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打包.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1394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打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打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打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打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打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打包.docx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打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打包.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打包.docx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打包

 

《庖丁解牛》知识点整理

一、实词

庖:

厨师。

解:

剖开、分割。

履:

踩。

踦:

支撑、接触。

砉:

象声词。

騞:

象声词。

中:

合乎。

会:

节奏。

道:

天道,自然的规律。

进:

超过。

方:

在。

遇:

接触。

官知:

视觉。

神欲:

精神。

批:

击。

郤:

空隙。

\

导:

顺着、循着。

窾:

空。

因:

按照。

技经:

脉络相连的地方。

肯綮:

筋骨结合的地方。

軱:

大骨。

硎:

磨刀石。

恢恢:

很宽绰的样子。

謋:

象声词。

委:

卸落。

二、一词多义

善:

善哉 表示同意的应答词

善刀而藏之 通“缮”,修治,擦拭

 族:

族庖月更刀众,一般的

每至于族 丛聚,集结之处

三、虚词

为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

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

③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因为。

乎①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

`

②进乎技矣相当于“于”,可不译。

③依乎天理相当于“于”,可不译。

④而况大軱乎表疑问语气,呢。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

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然①奏刀騞然象声词词尾。

②因其固然副词词尾,表“……的样子”。

③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④怵然为戒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

于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④虽然,每至于族介词,引出对象。

而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连词,表转折。

而况大軱乎连词,表递进。

提刀而立连词,表修饰。

善刀而藏之连词,表承接。

四、古今异义

天理古:

天然结构。

今:

常指天然的道理

固然古:

本来的样子。

今:

a.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b.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虽然古:

虽然如此,尽管那样。

今:

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至于古:

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了。

今:

a.达到某种程度;b.另提一事。

五、通假字

向:

通“响”。

盖:

通“盍”。

技:

通“肢”。

善:

通“缮”。

六、词类活用  

足之所履履,名词作动词,踩。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岁、月,名词做状语。

七、特殊句式

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

技经肯綮之未尝“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

未尝技经肯綮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代词“是”作“以”的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

*

视为止,行为迟省略句  

八、相关成语

①游刃有余:

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②目无全牛:

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③踌躇满志:

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

踌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

踌躇满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④切中肯綮:

肯,骨间肉。

綮,结合处。

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

现在指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⑤庖丁解牛:

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项羽之死》知识点归纳

一、词类活用

1.项王军壁垓下壁,名词作动词,驻扎

2.项王则夜起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直(当)夜溃围南出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名词作动词,东行

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王,名词作动词,让……当王

二、特殊句式:

'

1,、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

译:

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

这是宾语前置句

何如等都为宾语前置句

3、左,乃陷(于)大泽中省略句

4、然今卒困于此介宾短语后置句

三、虚词:

之乎等

汉皆以得楚乎乎为句末语气词

常骑之之为代词指骓马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之为代词指项羽

然今卒困于此于在这里

此天之亡我之为主谓之间不译

非战之罪也之为结构助词的

四、重点字词

1、项王军壁垓下:

名词—动词,驻守

岸土赤而壁立:

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

}

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

情绪激昂。

3、力拔山兮气盖世:

拔,撼动。

盖,胜过、压倒、超过。

4、项王泣数行下:

眼泪

5、平明(平旦)天亮

7、地方千里:

地/方:

土地方圆

8、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

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

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等

9、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副词,仅仅、只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副词,竟、却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

一.[古今异义词]:

1、隔离

古义:

遮断,遮蔽今义:

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直走直走咸阳

古义:

趋向今义:

行走

3、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

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

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落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

所、座;今义:

下降、衰落。

5、气候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

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

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6、明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

明亮的星光;今:

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

指金玉珠宝等物;今:

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

8、精英

古:

指金玉珠宝等物;今:

指优秀人才。

9、可怜可怜焦土

古:

可惜;今:

怜悯,同情。

二.[词类活用]:

指出活用情况并解释

(一)名词用作状语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从骊山;向北,向西)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

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5、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

6、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龙,出现虹)

7、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

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9、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当做,把玉当做,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10、族秦者秦也(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三)数词用作动词:

1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四)动词作名词:

1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五)动词意动用法:

1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三.[一词多义]:

解释加点词

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④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3、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③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

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动词)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名词)

5、缦:

①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②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

6、尽:

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特殊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情况

(一)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掠,宫车过也。

(五个判断句)

(二)省略句

4、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谓语“有”)

5、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介词“于”)

6、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省介词“于”)

7、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省宾语“秦国”)

(三)倒装句

8、(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六个介宾结构后置句)

9、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句)

(四)被动句:

10、戍卒叫,函谷举。

.五、重点句子翻译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译文:

(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译文:

走廊曲折如宽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高鸟啄食;(这些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座座通连、檐角交错。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译文:

把宝鼎看作铁锅,把宝石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砾,丢弃满地,秦人对待它,也不珍惜。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

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依叠如山.

译文:

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百姓那里劫掠而来,堆积如山.

7.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答:

戊边的士兵(陈胜吴广)一声呐喊,函谷关就被攻克了,楚人项羽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化作了一片焦土。

8.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答:

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并不是秦国;灭亡秦国的是秦国自己,并不是天下的人。

9.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答:

假如秦国人能再爱民惜六国人民,那么可将帝位传递三代甚至万代,世代做君王,谁能将它灭亡呢

.

10.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答:

秦国人来不及哀叹自己的灭亡,而让后来的人哀叹;后来的人哀叹它的灭亡却不引以为戒,也会让更后来的人再来哀叹它的灭亡。

 

《六国论》文言知识整理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5分)

1、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情况

2、思厥先祖父          祖辈和父辈

3、至于颠覆            到了„„地步

4、可谓智力孤危        智慧力量

5、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事,前例

6、刺客不行            不去行刺

二、找出词类活用词并解释(5分)

1、理固宜然                   名词作状语  从道理上说 

2、义不赂秦                   名词作动词  坚持正义

 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名词作动词  以礼相待 

4、日削月割                   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地  一月月地 

5、李牧连却之                 使动   使退却 

6、始速祸焉                   形容词作动词  招致 

三、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28分)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错,一律、一概     

*

2、不能独完              完好 

3、思厥先祖父            他们的        

  4、举以予人               拿 

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既然这样那么     

 6、暴秦之欲无厌         满足 

7、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奉送   更加    

8、强弱胜负已判矣        辨别 

;

9、理固宜然          从道理上说   应该  这样 

10、以地事秦           侍奉、对待 

11、始有远略          开始、起初     谋划、打算

12、始速祸焉        才    招致 

1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两次   使退却 

14、洎牧以谗诛       及、到 

15、革灭殆尽之际      将要                

16、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假使 

17、胜负之数        天数                       

18、或未易量        或许 

19、封天下之谋臣      封赏                    

20、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胁迫 

2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  被    

22、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跟从 

四、解释一词多义(23分)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不能) 

2、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获得)  

②此言得之 (适宜)    

 ③诚不得已(能够) 

3、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优势)    

②其势弱于秦(势力) 

4、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②秦以攻取之外  凭借 

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才     

 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来    

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用      

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用 

⑦洎牧以谗诛          因为     

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用 

⑨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凭借 

五、分析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6分) 

1、洎牧以谗诛            被动句 

2、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 

3、赵尝五战于秦          状语后置

 4、其势弱于秦           状语后置 

5、举以予人             省略句(省略代词“之”,应为“举以之予人”)

 6、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判断句 

7、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 

8、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 

六、翻译下列句子(15分)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六国灭亡,并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贿赂秦国因而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厉害。

所以不用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

一直发展到灭亡,按道理讲本来也应该是这样的。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

燕国的刺客不去行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或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4、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唉!

(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

 

5、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真可悲叹啊!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蓄的威势所胁迫,一天天地被削弱,一月月地被分割,以至于走向灭亡。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蓄的威势胁迫啊!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   

}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无”通“毋”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函梁君臣之首   函:

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

订立盟约   

 3.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

推究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

推其根本   

^

(二)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    前:

向前  

  2.仓皇东出    东:

向东 

   3.一夫夜呼    夜:

在夜里 

   4.乱者四应    四:

在四面   

(三)动词作名词  

  1.而告以成功 成功:

成功的消息  

@

 (四)使动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   使动    

(五)形容词作动词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

作乱 

(六)形容词作名词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忽微:

细小的事情    智勇:

有勇有谋的人物

 三、古今异义 

1.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其:

(古义)和他(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至于:

(古义)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

(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 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

(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所以:

(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

$

(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6.还矢于王,而告以成功 成功:

(古义)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   (今义)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四、一词多义 

1.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

 2.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3.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4.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5、微

?

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状语后置句 

请其矢,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

困于所溺 

[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省略句 

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

 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

 4.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韩愈《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整理

一、 通假字 

~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二、一词多义 

 1、诚:

     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

     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3、以:

     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

 4、省:

      ①不省所怙(知道,动词)               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

      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      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

      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7、终:

      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尽,动词)            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

      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②将成家而致汝( 使„„来,使动)  

9、就:

      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知:

     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       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  

&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其”的用法

 

(一)、代词 

 1. 人称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

指代人、事或物,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其,代嫂嫂)——我当时虽然能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其,代韩会 )——你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  ——年轻力壮的人尚且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代死讯)  ——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 

(2) 有时活用第二人称。

译为“你的”。

  

 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

(其,代十二郎))  ——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请求回去接你的妻子儿女。

 2、 指示代词。

  

(1)

(2)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译为“那”。

(3)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那以后四年,才回去看你。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那剩余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

  

(二)、语气副词  (用在句首或谓语前) 

1、表示转折、推测,可译为“大概”。

   呜呼!

其信然矣!

 ——唉!

大概是真的了!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从今以后,我将没有什么意趣生活在这世间了。

2、表示反诘,用法同“岂”,可译为“难道”。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 ——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 

  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唉,难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吗 

 (三)、连词   

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如果没有灵,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2、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是„„”“还是”。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呜呼!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  ——唉!

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三、词类活用  

 1、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3、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4、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