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8104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营职业学院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东营职业学院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东营职业学院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东营职业学院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东营职业学院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营职业学院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东营职业学院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营职业学院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营职业学院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东营职业学院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

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山东·东营

二○一二年四月

项目名称:

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

项目组:

组长:

鞠荣祥东营职业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

副组长:

谭河清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副厂长高工

田治礼东营职业学院石油工程教研室主任教授

成员:

赵益忠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高工

燕修良胜利油田钻井工艺研究院高工

刘程胜利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公司高工

张学友东营职业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李靖东营职业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王志云东营职业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

陈杰东营职业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

沈琰东营职业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

张艳玲东营职业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夏岩东营职业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姜兰兰东营职业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苏娟东营职业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赵勇东营职业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张金德东营职业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服务的产业:

主要面向石油钻井、采油、石油装备等产业。

专业群: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石油装备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

一、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环境分析

1.区域经济分析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基地,位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环渤海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前沿城市,“黑(胜利油田)、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蓝(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完美交汇于此,凸显了东营市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特殊地位,区域优势突出。

东营市是胜利油田石油勘探开发主战场,东营职业学院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高度重视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明确提出了“为地方和油田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要求,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为胜利油田开发建设和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培养石油工程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2.行业和产业分析

石油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行业原有职工队伍难以适应新技术、新工艺大发展的需要,石油工业人力资源需求重点转向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为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随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持续走高,刺激了全球勘探开发行业增加投资,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使石油工程技术行业又获得了新一轮的大发展机遇。

东营市工业总产值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区的43.16%,是该地区的中心城市。

石油勘探开发及石油外包服务行业是东营市最具优势和潜力的产业之一。

东营市地质构造特殊,素有“地质大观园”的称号,也使得东营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东营石油勘探开发行业开拓外部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都为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

3.职业与就业分析

通过对胜利油田黄河钻井、渤海钻井、现河采油厂、孤岛采油厂、井下作业公司的深入调研发现,胜利油田的一线操作人员普遍存在老龄化严重、学历层次低、培训难度大等严重问题;同时,近几年胜利油田每年生产经营人员需求量与实际投入量严重失衡,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一线生产单位劳动力紧张,目前油田全部用工中一线为6.4万人,仅占用工总量的24%。

“十一五”期间,石油勘探开发行业对民间资本开放,2006年1月,中石化对外公布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准入管理规定》,使得石油勘探开发服务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2011年4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放宽电信、石油等行业的市场准入。

这必将推动石油勘探开发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校处于中石化胜利油田的所在地,为培养、培训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一线技能人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专业建设现状

我校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创建于2008年,主要面向胜利油田钻井和采油一线培养钻井、采油及其相关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是学校“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建设专业,专业设置了石油钻井技术和石油开采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现有在校生380人。

1.坚持校企合作,加强技术服务和培训

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扎实推进校企合作,依托胜利油田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已建立校外实训基地4个。

近年来,我们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增强产业融入度,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岗位技术培训及企业技术服务活动。

为黄河钻井总公司、东辛采油厂、孤东采油厂、山东科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理论及技能培训,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社会培训368人次。

与企业合作,开展了油井防落锚设计、自动保护油层井底开关研制、输气管线自动防喷安全阀研制、采气井井下自动防喷器设计、抽油状态转换与增效装置设计、抽油杆助抽扶正器研制、可调式燃气管线自动防喷安全阀研制等项研发设计项目,其中可调式燃气管线自动防喷安全阀研制等4项技术(产品)获得国家专利,解决了油气田生产中的装置落井和油气泄漏等问题,为油田的增产增效和安全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同时,在东营市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东营职业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鉴定工种包括钻井工、采油工、电焊工等10个工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团队结构

石油工程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2人,其中6名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本专业教师学历结构:

研究生(含在读研究生)4人,大学本科学历4人。

同时,本专业聘有企业兼职教师4名。

本专业建立了教师外聘机制,聘请4名来自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单位的钻井、采油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并以他们为骨干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石油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

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主要包括:

①钻井技术实训室:

钻井工程仿真、井场模型等实验室,承担钻井技术方向的各项校内实训任务。

②石油开采实训室:

采油工程、钻采工具陈列室等专业实验室。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①钻井技术方向已建立了黄河钻井总公司等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②石油开采技术方向已建立了东辛采油厂、胜利孤东采油厂等较为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这些基地能承担石油开采技术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任务,4名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均具有工程师(技师)以上技术职称。

(三)专业建设优势与特色

1.强大的产业支撑

学院位于胜利油田所在地,与石油企业关系密切,校企联合办学优势明显。

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集中在东营境内,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亿立方米,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700万吨左右;同时,山东省80%规模以上石油装备制造业集中在这里,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主营业务占全国行业的1/3,这些都为石油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

2.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

该团队紧紧围绕以学生培养为中心,大力发扬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精神,专业建设成绩显著,已建成1门院级精品课程。

3.多证书促进学生多元就业

石油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高,100%的学生在校期间获一个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32%获得二个职业资格证书,培养了各种职业技能,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就业,提高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已有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引领高职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辐射效应作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校企合作的互动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习岗位工种覆盖面有待增强;

3.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整体目标

面向石油勘探、开发行业,服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校企共同构建“一主线、两方向、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岗、证、课相融合,完善“支撑平台+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体系,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进行专业课程开发,创新“学校+井场”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不断增强技术服务、社会培训、对口支援等社会服务能力;校企合作,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把专业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工学结合紧密、实训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龙头专业。

(二)具体目标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与胜利孤东采油厂、东辛采油厂、山东科瑞控股集团、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合作成立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下设校企合作办公室和专业建设委员会。

建立校企合作办学运行和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学校兼职教师聘任、教师研修锻炼、教师服务企业、学生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校企专业共建等制度,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联合进行技术研发、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依托胜利油田石油勘探、石油开发行业的发展,建立“一主线、两方向、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课程体系改革

完善“支撑平台+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完善教学资源。

4.师资队伍建设

以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构建师资队伍培养长效机制。

采取自主培养、外部引进或社会聘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二年建设期内,使专业带头人数量达到2名,骨干教师5名。

优化教学团队双师结构,注重教师双师素质和执教能力的提升,通过外出进修、企业顶岗锻炼、技能培训、技术服务等途径,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

同时聘任石油工程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与企业共建12人的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

5.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室2处,扩展、整合、完善原有实训室资源,打通各实训室之间的共享通道,探索建立一体化综合性网络实训平台,提高实训资源利用率。

(2)按照“校企共建、企业模式、项目操作、服务社会”的原则,构建真实的企业育人环境,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共享共赢。

(3)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顶岗实习管理。

制订并实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选择、评价和淘汰制度,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功能,扩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规模,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处。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依托专业办学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完善社会服务功能,开展行业企业技术服务、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积极与区域中职学校及中西部高职院校开展对口支援和交流。

7.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作为衡量人才水平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团队建设标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利用学院质量监控信息平台,对教学质量实施全方面监控。

8.专业群建设

充分发挥石油工程技术专业的龙头作用,带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石油装备方向)、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协调发展。

以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形成具有专业群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

专业群课程改革的建设方案在现有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课件、仿真实训软件、教材等的建设,建成具有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成立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

与胜利孤东采油厂、东辛采油厂、山东科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合作,成立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下设校企合作办公室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协调校企双方合作发展问题;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合理开发课程和教材、将企业技术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指导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负责日常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价工作。

2.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与9家石油工程技术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约定校企双方的责任、义务。

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处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优质核心课程开发、建设资金使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顶岗实习组织管理等问题。

制定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建立《兼职教师聘任制度》、《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管理办法》、《专任教师企业锻炼管理办法》、《校企合作教学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定期修订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等,保证校企合作互利共赢与良性运行;制定订单培养计划,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制定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创建有利于高素质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对石油工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参照企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石油行业标准,与黄河钻井公司、东辛采油厂等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主线、两方向、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主线”是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两方向”是指钻井和采油两个专业方向;“工学交替”是指学生校内学习和企业顶岗按照四个学段交替安排。

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学段(第1、2学期),在校内,是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基础学习阶段,学生作为“职业人”和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国际人”的通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基本技能的学习阶段。

第二学段(第3学期),在企业,钻井和采油两个方向的学生分别到油田采油厂、钻井队进行实习,主要从事采油工、钻井工等辅助岗位的工作,进行职业基本能力训练。

第三学段(第4学期),在校内,按专业方向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训,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的知识面,并在校内钻井、采油技术仿真的实训环境中,提升职业技能,并取得钻井中级工或采油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第四学段(第5、6学期),在油田,学生到顶岗实习单位进行主岗位带薪实践。

并在实习期间,进一步学习钻井、采油两个方向的专业综合实践课程。

通过这种“一主线、两方向、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生具有油田企业一年半的生产性工作经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情操,从而实现“1+0.5+0.5+1﹥3”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开发思路

组建由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技术能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面向石油勘探、开发相关企业开展调研,通过召开专家、工人访谈会等形式,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石油工程技术职业岗位分析,通过分析,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总结出行动领域,开发学习领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课程开发总体思路见图2。

图2课程开发总体思路

2.岗、证、课相融合,完善“支撑平台+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导向,参照石油勘探、开发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按照企业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岗、证、课相融合,完善“支撑平台+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体系。

该专业课程体系以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和技能训练课程平台构成的支撑平台为基础,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为核心,最后通过石油工程技术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支撑平台:

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和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平台。

主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个人态度、社会能力、单项技术技能和应用能力等;

学习领域:

包括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

专业核心学习领域以企业岗位为导向,融“教、学、做”一体,学历证书与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不但提升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展学习领域使学生了解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发展方向,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

最后通过石油工程技术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3.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1)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确定

结合石油钻井、开采生产特点,从钻井、采油岗位工作过程出发,确定核心课程,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校企合作进行行动领域分析,确定学习情境,明确每个学习情境需要的工具、学习要求、组织形式与方法,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特色教材,搭建专业共享网络资源平台,与全国开设石油工程技术专业院校共享专业建设资料。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内容

根据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岗位专业能力分析,确定《钻井施工》、《采油工程》、《井控设备与操作》等3门对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起关键作用的课程,作为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

这三门课程按典型工作任务安排教学内容,校内配套建设钻井、采油等仿真实训中心,并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实行“学校+井场”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保证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同时具体内容及功能见表1。

表1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内容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建设基础

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

完成时间

钻井施工

张学友

师资队伍充实,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书、规划教材。

改革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大纲,生产性实训指导书,试题库,制作教学录像,课程标准。

核心课程

2013.10

采油工程

王志云

师资队伍充实,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书、规划教材。

修订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改革课程内容,实训指导书,试题库,制作教学录像,课程网站。

核心课程

2013.10

井控设备与操作

李靖

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书、规划教材。

修订教学大纲,进行课程整合,改革课程内容(致病菌及毒素的快速检测等),建立试题库,制作教学录像,修订课程考核办法,课程网站。

核心课程

2013.10

4.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为使教材更加符合我院办学层次、突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特点,组织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中、青年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教材编写团队,编写2本基于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见表2)。

 

表2特色教材建设计划表

特色教材建设名称

责任人

特色内容

完成时间

钻井施工

张学友

内容上突出项目引导,以实践操作技能为核心。

2013.10

井控设备与操作

田治礼

以实训为主线,理论知识服务实践。

2013.10

5.教学模式及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1)教学模式改革。

推行“学校+井场”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以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教学单元,深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

基于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的工作过程,确定学习领域,以典型的石油钻采设备为载体,实施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项目导向——以产品为载体,师生共同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包括确立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结果应用五个步骤。

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不断改革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校企合作改革考核方式,使教学更贴切地服务于社会需求。

任务驱动——依据石油勘探、开发的工艺流程,借鉴“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法,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步探索总结行动导向的“任务下达、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的任务驱动四步教学法。

真正体现实践、理论教学一体化,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有效地进行创造性技能培养。

(2)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围绕校企融合的“一主线、两方向、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多学期、分段式”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

即:

学生在第一、二学期在学校主要进行支撑平台类课程的学习,第三学期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和辅助岗位的实习,第四学期在学校主要进行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第五、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

(3)考核方式改革。

突出职业能力考核,坚持三个结合的原则。

坚持学校考核和企业考核相结合,共同对教学活动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坚持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适度增加学生学习的压力;课程考核与认证考核相结合,获得某项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即可申请免修相应的课程。

6.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结合石油企业技术规范,与黄河钻井公司、东辛采油厂等企业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主要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习题及解答,石油工程生产过程的图片、动画、视频录像、实训操作规程、职业技术标准等,满足学生在线学习和自主学习需要,从而为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等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必要条件。

表3石油工程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规划表

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

石油工程技术专业资源库

2012年10月

2013年10月

①部分教学文件;

②部分课程教案、指导书、模拟实训等教学资料;

③核心课程教材、课件、试题库等教学包;

④2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及试题库。

①完善的专业教学文件;

②所有课程教案、指导书、模拟实训等教学资料;

③核心课程教材、课件、试题库等教学包;

④3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及试题库;

⑤2部工学结合教材

(四)师资队伍建设

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双师”素质建设为重点,通过外出进修、企业顶岗锻炼、技能培训、技术服务等途径,不断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引进高层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逐步形成企业兼职教师到学校授课,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长效培养机制;实践技能课主要由企业技术专家任教,顶岗实习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指导的教学机制。

在两年的建设期内,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50%以上。

建设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职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1.培养及聘任专业带头人

从胜利油田聘用1名教授级高工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从学院培养1名高技能专业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建设计划见表4。

表4专业带头人建设计划

建设内容

能力要求

培养措施

培养1人

能力要求:

1.具备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了解石油工程技术前沿动态;

2.具有钻井或采油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能够承担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能作为科研项目负责人带动科研团队;

3.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指导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完成专业建设任务。

培养措施:

1.2012年参加课程开发及精品课程建设;

2.2012年到承德石油高专或其它高职示范院校学习、研修1周;

3.2013年到国外学习、考察半个月,学习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职教改革经验;

4.2013年到胜利油田挂职锻炼1个月,参与油田实际生产服务或应用项目研究。

聘用1人

聘用条件:

1.把握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师德高尚;

2.具备职业高级职称,8年以上石油工程方向工作经历,能够承担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任务;

3.把握石油工程技术前沿动态,有业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工作目标:

1.能在本专业前沿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2.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

3.取得显著的教学科研成绩,力争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

4.充分发挥技术骨干作用,带领本专业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