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件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常用基本礼仪培训.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5359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课件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常用基本礼仪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课件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常用基本礼仪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课件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常用基本礼仪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课件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常用基本礼仪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课件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常用基本礼仪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课件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常用基本礼仪培训.docx

《最新课件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常用基本礼仪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课件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常用基本礼仪培训.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课件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常用基本礼仪培训.docx

最新课件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常用基本礼仪培训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常用基本礼仪培训(课件1)

咱们明安社区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到咱们明安社区来和大家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受咱们劳书记的信任和委托今天将和大家交流探讨有关礼仪方面的话题。

通过对这方面理论知识的不断学习积累,加上自身的一些生活体验,我今天和大家共同分享的题目叫做: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常用基本礼仪培训。

(课件2)今天针对礼仪这个题目主要和大家共同研究三个大方面的问题。

(2-1)一、认识礼仪(2-2)二、学习礼仪(2-3)三、践行礼仪

(课件3-0)一、认识礼仪

我们通过六个方面来认识礼仪。

(3-1

(一)礼仪的含义

(3-2)

(二)礼仪的分类。

(3-3)(三)礼仪的由来

(3-4)(四)礼仪的基本原则

(3-5)(五)礼仪的主要功能

(3-6)(六)从不同角度看礼仪

(课件4-0)

(一)礼仪的含义

(4-1)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以规定的或是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4-2-3)对个人: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4-4-5)对社会:

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孔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早在先秦周公的“制礼作乐”到现在的五讲四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行各业的服务规范,包含了仪容仪表、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等内容。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但由于地区、历史、行业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对礼仪的认识和表现各有差异。

亚里士多德说:

“一个人不跟别人打交道,他不是一个神,就是一个兽”。

强调人与人之间交往和沟通的必要。

(课件5-0)

(二)礼仪的分类。

(5-1-2-3-4-5)礼仪如果要分类,可以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

但是五大分支的分类是相对而言,因为礼仪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各分支礼仪内容都是相互交融的,大部分礼仪内容都是相互贯穿的。

(课件6-0)(三)、礼仪的主要内容

礼仪:

(6-1)着装礼仪、仪容礼仪、举止礼仪、表情礼仪、沟通礼仪、接待礼仪、电话礼仪、会议礼仪。

(6-2)其他礼仪:

办公室礼仪、常用交往礼仪、涉外礼仪、聚会和应酬礼仪、就餐礼仪、习俗礼仪、求职应聘礼仪、馈赠礼仪、公务员礼仪等。

(课件7-0)(四)礼仪的基本原则

(7-1-2-3-4-5-6)敬人、自律、适度、真诚、宽容、平等的原则

1、尊老敬贤。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

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

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

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

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

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

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

2、礼貌待人。

一是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

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

二是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

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

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

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三是适度的原则,讲究礼仪要适度得体,掌握分寸。

比如,衣着容貌来说,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

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

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五是宽容原则。

我们讲究礼仪时,对他人要宽容。

六是平等原则。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要一视同仁,而不能厚此薄彼。

(课件8-0)(五)礼仪的主要功能

(8-1-2-3-4)1、礼仪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俗话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却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追求着自身的完美,寻找通向完美的道路。

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是实现完美的最佳方法,它可以丰富人的内涵,增加人的“含金量”,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实力,使人们面对纷繁社会时更具勇气,更有信心,进而更充分地实现自我。

2、礼仪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

讲礼仪可以塑造一个理想的个人形象,一个举止大方,着装得体肯定会比举止粗俗、衣着不整的人更受人欢迎;在家庭中讲究礼仪,可以使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幸福。

3、礼仪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

作为社会的人,我们每天都少不了与他人交往,假如你不能很好与人相处,那么在生活中、事业上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俗话说:

“礼多人不怪”。

人际交往,贵在有礼。

加强个人礼仪修养,处处注重礼仪,就能使你在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无往不利,使你在尊敬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对你的尊敬,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融洽,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为宽松,使人们的交往气氛更加愉快。

4、礼仪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

个人礼仪修养的加强,可以使每位社会成员进一步强化文明意识,端正自身行为,从而促进整个国家和全民族总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

(课件9-0)(六)从各个角度上看礼仪:

(9-1-2)从个人修养的角度上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9-3-4)从团体的角度来看——外塑形象,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大凡国际化的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都把礼仪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获得国际认证的重要软件;(9-5-6)从交际的角度来看——交际艺术,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9-7-8)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沟通技巧,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课件10-0)小结:

(10-1)图片为啥我没工作?

大家知道就业难,是我国民生问题中的一大难题。

(10-2)图片:

求职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社区将要招聘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大约有30人前来应聘,负责人从中选中了一个年轻人。

别人问他:

“你为什么单单挑中了这个年轻人呢?

他既没带介绍信,也没人推荐他。

”这位负责人说:

“实际上,他带来了不少介绍信。

他进门前,先在门口蹭掉了鞋上带来的泥土,进门后随手关上门,这说明他做事仔细小心;当他看到了那位跛脚的老人时,立刻起身让座,说明他心地善良,关心他人;进了办公室,他先将帽子脱去,我让他坐下时,他道谢后在落座,我问他的几个问题,他都回答得干脆果断,说明他是个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还有,我故意放了今天的报纸在地板上,其他的应聘者不是从报纸上迈过去,就是看到了也没反应。

只有他捡起报纸把它放在报夹上。

而且,他虽然不是衣着光鲜,但却十分干净利索,不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连指甲都是修剪得干干净净的。

这样的一个年轻人,你难道会认为他没有带来合适的介绍信吗?

我相信,社区工作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开始,将来他一定会大有前途的。

(10-3)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平,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

(10-4)人们越发意识到礼仪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上的重要作用;礼仪已经成为提高个人素质和单位形象的必要条件;意识到礼仪是人立身处事的根本、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现代竞争的附加值。

“不学礼,无以立”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作为事业单位或是行政机关来说,随着行政职能的转换、人们权益意识的日趋强烈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说,“为人民服务”又成了清晰、可执行的具体行为规范,就是真正服务好服务对象。

作为社区工作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其中懂得并恰当地运用社区服务礼仪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大问题

(课件11-0)二、社区服务礼仪

(一)什么是社区服务礼仪

社区服务礼仪是指在社区服务工作环境中应遵守的交往艺术。

这种交往艺术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之间展开,也在社区员工之间展开。

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的仪表、言行表现,不仅反映出该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而且折射出该工作人员所在社区的团队文化水平、品质、精神风貌和日常工作管理境界。

(课件)体现社区和个人的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外表、态度、服饰、发型、微笑、神情、视线、姿势、鞠躬、手势——注意率的55%;声音、谈吐、悦耳的声音、问候、言语措辞——注意率38%;业务相关知识——注意率7%。

反映团队个人的良好品质有:

神情严谨、动作迅速整洁的着装打扮动人的微笑

姿势端正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声音悦耳、语速稳定谈吐得体

(二)、社区服务礼仪的基本特征

1、规范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区服务礼仪的规范,就是社区工作人员待人接物的标准做法。

2、对象性在开展工作时,要区分不同服务或接触对象,因人而异,关键是让对方懂你,懂得你尊重他,而满意你。

服务对象:

3、技巧性指的是应该说什么、问什么、做什么,不应该说什么、问什么、做什么,社区服务礼仪的可操作性很强。

“六不”和“四要”:

“六不”就是,不对他人评头论足,不谈论个人薪金,不要诿过给同事,不干私活,不听私人电话,不打听、探究别人隐私(年龄、健康、婚姻问题)。

“四要”:

卫生要主动搞,个人桌面要整洁,同事见面要问好,办公室来人要接待。

交际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对方来信用惠书。

请人帮忙说劳驾,求给方便说借光。

请人指导说请教,请人指点说赐教。

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原物叫奉还。

欢迎购买叫光顾,老人年龄叫高寿。

等候客人用恭候,接待客人叫茶后。

客人来到说光临,中途要走说失陪。

送客出门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

麻烦别人说打扰,托人办事说拜托。

与人分别用告辞,请人解答用请问。

接受礼品说笑纳,好久不见说久违。

使人厌烦的常见情况

说话、呼吸粗鲁;胡子拉茬;指甲不修整;到处头皮屑;目光不专注;小动作多;身上有异味;走路摇晃;坐姿不雅;浓妆艳抹;装饰花哨;精神萎靡;冷若冰霜;衣帽不整;拉肩拍背;握手不放等等。

对于社区服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语、行为特点和习惯。

但要使我们的服务做到专业、统一、可靠、满意,那么必须改变自己的服务观念,纠正自己的言行和仪表习惯,认真遵守服务要求和规范。

(三)、社区服务礼仪要点

1、礼仪活动的三个重要程序

人与人之间接触、沟通、了解。

(图示)

艾柏特.梅瑞宾发现:

在一条消息传播效果,7%有赖于语言(只是词),38%是语气(包括音调、变音、语速等其他声响),而55%的信号是无声的。

伯德惠斯特教授发现:

人们在面对面交流时其有声部分低于35%,而65%的信号是来自于无声语言的。

2、礼仪的三个基本要求

尊重为本善于表达善于发现别人之长

这里的尊重,就是要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职业、尊重自己的单位。

善于表达:

要做到接待有三声:

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发现别人之长,就是发现别人的优点,实际上就等于肯定自我,那说明你宽容,说明你谦虚,说明你好学。

3、礼仪的亲和效应

在人们的日常交往和认知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就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心理倾向性的心理趋势。

人们的心理定势大体上可分为肯定与否定两种形式。

肯定式的心理定势,主要表现为对交往对象产生好感和积极意义上的评价。

否定式的心理定势,主要表现为对交往对象产生反感和消极意义上的评价。

人际交往和认知过程中,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对于自己较为亲近的对象,会更加乐于接近。

较为亲近的对象俗称“自己人”。

大体上是指与自己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的人。

这种共同这处,指血缘、姻缘、地缘、学缘、业缘等。

在现实生活里,人们往往更喜欢把那些与自己志向相同或者利益一致,或者同属于某一团体、组织的人,视为“自己人”。

人们在与“自己人”交往的过程中,肯定式的心理定势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这就是“亲和效应”。

主要含义是:

人们在交际或是应酬里,往往会因为彼此间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或是近似之处,从而会感到相互之间更容易接近。

而这种相互接近,而通常会使交往对象之间萌生亲切感,并且相互接近、相互体谅。

交往对象由接近到亲密,由亲密到进一步的接近这种相互作用,有时被人们称为亲和力。

4、礼仪的亲和特征

真诚自然的微笑,关注、会神的目光,关怀亲切的语气,专业的服务行为:

熟练的业务动作、细致的关心照顾、便捷的服务流程、耐心的服务指导。

笑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沟通语言。

它表现谦恭、表现友好、表现适时。

在这里讲一下眼神的重要性。

1、在微笑时注意与对方保持正视的微笑。

2、高于对方视线的微笑会被人感觉到轻视。

3、低于对方视线的微笑会让人感到心存戒心。

眼睛要有胆量正视和接受对方的目光。

微笑要与眼睛、语言、体态相结合。

(课件)与眼睛的结合:

含情脉脉;与语言的结合:

敬语暖心;与体态的结合:

手势表意。

关注会神的目光:

(图片)

视线向下,表现权威感和优越感;视线向上,表现服从和任人摆布。

视线水平表现客观和关注。

5、礼仪交往的“同理心”

什么是同理心?

站在对方的角度,能专心听对方说话,让对方觉得被尊重,能正确辨认对方的情绪,能正确理解对方说话的含义。

同理心的意义:

良好人际关系,融洽工作气氛,提升个人素质。

6、礼仪的关键人物是自己!

是服务在每个工作岗位上的社区工作人员

以下是在跟服务对象(客人、同事)打交道时的镜头,这里面有你吗?

镜头

(1)当我生气的时候,眉毛会竖起,鼻腔会张大。

(2)我紧张的时候,脸会涨红,语速会加快。

(3)我疲劳的时候,会无精打采,眼皮耷拉着,讲话声调会拖得很长。

(4)别人认为我的声音总是“高调”

(5)大多数情况下,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很自信的样子。

(6)有时我会很一脸严肃的样子哪别人谈话。

(7)即使是在谈论很严肃的话题,我也能通情达理,坦然面对。

(8)我很庆幸自己能微笑、自然地面对我的顾客和同事。

(9)顾客或同事出现生气不满的情绪时,我能留意自己的言行,防止加重对方的误解。

(10)看人脸色行事不是我的习惯。

(11)约会、开会、聚餐时,我没守时时,我有我的理由。

上岗前的自我检查:

头发整洁且经过梳理平整化妆简朴而不是浓妆艳抹

衣服整洁干净且没有皱褶双手保持干净与指甲平整

每天修面而不是胡子拉碴口气清新绝对不能有异味

三、职业人的基本礼仪

1、聆听

苏格拉底曾说:

“自然赋予我们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

聆听的要点:

适应讲话者的风格眼耳并用首先寻求理解他人,然后再被他人理解鼓励他人表达自己聆听全部信息表现出有兴趣聆听

你会和服务对象说话吗?

语言作为表达思想、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在沟通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关系的过程中,有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统计资料显示:

在与服务对象闹得不愉快甚至发生冲突中,65%是因为服务方面的问题引起和诱发的。

而这其中35%是由于服务人员不会说话引起的。

调查发现有如下表现:

不讲文明的生冷话:

讲话生、冷、顶等。

不着边际的外行话:

不懂装懂,夸夸其谈

不顾后果的刺激话:

不顾及对方的感受,噎人惹人。

不负责任的议论话:

议论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

不留余地的过头话:

说话不留余地,把话说绝。

该说不说的解释话:

该告知的话不说,造成误解。

为了与居民很好的沟通交流,让他们满意我们的服务:

我们要这样做:

(1)首先说话的态度要诚恳,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对需要帮助的居民我们要有关切同情心,尊重他们的隐私,始终顾及他们的内心感受,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相通相悦感。

(2)根据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人,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语言力求简洁、准确,通俗易懂,吐字清楚;表情要得体,语调要平和,语速要适中,有节奏感,说话要有逻辑性。

(3)对于服务过程中的局限性、相对性、不可避免的瑕疵,要主动与对方沟通说明,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4)对个别人的非礼、失态、过激行为,言辞不要针锋相对,火上浇油。

要冷静理智,既义正严辞,又内刚外柔、内方外圆。

2、体态表达

肢体语言3种沟通模式

面部表情、身体角度、动作姿势。

传递与表明的体态信息(非语言)

反对、徘徊、可行

目光:

应用柔和的目光看着对方,表示关注。

但不能以好奇的眼神打量对方,这会令人讨厌。

体势:

身体略微倾向于对方,表示热情、感兴趣;微微欠身,表示谦恭有礼;身体后仰显得若无其事和轻慢;侧转身子表示嫌弃和轻蔑;背着对方,表示不屑理睬;拂袖离去,表示拒绝交往。

坐势:

要求端正而又自然。

男性可以翘“二郎腿”,但不要过高,更不要抖动。

女性可以小腿交叉,但不可以向前伸直,入座时可以把手放在腿上或沙发扶手上,不要手托着脑袋。

(展示几种优美坐姿)

手势:

谈话时为了加强说话语气强调内容,做几个富有表现力的手势是非常必要的。

向对方伸出拇指,自然表示夸奖,但不可比比划划,拉拉扯扯,频频拍对方肩膀或由于窘迫心理而不好意思地挠头皮、挖鼻孔或用手指对方鼻尖。

步态:

无论男女,走路时都不可把手放入口袋里,不要恰遇掐腰或倒背着手,或左顾右盼,回头张望。

走路的脚步要自如而富有节奏,不可“拖泥带水”,也不可砸得地动楼响。

风度:

风度与人的气质性格、文化修养、审美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它是人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集中表现。

步态的表现是自然、协调、综合。

红灯传递反对的信号:

面部表情:

表现与生气紧张或是忐忑不安的样子;紧锁双眉,不再与你有目光接触;或目光斜视,伴随着低沉与消极的语调。

身体角度:

突然起身,或整个身体背向着你;或者紧缩双肩,身体向后倾斜,显示出“拒人以千里之外”或是“心不在焉”的态度。

动作姿势:

双臂交叉并紧紧抱在胸前,握手乏力或做出拒绝的手势,双腿交叉并远离你。

传递可行的信号:

面部表情:

轻松、微笑,直接且柔和的目光接触,积极且富有情感的语调;

身体角度:

身体前倾,双手摊开,握手有力。

动作姿势:

双臂放松,不再交叉,双腿交叉叠起并朝向你。

四、礼仪其它内容。

1、服饰——也要讲原则

⑴遵循国际通行的“TPO”三原则:

T(Time)表示时间,即穿着要应时。

不仅要考虑到时令变换、早晚温差,而且要注意时代要求,尽量避免穿着与季节格格不入的服装。

P(Place)表示场合,即穿着要应地。

上班要着符合职业要求的服饰,重要社交场合应穿庄重的正装。

衣冠不整、低胸露背者委实不宜进入法庭、博物馆之类的庄严场所。

O(Object)表示着装者和着装目的,即穿着要应己。

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社交活动的具体要求、自身形象特点来选择服装。

⑵讲究协调

要与年龄、形体相协调。

超短裙、白长袜在少女身上显得天真活泼。

偏瘦和偏胖的人不宜穿过于紧身的衣服,以免欠美之处凸现。

要与职业身份相协调。

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服饰不大自由。

行政、教育、卫生、金融、电信以及服务等行业人士的服饰要求稳重、端庄、清爽,给人以可信赖感。

2、站姿——要有稳定感

最容易表现体态特征的是人处于站立时的姿势。

社交场合中的站姿,要求做到“站有站相”,注意站姿的优美和典雅。

女性应是亭亭玉立,文静优雅;男性应是刚劲挺拔,稳健大方。

正确的站立姿势应是:

端正、庄重,具有稳定性。

站立时的人,从正面看去,应以鼻为点与地面作垂直状,人体在垂直线的两侧对称,表情自然明朗。

(图片)

温馨提示——注意防止不雅站姿,例如:

⑴上身。

歪着脖子、斜着肩或一肩高一肩低、弓背、挺着腹、撅臀或身体依靠其他物体等。

⑵手脚。

两腿弯曲、叉开很大以及在一般情境中双手叉腰、双臂抱在胸前、两手插在口袋等。

⑶动作。

搔头抓痒,摆弄衣带、发辫、咬指甲等。

2、坐姿——讲究稳重感

坐姿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人体姿态,它反映的信息非常丰富。

优美的坐姿是端正、优雅、自然、大方。

4、走姿——展精神风貌

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

从一个人的走姿就可以看出其精神是奋发进取或失意懒散,以及是否受人欢迎等,它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在生活中有的人精心打扮穿着入时,如果走姿不美,就会逊色三分;而有的人尽管服装样式简单,优美的走姿却使他气度不凡。

标准的走姿要求行走时上身挺直,双肩平稳,目光平视,下颌微收,面带微笑;手臂伸直放松,手指自然弯曲,摆动时,以肩关节为轴,上臂带动前臂,向前、后自然摆动;身体稍向前倾,提髋屈大腿,带动小腿向前迈。

温馨提示——注意矫正不雅的走姿:

⑴内八字和外八字。

⑵弯腰驼背,歪肩晃膀。

⑶走路时大甩手,扭腰摆臀,大摇大摆,左顾右盼。

⑷双腿过于弯曲或走曲线。

⑸步子太大或太小;不要脚蹭地面、双手插在裤兜或后脚拖在地面上行走。

⑹男士的走姿像小脚女人走路一样,一步一挪;或像闲人一样八字步迈开,那会给人以萎靡不振的感觉。

5、蹲姿——别不顾优雅

蹲姿一般以下列两种为宜:

⑴交叉式蹲姿。

下蹲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全脚着地,左腿在后与右腿交叉重叠,左膝由后面伸向右侧,左脚跟抬起,脚掌着地,两腿前后靠紧,合力支撑身体。

臀部向下,上身稍前倾。

⑵高低式蹲姿。

下蹲时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腿靠紧往下蹲。

左脚全脚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右脚脚跟提起,脚掌着地。

右膝低于左膝,右膝内侧靠于左小腿内侧,形成左膝高右膝低的姿势,臀部向下,基本上靠一只腿支撑身体。

温馨提示

下蹲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有弯腰、臀部向后撅起的动作;切忌两腿叉开,两腿展开平衡下蹲,以及下蹲时,露出内衣裤等不雅的动作,以免影响你的姿态美。

因此,当要捡起落在地上的东西或拿取低处物品的时候,不可有只弯上身、翘臀部的动作,而是首先走到要捡或拿的东西旁边,再使用正确的蹲姿,将东西拿起。

6、微笑——人生的无价之宝

微笑是人人皆会流露的礼貌表情,不仅为日常生活及其社交活动增光添彩,而且在经济生活中也有无限的潜在价值。

而这“微笑”就是礼仪中最简单、最通常的表达方式,也是人们亲切友好最具美感的表情。

微笑犹如百万财富般的珍贵。

它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品格,还是一种技巧,它可以化为巨大能源和物资。

可见,微笑礼仪已成为流行于世界的社会竞争的有效手段,这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又反映了在当今社会竞争加剧、人的生活节奏紧张的状况下,人类更加需要用笑容来点缀生活的现实。

7、递物——讲究安全、便利、尊重

行为举止要考虑到是否有礼貌,是否伤害他人。

以日常生活常见的递交物品为例,请把握递交物品三原则:

安全、便利、尊重。

若递刀递笔给他人,就必须“授人以柄”,千万不要把刀尖、笔尖对着他人递过去,要令人有安全感并使对方很方便地接住,还要等对方接稳后才能松手,这就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端茶递水最好双手递上,注意不要溅湿他人;要讲究卫生,捧茶杯的手不要触及杯口上沿,避免客人喝水时嘴唇碰到你手指接触过的地方。

若递交书本、文件,也要尽量双手递上,让文字正向朝着对方,使对方一目了然,不能只顾自己方便而让他人接过书本文件后再倒转一下才看清文字。

温馨提示

递交物品时一般要求和颜悦色,并说:

“请接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