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59.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4524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5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5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5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5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5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59.docx

《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5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59.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59.docx

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59

[模拟]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59

选择题

第1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木讷(nà) 狡黠(xiá) 飞来横祸(hèng) 矫揉造作(jiǎo)

B.讥诮(qiào) 饕餮(tiè) 若即若离(jí) 暴殄天物(tiǎn)

C.根茎(jing) 信笺(qiān) 怙恶不悛(quān) 量体裁衣(liàng)

D.翘首(qiáo) 文档(dàng) 如椽之笔(chuán) 休戚与共(qì)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A讷:

nè,C笺:

jiān,D戚:

qī。

第2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粗制滥造,哄抬市价,这种竭泽而鱼的做法,最后必然会让自己受到惩罚。

B.这些人往往不露形迹,蜇伏一隅,其实却是胸怀绝技,千万不能怠慢。

C.三年以前,他买下了天辉大楼,开了娱乐城,成了威震一方、灸手可热的人物。

D.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激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A项,鱼—渔;B项,蜇—蛰;C项,灸—炙。

第3题:

下列加点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危如累卵(危险) 正襟危坐(端正) 危言危行(正直)

B.暴风骤雨(突然而猛烈) 暴虎冯河(残暴) 暴殄天物(糟蹋)

C.闻风而动(消息,风声) 蔚然成风(风气) 风言风语(疯疯癫癫的)

D.名副其实(名声,名誉) 莫名其妙(说出) 一文不名(值)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B中暴虎冯河的“暴”是徒手打的意思;C中风言风语的“风”是传说的,没有根据的意思;D中一文不名的“名”是占有的意思。

第4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作为销售部经理,她首当其冲地主持了这场促销活动。

B.作者借一群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传递出那一特定时代里南方小城的特殊气氛。

C.因为替傅雷夫妇保存骨灰,鸣冤叫屈,江小燕过了十几年宵衣旰食的悲惨生活。

D.“民不告官”这句带有封建思想的古训,却成了这个山村村民心中颠扑不破的真理。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首当其冲,意思是说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在这句中应该用“首先”。

芸芸众生,指众多的普通人,前面在用“一群”来修饰,有叠床架屋之嫌。

宵衣旰食,多用于称颂帝王勤于政事,与“悲惨生活”风马牛不相及。

第5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政协委员的座谈会上,不少委员认为,发展民营经济的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在于政策上的“一视同仁”。

B.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

C.将于7月份推出的“市民卡”,除包含现行“社保卡”所具有的医疗、养老等保险功能外,还可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D.拍摄《锦绣山河》的电视节目由凤城电视台和方正集团联合录制,目前双方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B成分残缺,后一分句缺少主语;C搭配不当,“市民卡……享受……服务”不搭配;D成分残缺,去掉“拍摄”。

第6题:

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日前,记者走访了四个湖南省重点中学的特级教师,请他们谈谈对今年高考“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看法。

B.据有关专家介绍,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禽流感对人类的影响要比动物小得多。

C.从12月19日起,我省北部、西部以及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受高空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交汇影响,形成今冬第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

D.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却是站在两者的中间,做一个介绍人的角色。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A项“四个湖南省重点中学的特级教师”有歧义。

B项既可理解为“对人”比“对动物”影响小,也可理解为“禽流感”比“动物”对人影响小。

可将“比动物”改为“比对动物的影响”。

C项“北部,西部以及中南部大部分地区”表意不明,“大部分地区”既可理解为“中南部”的,也可理解为“北部、西部以及中南部”的。

第7题:

对下面古诗句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运用了夸张手法,揭露了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运用夸张手法,赞美诗人诗才出众。

C.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既是比喻又是写景,以景物喻愁思,烘托闲愁之多。

D.瞑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运用反衬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这是以彻夜听雨写彻夜难眠,以表现游子思乡情深,不是反衬手法。

第8题: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关汉卿的《窦娥冤》、汤显祖的《牡丹亭》被誉为元杂剧中璀璨的明珠。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宋代词人柳永写的。

C.《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D.柳宗元和韩愈同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领袖。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A汤显祖是明代戏剧家,他的《牡丹亭》是传奇剧;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中的名句;D韩、柳二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元稹、白居易才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

第9题:

下边四句诗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雨暗苍江晚未晴 ②月在浮云浅处明 ③井梧翻叶动秋声 ④楼头夜半风吹断

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①③④②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查诗歌体裁知识。

根据七绝只有第三句不入韵的特点,排除B、C项,“月在浮云浅处明”与“雨暗苍江晚未晴”矛盾,A项显然也不合理;如果放在最后,作为“风吹断”的结果,才符合语境。

第10题:

“四史”指的是正史中的哪四部?

下面不属于“四史”的一部是: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四史”是“二十四史”的前四部,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第11题:

世界文学名著中有四大吝啬鬼的形象,其中不包括:

A.夏洛克

B.泼留希金

C.欧也妮·葛朗台

D.阿巴贡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应该是老葛朗台,而不是他的女儿。

第12题: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哪个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进行部分修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A.宪法

B.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C.基本法律

D.国际条约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宪法》第62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宪法》第67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四)解释法律;……”由上可见,宪法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其常委会只有解释和监督实施权,故A项不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有权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虽然这一权利受到严格的限制,但毕竟具有部分修改权,所以C项为应选项。

此外,关于B项,由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其法律的修改权属于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66条、第73条),全国人大常委会无权修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关于D项,国际条约的修改应由国际条约的制定或缔结主体共同进行,一国无权单方做出修改。

第13题:

下列行为都是在未经当事人许可情况下进行的,属于侵犯肖像权的是:

A.为寻找失踪人而使用其肖像。

B.公安机关为通缉犯罪嫌疑人而使用其肖像。

C.将他人照片张贴在照相馆橱窗内招揽生意。

D.为新闻报道目的而使用他人的照片。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权。

A项为失踪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利益使用肖像,B、D项依法使用肖像,只有C项违反了《民法通则》关于肖像权的规定,是侵权行为。

第14题:

关于正当防卫,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B.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不法侵害行为即将发生或者正在进行。

特殊情况下,对已经结束的侵害也可以正当防卫。

C.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

D.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当侵害已经结束时,就不存在正当防卫的问题了。

第15题:

目前,许多国家开展了南极旅游活动。

到南极旅游,应该考虑的问题是:

A.7月为最佳旅游季节。

B.南极点终年易见极光。

C.极地地区指南针指向不可靠。

D.南极地区太阳终年不落。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南极旅游应该选择在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的时候,也就是北半球的冬季,7月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没有太阳,不便旅游;极光只能在夜晚见到,出现极昼时无法见到;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是依靠地磁场,南极地区是地磁的北极,磁力线密集,在南极点,任何方位都是北方,指南针不可靠。

填空题

第16题: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突如其来的海啸等自然灾害往往令人猝不及防,这对各国政府应对复杂______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②鲁迅文章中有些______的地方,读者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认真揣摩,才能理解。

 ③文学作品中形象优美的语言,所______的丰富多彩的意蕴,远远不是简单的画面所能反映出来的。

A.局势 隐讳 包涵

B.局面 隐讳 包含

C.局势 隐晦 包含

D.局面 隐晦 包涵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局势、局面二者都有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与形势的意思,但“局面”侧重于事情的存在状况,有相对静止的特征;“局势”侧重于事情的发展态势,有动态感;“局面”大小事件均可用,“局势”多指重大事件。

从句意来看,这里指的应该是重大的、具有动态的事态;而不是静止的、一般的事情,所以用“局势”更为合适。

隐讳:

因有所忌讳而隐瞒不说;隐晦:

含义不明显。

需要仔细“揣摩”“才能理解”,说明是含义不明显,应该用“隐晦”。

“包含”:

里面含有;“包涵”:

客套话,请求原谅。

原句说文学作品中的意蕴,应该是包含其中的,用“包含”才对。

第17题: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优胜者______可敬,但那______落后而______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A.虽然 仍然 固然

B.固然 仍然 虽然

C.仍然 固然 虽然

D.固然 虽然 仍然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固然,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虽然,连词,用在转折复句的上半句;仍然,副词,表示情况持续不变或恢复原状。

第18题:

填入下列横线的几句话,正确的排序应该是:

 第一天到达一个小村的小旅店过夜。

______。

“鸡声茅店月”这句诗的意境在我的心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①月色窥窗 ②天将破晓时 ③周围死般沉静 ④醒来听到鸡鸣 ⑤似乎在致黎明的问候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③①⑤

C.③①④⑤②

D.④③⑤①②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这个题首先要考虑符合生活的逻辑,一个从睡眠中醒来的人对外界最初的感知,应是声音,然后才是视觉的反映。

当然,这一切发生的时间都是“天将破晓时”。

所以它的正确的次序应为:

②④③①⑤。

第19题:

杜甫《蜀相》结尾表示感叹的诗句是:

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B.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D.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A、D两项出自陆游的《书愤》,B项出自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第20题:

下列诗句描写的季候,若依春、夏、秋、冬时序排列,正确的排序是______。

 ①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②寒山独过雁,暮雨晚来舟。

 ③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④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④②③

D.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①是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中的名句,从“一年将尽夜”可知写的是除夕,应该是冬天;②是韦应物《淮上遇洛阳李主簿》中的名句,从“寒山过雁”可知,应该是秋天;③是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中的名句,从“荷风”“竹露”可知应该是夏天;④是翁宏《春残》诗中的名句,从“落花”“燕”可知应该是春天。

第21题:

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合写的杂文集《 》为我国六十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坛带来了勃勃生机。

A.随想录

B.且介亭杂文

C.燕山夜话

D.潮汐和船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随想录》是巴金的作品,《且介亭杂文》是鲁迅的作品,《潮汐和船》是秦牧的作品。

第22题:

汤显祖的四部著名剧作被誉为“临川四梦”,下面不属于这“四梦”的是______。

A.《琵琶记》

B.《南柯记》

C.《牡丹亭》

D.《邯郸记》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琵琶记》是明代剧作家高明所写的传奇剧,标志着戏剧从杂剧向传奇剧的过渡。

“临川四梦”还有一部《紫钗记》。

第23题: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______提出来的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

A.梁启超

B.鲁迅

C.毛泽东

D.周恩来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1964年2月在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的一封信上,毛泽东同志作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批示。

1964年9月,在《对中央音乐学院的意见》中,他又明确提出对待古代和外国的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第24题: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开会,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波兰的哥白尼、古巴的何塞·马蒂、法国的______和中国的______。

A.雨果 鲁迅

B.雨果 屈原

C.拉伯雷 鲁迅

D.拉伯雷 屈原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开会,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屈原、哥白尼、拉伯雷、何塞·马蒂。

1953年在赫尔辛基颁布的四位世界文化名人除了中国的屈原外,还有波兰的天文学家、日心说创始人哥白尼;法国作家佛朗索瓦·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何塞·马蒂。

这一年端午节前后在北京举办了楚文物展览,在这次展览上首次展出了屈子祠和屈原墓的照片。

与此同时,前苏联各界在莫斯科集会,隆重纪念屈原逝世二千二百三十周年,费德林院士作了《屈原及其创作》的报告,我国驻前苏联大使戈宝权在大会上致辞。

9月27日,由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等五部门组织,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屈原逝世二千二百三十周年,哥白尼逝世四百一十周年,拉伯雷逝世四百周年,何塞·马蒂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

1953年12月30日,邮电部为此发行了一套题为世界文化名人的邮票。

第25题: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信中的“文明人”指的是______。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的是谁烧了圆明园。

1860年10月18日,为掩盖自己掠夺的罪行,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

第26题:

依据我国继承法规定,______不必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就可有效。

A.自书遗嘱

B.口头遗嘱

C.代书遗嘱

D.录音遗嘱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遗嘱应该反映立遗嘱人真实意愿,口头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都有伪造的可能,而自书遗嘱可以通过笔迹鉴定确定真伪,所以可以不必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就可有效。

第27题:

下列各项中,______不属于立法活动。

A.法的制定

B.法的修改

C.法的废除

D.法的汇编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立法,是国家立法机关依据一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或者废止法律的活动。

法的汇编,只是对已有的法律法规进行汇总的行为,当然不属于立法活动了。

第28题:

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个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直接结果是______。

A.降低该企业产品的价格

B.提高该企业产品的质量

C.增加该企业产品的产量

D.扩大该企业产品的需求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注意“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效率提高,直接结果当然是产量的增加。

第29题:

20世纪50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造成4000余人死亡,其大气污染物质主要是______。

A.煤烟、粉尘

B.氟氯烃

C.硫氧化物

D.氮氧化物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简析:

伦敦冬季取暖长期以煤炭为主,加之工厂使用煤炭,造成空气中粉尘、煤烟较多,加之伦敦海洋性气候,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同时伦敦地处山谷,空气流通不畅,其时正值高压中心控制,以至于形成伦敦烟雾事件。

第30题:

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______。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家庭轿车的广泛使用,方便了家庭成员不受限制的出行,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的趋势,在交通便捷之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居民居住城外,白天在城市中心上班,晚上在城外居住,利于降低中心的常住人口密度。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西湖雨夜

苏轼咏西湖名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早已脍炙人口。

古人所作西湖游记,写雨者亦殊多,然大半为雨朝;雨夕,鲜有写其雨夜者。

一九五六年,我于西湖作三日游。

一日下午突布云幔,满城皆暗,未几,雨脚东来,若轻纱,若薄雾,罩西子于帘幕之中。

但见南北高峰,憧憧浮动;白苏二堤,隐漾若无。

少顷雨急,则孤山、湖心亭一带,草痕树影全模糊了。

斯时方觉西湖雨景之美,全在清濛淡雅之间。

若以拟人法喻之,西湖恰似十七八岁女儿家于幕后含颦,大可人也。

此次来杭,正值中雨,蛰伏旅馆中半日,颇感局促。

入夜,杭城友人L君邀约夜游,遂擎一雨伞出。

时雨阵方敛,转为潇潇,步行至湖滨公园。

觅一石凳坐憩。

面对雨夜西湖,默不作声,惟闻雨滴击伞,噗噗作响。

西湖雨夜,别有一番雅致。

(湖山楼阁,仿佛被天公泼墨染却,一派漆黑,更不能辨其轮廓)。

然沿湖半圈灯火,交烁明灭,望似星城。

比我往年所写诗句“夜雨秋灯青似萤”,更为壮观了。

又过片刻,雨声渐息,周匝天地,绝不似有人迹者。

我不免笑问L君:

“你不觉得太清静了吗?

L君默默良久,方才答道:

“此时无声胜有声。

 好一个“无声胜有声”!

灵机一动,我很快凑成四句:

“无声有声,夜雨秋灯。

心随何往,数点青萤。

”自以为有些哲理意味,当然不敢说是得了禅机。

第31题:

文中说“西湖雨景之美,全在清濛淡雅之间”,从全文看,最能表现这种美的特征的一个词是:

A.清

B.濛

C.淡

D.雅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注意第三段,“西湖雨夜,别有一番雅致”一句。

此后才是正式写西湖的雨夜,完全扣住“雅”的特点来写的。

第32题:

文中之所以欣赏“西湖雨夜”之景的美在于:

A.幽静寂寥,顿悟禅机

B.空阔旷远,引人遐思

C.娴静幽雅,令人沉醉

D.幽寂恬静,物我一体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意境的体悟。

A项的“顿悟禅机”不属于景物的美,而是人的主观体验;B项的“空阔旷远”不是“雨夜”所能看到的;C项的“娴静”和“雨夜”的意境不一致。

第33题:

对文中的“湖山楼阁,仿佛被天公泼墨染却,一派漆黑,更不能辨其轮廓”一句所用修辞手法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本句以泼墨山水为喻,形象地写出了雨夜湖上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景象。

B.湖面的漆黑,与沿湖灯火相映衬,更显出雨夜西湖景色别有一番雅致。

C.连湖山楼阁的轮廓都辨不出来,以夸张的手法,写出雨夜西湖天色之黑。

D.“天公泼墨”的拟人手法,给雨夜的西湖更增加了一些神秘感。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写作手法的赏析,应该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本句写雨夜西湖,是为了突出沿湖灯火,只有和这一点联系起来,才是正确的分析。

第34题:

下面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中最确切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点面结合手法描绘西湖雨中景色,先概括勾画出西湖“山色空濛雨亦奇”,再以西湖夜雨为点,重点突出雨中西湖之夜的奇特风光。

B.本文以苏轼咏西湖名句为总领,然后分别描绘西湖昼夜不同时辰“山色空潆雨亦奇”的美景。

C.本文先以苏轼咏西湖的名句作总领,再以白日西湖雨景作缘引,然后着重描绘了西湖夜雨的“别有一番雅致”,表达了作者的感受。

D.本文先以苏轼咏西湖的名句对西湖美景作概述,然后细致地描绘了白日西湖的绮丽风光和西湖夜雨的奇特壮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把握。

A项的“点面结合手法”表述有误。

本文中心就在于表现西湖雨夜的感受。

B项错在“分别描绘西湖昼夜不同时辰的美景”,没有抓住重点。

D项的分析一方面没有突出雨夜的重点,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也有故意拔高之嫌。

第35题:

文中“自以为有些哲理意味”作者领悟到的哲理是什么?

理解不妥的一项是:

A.作者自以为领悟了白居易的著名诗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包含的哲理意味。

B.作者领悟到了无声与有声的关系,无声的意境比有声的环境更美。

C.作者领悟到西湖风景的美,全在雨夜无声之中。

D.作者领悟到只有在“无声”的时候,才显示出西湖的美。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查对句意的理解。

“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白居易的名句,理解不能脱离这一前提;对“无声”“有声”关系的感悟是出于对名句本身的理解;而对这一名句的感悟又是在雨夜的西湖之上,理解时同样不能忽略这一环境。

A、B、C三项都有道理,而D项“只有……才”的表述过于绝对。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这句话,通俗易懂,可其所含的意思却十分深邃。

说其是警世格言,世世代代为座右铭;说其是做人的哲理,个中的真善美的确意味深长;说其是言简意赅的号召,由其激发的辐射力、凝聚力着实难以量计。

“吾貌虽瘦”,从字面上理解,刻画的是主体一方在形体上“衣带渐宽”的实况,而从这句话的实质意义上讲,大都反映的是自我约束、自觉奉献之后在个人既得利益上的某种损失。

方志敏的清贫是一种廉洁奉公意义上的“瘦”,张思德的安于烧炭是一种不计名利意义上的“瘦”;白求恩、焦裕禄以身殉职更是一种献身意义上的、被人们引为骄傲的“瘦”,等等。

这类安于“吾貌虽瘦”的举止,源于追求“天下必肥”的高尚境界。

他们深知没有一个心甘情愿的“吾瘦”,已得的“天下必肥”可能丧失,欲取得的“天下必肥”,很可能是海市蜃楼;没有一批批“吾瘦”榜样的带动,即“从我做起”,便难以形成以“吾瘦”为荣的浩然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