘在墙上,用以控制整个镶贴瓷贴外表平整度。

 

垫底尺:

计算好最下一皮砖下口标高,底尺上皮一般比地面低1mm左右,以此为依据放好底尺,要求水平、安稳。

 

镶贴面砖前,面砖应先浸泡2小时以上,然后取出晾干待用。

 粘砖由下向上粘贴,要求灰浆饱满,亏灰时,要取下生贴,要求随时用靠尺检查整度,随粘随检查,同时要保证缝隙宽一致。

 镶贴完,自检无空鼓、无不平、无不直后,用棉线擦净,然后用白水泥浆擦缝,用布将缝子的素浆擦匀,砖面擦净。

室内瓷砖墙面:

用水房间墙壁泛潮;饰面不平整,缝格不顺直;墙面出现“破活〞,细部粗糙;空鼓脱落;板块开裂、变色,墙面污染出现部位:

电梯前室、厨房、卫生间

1〕用水房间墙壁泛潮

①出现原因:

A、施工无组织,穿墙管道在防水完成后安装,或现划现凿,穿墙管道渗漏;B、传统的密缝粘贴,形成“瞎缝〞,板缝几乎无法塞进砂浆,仅在外表用水泥擦平缝,板缝仍是渗漏通道;C、传统的沟缝材料为普通水泥净浆,硬化后干缩率大,容易在板缝部位产生裂隙或在净浆与面砖之间产生缝隙;D、普通贴砖是靠板块反面满刮水泥砂浆〔或水泥浆〕粘贴上墙的,它靠手工挤压板块,粘结砂浆不易全部挤满,尤其板块的4个周边〔特别是4个角〕砂浆不易饱满,以致留下渗水空隙和通路。

②预防措施:

A、贴砖应在墙面预埋完成并防水施工合格后进行;B、管道安装不得在墙内设置接头,不宜使用铸铁管、镀锌管,应使用塑料管;C、采用离缝法粘贴瓷砖,板缝宽约2mm左右,可增强板缝的防水能力,阴角部位打卫生间专用防水防霉密封胶;D、瓷砖与门窗框接缝部位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