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练习题.docx
《荷塘月色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练习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荷塘月色练习题
荷塘月色练习题
《荷塘月色》同步练习1
一、基础知识
常识填空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 》,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 》,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脉脉(mò) 颤动(zhàn) 乘凉(chéng) 独处(chǔ)的妙处(chù)
B.酣睡(hān) 参差(cī) 袅娜(nuó) 蓊蓊郁郁(wěng)
C.点缀(zhuì) 倩影(qiàn) 皱缬(xié) 梵婀玲(fán)
D.惦着(diàn) 羞涩(sè) 宛然(wǎn) 踱着步(dù)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远远看去)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情态、样子)
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
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
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
5.对“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白天的应酬太多,交际太多,夜晚终于可以安闲了,所以就放下心来欣赏荷塘月色。
B.在黑暗笼罩下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白天必须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感到很累;只有到了夜晚漫步的时候,才觉得轻松了些。
C.白天在压抑的心情与环境中工作、生活,在晚上终于暂得宽余,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从那些令人厌倦的人与事中解脱出来,感到淡淡的喜悦。
D.白天从事地下工作,必须加倍小心地同周围的敌人周旋,到了晚上才可以放松一下,感到淡淡的喜悦。
6.对文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最贴切、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以删去。
B.作者触景生情,表达了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故乡的荷塘,流露出热爱家乡的情感。
C.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二、课内文段阅读
(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弥留之际 B.欲盖弥彰 C.弥天大谎 D.弥补过失
2.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感受是( )
A.翠绿欲滴 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耸立
3.这一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
下面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
B.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C.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喻。
4.这一节依次写了荷________、荷________、荷________、荷________。
(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中加粗的词语极富表现力。
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 )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
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
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句话的含义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欣赏美妙的月色,内心无限喜悦。
B.月光一会儿像流水般清明,一会儿青雾笼罩,变幻不定。
C.月光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阴暗,作者亦喜悦亦伤感。
D.月光素淡朦胧,作者面对美景内心荡起淡淡的喜悦和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3.说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是( )
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
C.“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
D.“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
(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3~7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运用“置换法”体会文中加粗词语的精妙之处。
(1)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
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还原法”分析以下各句的修辞效果。
(1)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5.下面画线的词语与“只有些大意罢了”中的“大意”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此事关系重大,大家千万不要大意。
B.聂卫平此番败给少年棋手,真可谓是大意失荆州啊。
C.这巨幅碑刻经过了上千年的雨淋风蚀,现在只能看出个大意来了。
D.分析一篇较长的散文,得先从理解语句、归纳段落大意开始。
6.第二段文字在描写荷塘周围的树木时,用了好几个叠音词。
试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说明它们的好处。
答:
内容上:
(4)形式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8~11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8.下列各词语中的“弥”字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弥留之际 B.欲盖弥彰 C.弥天大谎 D.弥补过失
9.“不能见一些颜色”一句中“颜色”的含义应是( )
A.面貌,容貌 B.情态,样子
C.色彩 D.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10.把荷叶比喻为“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特点是( )
A.翠绿欲滴 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耸立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B(A颤chàn C梵婀玲fàn D踱duó) 2.C(乍看:
刚一看去,初看) 3.D(前三句都是通感) 4.B 5.C 6.C
二、课内阅读
(一)1.C(A弥留:
病重快要死了; B更加 C满 D填满) 2.C 3.B (并没有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4.叶—花—香—波
(二)1.C(颜色深浅不一)2.D(A项,内心有淡淡的喜悦;B项C项明显不当)3.B
三、
(1)可将“浮”置换为“升”字。
“浮”字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
另外雾是在荷塘上面漂浮着而不是一直向上升,因此“升”字欠准确。
(2)可将“画”置换为“印”字,“画”给人以美的感觉,眼前的景象就像一幅画一样,而“印”则没有这种效果。
(3)可将“带”字置换为“片”字,因为是透过树梢去看,而且又是远山,因此“带”字较准确,而“片”字范围太大。
(4)可将“漏”字置换为“洒”字,用“漏”字说明树叶比较密。
与上文的“蓊蓊郁郁”相照应。
“洒”字则体现不出这一点。
4.
(1)还原为:
叶子和花在月光下显得很朦胧。
修辞效果:
“牛乳”给人一种洁白而鲜艳欲滴的感觉,“梦”表现了月光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
(2)还原为:
光与影搭配得很和谐。
修辞效果:
运用通感,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像,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3)还原为: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昏暗的路灯光。
修辞效果: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灯光的昏暗,生动、形象,而且与作者当时的情绪融为一体。
5.C
6.内容上:
写出了树木的错落有致、数量多、茂盛等特点。
形式上:
读起来节奏感强、韵律协调,有音乐美。
7.不能摆脱现实的惆怅、失意之情。
8.C 9.B 10.C
11.叶 花 香 波
二、12.
(1)可将“镶”字置换为“挂”字或“贴”字。
“镶”字给人以“画的美感”。
作者的眼前就像一幅动态的画面,内容是从上倾泻而下的瀑布,而两旁的山石则是画框。
(2)将“踞在”置换为“位于”,将“浮”置换为“停”,原文两个字化静为动,写出了梅雨亭的气势,它仿佛就要展翅高飞了。
(3)将“拥”置换为“围”字,“拥”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梅雨潭三面环山的地形。
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富有情趣。
(4)将“招引”置换为“吸引”,“招引”一词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梅雨潭水的可爱迷人。
13.
(1)还原为:
梅雨潭水一片碧绿。
修辞效果:
运用比喻,写梅雨潭水的绿,形象生动,突出了绿的程度。
(2)还原为:
梅雨潭水面有细小的波纹。
修辞效果:
运用比喻,写潭水的动态美,而且使人联想无穷。
(3)还原为:
我很喜欢梅雨潭的绿。
修辞效果:
运用呼告,写出对梅雨潭的绿的喜爱,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物我统一的境界了。
14.全文通过对充满生机、洋溢着生命活力的“绿”的赞美,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勇于进取的思想感情。
15.它说出了我没有说出的对河流的感受。
16.深沉 ①那静谧不动的河水其实是在一刻不停地流动,流动就在不流的表象之中。
②总是对一切视如不见听若不闻地在自身中在水声中,在天空和大地之间一如既往地流淌。
17.对于颜色所取甚少,只取浑浊的黄色这一种,此外就是无色了——无色之色就是清澈
18.C(“高峰”指河流的“深沉”)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