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4466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4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docx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docx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防毒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初二(四)班

初二(十一)班

班会目的:

1、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

2、毒品对人体的危害。

3、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

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抵制毒品的诱惑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明星吸毒图片导入)

二、毒品预防知识调查

三、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辅助材料:

1、鸦片:

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

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

它对呼吸中枢

有叫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

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

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

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冰毒:

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

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

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

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5、摇头丸:

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6、可卡因:

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

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

如果大计量。

则可导致死亡。

四、毒品的危害(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艾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展示吸毒案例,分别从自己、家庭和社会说明吸毒的危害)▲

五、展示吸毒,国家的惩罚

(刑法内容)

六、如果有人让你吸毒,你该怎么办?

情景设计:

1、在一次朋友聚会中,偶尔发现你的朋友在吸毒,朋

友让你试一口,同学和朋友说:

“尝一下吧,不会

有事的。

”你如何拒绝?

2、肥胖女生爱美之心,在街头购买减肥产品,毒贩趁

机把毒品当作减肥药来卖。

3、在舞厅与陌生人搭讪,去厕所后,他请你喝东西,

你的选择

规则:

全班分为三组,

每组抽签决定演哪种情景。

要求:

给5分钟准备时间,

然后随机抽两组表演,

每组表演时间3分钟。

七、防毒的几种办法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表演)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吸毒会上瘾的,害人害己别害我。

2、金蝉脱壳法——情况若不许可。

或者受到威逼利诱,可以借口婉转拒绝:

“我,我肚子痛,我要去厕所。

”然后溜之大吉。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例如相约一起游泳、看球赛等,借以转换话题:

“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吸的,我有两张票,不如一起去看电影。

4、秘密报案法——如果实在无法脱身,趁人不注意时,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拨打110,警察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八、班主任小结

 

班会记录

1.以图片导入班会主题

2.进行毒品预防知识调查

3.思考:

什么是毒品

4.认识毒品

5.思考:

吸毒的危害

6.了解毒品的危害

7.思考:

如果有人让你吸毒,你该怎么办?

8.了解吸毒的危害

9.班主任作总结

班会图片

学生心得体会

“毒品”,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字眼,可出现的频率却非常之高,在报纸上、宣传栏里、书本中……但是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不仅可以对吸毒者个人造成无法形容的伤害,而且还带给吸毒者家庭乃至社会非常巨大的伤痛与影响呢?

毒品带给人类的只会是毁灭。

旧中国,我们曾受鸦片的泛滥,而被称为“东亚病夫”,使民穷财尽、国势险危。

吸毒于国、于民、于己有百害而无一利!

毒品摧毁的不但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意志。

我希望人们要积极宣传毒品的危害,自觉地与吸毒、贩毒等不法行为作斗争,珍爱生命,终身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远离毒品,关爱未来”,对每一个人而言,这决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无论是出于主观还是客观,有些路,永远不能走;有的错,永远都不能犯!

“远离毒品,关爱未来”,对每一个人而言,这决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无论是出于主观还是客观,有些路,永远不能走;有的错,永远都不能犯!

初二(十一)班

李宇廷

人们一旦染上了毒品,精神就会开始堕落,人格必将扭曲。

毒品不仅残暴地销蚀着人的灵魂,还无情地破坏着我们的家庭生活。

因此,我们就应该谨慎地防备它,战胜它。

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洁身自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识破毒品诱惑,坚决抵制毒品的侵略。

二、要慎重交友,不能义气用事,发现朋友吸毒要及时劝阻,当无计可施时就该远离他(她)。

三、多参加禁毒活动,让自己彻底地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增强防毒意识和拒毒信心。

四、加强学习,让知识来充实自己,优化自己的心态,从中找到避毒方法。

我坚信:

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毒品”这个致命的恶魔铲除,从而使我们的身体永远健康,生活永远充满阳光。

初二(十一)班

任宇星

俗话说:

“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有些人不大相信,认为“吸毒一口。

”只不过是出于好奇,想尝尝吸毒的滋味,怎么可能“落入虎口”呢?

  有些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不会上瘾,那是错误的,毒品进入人体血液后,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强供氧,极大的提高人的兴奋度,使人产生快感。

然而,当毒品的作用消失后,人体内的氧气就会供应不足,导致血液缺氧,这时候必须重复使用毒品,久而久这,不靠毒品刺激吸毒者就会产生极为痛苦的症状,不得不再次使用毒品„„

  毒品对人体是有损害的,随着吸毒时间的增长,人体的各器官会逐渐发生病变,导致功能衰竭,甚至完全丧失功能,直至生命终结。

而且,由于免疫力遭到毒品的破坏,吸毒者极易感染肝炎、败血症及艾滋病等各种疾病,有资料表明,吸毒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吸毒的家庭带来危害,吸毒者所需的高额投资,往往会使全家的积蓄迅速耗光,变得一贫如洗,这必然导致家庭失和。

并最终造成家庭破裂,甚至残害家庭成员,事实证明:

毒品已经并正在吞噬着许多美满幸福的家庭。

  吸毒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吸毒是一种高额消费。

为了支付巨额的毒资,吸毒者不得不采用非法的手段来获得钱财,从而诱发多种违法犯罪的行为,调查表明吸毒者用来购买毒品的钱款中,20%是抢劫获得的,45%源于贩毒,17%来自卖淫,12%来自盗窃„„

  因此,为了防毒,我们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防线,要谨慎交友,要警惕毒贩的引诱。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可能充满困难加挫折,我们要勇于面对,把战胜困难和挫折的经历当做宝贵的人生财富,而不能遇到困难就动摇,用毒品麻醉自己。

  交友不慎是青少年误入吸毒歧途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拒绝有吸烟、喝酒、吸毒等不良习惯的朋友,让自己远离毒品的侵害,如发现亲人、好友中有吸、贩毒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毒贩子往往以熟人、朋友、甚至亲戚等面目出现,他们会以免费尝试及鼓吹吸毒可以减肥、治病的种种手段来诈骗青少年上当,所以餐们要拒绝各种诱惑,远离毒品。

初二(四)班

王旭峰

毒品像幽灵,它荡过乡村,掠过城市,挥舞着罪恶的魔爪,留下数不清的罪行,它的肆虐,威胁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的社会进步;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我们增强识毒、防毒和拒毒意识,积极参与拒毒的行动中来。

  如果把毒品比作猛虎,那么它最容易下手的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作瘟疫,那么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

毒品的蔓延正在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了有效防犯毒品的侵害,让我们睁开“火眼金晴”,从认识毒品开始,揭开毒品诡异的面纱。

  毒品主要有海洛因、冰毒、鸦片、摇头丸、吗啡等,它们祸害无穷。

吸毒者不仅是在毁灭自己,还在祸及家庭,危害整个社会。

首先,吸毒者是在毁灭自己,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有各种毒副反应及戒断症状,对身体造成的严重损害,吸毒过量,甚至会使人死亡。

此外,由于毒品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都有严重的影响,吸食毒品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毒品在对人的身体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还会使吸毒者产生生理依赖与心理依赖性,成为毒品的奴隶。

他们的生活唯一目标就是想方设法获得毒品,为此,丢掉工作,丧失生活的兴趣与能力。

长期吸毒者,往往精神萎靡,形影枯槁,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吸毒成瘾后,吸毒者往往变得十分自私而不诚实。

性格变得烦燥易怒,他们淡漠了对亲人的关心体贴,淡漠了对家庭和对子女的责任,往往导致幸福美满的家庭最终破裂。

生活在吸毒家庭的孩子,因缺少家庭关爱,常伴有不健康的心理。

行动上具有攻击性和反抗性,往往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再次吸毒危害社会,导致吸毒者丧失基本的劳动能力,从而影响社会生产,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同学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憧憬,渴望拥有五彩斑斓的生活和精彩的人生。

但是,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你尝试了毒品,染上毒瘾,你的人生悲剧就会从此开始。

面对毒瘾的袭来,广大青少年应该牢固构筑拒毒的心理防线,提高警惕,坚决对毒品说“不”。

  为了远离毒品,青少年必须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坚决抵制不良诱惑。

毒贩离不开吸毒者,没有人吸毒,毒贩就无法通过吸毒获得巨额利润。

他们把目光投向青少年,就是利用青少年思想单纯,好奇心强及好寻求刺激等特点,诱惑青少年上当受骗,其次要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能用毒品麻醉自己,不能借用毒品来解脱苦闷,千万要警惕别人利用毒品对你进行安慰和引诱,要相信,困难和挫折只是暂时的,如果以坚定的意志去战胜它们,你注会获得人生的宝贵财富。

最后,要谨慎交友,克服逆反和从众心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在逐渐增强,同伴朋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加强,容易受到同伴不良行为的影响,产生从众心理。

因此我们在交友时,一定要谨防“瘾君子”,更不要在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的支配下,沾染毒品。

  禁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斗争,任重而道远,全社会人人有责。

加强禁毒教育,增强禁毒意识,应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面对美好的生命,面对邪恶的毒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唱响“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主旋律,构筑严密的拒毒防线,开展有效的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毒品是极具诱惑力的东西,毒贩也在无孔不入地诱惑他人吸毒,我们每人个都可能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诱惑和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然而,走上邪路的只是极少数人,因此,拒绝毒品,免受侵害,最重要的是增强自身的防范能力,构筑拒毒的坚强防线。

为了明天的美好幸福生活,管好自己,决不可吸食一口毒品。

初二(四)班

李婧

毒品是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大麻、杜冷丁等200余种国际公约明令禁止的麻醉品与精神药物的统称,也包括近年来在美国等地流行起来的迷幻药。

国际上通常把毒品分为九大类,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鸦片类、可卡因类和大麻类,可卡因类被称为“百毒之王”,毒品——白色恶魔。

目前,世界上有四大“毒窟”,分别是位于东南亚老挝、泰国、缅甸三国接壤地区的“金三角”;位于中、西亚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接壤地区的“金新月”;位于南美洲哥伦比亚的“银三角”和黎巴嫩的“第四产地”是世界四大毒品产区和主要转运地及运输路线。

  自1987年以后,各国在每年的6月26日前后都要集中开展大规模的禁毒活动。

中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积极进行禁毒斗争,积极参与国际禁毒合作,并在全国范围内围绕国际禁毒日的主题开展了广泛的禁毒专项斗争和群众宣传。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0年12月颁布《关于戒毒的决定》。

2000年6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禁毒》白皮书。

据公安部提供的消息,1998年至2003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54.69万起,缴获海洛因51.03吨,铲除非法种植罂粟6400余亩。

  毒品和艾滋病已成为一个我们人人熟知的词汇,“毒品”,一个可怕的名词,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它的魔掌。

多少鲜活的生命,被它妖艳的外表所诱惑,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这是一条充满了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充满了妻离子散的痛苦之路;而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不仅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对中国经济和社会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目前,病死率几乎高达100%的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故此我们把其称为“超级绝症”。

  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吸毒者喜欢肌肉或皮下静脉注射毒品,而这些注射毒品用的针头往往存有艾滋病毒,这便成为了艾滋病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血液传播!

研究表明,61.219%艾滋病患者都正在吸毒或曾经吸过毒,而吸过毒的人98.326%都感染上艾滋病。

可以说,吸毒必定让人感染艾滋病,艾滋病必定让人家破人亡。

作为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有义务、有能力做好禁毒防艾工作,坚决做到不吸烟,不喝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校,协助老师、学生宣传禁毒防艾知识,共撑起我们美好的明天。

  “禁毒防艾,远离毒品,关爱未来”,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像是一口警钟。

时时刻刻在你的耳边响起。

提醒你那些五颜六色药丸后的隐患,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

朋友们,愿这些文字永远在你们心中回荡,把毒品永远杜绝在我们真善美的大门外,为我们的理想而奋斗!

“远离毒品,关爱未来”,对每一个人而言,这决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无论是出于主观还是客观,有些路,永远不能走;有的错,永远都不能犯!

初二(四)班

王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